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輪定位和動平衡傻傻分不清?看完這篇你就懂了

前些天有位車友找到我,他說剛換沒幾個月的輪胎已經出現了輕微偏磨的現象,而維修人員要求做動平衡才能解決偏磨的問題。

聽過車主的詳細描述和維修建議後,小閔瞬間明白這位車主其實並不瞭解動平衡是什麼,以及在什麼情況下需要做動平衡。

藉此,小閔將什麼情況下需要做動平衡,以及什麼情況下需要做四輪定位,這兩個問題向數十位車友進行了問卷調查;但經過調查,發現多數車主也不是特別瞭解這兩者的性質,以及究竟什麼情況下需要恢復底盤數據。

所以,今天小閔特意和諸位車主朋友聊一聊四輪定位和動平衡的問題。

四輪定位和動平衡傻傻分不清?看完這篇你就懂了

什麼是四輪定位

四輪定位單從字面上的意思可以理解為,將汽車的四隻輪子調整成為原廠最佳位置;專業點來講,是通過技術測量手段將已經出現移位、錯位的角度(如:主銷後傾角、主銷內傾角、前輪外傾角和前輪前束)調整恢復為原廠最佳角度參數。

四輪定位和動平衡傻傻分不清?看完這篇你就懂了

上圖為前束角度的簡單示意圖。

四輪定位和動平衡傻傻分不清?看完這篇你就懂了

上圖為後驅傳動部件示意圖。

後輪雖說沒有控制轉向的功能,但同時也具備車輪外傾角與後輪前束;若後輪數據角度出現偏差輕則導致吃胎,重則可發生側滑與車輪轉速不同步等現象,嚴重影響駕駛安全。

四輪定位的作用是什麼

四輪定位的作用是恢復原廠數據參數使汽車保持穩定的直線行駛和轉向輕便,降低安全隱患,並降低汽車在行駛中輪胎和轉向機件的異常磨損;若參數出現誤差,磨損加劇促使輪胎出現縱向阻力,阻力勢必會消耗一定的動力,這也就意味著在正常數據行駛的基礎上多增加阻力帶來的油耗。

所以四輪定位恢復原廠數據不僅會降低磨損,也可恢復正常油耗。

四輪定位和動平衡傻傻分不清?看完這篇你就懂了

什麼情況下需要做四輪定位

四輪定位出現異常的案例數不勝數,而最常見的異常可分為以下五種

第一、高速行駛時異常抖動(非車身共振)。

在排除車輪動平衡異常外,高速行駛時車身若是出現不規則抖動或方向盤抖動,則極有可能外傾角與前束出現偏差;另外也需檢查方向內外拉桿球頭或下支臂球頭與下支臂橡膠緩衝襯套是否存在間隙;若已經出現間隙,高速行駛時輪子的離心力會與控制、限制軸向運動的方向拉桿或下支臂產生衝擊,而此時的衝擊力回饋到方向盤或車身的感覺便是抖動。

第二、高速行駛時方向不正。

這種現象是車友遇到最多的也是最常見的一種,也被眾車友親切的稱為方向不正;在排除底盤零件異常外,導致這一現象的情況為車輪、轉向機與上、下支臂的相對位置出現了偏差,可以通過調節底盤數據角度恢復;但前提是要在確定轉向機構與上、下支臂沒有損壞的前提下。

第三、彎道轉向後方向不自動歸位和方向沉重。

這一點異常現象和第二點類似;常見的不歸位現象一般多為底盤零件損壞所致,在檢查維修更換過損壞的底盤零件之後,四輪定位還是有必要去做的;因為涉及的底盤零件較多,在拆裝底盤零件(如下支臂、拉桿球頭、方向機等)角度參數也會隨之發生變化。

第四、輪胎磨單邊,俗稱吃胎。

這種異常現象是車友們遇到最多也是最容易解決的異常情況,當發現汽車四條輪胎的胎面出現不規則磨損或異常磨損的情況下,此時很有可能內傾角或外傾角甚至其他角度參數出現了偏差;在做定位的同時建議檢查下支臂是否正常。

