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之謙跌出舞臺被疑假摔很慘,但只能賣人設的明星才是噩夢

薛之謙跌出舞臺引發非議,這是明星人設翻車的結果

薛之謙跌出舞臺被疑假摔很慘,但只能賣人設的明星才是噩夢

薛之謙因為一場舞臺事故,意外登上了熱搜。

11月2日,薛之謙在上海某音樂節上演出,在中途表演的時候,不小心跌落舞臺,工作人員連忙將其扶起。因為意外,上臺前他禮貌的和觀眾說了一聲抱歉,然後繼續表演。

在演出結束後,薛之謙發微博表示一切都好,粉絲們紛紛留言注意安全,故事到這裡完滿解決。

薛之謙跌出舞臺被疑假摔很慘,但只能賣人設的明星才是噩夢

但這則本該稱頌敬業的故事,卻因為主角是薛之謙而引發了大眾的質疑。面對這場意外,粉圈外的路人第一印象便是“炒作”——這對前科累累的薛之謙而言,確實不算冤枉。

薛之謙跌出舞臺被疑假摔很慘,但只能賣人設的明星才是噩夢

但從完整視頻來看,薛之謙在舞臺塗上小丑妝,肢體大幅地晃動,營造情緒炒熱氣氛。

這是他個人的舞臺風格,底下的觀眾也反饋熱烈。但在演出當中,薛之謙走向舞臺邊緣進行表演時,卻因為重心不穩而跌下了舞臺。

薛之謙跌出舞臺被疑假摔很慘,但只能賣人設的明星才是噩夢

說實話,從將近兩米的舞臺上跌落,風險實在太大,摔的也是真疼。所以這次事件應該是突發,而非網友爭議的炒作。

但為什麼大眾對於明星發生意外的疼惜,在薛之謙身上就不靈了呢?

明明曾經是炙手可熱的微博段子手,是深深款款的情歌王,怎麼短短兩年就被打下凡塵口碑盡失呢?

說來說去,無非就是“深情搞笑”人設崩了,個人標籤毀了,除了死忠粉,很少會有人再被他圈好感。

薛之謙跌出舞臺被疑假摔很慘,但只能賣人設的明星才是噩夢

那些關於音樂夢想、家庭關懷、屌絲奮鬥的故事,在網絡輿論的風暴裡紛紛被拆穿,留下的只有一地雞毛和打胎宣言。

人設的殼子撕裂之後,大眾從縫隙中窺視到的都是糜爛不堪的謊言,這種打擊對藝人無疑是致命的。

薛之謙跌出舞臺被疑假摔很慘,但只能賣人設的明星才是噩夢

可沒辦法,不賣人設、不做標籤很難找到出路——這已經不僅僅是他的困境,更是當下娛樂明星避無可避的宿命。

絕大多數明星都在賣人設,靠著標籤的力量強化個人屬性,增加商業價值與曝光度。

規則沒法打破,賣人設成了義務所在,只要想獲得更多的金錢利益,深處娛樂場的明星,誰都逃不開。

娛樂圈都在賣人設,可人設到底是什麼?

作為網絡流行語,人設的完整的說法是“人物設定”。該詞原本是形容動漫、小說、漫畫等二次元作品中對虛擬角色的外貌特徵、性格特點的塑造,現如今多用來形容明星面對公眾塑造出積極向上的正面、討喜形象。

人設之於明星相當於包裝之於商品,更便於吸粉。常見的就有吃貨人設、耿直人設、學霸人設等等,基本你內心所期待的形象,都能在娛樂圈中找到對應所在。

薛之謙跌出舞臺被疑假摔很慘,但只能賣人設的明星才是噩夢

這其中既有以一己之力撼動學術圈的“學霸人設”翟天臨,憑藉一句“知網是什麼”被大眾質疑學術文化的公正性,挑戰努力公平的常規認知;

此外,前段時間鬧得沸沸揚揚的“甲方專家”江一燕,因為冒領建築行業的獎項被大眾嘲諷,微博回擊網友,卻惹惱大眾將過往經歷扒了個底朝天。“文藝女神”人設全面翻車,多年經營形象毀於一旦。

薛之謙跌出舞臺被疑假摔很慘,但只能賣人設的明星才是噩夢

這些明星賣人設太多次,享受著榮譽帶來的光環,習慣了大眾的稱讚表揚。很多人演著演著,都忘記了什麼是真實,什麼是幻夢。但假的就是假的,被大眾審視的機會越多,出現問題的幾率就越大。

掌聲環繞時風光無限,但誰也不知道命運的手下一刻會伸到哪裡。蝴蝶振翅的背後,都是一場場關於自我檢驗的輿論風暴。

薛之謙跌出舞臺被疑假摔很慘,但只能賣人設的明星才是噩夢

所以,明星們賣人設要學會低調,別把自己偽裝的標籤拿來對抗大眾謀生的行業。畢竟明星的高薪酬與廣大社畜之間的鴻溝本就加劇了摩擦,作為藝人帶不來快樂反而趾高氣揚地炫耀自我,被輿論吞噬、被市場放棄都是註定的選擇。

問題這麼多,為何明星無法放棄賣人設?

