辟谣:贵人语迟?孩子说话晚是你不会教,这样做让宝宝早开口

辟谣:贵人语迟?孩子说话晚是你不会教,这样做让宝宝早开口

“本文由孕育岛原创,欢迎个人转发和分享”

语言是一门艺术,三言两语间我们可以体会到温情,也能鉴别出善恶。

而语言这项技能,对于孩子来说也显得尤为重要,父母对于孩子开口说的第一句话也充满了期待和想象。

是先叫爸爸还是妈妈?是先说喝奶还是吃饭?

那些断断续续的词和字句,在别人看来也许并不重要,但在家长眼里却弥足珍贵。

年轻的妈妈们聚在一起,总会讨论这家宝宝什么时候开始学说话,什么时候会翻身,什么时候会走路等等。

尽管大家心里都知道宝宝早晚有一天会说第一句话,但作为妈妈总有那种小小的炫耀之心,渴望自己的孩子能在同龄人中,成为最早会说话的那个。

当然,每个孩子学会说话的时间不同,

有的也许从十个月开始就会蹦几个词语,有的也许一岁多才刚开始尝试发音。

先学会说话的孩子在语言上具备一定天赋,语言组织起来会更加流利,意思表达也会更清楚。

如果自家孩子学说话比较早,父母的虚荣心似乎也被满足了。

辟谣:贵人语迟?孩子说话晚是你不会教,这样做让宝宝早开口

辟谣:贵人语迟?孩子说话晚是你不会教,这样做让宝宝早开口


01辟谣:贵人语迟?

人们常说“贵人语迟”,这样的说法科学吗?首先,这显然是人们一种美好的想象,并不科学。

作为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足够聪明,口齿伶俐甚至舌灿莲花,似乎这样的孩子看起来更招人喜欢。

可现实生活中,有的孩子就是开口晚,学说话也更晚。也许别的孩子都已经叽叽喳喳说完了好几句话,有的孩子可能才勉强组织完一句话。

其实,孩子只要不是先天性的残障,晚一点学会说话并不要紧。

当然,单纯把孩子晚说话认为是一种大富大贵的表现,是非常可笑的。甚至有人把爱因斯坦搬出来说话,说像他这样伟大的科学家,三岁还不会说话,九岁说话都不流利。

凭借这样的“论据”就误把孩子说话晚等同于聪明,未免有些太过牵强了。

▼追溯“贵人语迟”的原义:

“贵人语迟”这句话出自《论语》,原文是“贵人语迟,敏于行却不讷于言,泰山崩于前而色不改,麋鹿行于左而目不瞬”。

贵人语迟,原义是形容那些有谋略而不善于言谈,非常有行动力的人。

人们只取这句话的前四字,形容孩子虽然学会说话晚,但聪明能成大事,显然是断章取义了。

另外,大家常说的贵人语迟、金口难开也是有年龄限制的。如果在2到3岁的年纪,仍没有学会说话,那么家长就要人为干预,考虑是否属于语言发育迟缓。

必要的情况下要寻求科学的救治,否则会影响孩子的正常生活,连最基本的社交都没法完成。

辟谣:贵人语迟?孩子说话晚是你不会教,这样做让宝宝早开口


02孩子说话晚的原因:

1)生理因素

家长需要首先考虑的,是孩子说话晚是否存在遗传。另外,孩子的听力或智力如果存在问题,也会导致说话比较晚。

如果是这些生理性原因,一定要尽快带孩子去医院检查。

辟谣:贵人语迟?孩子说话晚是你不会教,这样做让宝宝早开口

2)心理因素

很多孩子对学说话有明显的排斥情绪,很可能是父母逼得太紧,比如让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开始认字说话,造成反效果。

孩子一旦对说话和语言产生厌恶情绪,很可能会影响到自己的心理,家长一定要及时和孩子交流。

3)家庭因素

如果父母本身沉默寡言,孩子在这种家庭环境中就容易受到影响。

有时父母说话的语速过快或过慢,就会导致孩子没办法做到模仿学习,慢慢就丧失了学说话的兴趣。

可知,孩子说话晚,实际上是因为做父母的你不会教!

