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略導彈機動發射發射後拉導彈的車還能重複使用嗎?為什麼?

老郝1254


當然可以!現代洲際彈道導彈都是採用的集運輸,起豎和發射功能一體的TEL導彈發射車。這種車輛和以前半掛的運輸車不同,全輪驅動,多軸載重,不僅載重巨大,而且具備出色的越野性能。除此之外,TEL導彈運輸車可以實現無依託發射,可以在機動過程中不斷自我定位,給導彈發射提供參數,無論是機動性能還是信息化成都都非常出色。如果這麼精貴的一輛發射車只用一次就報廢了,各國的導彈部隊肯定得心疼的上吊。幸好,這運輸車非常扛造,用個十幾年都沒有任何問題。



公路機動的固體燃料洲際彈道導彈對運輸車的損害來源於導彈點火發射時產生的巨大向下衝擊力。如果不能妥當處置,那麼還真有可能讓運輸車成為一次性消耗品。正常情況下,導彈發射是對發射場坪是有一定要求的。需要地面堅硬,能夠承受一定衝擊力而不變形,保證導彈發射車的車身穩定。如果發射時發射場坪發生塌陷,很有可能造成導彈發射車翻車,有可能導致導彈在離開發射筒時丟失重心,最終導彈發射失敗,車毀人亡。所以,公路機動固體燃料洲際彈道導彈的發射場坪是一個讓中俄頭疼的問題。

為了保證發射車不報廢,保證導彈安全發射,中美俄都拿出了相應的技術方案。先來看看中美俄最開始是怎麼解決這個問題的。

俄羅斯——預先設置發射場坪。


俄羅斯一向粗暴,同時也因為缺乏研發經費,所以俄羅斯最開始的時候採用的辦法是在野外設置隱蔽的鋼筋混凝土發射場坪。即在公路機動固體燃料洲際彈道導彈部署基地附近設置一些鋼筋混凝土發射場坪,當進行發射時,運輸車拉著導彈在西伯利亞的森林中穿梭,到達指定的發射場坪。同時造成導彈自我定位和發射方向標定,最後點火發射。有一說一,大毛這一波操作根本算不上真正的野外無依託發射。

我國——和地面硬碰硬


我們的操作也粗暴。以東風-31為例,導彈起豎之後底座直接放在地面,然後利用尾部的4個液壓支柱來穩定發射筒重心。這種方式依然無法實現真正的無依託發射,在遇到地面強度較低,如果兩根液壓支柱同時失去地面支撐,導彈發射產生的巨大沖擊力很有可能直接將發射車掀翻。所以這種方式也還是不能實現真正的無依託發射,無法在鬆軟的地面進行發射。

美國——車場一體,抵抗衝擊


美國的“侏儒”導彈預設活動範圍是荒漠和戈壁,大部分地面強度較高,而且起伏不大,所以美國“侏儒”導彈的運輸車設計非常低矮。在發射時,它的發射車錨定器放下,穿地樁到位,同時車身降低,密封圍裙與地面接觸密封,發射車和地面緊緊地合為一體。這種設計車輛和地面合為一體,導彈在發射時衝擊波進不去車底,不存在掀翻車輛的可能。而且還有穿地樁和錨器,就算髮射場坪塌低矮的車身翻車的可能性也更低。總得來說,美國的這種方式,比早期中俄更為實用。



問題解決

後來,中俄的技術發展趨同,採用垂懸發射筒+可延伸底座設計。這種設計導彈發射筒起豎後雖然與地面接觸,但是並不是全部重量都壓上去。發射的時候,導彈產生的向下衝擊力傳遞給發射筒,發射筒向下推動滑動延伸底座,滑動延伸底座將衝擊力送到地面。同時延伸底座可以繼續向下,跟隨地面變形繼續向下延伸,直到衝擊波消散。採用這種設計時,衝擊力大部分由延伸底座送到了地面,就算是鬆軟地面也問題不大。而且發射車承受的衝擊波很小,不會造成損傷,從而可以重複多次使用。


赤焰噠噠噠


當然可以重複使用!一輛洲際導彈的發射車,技術要求非常高,目前全世界只有少數幾個國家能製造,一輛車的價值至少幾千萬!如果把這樣的發射載體作為一次性的使用平臺,未免也太浪費了,這完全可以節省的!

