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公:廟小事多地位低,基層神仙的苦有誰知?

土地公是民間最普遍的神仙。明代施耐庵寫的《西遊記》中,被孫悟空隨意呵斥,任意差遣的土地公形象廣為流傳。在仙界混了那麼久,到頭來混了個“廟小事多地位低”,真的是這樣嗎?!

(一)

土地公的由來。

土地公,又名土地神。據晉代幹寶《搜神記》記載,漢朝末年,秣陵蔣子文捕盜受傷而死。三國東吳時,百姓立廟奉蔣子文為建康土地神。

據清人姚福均考證,漢代蕭何、曹參,南朝梁人沈約,唐代韓愈、薛稷、張旭,宋代岳飛等人都被奉為不同地方的土地神。

不同朝代,不同地方,土地公是不一樣的。但是相同的一點是,他們都是保一方平安的守護者。俗話說,守土有責。正是因為要保一方平安,當地發生的事情,無論大事小情土地神都要了解知曉才行。作為一個基層神仙,辛苦自不必說。

土地公:廟小事多地位低,基層神仙的苦有誰知?

南京高座寺內的土地神

(二)

土地公的職責。

保佑四方清淨,闔境平安是土地公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任務。《西遊記》中,土地公幫孫悟空大戰牛魔王,最終恢復了火焰山地界的一方安寧。守土有責,斬妖除怪,給當地老百姓創造一個安全的生活環境是土地公的職責之一。

保佑人間五穀豐登,人畜興旺非土地神莫屬。曾經,土地公也是地位顯赫的神仙,是上古時代天子和百姓共同敬奉的“社神”。社神地位崇高,能與天神相提並論。清代北京紙馬“田公地母”中,社神端坐在畫面重要位置,下方是勞作的莊戶和織布的婦女,以及禾田、黑豬、家禽,揭示了土地神與農家生活最為密切的關係。土地神隨時護佑著老百姓。

有些地方的土地神還是兼職財神。

在陝西關中地區,土地神不僅是保一方平安之神,還被當做財神。故當地民間有“土中生白玉,地內產黃金”,“門外一老仙,四季保平安”一說。

既當守護神,又當財神,基層神仙土地公很忙,但是待遇卻不盡人意。

(三)

土地公的待遇。

隨著土地神漸漸世俗化,變成土地公,他的待遇也隨之下降。

土地廟往往小的可憐。很多地方因陋就簡,隨便搭個房子,貼張紙馬,就變成了土地公的居所;甚至有一些地方,隻立一個佛龕,擺幾樣貢品就算祭祀了。

最可憐的是,連身邊的土地奶奶也被人搶走了。明正德年間,台州知府看到土地廟裡設有夫人像,說:“土地豈有夫人?!”命人撤去,移入城隍廟。時人說:“土地夫人嫁廟神,廟神歡喜土地嗔。”

土地公:廟小事多地位低,基層神仙的苦有誰知?

武當山上的土地廟,非常簡陋。

(四)

對百姓好的神仙,百姓心裡記著他。

別看土地公唯唯諾諾,連夫人被城隍廟神搶走都不敢吭聲,但是他卻能夠忠於職守,一心為百姓辦事,守護一方平安。

老百姓心中有桿秤,不管你神仙地位高低,只要能祛災賜福,庇護眾生,老百姓就信奉祭祀他。過去各村皆有土地廟,每年二月二日為土地神生日,人們皆燒香祭祀。

清代顧祿著《清嘉錄》中有記載蘇州官民祭祀土地神的內容,“二日,為土地神誕,俗稱土地公公。大小官廨,皆有祠,官府謁祭,吏胥奉香火者,各牲樂以酬。村農亦家戶壺漿,以祝神釐。”


我是一隻賞年畫的兔子,關注我,為您講述傳統年畫背後的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