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三個外砂“

外砂,位於汕頭市區與澄海城區中間,地處韓江出海口,為濱海浮聚之地。韓江常年泥沙沖積,外臨大海,風浪蕩滌,捲起大量泥沙,匯聚成一道道自東北至西南走向的沙隴,相繼浮出水面。其中以富砂、外砂二隴較為著名,富砂隴浮聚較早,外砂隴幅員較大。

潮地濱海平原,人們習慣稱山區為內,稱海墘為外。故大衙、富砂一帶稱“慢出世”、“近海墘”的這個大沙隴為“外沙”,這一習慣延傳至今。因“沙”、“砂”音義相同,後來便寫成“外砂”。

潮汕文史 | 歷史上的”三個外砂“

▲外砂現狀

這就是外砂名字的由來。外砂名字由來另有一說法:相傳北宋此處已形成沙灘,位於闢望港(今澄海城區)之外圍,故名。但文史界更偏重於前一種解釋。

由於行政區劃的嬗變更替,歷史上出現三個不同概念的“外砂”:

一、 指“外砂村”

外砂昔屬揭陽縣,是揭陽縣蓬州都屬下一個自然村。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割揭陽、海陽、饒平三縣七都之地域設置澄海縣,蓬州都劃為澄海縣所轄,外砂仍為一村,名字不變。這一行政名稱一直延續到解放初期,可從歷代府、縣誌得到佐證:

潮汕文史 | 歷史上的”三個外砂“

▲清代澄海疆域圖中的外砂

明·嘉靖二十六年郭震《潮州府志》卷八“村名”:揭陽縣蓬州都共27村,其中8個位於現外砂地界,即:①大牙、②富沙、③瀋州、④東隴、⑤仙隴、⑥外沙下尾沙尾、⑦下浦、⑧橫窖。也就是說,在明朝嘉靖以前,現外砂已經有上述8個村落,外砂是其中一村,當時全稱為“外沙下尾沙尾”。這8個村落也稱“八鄉”,這也能從地方文獻得到印證。明朝萬曆年間,晚年的王天性向澄海縣和潮州府爭取“輕賦建堤”,保境安民,“八鄉”民眾感其恩,萬曆四十三年(1615)修懷德祠祀之,當時邑人許時謙撰寫的《懷德祠記》中三處提到“八鄉”,即:“先生所鄰八鄉”,“縣令欲攤八鄉田園與七都同賦”,“則八鄉民樂有更生矣”。而先生所在的外砂鄉,雅稱為“金砂鄉”。祠記多處出現“金砂鄉”叫法。

潮汕文史 | 歷史上的”三個外砂“

▲俯瞰的外砂

清·順治辛丑吳穎《潮州府志》卷一“城池鄉村考”:澄海縣蓬州都統大牙、富沙、瀋州、東隴、仙隴、外沙下尾沙尾、下浦、橫窖。現外砂地界的村落不變,而外砂村仍名“外沙下尾沙尾”。

清·康熙二十五年王岱《澄海縣誌》卷四“鄉都埠市附”: 蓬州都統大牙、富沙、瀋州、東隴、西隴、內隴、外沙下尾沙尾、下浦、橫窖。至此,現外砂地界的村落增至9個,增加了西隴村,而“仙隴”改稱“內隴”,外砂村名依然為“外沙下尾沙尾”。這個時期連同以前的外砂村區域包括現在的李厝、林厝、蓬中、下蔡、龍頭、鳳美等村落。

清·乾隆周碩勳《潮州府志》卷十三都圖澄海縣蓬州都:大牙、富沙、瀋州、東隴、西隴、內隴、外沙下尾沙尾、下浦、橫窖。與康熙年間相同。

清·嘉慶二十年李書吉《澄海縣誌》卷八“都圖埠市附”: 大牙、富砂、瀋州、東隴(原注:“今廢”)、西隴(原注:“今廢”)、內隴、外砂、下埔、橫窖(原注:“即鳳窖”)。在李書吉修志時,現外砂地界的村落實存7個,東隴、西隴兩村消失,而富砂、外砂兩村名字首次出現“砂”字。

潮汕文史 | 歷史上的”三個外砂“

▲古老的外砂自然村落

清代咸豐至同治年間,因王興順民變引起官府“清鄉”,外砂村部分村民怕吃官司或受株連,相繼逃往仁和裡、五香溪、壩頭、新溪、外充公等處,搭建“田頭寮”匿居避禍,慢慢創成村落,但他們都一直自稱是外砂人,時年八節家家戶戶都操辦祭品回外砂老家祭祖拜神,這個習慣直到解放初期才停止。

潮汕文史 | 歷史上的”三個外砂“

▲華新村保留著1929年頒發的門牌

辛亥革命,民國肇造。開始廢除府制,置潮州安撫使。不久,改為潮州軍務督辦,後又改為潮州鎮守使,隸屬都督府惠潮嘉道。民國三年(1914)五月設廣東巡按使署,全省設六個道,當時澄海屬潮循道,外砂仍屬蓬州都。民國九年(1920),撤都建區,當時澄海縣設十個區。蓬州都分成上蓬、下蓬兩區。上蓬區統大牙、富砂、東溪、南社、瀋州、內隴、外砂、龍頭、鳳美、下埔、橫窖等十一個鄉。這個時期的“外砂”包括今李厝、林厝、蓬中、下蔡,轄地在歷史上最小。民國十八年(1929)至二十五年(1936),澄海縣併為九個區,外砂鎮先仍名上蓬區,後改稱澄海第七區。民國二十六年至三十四年(1937-1945),澄海併為三個區,上蓬、下蓬兩區合為第三區。原上蓬分設成五個鄉,即:上社鄉(包括內隴、李厝、林厝、仁和、五香)、中社鄉(包括蓬中、下蔡、新溪、外充公)、龍頭鄉(包括華埠、鳳窖、華新、鳳美、龍頭)、大衙鄉(包括大衙、富砂、東溪、南社、金洲)、壩頭鄉(包括洲畔、頭份、塗池、南港),並設保甲制度。外砂不再作為區劃名稱,只剩下地名這一概念了。

潮汕文史 | 歷史上的”三個外砂“

▲鳥瞰的李厝村

二、指“外砂鄉”

1951年,上蓬區轄:上東、蓬南、洲畔、上社、蓬中、北中、東南、西南等八鄉。1956年撤區並鄉,第五區拆設五個鄉,即李厝鄉、龍頭鄉、鳳窖鄉、北中鄉、東南鄉。1957年1月又合併為三個鄉:外砂鄉(包括金隴、李厝、林厝、仁和、五香、蓬中、下蔡、鳳美、龍頭)、鳳窖鄉(包括鳳窖、華埠、華新、大衙、富砂、東溪、南社)、新溪鄉(包括北中鄉、東南鄉、西南鄉)。1957年12月外砂、鳳窖二鄉合併為外砂鄉。短短一年多時間,“外砂鄉”的管轄範圍就變化二次。

三、指外砂公社(鄉、鎮)

1958年10月稱澄海人民公社第四支隊(包括新溪在內設六個團,團以下設營、連)。1959年12月改稱外砂人民公社(包括新溪劃歸汕頭市郊所轄)。

潮汕文史 | 歷史上的”三個外砂“

▲現外砂的地形概貌

1961年3月外砂人民公社又劃歸澄海縣轄,並劃出北中鄉、東南鄉、西南鄉成立新溪人民公社。劃出“新溪”後的外砂,自此之後,雖歷經公社、區、鎮三個區劃名稱更替,但管轄範圍不變至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