目前公路機動的洲際導彈發射平臺,採用的有兩種發射方式,第一種就是和大家經常看到的運載火箭發射一樣,直接點火發射,這種發射方式稱為熱發射方式,比如下圖就是熱發射方式:

由於導彈在發射車的尾部發射,發射噴射的熱焰,基本上都噴射在了地面,只有一部分熱焰噴射在了導彈的發射車上!而是導彈升空離開導彈發射車載體的時間非常短,只有幾秒鐘時間,這個時候在發射車的表面進行一些特殊的耐高溫處理,基本上沒有問題,發射完了,可以再次裝填一枚導彈。

還有一種發射方式更為先進,,這類導彈密封在發射筒當中,發射時候,首先把導彈給彈射出來,接著導彈在空中點火飛行目標,如下圖:

這樣的發射方式稱之為冷發射,由於導彈在空中一定的高度點火,導彈噴射產生的高溫熱焰根本就不會噴射到發射車,這樣發射車不會受到任何的傷害,二次甚至多次利用絕對是沒有問題的,壽命很高。

還有一種方式方式也是通過發射筒發射,在發射筒中就直接點火了,這種發射方式才是嚴格意義上的熱發射,比如下圖當中的俄羅斯“白楊-M”洲際彈道導彈採用的發射方式,典型的熱發射模式:

這種方式雖然一開始產生了巨大的熱焰,但是熱焰大部分都被髮射筒吸收了,導彈的發射車本身也沒有受到多大的傷害,所以也是可以利用耐溫材料來保護的。再不濟就連同發射筒也不要了,只留發射車。

另外除了陸地移動式的導彈平臺,還有海基和陸地固定的發射井發射平臺,它們無一例外都是可以重複使用的,比如下圖的固定發射井的發射方式,採用的是冷發射技術:

核潛艇就更不用說了,難道洲際導彈核潛艇都是一次性使用的嘛?發射完核潛艇就不能使用了,這是不可能的。

簡單的說,現在的導彈技術很先進了,無論是導彈的威力還是發射方式,都非常安全可靠,發射平臺都是可以重複使用。就和普通的槍發射子彈是一樣的道理,導彈就是子彈,槍只是發射平臺,可以多次發射,但肯定存在使用壽命的!


資訊所長


看了前面幾個朋友的答覆,我只能說呵呵了!問題已經說的很明確了,戰略導彈發射車。常規的戰術級導彈的確會採用發射平臺重複使用的方式,但是戰略導彈發射平臺實戰中在發射後就遺棄了,作戰人員輕裝簡行返回基地或下一個任務區域。戰略導彈造價昂貴,發射車的價值基本可以忽略不計了。因為價值高,所以這類武器製造保有數量小,不會出現導彈共用發射平臺,導彈等發射車的情況。戰略級武器的製造安裝保密性要求高,真到了戰爭階段不會讓發射平臺到處跑暴露目標。


沒有詩也可以有遠方


必須可以重複使用的,一輛TEL車的造價高達數千萬元,沒有哪個國家有錢到這種地步,可以一次性的扔掉數千萬元。洲際導彈發射車(TEL)的技術也很高,能夠製造出來的國家少的很。目前來說,從表面上看只有我國,美國,白俄羅斯,俄羅斯擁有製造洲際導彈發射車的能力,俄羅斯的洲際導彈發射車是從白俄羅斯進口的。由此可見,這種車輛的研製難度有多大,造價也比較高,一輛車就上千萬。我國在2008年出口“朝獻”的WS512000型TEL價值3000萬元,可見這種車輛的造價有多貴,是不會使用一次,就報廢的。


導彈發射車有兩種,一是運載帶發射桶的導彈,二是運載的裸彈。

事實上,公路機動的洲際導彈發射車,運載的並不是一枚裸彈,而是裝載了導彈的發射桶。一般來說,導彈發射桶是與地面接觸的。當導彈發射時,產生的高溫,高速氣流是直接衝出發射桶的,並不會對發射車造成什麼破壞。此外,在發射桶的底部,還設置有可以伸縮的底座,以應對不平整的地面,畢竟戰時公路可能會遭到破壞。