無論是被大眾嗤之以鼻的翟天臨、江一燕,還是前段時間被庭審CUT石錘的楊冪,亦或是如今口碑反噬的薛之謙,我們不難發現很多明星根本承擔不了公司定位的人設,但也沒法找尋另一條出路。

人設成了一種魔咒——在這個顏值至上的行當裡,這是他們的吸粉利器,成為獲取資本的最快渠道。

畢竟優質的人設帶來的利益,實在太誘人了。

薛之謙跌出舞臺被疑假摔很慘,但只能賣人設的明星才是噩夢

“恩愛夫妻”的背後是利益捆綁,曾經的白百何陳羽凡在跑男中靠著蜜語甜言解鎖頭條,但被拆穿的背後,卻是男方吸毒同居、女方貪歡荒唐的尷尬現實。

中年大媽喜愛的男演員靳東,依靠《偽裝者》、《我的前半生》等作品爆紅,精湛的演技、正面的角色瘋狂圈粉,“老幹部”的微博風格成為大眾津津樂道的話題,博學的特質頻頻見諸網絡。

薛之謙跌出舞臺被疑假摔很慘,但只能賣人設的明星才是噩夢

但現實卻十分尷尬——在頻頻炫耀的背後,是個人的淺薄。承認錯誤並不可恥,但明明無知卻佯裝知識淵博只會徒增笑料。“諾貝爾數學獎”被人恥笑,高階精英的角色掩蓋不了生活本質的粗糙。

儘管問題頗多,但很少有人能打破規則,從這個糟糕的娛樂生態裡跳出來。大家都心照不宣的扮演著各自的角色,實現商業利益的最大化。

薛之謙跌出舞臺被疑假摔很慘,但只能賣人設的明星才是噩夢

畢竟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娛樂行業的隱秘性與高收益,註定了明星與大眾之間存在著隱形隔膜——粉絲無法接受明星身上的人性缺點,那些自私、暴躁、虛偽的品質,只能讓明星留在熒幕背後自行化解。

誰若帶到臺前被大眾發現,迎來的便是輿論攻擊與人設崩塌。

這也解釋了楊冪在《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直播中“打手機”的事件為何會引發這麼糟糕的影響,大眾根本沒法接受這種傷人自尊的做法,這完全違背了主流了道德認知。

薛之謙跌出舞臺被疑假摔很慘,但只能賣人設的明星才是噩夢

這些因錢而生的人設,這些因為利益聚集在一起的明星,這些不把大眾放在心上的舉動,遲早都是被終結的命運。

只不過那些被戳穿的人設什麼時刻來臨,下一個入場明星會是誰,沒有人知道。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等待時間篩出這些渣滓,換大眾一個健康的娛樂環境。

不賣人設的命運,一定是絕對的努力與實力

現在的娛樂環境其實很糟糕。

粉圈文化一團亂,微博上更是烏煙瘴氣。水軍營銷四處可見,曾經的秘密已然心照不宣。

十年前應援集資還會引發爭論,現在打榜籌錢辦生日會,彷彿成了明星牌面身份的彰顯。

但真的值得嗎?在諸多明星人設崩塌行為拆穿的當下,粉絲這些盲目的金錢愛還有意義嗎?

這個答案,只能見仁見智了。

薛之謙跌出舞臺被疑假摔很慘,但只能賣人設的明星才是噩夢

雖然娛樂場紛繁複雜,但大眾的對於優質作品的選擇其實一直在線。這也解釋了為何真正大爆出圈的作品能夠為演員長久續命,否則憑藉一些演員的行為,根本沒有機會重回行當。

依託炒作營銷爆紅的作品大多是粉圈的自娛自樂,偶像出圈無人識的尷尬,在以後的日子只會越來越多。所以沒有絕對實力撐起作品的放下,“賣人設”成了這些明星最好的選擇。

薛之謙跌出舞臺被疑假摔很慘,但只能賣人設的明星才是噩夢

但還是有一些人,他們靠自己的努力與信念,讓我們相信粉絲與明星的關係是如此純粹。我們因為作品相識,我們也因為這些寶貴地時刻而感到快樂。

正如周杰倫的作品從少年唱到中年,每一次迴歸都是萬眾期待的時刻。他靠的從不是外貌性格,而是個人強大的音樂魅力。

薛之謙跌出舞臺被疑假摔很慘,但只能賣人設的明星才是噩夢

內地樂壇如許嵩,當年“QQ音樂三巨頭”的身份,讓他的作品被人嗤之以鼻,更背詬病為非主流文化的代表。那些爭議、嘲諷、偏見的背後,在十多年後卻變成了對音樂的純粹與執著。

各種類型風格的作品讓他成為大眾心中的白月光,沒有綜藝、緋聞、人設的苦惱,只用作品說話就能穩定圈粉,演唱會幾秒售馨的奇蹟一直出現在他身上。

薛之謙跌出舞臺被疑假摔很慘,但只能賣人設的明星才是噩夢

憑藉《我不是藥神》驚豔大眾的王傳君,靠著精湛的演技與絕對的努力將“呂受益”的角色塑造的深入人心,完全撕掉了《愛情公寓》中的標籤成功轉型。

但在這個選擇背後,則是他對於人生、職業、娛樂場的深度思考,是對演員這個行業發自內心的尊重,而不是對利益的執迷與大眾的欺騙。

薛之謙跌出舞臺被疑假摔很慘,但只能賣人設的明星才是噩夢

所以,明星能不能撕掉人設標籤,答案是可以的。只不過這背後需要付出的努力、切割的利益以及自己的實力,都取決於個人內心的選擇。

每個人渴望得到的不同,自然收穫的也就不一樣了。

只不過這些選擇究竟是對是錯,在往復的時間裡,總會有一個答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