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時候沒有電,那古人們晚上幹嘛呢?

張大大鵝


晚上睡覺唄,還能幹啥


一生無悔批發縫紉機配件


我是五十年代出生的人,也過過無電燈無自來水的生活。六十年代的無電生活在農村很普遍很普遍,只要夜幕降臨,雞歸狗屬人收工歸家滿屋黑洞洞的抻手不見五指抬頭不見月牙的年代。農民用的是桐油燈,洋油燈,馬燈,風一大一下就吹熄了,全家人哇之一聲齊叫,哇!不要把飯放進鼻孔裡去了,不好弄出來的喲。

老人還講了一個好笑的故事,洋油燈被風吹熄後兩親家你怕我偷吃桌上的肉,她也怕對方偷吃桌上的肉,因為那年代要肉票肉,肉也緊張又沒錢又窮,所以兩親家抽手按住對方的手說,”親家今年的肉賣這個價”。這就是證明六十年代的無電燈無富裕生活的寫照。我們都是從那個艱苦歲月中度過來的人。都六十了,祖國和共產黨帶領全中國人民勤勞智慧奮鬥拼搏了幾十年才有今天的翻天覆地的變化。日子好了要感謝黨感謝人民,感謝鄧小平的改革開放的勝利成果!


牛才玉


我小的時候家裡就是沒有電的,用的是煤油燈,為了省錢,煤油燈也是省著用的,習慣了也就一樣過。

農村人生活清貧,食不果腹,辛苦勞作,哪裡想得到什麼娛樂活動,雖然不到十歲,但一般天剛矇矇亮就起床,去山上割草或者把豬草餵豬,或者到地裡鋤草施肥,回家喝幾碗稀飯,時令不同,加幾塊紅薯、馬鈴薯、紅薯粉窩窩頭或者玉米窩窩頭、玉米餅等等,吃完了就山上幹活,砍柴、鋤草施肥,下午放養、順帶撿一點柴火或者割一捆草回家,一天下來累的不行,肚子也沒有什麼油水,沾到床板沒有多久就呼呼大睡,第二日早上沒有睡醒,父母就來漢起床上山。

大一點上小學了,早上需要割草餵羊或者把草曬乾預備冬天食料和給羊圈墊,晚上放學回家,馬上趕羊上山,

冬天晚上是洗紅薯準備曬乾,或者剝油茶果的殼,沒有什麼時間概念,反正就是剝調多少籮筐油茶果計算,沒有剝完幾籮筐,眼皮就是直打架哈欠連天,早早想睡覺。

偶爾有作業,需要在煤油燈下儘快完成,準備做工,工作是等著大家完成的。

偶爾村裡有走江湖的來,可以開心的到祠堂看看把戲,用的是白的發亮的農村叫汽油燈的玩意,一年到頭也會次把電影下鄉,自帶發電機,中午時分就拿著一個凳子佔座位了。

窮也需要過日子,習慣了就好了。


杜坤維


我69年下鄉到農村,還點煤油燈呢。一般生產隊夏天干活都很晚,回來吃完飯也就睡覺了。冬閒的時候,我們和知青們在一起玩兒樂器、唱歌。那時候不允許玩麻將撲克,可以下象棋跳棋。各家各戶沒事互相串門嘮嗑。生活比較單調。70年代後,農村才陸續上電。


對付鬧吧


說一個真實的故事,那時候聽收音機有個節目採訪山區的一個大哥,問大哥生這麼多孩子幹啥,大哥說了晚上也沒電也沒地方去,吃了晚飯幹啥就睡覺,睡覺也睡不著呀,就過性生活那時候也不知避孕,懷孕了就生,那時候一個家庭7.8.個孩子的很正常的


純糧玉米酒


60年代到70年代初,那時農村照明一般是煤油燈,我小時候上,晚上做作業,還用過用鐵絲串幾個桐籽燃起來作照明。可見那時是很苦的。大人們晚飯後,一般是聚在一塊嘮嘮家長,農活之類。也不是說都是日出而做,日落而息的。


碧水藍天98372


所謂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那便是古人的生活。唐代晚上有燈,但像上元節那樣的晝夜不息只有節日才有的場景。

小時候念過的課文裡《鑿壁借光》的故事或許還有印象,普通人家是沒錢晚上點燈的,於是勤奮讀書的主人公便借隔壁人家的燈光來看書。所以,古人也很珍惜光陰,許多天矇矇亮就起身勞作,這跟今天我們習慣夜貓子生活的人大概很不一樣吧。


劇中觀史


古代是沒有電的,那麼他們到了晚上就摸黑嗎?當然不是,古人也是會尋找照明工具的,那時候的照明工具有錢人家會用蠟燭,如果用不起蠟燭的人家也會用桐油、菜籽油點一根小燈芯,或者直接就是生火堆,邊做飯邊起到照明的作用,一家人吃飽喝足以後就熄火睡覺。