而運載裸彈的發射車,導彈的尾部也是對準地面的,並不是直接在車上發射的。這樣的運載車,就需要使用特殊耐高溫材料製造了,畢竟導彈離車體很近,產生的高溫氣流也會對車輛造成破壞。


以上這兩種車輛都不會承受導彈發射產生的衝擊力(當然陸基反艦導彈,巡航導彈,防空導彈發射車是個例外),只要承受導彈本身的重量就可以了,所以對車輛的性能要求很高,研發難度很大。

戰略導彈發射車的研製難點在於“極其複雜的多軸傳動系統”和“超大型動力裝置”,沒有多少國家可以研製出來。TEL導彈發射車有4軸,5軸,6軸,8軸的。在2009年之前,我國還沒有解決8軸的TEL導彈發射車,以至於在2009年閱兵時,東風-31洲際導彈還得用半掛拖車運輸。隨著我國從白俄羅斯引進了MAZ7900型底盤,經過拆解研究,終於製造出了一體的洲際導彈發射車。到了今天,我國已經可以製造8軸超重型TEL車輛了,還出口到國外。東風-31B,東風-41都是用的8軸TEL發射車。東風-26導彈的TEL車輛則是6軸的,東風-21C導彈則使用的是5軸TEL發射車。可以說,我國已經可以製造用於運輸,起豎,發射所有型號彈道導彈的車輛。



雖然沒見過美國有TEL車,但是確實可以製造的。美國在上世紀70年代末期,就研製出了用於發射“侏儒”洲際導彈的發射車,只不過該車還是採用了半掛式的運輸方式,從嚴格意義上來說,也屬於TEL車輛的範疇,只不過尷尬的是侏儒導彈的發射車是一次性的。(圖片來自網絡)


江山何沉


戰略導彈是維護國家安全最核心的力量,為了避免在核戰爭中被敵人先發制人,大部分國家都採用了機動發射的方式來發射戰略導彈,以保障戰略導彈的二次反擊能力。導彈發射車和核潛艇都是機動發射戰略導彈的重要載體,一艘核潛艇能夠攜帶十多枚戰略導彈,每枚戰略導彈又包含多枚分導彈頭,一艘核潛艇的核反擊能力,就能夠讓一箇中等國家變成一片廢墟。



而導彈發射車只能攜帶一枚戰略導彈,在發射完唯一的導彈後,導彈發射車必須立刻撤離發射區域,以避免遭到敵人的戰術反擊。因為戰略導彈發射車只攜帶一枚導彈,很多人會問戰略導彈發射車在發射完一枚導彈之後,能否繼續裝載新的導彈進行發射呢?這個答案是肯定的,戰略導彈發射車在發射過一枚導彈後,只要對車輛進行相應的安全檢測,就能夠繼續發射新的導彈。


因為戰略導彈內部裝有多枚核彈頭,戰略導彈發射車的安全性尤為重要。即使是沒有發射過導彈的導彈發射車,也需要進行日常的檢修,以防止發射的時候出現意外。現代導彈發射車都是造價數百萬的專門車輛,這些車輛的底盤結構紮實,能夠在發射的時候承受住導彈的衝擊力。當然任何事物都無法保證萬無一失,在發射完成導彈後,導彈發射車也有可能會受到輕微的損壞。

因為無法保證第二次發射的安全性,戰略導彈發射車在作戰的時候,一般只攜帶一枚導彈。只要發射完畢導彈,導彈發射車的任務就已經完成,後面再進行檢測和維護,都是為下次攻擊做準備。實際上在核戰爭打響以後,戰略導彈發射車只需要一次齊射,基本就能夠摧毀對方的大部分目標,畢竟核戰爭的毀滅性巨大,一個國家很難能夠進行兩次核戰爭。


