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被“點名”誰最先佈局 受益行業有哪些

近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區塊鏈技術發展現狀和趨勢進行第十八次集體學習後,區塊鏈的熱度再一次升起。當日,朋友圈、各類行業群被區塊鏈刷屏,讓業內人士禁不住感嘆:區塊鏈的春天到了!

毫無疑問,此次受到中央“點名”,會加速區塊鏈行業的變革,加速區塊鏈的應用推廣,加速區塊鏈行業的技術創新。它將再次成為新的“風口”,對人們生活產業深遠的影響。

作為一個快速爆發增長的行業,區塊鏈技術除了方便人們的生活以外,更是帶動了相關計算設備、芯片、存儲器件等產業發展。本文將跟大家聊聊,區塊鏈的迴歸給科技產業帶來的影響。

“炒幣熱”帶火區塊鏈,但區塊鏈不等於比特幣

提及區塊鏈,就不得不說到比特幣。很多人第一反應就是比特幣即區塊鏈,非也。區塊鏈並不等於比特幣。比特幣只是區塊鏈的一種呈現方式,但並不意味著區塊鏈只能應用到比特幣上。在區塊鏈發展的早期階段,由於它本身具備傳遞價值的屬性,因此引來了不少熱衷於通過ICO(首次代幣發行)進行非法集資、傳銷甚至是欺詐的行為。

實際上,區塊鏈是一種去中心化的分佈式賬本數據庫。所謂的去中心化,即與傳統方式不同,區塊鏈裡沒有中心,甚至可以說人人都是中心;分佈式賬本數據庫記載方式不只是將賬本數據存儲在每個節點,而且每個節點會同步共享複製整個賬本的數據。就好比甲乙丙三人有一個賬本,三人的收入都交給甲記賬,萬一中間甲私自動用了賬戶資金,乙跟丙就不知道有這回事。而利用區塊鏈技術之後,甲乙丙三人都要記賬,所有人都能看到總賬,而且甲乙丙三人誰都無法私自修改賬本上的內容。所以,區塊鏈具備了安全、不可篡改、可訪問、無第三方的特點。

區塊鏈產業佈局,相關企業都有誰

至今為止,區塊鏈技術還沒有被大規模應用到社會某個層面。目前人們最熟悉的的應用領域仍然集中在以“挖礦”為主的區塊鏈計算市場。

由於區塊鏈計算的應用需要龐大的算力、大量能源消耗以及大量存儲空間支持。因此,礦機、區塊鏈計算芯片成為了區塊鏈計算市場的絕對主力。佈局於此的主要企業有:

比特大陸

一家專注於高速低功耗定製芯片、集成電路IC行業、互聯網金融、高性能運算HPC,機器學習算法、AI人工智能的科技公司,擁有低功耗高性能的16nm工藝集成電路的量產經驗,成功設計量產了多款ASIC定製芯片和集成系統。在區塊鏈技術被炒得火熱的2018年,比特大陸手握全球比特幣礦池將近60%的算力,但國內對於加密貨幣的監管向來嚴厲且明令禁止ICO。因此,比特大陸憑藉其在在ASIC礦機芯片上的技術積累,為成功轉型AI芯片奠定了基礎。

嘉楠耘智

此前,嘉楠耘智的的業務市場緊隨在比特大陸身後,研發的重點也是用於挖掘比特幣的ASIC技術及產品等。同樣因為市場環境和監管政策的變動,嘉楠耘智開始朝著AI芯片開發商的身份轉變,稱“挖礦”時期的經驗為公司在技術和資本資源方面奠定了堅實基礎,為公司進一步紮根AI芯片研發做好了準備。在2018年9月,嘉楠耘智宣佈成為業內第一家提供基於Rise-V架構發商業邊緣計算AI芯片公司,該指令集描述了軟件與底層處理器進行對話的方式以及自行開發的神經網絡。網絡加速器是一類微處理器,設計用於AI應用程序的硬件加速,具有出色的性能。

億邦股份

作為曾經的全球三大礦機巨頭之一,億邦股份相比比特大陸和嘉楠耘智走得更加坎坷,此前還捲入了幣圈P2P爆雷案。如今雖然沒有像另外兩家一樣專注AI芯片領域,但也宣佈了公司未來發展重心將落在區塊鏈、雲計算、超算專用芯片等方向。

除了上述三家昔日礦機巨頭以外,區塊鏈計算市場對整個IC產業都產生了舉重若輕的影響,其中還包括以晶圓製造為主的臺積電以及以日月光、長電科技、華天科技、通富微電為代表的擁有FC技術的封測廠商,都為區塊鏈計算設備的生產和製造貢獻了不少的助力。

除了IC產業受益以外,以BAT為首的互聯網產業也成為了區塊鏈技術的第二個戰場。

2018年初,百度“萊茨狗”項目引發區塊鏈遊戲的熱潮,360旗下的“區塊貓”、小米的“加密兔”等紛紛出現。雖然只是互聯網公司通過遊戲在區塊鏈上的初次嘗試,但也說明各大科技企業早已關注到了區塊鏈技術。

除了在遊戲方面的嘗試以外,百度涉及的區塊鏈項目還有商業級區塊鏈雲計算平臺“BaaS”,主要用於支付清算、數字票據、銀行徵信管理、權益證明和交易所證券交易、保險管理、金融審計等領域。

最近百度還運用區塊鏈技術上線了“圖騰”區塊鏈原創圖片服務平臺,建立起版權登記網絡,配合可信任的時間戳以及鏈戳,為每一張原創圖片生成獨一無二的版權DNA,實現對原創圖片作品的版權追溯。