第五、拆卸過副車架或因事故傷及至底盤懸掛。

拆卸過元寶梁或者出過事故可定義為人為造成的數據偏差,而此時的偏差也很有可能比正常行駛中出現的誤差要大很多很多,所以在這兩者情況任意出現一種時務必需要做四輪定位恢復數據。

(在此分享一個小技巧,假設汽車出過很大的事故,事故已經造成大梁或副車架走位變形,做四輪定位時務必在場,因為定位的數據參數可以直接檢測鈑金修復的情況,如果誤差較大且無法調節為原廠範圍內,那麼基本可以確定為鈑金不合格,需要重新返工矯正。)

記住以上五點即可實時檢查或感受愛車有沒有出現定位偏差的情況。

四輪定位和動平衡傻傻分不清?看完這篇你就懂了

正所謂,看病要對症下藥;而在做四輪定位恢復數據參數時也需要“對症下藥”,各個角度對應的功能不同、作用力也不同,所以設計師們把各項角度都給起了很專業的名字,分別是:主銷後傾角、前輪外傾角、主銷內傾角、前輪前束、後輪外傾角、後輪前束。

它們主要作用以及異常後會出現的症狀如下:

主銷後傾角:保持汽車直線行駛,車輪自動回正;出現問題時,方向不易回正、打方向時比較吃力。

前輪外傾角:提高轉向操縱輕便性和前輪工作安全性;出現問題時,輪胎加速磨損或胎冠兩肩磨損(吃胎)。

主銷內傾角:它和主銷後傾角一致,保持汽車直線行駛,車輪自動回正;出現問題時,方向不易回正、打方向時比較吃力。

前輪前束:消除前輪外傾造成的前輪向外滾開趨勢,減輕輪胎磨損。

後輪外傾角:增加車輪接地點的跨度,增加汽車的橫向穩定性;

後輪前束:抵消汽車高速行駛時橫向驅動力較大,車輪出現的負前束,減少輪胎的磨損。

如何做四輪定位

簡而言之就是將已經出現偏差的底盤數據,通過人為調整的方法恢復成原廠最佳數據。

四輪定位和動平衡傻傻分不清?看完這篇你就懂了

例如上圖五連桿獨立後懸架;如果上圖懸架中前束數值出現偏差,則可以通過調整五連桿中的控制臂上方偏心螺絲來改變後輪前束值。

不過,在調整出現誤差數據之前,需要藉助底盤數據測量工具來獲取底盤實時參數;這種工具叫做四輪定位儀。

現如市場上充斥著各種各樣的定位儀器,而這些儀器獲取數據的方式也各式各樣,譬如常見的有前束尺、光學水準定位儀、拉線定位儀、CCD定位儀、激光定位儀和3D影像定位儀等。其中3D影像定位儀測量時間快和測量數值誤差小等優點,目前為市場上最先進的定位儀。

四輪定位和動平衡決定這駕駛舒適度和底盤使用的壽命的長短,所以在選擇汽車養護店做四輪定位時,一定要選擇專業的汽車養護店,因為經驗、技術兼備的技師配合先進的四輪定位儀,才能為您的愛車提供最佳服務!

四輪定位和動平衡傻傻分不清?看完這篇你就懂了

什麼是動平衡

眾所周知,無論哪個工業發達國家在超大量生產鋼鐵、合金或者其他金屬時,都無法做到金屬內部的質量和密度均勻相同。而金屬合金結構的輪轂同樣也做不到質量密度相同,所以不平衡由此就產生了。

曾經小閔做過一個實驗,將一個類似輪子的不平衡迴轉體,利用高壓氣體的衝擊力加速至每分鐘3000轉,當轉速逐漸升高時輪子主體也逐漸開始擺動,轉速越高擺動的幅度越大以至於無法正常轉動。