軍武小咖


戰略導彈機動發射發射後拉導彈的車還能重複使用嗎?當然可以。至於為什麼?還請下官娓娓道來。

目前路基戰略導彈基本上都是用發射車來進行裝載與移動,車載發射平臺的發射手段無非就是發射筒與發射架兩種。發射筒和發射架。

首先說說發射筒發射,目前世界上有兩種發射筒發射方式,一是以俄羅斯為代表的冷發射,二是以美國為代表的熱發射。先說說冷發射,冷發射是一種藉助輔助動力把導彈從發射筒內先彈射出去,在導彈到達一定高度的時候再點燃主發動機的發射方式,導彈及其發射設備不受導彈主發動機產生的高溫燃氣的影響。但是冷發射也有缺點,那就是像是遠程洲際導彈這類大傢伙,由於自身重量太大,無法使用冷發射。

然後就是熱發射,顧名思義熱發射就是在發射筒內直接點火,巨大的火箭發動時所產生的熱焰會通過底部預留的排氣口快速大量排除,由於發射筒本身也做了耐高溫的特殊處理,但在發射兩三次之後,發射筒也需要拆解更換。當然作為能夠輕易毀滅一座城市的大殺器來說,發射筒這點小錢可以忽略不計。

除了發射筒之外,還有發射架模式的導彈車。一般情況下發射架發射導彈要麼就是斜著,要麼就是直立。可無論如何發射,火箭在點火時所產生的熱焰與尾流都是噴射在地面上的,對於發射裝置已經做了熱處理的車輛與裝置而言,這點燒灼可以忽略不計,有的時候在發射完一發之後,旁邊的裝載車還會在裝填一枚,繼續發射。

綜上所述:無論採用哪種導彈發射方式,導彈發射車都不會被遺棄,畢竟導彈發射車並不是一輛普通的打車,在它的身上同樣裝載了太多的高科技精密電子儀器,如果簡單遺棄恐有洩密的風險。另外可能會有人覺得導彈發射車比較笨重,發射完之後帶著它比較累贅,但其實這時閱兵式給我們的誤區。

導彈發射車由於屬於是重裝載車輛,所以它是高扭矩低速度,也就是它的加速度不好,但力量大。就拿白楊M的導彈車距離,即便是運載導彈的狀態下,也可輕鬆達到60公里每小時的機動速度。如果在導彈發射完的情況下,那車裡速度甚至能達到上百公里每小時。


九品侍衛


洲際核導彈發射車,在和平年代,進行試射,其載體發射車是可以重複使用的。但在戰時,如果真正動用了洲際核導彈,一定不需要重複使用,因為洲際核導彈機動發射,目前還沒有哪個國家採用備彈,時間之緊迫,根本沒有時間進行二次裝填,且洲際導彈體積龐大,需要一系列大型的裝填保障設備,很不利於快速機動,更不利於隱蔽目標。所以,各國根本就沒有考慮洲際核導彈的戰時二次裝填的問題。

同時,洲際核導彈極其複雜和精密,野外根本無法滿足要求。


江山64466859


雖然理論上可重複使用,但實際沒有可能二次使用。

核彈發射意味著確保互滅,對等攻擊早就把發射國滅掉,該區域人都死光誰還能二次裝填?哪怕小型核彈頭打擊了發射點(爆心)區域時發射車沒有毀壞,那麼這個地方活著的人也進不去誰能不被核輻射干掉?


內森詹姆斯


當然能了。

現在的導彈都是包裝箱發射器。導彈在包裝箱裡,儲存、運輸、準備和發射一體化,節省時間,降低成本。提高系統的可靠性。

最早應用於反坦克導彈,發射後扔掉。

後來廣泛應用於地面發射的導彈。省去重複裝填的時間。

只不過洲際彈道導彈的儲存地點比較隱蔽,再次裝載發射的間隔時間比較長。


一葉楓流靈似舞妖


這還用說嗎?當然能用。戰略導彈是一個戰略發射平臺,當然能夠重複使用。

你看到了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了嗎?包括太原,海南都是這樣,都能夠重複使用,運動的汽車系統也是一個平臺,只不過是可以移動的。

不但是這裡,包括航母上,艦艇上發射完導彈,都是可以重裝的,而且很快。如果還不明白,看見過打槍嗎?導彈是子彈,槍是發射平臺。如果還不明白,上網接著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