阿里

阿里算是互聯網巨頭裡的區塊鏈先行者,在很早的時候就開始探索區塊鏈各種應用場景。電子商務作為阿里的核心業務,成為了阿里率先開展區塊鏈變革的領域。例如螞蟻區塊鏈平臺公益鏈、商品溯源鏈和區塊鏈租房平臺等。

區塊鏈對於阿里巴巴來說,其在數據上的處理技術更有價值。由於阿里本身擁有龐大的用戶群體,以及動輒上萬上億的資金交易。因此,用分佈式記賬存儲模式,解決了數據傳輸效率的問題。同時,區塊鏈的安全、不可篡改等特性也讓阿里的用戶在面對數據安全問題時更加安心。

騰訊

相比之下,騰訊在2015年就建立了區塊鏈團隊,而騰訊的區塊鏈佈局率先在金融領域展開。

2016年,騰訊旗下微眾銀行與上海華瑞銀行宣佈共同開發了國內首個基於聯盟型區塊鏈技術的銀行間聯合貸款清算平臺並上線試運行;2017年,中國銀行與騰訊宣佈合作,共同成立了“中國銀行——騰訊金融科技聯合實驗室”,測試區塊鏈技術在金融應用程序領域的使用;同年11月,騰訊雲正式發佈區塊鏈金融級解決方案BaaS。

此外,在2018年,騰訊發佈《一起來捉妖》手遊,這是首款結合AR技術和區塊鏈技術的休閒手遊,這種通過遊戲落地的方式也讓加速了騰訊區塊鏈項目的落地實現。

除了BAT以外,像京東、迅雷、網易、小米、華為以及360等知名科技互聯網企業,也都在2017年至今推出了屬於自己的區塊鏈項目。

未來哪些領域會用上區塊鏈?

隨著國家鼓勵區塊鏈產業發展的政策出臺,不少幣圈中人又開始活躍起來,在小編看來,國家“點名”區塊鏈技術,絕對不是為了鼓勵炒幣行為,更不允許騙子打著區塊鏈的旗號發空氣幣、割韭菜。而是要加快推進區塊鏈核心技術突破,為區塊鏈應用發展提供安全可控的技術支。同時,加速推進人工智能、5G、物聯網等先進技術與區塊鏈技術融合創新,深度應用在人們的生活場景中。

1.智慧金融

回顧區塊鏈的發展,最初的出發點就是為了應對金融行業而產生的。由於區塊鏈具備去中心化、分佈式、防篡改、高透明和可追溯的特性,為金融行業建立多方協作公開可信的平臺提供了有效支持。如今已進入數字經濟時代,對於智慧金融產業來說,區塊鏈的出現,不僅實現了技術的快速迭進,更帶來了架構層面的革命。

2.智能製造

在製造業智能化轉型升級的過程中,物聯網、雲計算等前沿技術給予了巨大支持。同樣,區塊鏈對智能製造產業來說也大有用處。區塊鏈融入生產、運維、管理等環節後,人們可以利用其監管產品質量、設備情況以及人員等相關信息,從而有效提高智能製造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智慧物流

在智慧物流層面,藉助區塊鏈技術,能夠讓收發貨雙方及時瞭解貨物的運輸路線和所經站點,防止貨物在物流途中被掉包。此外,還能借助區塊鏈技術實現物品溯源,從而核對貨物信息,杜絕了製假造假等行為。

4.智慧醫療

伴隨著醫療信息化的發展,各大醫療機構都建立了電子醫療管理系統。其中,系統中的醫療記錄存儲至關重要。如果沒有好的存儲保護措施,或將導致信息洩露、遭遇黑客攻擊等問題。而區塊鏈技術去中心化的特點保證了數據安全性,不會因為部分節點下線或損壞導致信息丟失;同時,基於區塊鏈技術的數據將無法被非法篡改,保證了數據正確;同時還極大的降低數據存儲的成本。

5.智慧政務

近年來,我國的政務服務水平顯著提高,但在跨地區、跨部門和跨層級的數據交換和信息共享上,還面臨“最後一公里”的難題。區塊鏈技術的出現有利於建立跨部門之間的信任與溝通,在確保數據安全的同時促進數據跨界共享。區塊鏈的分佈式數據結構,可以讓數據公開透明,讓所有數據的交換、改變都有跡可尋。此外,跨地區、跨部門之間也可以通過區塊鏈參與數據共享,才能真正解決群眾跑腿辦事“最後一公里”的難題,提升群眾的滿意度。

全球追逐區塊鏈風口,我國大有可為

根據工信部信息中心發佈的《2018年中國區塊鏈產業白皮書》顯示,截至2018年3月,我國以區塊鏈業務為主營業務的區塊鏈公司數量2013年以前的31家增長至434家。從世界範圍看,在上半年全球區塊鏈企業發明專利排行榜前100名的企業裡,中國佔比高達67%。隨著區塊鏈的潛能展現在世人面前,各國前赴後繼擠進賽道,而我國目前在賽道上處於前列,前景一片光明。

作為一項新興技術,區塊鏈正成為全球技術發展的前沿陣地,它帶來的優勢明顯,也有其繞不開的短板,尤其要注意的是,區塊鏈雖然跟虛擬貨幣有千絲萬縷的關係,但絕對不能畫上等號。人們更應該將其與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5G等多種先進技術相結合,取長補短,形成一個完整的系統,來提升其技術水平,更好地為人們服務。

關注同花順財經微信公眾號(ths518),獲取更多財經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