當然,古人也不都是天黑就馬上睡覺的,他們也算是有豐富的夜生活的。

第一,在庭院裡賞月看星星,古代有文人在晚上很有雅興的,晚上詩情大發、思緒飛揚的時候是睡不著覺的,所以索性坐到院子裡去去賞月看星星,也別有一番樂趣。

第二,去找朋友嘮嗑、喝酒,睡不著了趁著月色,可以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撇一頓,“安得促席,說彼平生?”就像當年蘇軾本來想要睡覺的,忽然瞧見外面月色正好,於是起身“至承天寺尋張懷明”。

第三,除了賞月亮會朋友,古代的讀書人尤其是要參加科舉考試的青年男子晚上還是要讀書的,點著蠟燭讀、藉著火光讀、甚至在月下讀……

第四,古代交通系統不發達,人們出去辦個事什麼的,通常會趕夜路,因為一般都會在夏天出行,而夏天白天暴曬,所以晚上趕路還是相對好的,他們有的摸黑前進,有的會那個松枝火把,以驅蟲防狼,看來也是很不容易的。

上面大部分都是男人們要乾的事情,那麼古代女人們會幹什麼?

首先,女人們會在晚上洗衣織布,還記得李白那句“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嗎?看來晚上洗衣服的女人很多,除了洗衣服,就是會晚上還不困的時候織布。

其次,女人們也是有娛樂的,比如夏天的晚上撲撲螢火蟲啊、賞賞月啊、或者打打紙牌,紙牌在唐朝的時候就流行起來了……

其實還有很多女人除了忙完之後,就開始思念自己的心上人或者不在身邊的丈夫,然後輾轉反側,直到入睡。

其實說到這裡,你還是覺得古代人們的生活簡直不能和現在比,但是其實到了宋朝以後,人們的“夜生活”就豐富多了,那時候人們晚上也是可以在外面隨便溜達的,宋代有夜市,通宵達旦,直到早上才會停,所以,人們經常回去逛夜市,那時候的夜市熱鬧無比,可是一個很好的消遣娛樂的地方,除了男人女人都可以去的夜市,有的男人還會去煙花柳巷中去享樂,夜晚也正是青樓生意最好的時候……

所以,其實古人的晚上也不是你想的那麼難熬……


路還長怎能停


古代是一個沒有電的世界。那麼,古人們要怎麼過夜生活呢?


古代富貴人家豐富多彩的夜生活。

古代固然沒有電燈,但並不代表所有人一到晚上都沉浸在黑暗之中。

事實上,對於有錢人家夜晚根本不是麻煩事——

可以花錢買蠟燭啊!

事實上,燈火通宵正是富貴的一種象徵。平凡家庭是買不起好蠟燭的,只能用燈火微弱的油燈。但對於有錢人家來說,這根本不是問題。

舉個例子:

宋朝的著名宰相寇準就出身富貴家庭。他們家富裕到什麼程度了呢,用史料的話說:

家未嘗爇油燈,雖庖匽所在,必燃炬燭。

這句話的意思是:寇準家就沒用過油燈這種東西,全都用蠟燭。即便是在廚房,也都是燈火通明。

在這種情況下,有錢人家就能享受到各種夜生活。

例如,徹夜聽取看戲,徹夜聚會宴飲,甚至還會玩各種遊戲。

當然,古代的夜生活還與宵禁制度的廢除有關。宵禁,意思就是禁止在夜間活動。

北宋時期徹底取締了宵禁,當時的夜生活非常繁榮。根據筆記《夢粱錄》的記載:

杭城大街買賣晝夜不絕,夜交三四鼓,遊人始稀,五鼓鐘鳴,賣早市者又開店矣。

這是杭州城夜晚的情況,各種各樣的買賣火熱開市,直到快天亮了,遊人才回去休息。這時候,早市的人又出來了。

當然,古代的夜生活是非常可貴的,還是跟錢有關係。這點使我對現在的生活更珍惜了。


HuiNanHistory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大致意思是天亮了,出去工作。下午太陽落山了,自己回家收拾收拾洗洗睡吧。但是人是精力充沛的動物,你說日落而息,你的精力也是日落而息?顯然不可能,這個時候還是保持著充沛的精力的。古代沒有電,晚上黑燈瞎火的,他們究竟在幹些什麼呢?其實在古代,也要分窮人和富人。如果是富人,雖然沒有電,但是有蠟燭,有火把,都是足夠照明的。在保證了照明的情況下,他們還就是想幹啥幹啥,自由得很。“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底風。”官二代加富二代的貴公子晏幾道寫的這句詩,已經足夠表達出了富貴人家燈紅酒綠的浮豔生活。這種生活,絲毫不比我們現代人的夜總會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