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如何推進冬季清潔取暖工程,目前進展如何?一文看懂!

今年是雄安新區從以規劃為中心向以建設為中心的轉換年,各項重點項目紮實推進。根據省委、省政府的總體工作部署,雄安新區把冬季清潔取暖作為改善空氣質量的重大環境工程和重大民生工程,確保按時高質量完成冬季清潔取暖任務,決不讓一戶群眾挨凍,讓民心更暖天更藍。

雄安新區如何推進冬季清潔取暖工程,目前進展如何?百姓家裡溫度是否有保障?改造後安全如何保障?連日來,記者走訪了雄安新區三縣。

堅持民生優先,保證室內供暖溫度

定向鑽機將鑽桿打入地下14米深處,鑽桿一點點前行打出一條鋪設天然氣的通道……10月23日,記者來到容城縣黑龍口村時,容城縣新奧燃氣有限公司工作人員正在加快推進“氣代煤”工程建設。

容城縣新奧燃氣有限公司工程部主任潘永利說,公司按照戶內與戶外、村內與村外管網分部分項並行施工方式,全力推進“氣代煤”工程。目前,公司負責的容城縣16個村、15493戶“氣代煤”工程已基本完工,進入上水試壓階段。

“農村取暖是個麻煩事兒。”黑龍口村村民石佔營說,燒煤砟塊、蜂窩煤,不光麻煩,屋裡還嗆;開空調、用電暖氣,成本高,受不了;集中供暖距離遠、不太現實。“我們盼著通氣呢!”石佔營家的廚房乾淨整潔,和城裡人的差不多,牆上裝有白色燃氣壁掛爐,一套櫥櫃剛裝好。

同一天,安新縣端村鎮東壘頭村舉行點火試氣儀式,全村正式通氣。

村民們拆了燃煤供暖鍋爐,裝上了燃氣壁掛爐。“安裝前我還擔心不暖和,試用後發現既暖和又方便。一按開關,幾分鐘家裡就熱乎了,再也不用想著每天封爐子、掏煤灰了。”64歲的村民楊吉民一邊熟練地演示,一邊給記者講述燃氣壁掛爐的種種好處。

“推進冬季清潔取暖,一頭連著百姓溫暖過冬,一頭連著藍天白雲。”雄安新區管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新區統籌氣源電源保障和基礎設施支撐能力,今年冬季安排農村清潔取暖改造17萬多戶,確保鄉親們家裡暖起來、乾淨起來。

安全有序推進,確保百姓放心取暖

“改造時政府很給力,服務特別周全,補貼力度也很大,還不收取初裝費。”容城縣新莊窠村村民王振雲告訴記者,通過設置壁掛爐的出水溫度,可自由調節室內溫度。

推進“氣代煤”“電代煤”,百姓最關心的是初裝費和今後的用氣用電成本。

王振雲給記者算了一筆經濟賬,將壁掛爐出水溫度設置成55℃,室內溫度能達到18℃左右;將壁掛爐出水溫度調至60℃,則室內溫度可達19℃左右。

“我家面積有140多平方米,若燒煤供暖一個供暖期約用潔淨煤3噸。按今年的蘭炭價格計算,刨去政府補貼後也得花費2400元。”王振雲說,若使用天然氣,平均每天用氣10立方米,一個取暖季下來花費約3000元。為讓百姓用得放心用得實惠,政府對“氣代煤”運行進行補貼,算下來比燒煤還便宜一些。

容城縣冬季清潔取暖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劉碩介紹,容城縣採取公開招標方式,選取特許經營燃氣企業和爐具供應企業,並對中標企業發放燃氣入戶管網及配套設施建設補貼、戶內燃氣採暖設備購置安裝補貼。

“‘氣代煤’安全有序推進,和政府的補貼扶持政策密不可分。”雄縣住建局副局長杜振虎說,縣相關部門、鄉鎮及村幹部和施工單位組成“氣代煤”工程服務隊進村入戶,給村民講解燃氣爐取暖的政策和好處、安全使用注意事項等。

在杜振虎看來,“氣代煤”並非只是把天然氣送過去了就完成任務了,安全用氣和用戶管理是更重要的環節。在冬季清潔取暖推進過程中,三縣充分考慮老百姓擔心的安全問題,並採取安裝緊急切斷閥、燃氣報警器等防護措施。“我們進行了多重保護,若室內有燃氣洩漏,報警器會出現預示警音,並自動切斷燃氣,安全上完全可以保證。”杜振虎說。

立足資源稟賦,統籌利用清潔能源

安新縣馬堡村是白洋淀水區村,一米寬的巷子裡住著十幾戶人家,車輛進不去。

“由於燃氣設施配套基礎條件、防洪安全等因素,水區村、堤上村不在‘氣代煤’改造之列,所以進行清潔煤推廣。”10月24日,馬堡村村幹部曹景濤把裝好的蘭炭,一袋子一袋子扛到村民田秋閤家裡。

除了“氣代煤”,雄安新區不少村民對電取暖、地熱取暖等清潔供暖方式也滿懷期待。

“立足本地資源稟賦,統籌利用各類清潔能源。”雄安新區管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三縣農村地區主要以“雙代”為主,僅在近期徵遷村和澱區村、堤上村推行清潔煤。

劉碩說,容城縣按照新區建設時序安排,在充分考慮全縣電網負荷和燃氣管網建設實際的基礎上,除近期拆遷的11個村莊外,對縣域內尚未實施清潔取暖改造的34個村,全面實施“氣代煤”改造。

雄縣被稱為“無煙城”,其城區已基本實現了地熱集中供熱全覆蓋。該縣還探索建立地熱村,幫百姓實現集中供暖。

10月25日,記者來到雄縣沙辛莊時,村黨支部書記馬海河和技術人員在對換熱站關鍵設備進行檢修、保養。“幾年前,地熱下鄉讓咱老百姓也享受到集中供暖的市民待遇。”馬海河說。

國網雄安新區供電公司技術員孫東海告訴記者,作為新區“電代煤”工程戶表及以上部分配套電網改造的實施主體,公司早在8月底就完成了新區今年2186戶“電代煤”改造配套電網工程建設,目前新改造用戶已具備供暖條件。“為確保供暖期間電網安全穩定運行,保障‘電代煤’用戶供暖可靠,我們還做了電力增容、電網改造升級等電力保障工作。”

“加快推進清潔取暖,讓民心更暖、天更藍。”雄安新區管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新區充分考慮資源、能源等要素現實條件,堅持宜氣則氣、宜電則電、宜熱則熱,以“氣代煤”為主,“電代煤”風險可控,堅決取消散煤,統籌利用各類清潔能源,確保如期高質量完成清潔取暖改造任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