土地公一說流傳最廣,為何不見土地婆呢?只因為她太過於耿直了

關於土地公的形象,我們大多數都是通過影視劇得知,一個個頭不高,拄著柺杖,慈眉善目的老人,相貌平凡,常以幽默風趣呈現在人們面前。尤其是在“西遊記”中,悟空每當一處陌生地,便把土地公召喚出來,有的時候,悟空還會作弄土地公,令觀眾捧腹大笑。

土地公一說流傳最廣,為何不見土地婆呢?只因為她太過於耿直了

土地公又稱“福德正神”,這可不是杜撰出來的人物,關於他的前身,有記載是一個名為張福德的人,年幼時聰敏過人,後來又進朝廷做官,甚至官至稅官級別。張福德為官之後,沒少給百姓謀福祉,為百姓做了很多好事。

土地公一說流傳最廣,為何不見土地婆呢?只因為她太過於耿直了

可能是張福德生前做了很多好事,積德行善,所以他後面才活到了一百零二歲的高齡。張福德去世那天,肉身擺著幾天都沒有變化,面容紅潤如初生般模樣。很多人都很好奇,這其中就有一個貧困交加的農民,他用幾塊大石頭將張福德圍了起來。後來這個農民就脫貧致富了,於是就引得很多人前來。

土地公一說流傳最廣,為何不見土地婆呢?只因為她太過於耿直了

不久,這個消息就傳到了當時的鉅商耳朵裡,於是鉅商給張福德修建廟宇,重塑金身。跟被歷代皇帝封賜的關二爺相比,張福德被人以神供奉起來更多的是來自於百姓們真誠推崇。

土地公一說流傳最廣,為何不見土地婆呢?只因為她太過於耿直了

但是為什麼只見土地公卻不見土地婆呢?其實有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土地婆的耿直,當初土地公降臨凡間,玉皇大帝就問他下凡之後有什麼心願。土地公說,他只想國泰民安,百姓們都一樣富足。但是土地婆就在一旁反對,她覺得要是每個人都是富足,那麼人們都會養成好吃懶做之風,又有誰肯吃苦耐勞呢,只會加劇社會的退步。因為有貧富差距,人們才會勞作,這樣才能發揮社會的功能,貧富差距一說或許就是源自於此。

土地公一說流傳最廣,為何不見土地婆呢?只因為她太過於耿直了

土地公聽完覺得土地婆說的非常正確。直到土地公下到了凡間之後,他看到了民生疾苦,也看到了很多死去的百姓,他不忍心他們的親人悲慟傷心,於是他就想著復活這些已死之人。這個時候,土地婆又出來阻攔,她說這樣做是非常不對的,人之生死,自有天數,應該順應倫常,如果都是來到這世上的人,都沒有走的,資源有限,到那個時候,就是人吃人的窮兇極惡的世界,這是非常不妥的,土地公聽完不得不放棄這個念頭。

土地公一說流傳最廣,為何不見土地婆呢?只因為她太過於耿直了

所以說,很多人都覺得這個土地婆不近人情,是惡婆,所以不給祭祀。因此她也就沒有受到太多人的愛戴。南方的土地廟常有對聯稱:“公做事公平,婆苦口婆心”。

土地公一說流傳最廣,為何不見土地婆呢?只因為她太過於耿直了

我們常說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對於這麼一個耿直的土地婆來說,她所起到的作用更多的是約束和平衡的作用,有利就有弊,她就是介於中間的警醒標旗。要是凡事都沒有兩面性,那麼一些本質的東西就會淪喪,制度者和執行者,永遠都需要相輔相成才能推動社會不斷進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