辟谣:贵人语迟?孩子说话晚是你不会教,这样做让宝宝早开口


03引导孩子学说话,家长要走出误区

语言天赋并不是每个人都有的,大多数需要父母的引导和帮助。

1到3岁是语言形成的关键时期,两岁儿童的词汇量能够达到270个字,如果孩子已经两岁但语言匮乏,家长就要考虑自己是否步入了误区。

误区一:父母和孩子很少说话,用电子设备代替自己的陪伴

这种情况在年轻父母身上尤其常见,平时工作压力比较大,对于孩子的关注度并不算高。

很多时候,他们看到孩子哭闹就会用iPad或者手机打发,以此获取自己的私人时间。

可久而久之和机器做伴的孩子,语言能力会慢慢减弱,学会说话的时间也无限期延后。

当然,有的父母出于省事方便的心理,提前给孩子在iPad里下载动画片或小故事。

这样做的效果自然不如陪孩子阅读,毕竟冷冰冰的机器还没办法超越人和人之间的交流,没有感情的阅读也会让孩子的语言能力慢慢下降。

辟谣:贵人语迟?孩子说话晚是你不会教,这样做让宝宝早开口

孩子的语言在一开始就是模仿和学习父母而得来的,如果父母和孩子之间没有最基本的陪伴和交流,那么孩子学会说话的时间肯定会晚。

因而,在必要的时候,父母要讲一些孩子感兴趣的话题,尽量保持语速慢一些,才能起到正面的引导作用。

误区二:父母太“善解人意”,剥夺了孩子说话的机会

很多父母在照顾孩子时非常细心,孩子稍微哭一声或叫一声,爸妈就知道他是饿了还是拉了。

这样细致的照顾,实际上剥夺了孩子表达的机会,对他的语言发展并不好。

正确的做法是,当孩子指着一个物品时,不要着急替孩子回答,让他自己组织语言说出。

一开始也许表达的意思并不准确,但是随着次数的增加,孩子的语言能力会不断提高。

误区三:生长环境复杂,方言和普通话交叉使用,导致孩子混淆

很多家庭中可能是爷爷奶奶或姥姥姥爷带孩子,老一辈的人经常习惯用当地方言来交流,

这会让正处在语言发展时期的宝宝疑惑。

想要学习模仿大人语言的宝宝,在听到方言和普通话两种语言的时候,不知道该如何处理。

另外,很多家庭中喜欢用叠字来和孩子交流,父母认为这样的交流方式非常可爱,比如“吃饭饭”、“喝水水”等。

其实,这样的交流方式无形中延长了孩子学习语言的时间,毕竟正常交流时,我们并不是用这种方式,也不会用这样的组词方法。

误区四:重复宝宝的错误发音或者嘲笑孩子,留下了心理阴影

很多孩子一开始学说话时发音可能不准确,父母出于好玩的心态就会不断重复孩子的错误发音,甚至有时会逗弄孩子。

但这样的行为会让孩子觉得自己的发音不准确或比较难听,久而久之就不愿意开口说话了。

辟谣:贵人语迟?孩子说话晚是你不会教,这样做让宝宝早开口

误区五:家长太心急,反而给孩子造成心理压力

在看到自家孩子比别人学说话晚的时候,父母都会格外着急,言语之间甚至会催促或责骂孩子。

这样孩子会感觉到有心理压力,反而更害怕开口说话。

辟谣:贵人语迟?孩子说话晚是你不会教,这样做让宝宝早开口


04这样做让宝宝早开口:

1)抓住孩子语言发育的黄金时期,不断交流

既然语言是一种需要模仿和学习才能完成的技能,那么父母在孩子开始有意愿说话的时候,就要不断和她交流。

可以引导孩子说出准确的语言,比如指出其中一样物品,让孩子自己组织语言去描述。

2)创造宝宝愿意说话的语言环境

在孩子刚开始学说话时,父母不要着急去纠正他的发音或措辞,要尽量鼓励孩子多说话。

与此同时,父母也要给予孩子坚定的眼神,在教育孩子时也要温柔一些。

3)重视日常交流

比如带孩子在公园玩耍的时候,可以告诉孩子这是蓝蓝的天空,翠绿的草地,用这些明确的词语将孩子带入具体的语境中,交流起来也更加轻松。

4)在宝宝说话的过程中要积极鼓励

在孩子刚开始只会说几个词的时候,父母要说一些宝宝感兴趣的问题,然后让他自己尝试着说出来。

在这个过程中,父母不要因为发音等问题加以制止,要尝试着鼓励和引导孩子。

辟谣:贵人语迟?孩子说话晚是你不会教,这样做让宝宝早开口

5)加强和同龄人的交流

另外,要想让宝宝敞开心扉,和同龄人进行交流和玩耍,就要鼓励他适当和大一些的孩子一起玩。

这是锻炼说话最自然的方式,过一段时间你会发现,孩子的语言能力发展神速。

总之,让宝宝开口说话并不是件困难事,爸妈也不要太着急,适当引导,宝宝开口说话就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了。

关键词:辟谣、贵人语迟、学说话、发育、早教

孕育岛,一个专业的孕产、育儿团队,青云计划获奖者。专为孕期大小事和婴幼儿护理提供知识储备,在怀孕或育儿期间遇到的任何疑惑,都可以通过私信咨询,得到满意的答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