四輪定位和動平衡傻傻分不清?看完這篇你就懂了

為解決質量和密度帶來的不平衡,已安裝輪胎的輪轂就要在動態的情況下測量平衡誤差,最後在無法較大的區域粘貼或鑲嵌平衡塊等配重物體。(有些高速回轉零件的使用性質不同,所以在動平衡配重方面也不同;如曲軸是通過鑽孔切削的減少方式來達到平衡的目的。)

動平衡的作用是什麼

輪胎平衡分為動態平衡和靜態平衡兩種。

很多車友私信小閔說,車子在行駛約90碼至120碼之中方向盤會出現抖動現象,而造成這一現象的為動態不平衡所致;它主要會導致車輪左右搖擺,搖擺中的輪胎不僅會產生波浪型磨損還會通過方向機拉桿,將左右搖擺的作用力傳遞至方向盤,這便產生了方向盤抖動;靜態不平衡會產生顛簸和跳動現象,往往使輪胎產生平斑現象。

四輪定位和動平衡傻傻分不清?看完這篇你就懂了

因此,定期檢測平衡不但能延長輪胎壽命,還能提高汽車行駛時的穩定性,避免在高速行駛時因輪胎擺動、跳動,失去控制而造成安全隱患。

什麼情況下需要做動平衡

對於輪胎輪轂來說,只要進行過拆裝輪胎、更換輪胎或輪轂、加裝升級氣門嘴或者胎壓監測裝置都需要進行做動平衡來恢復平衡;對於高速行駛時方向盤抖動來說,也需要重新做動平衡。

曾經有位朋友說,新車買來一年左右,每次超過100碼時方向盤抖的讓人抓不住,最後做了動平衡才解決,對此他很不解;其實這是很簡單的一件事,由於多數平衡塊都是直接粘在輪轂內側,當遇到惡劣天氣或者複雜路況時,可能就會因為外部原因導致平衡塊掉落,這便造成了車輪不平衡從而產生抖動。

四輪定位和動平衡傻傻分不清?看完這篇你就懂了

總而言之,言而總之;配合著定期對調輪胎的同時(建議兩個保養週期),四條輪胎的動平衡也是很有必要做一次的;不僅恢復鞏固了輪胎輪轂的平衡數據,還使得高速行駛狀態的車輪更加長期穩定;而且也間接性的達到“保養”輪胎的效果!

四輪定位和動平衡傻傻分不清?看完這篇你就懂了

關於調換輪胎

輪胎的對調有助於減少輪胎的磨損,延長輪胎的使用壽命;但現使用的輪胎已經達到一定的年限不管花紋是否磨損嚴重,為安全起見還是需要更換新的輪胎。

現如今輪胎的質量也日益提高,然而輪胎對調的時間也會有所不同;理論上是輪胎行駛在8千至1萬公里時對調一次。

不過小閔近一段時間觀察了眾多保養車子的輪胎花紋和與車主的溝通中,得出了兩個保養週期的結論;從現在保養計算,第一個保養週期先是對四條輪胎花紋及磨損程度進行觀察,並且檢查胎面是否出現異常磨損或偏磨現象,非正常情況下需要及時處理;如果都屬於正常範圍內,可在第二個保養週期結束後再次檢查並且做動平衡和對調輪胎。

輪胎換位的順序最好是:右前至左後、左前至右後、左後至左前、右後至右前。通過這個方式看來只有前輪是交叉相換的,而後輪卻是同位想換的,可參考下圖。

四輪定位和動平衡傻傻分不清?看完這篇你就懂了

▲注:僅限於不帶胎壓監測或未加裝胎壓監測的輪胎。

總結

總而言之,出現高速行駛時車身異常抖動及方向不正、轉向後方向不自動歸位及方向沉重、吃胎,以及拆卸過副車架或因事故傷及至底盤懸掛等情況下,需要做四輪定位。

而進行過拆裝輪胎、更換輪胎或輪轂、加裝升級氣門嘴或者胎壓監測裝置,則需要進行做動平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