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誌“於都現象”的啟示

摘要:于都縣歷史悠久,建縣於西漢時期。自南宋于都縣編纂第一本縣誌《雩都圖經》以來,修志事業延續千年。新中國成立後,于都縣高度重視地方誌工作,1984年成立了于都縣地方誌辦公室。三十多年來,于都方誌人經過長期的努力和實踐,走出了一條屬於自己的路,形成了獨特的地方誌“于都現象”。本文力圖解讀地方誌“于都現象”的內涵與形成,給予地方誌工作者一些有益的啟示。


地方誌“于都現象”的啟示


關鍵詞:地方誌;“于都現象”;內涵;形成;發展

于都縣位於贛州市東南部,建縣於漢高帝六年(公元前201年),距今已有2220年曆史。自南宋于都縣編纂第一本縣誌《雩都圖經》以來,修志事業延續千年。新中國成立後,于都縣高度重視地方誌工作,1984年成立了于都縣地方誌辦公室,三十多年來,于都方誌人腳踏實地,不圖虛名,解放思想,與時俱進,砥礪風雨,迎難而上,一任接著一任幹,地方誌成果豐碩喜人,鄉鄉有志、大部分部門有志,社會各界廣泛參與,工作不斷拓展創新,地方誌部門的影響力越來越大,全縣地方誌事業蓬勃發展,路子越走越寬廣。

地方誌部門一直被稱為“邊緣部門”“冷部門”,能否將“冷部門”做熱,從“邊緣”走向“中心”,把一項工作做成一項事業,于都方誌人經過長期的努力和實踐,對這一問題作出了響亮的回答,走出了一條屬於自己的路,形成了獨特的地方誌“于都現象”。地方誌“于都現象”給了地方誌工作者許多啟示,本文力圖解讀地方誌“于都現象”,為地方誌事業的發展提供一個典型案例。


地方誌“于都現象”的啟示


一、地方誌“于都現象”的內涵

地方誌“于都現象”有著豐富的內涵,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頭雁現象”突出。事業成敗,關鍵在人。于都縣委在地方誌辦負責人的人選上可謂用心良苦、慧眼識人。于都縣志辦從成立起至今,主要負責人共有5名,每一任負責人事業心強、奉獻精神強、業務能力強。這些“頭雁”通過率先垂範,帶出了一支吃苦耐勞、默默奉獻、業務精良、勇於進取的地方誌隊伍,為于都縣地方誌事業的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譬如,鍾榮涵,他一輩子做好修志一件事。從1984年組建於都縣誌編纂委員會辦公室,他被抽調參加編寫縣誌,1987年調任縣誌辦公室副主任並擔任縣誌副主編,1989年完成第一輪縣誌後主持縣誌辦公室工作。因長期在地方誌領導崗位,開拓了于都特色的方誌領域,該縣大部分的部門(包括縣人大、政協)和全縣所有鄉鎮均編纂出版了志書,就是在這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崗位中,他鑄就了極不平凡的人生。從1985年至2017年的30多個春秋中,他夜以繼日,擔任主編或副主編,編纂了《于都縣志》等60餘部縣誌、年鑑叢稿和史志資料叢書。同時,基於抓志書質量,先抓隊伍業務建設的思路,他還先後為一些鄉鎮、部門方誌訓練班及上級、兄弟縣誌單位修志、評稿、講課,相互切磋,共同探討。在鍾榮涵的帶領下,于都縣地方誌辦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越來越強大,影響力日漸廣泛。


地方誌“于都現象”的啟示


2.方誌成果豐碩。于都縣地方誌辦一直致力於完成主責主業,最早完成了一輪志書編纂,又是最早縣級編纂年鑑的縣之一。從2011年開始,完成了一年一鑑,提前9年實現了“兩全目標”。在此基礎上,通過多年努力,至2015年,實現了鄉鄉有志、大部分的部門有志(修志的部門達到30個);有的部門、鄉鎮已編纂了續志,如《于都軍事志》《于都政協志》《于都教育志》《于都財政志》《于都人民醫院志》《銀坑鎮志》,甚至有的部門已編纂了第三輪部門志,如《于都衛生和計劃生育志》。三十多年來,編纂了《于都教育志》《鐵山壠礦志》《盤古山礦志》《于都交通志》《于都公安志》《于都水利志》《于都人大志》《于都法院志》《于都稅務志》等80餘部各類志書。于都縣地方誌成果喜人,廣受社會讚譽。

3.服務發展有力。于都縣地方誌辦在做好修志編鑑主責主業的基礎上,揚己之長,發揮地方誌存史、資政、教化功能,參與于都縣經濟、社會發展中,積極配合有關部門工作,從“邊緣”逐步走入“中心”。如配合于都縣主攻工業辦的“于都紡織服裝產業小鎮客廳”項目內容編審工作;收集提供對“于都縣發展情況、于都縣發展歷史”等相關資料;配合市、縣檔案局舉辦的“新中國工業檔案文獻展”(贛州站);收集提供“于都解放後工業基本情況、‘文革’中於都興辦工業情況”等文獻資料;配合于都縣紀委收集提供“有廉潔事蹟的于都籍人物”等資料;配合做好贛州市政協調研組在於都縣開展古祠堂現狀及保護與利用專題調研。


地方誌“于都現象”的啟示


4.勇於開拓創新。近年來,于都縣地方誌工作的創新舉措頻頻,以創新打開了地方誌工作的一扇扇新大門。(1)開創性地協助編纂的仙下鄉《吉村村志》已出版發行。(2)全力建設於都方誌館和村史館,為廣大市民瞭解于都歷史服務。在於都縣城原紅四軍軍部舊址(葛氏祠堂)建立了長征源方誌館,將其打造成於都的歷史中心、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為社會各界提供地情資料服務。(3)利用互聯網優勢,在於都在線微信公眾號推出“方誌于都”欄目,進一步深入挖掘、利用方誌地情資料。大力宣傳本縣地方文化特色,在全社會掀起一股學志、用志的熱潮,得到廣大群眾的認可。(4)組織開展了“方誌特色記憶”活動。從2018年12月以來,開展了“于都方誌特色記憶”活動,凡在《于都縣志》上有記載的名優土特產、舊遺址、傳承工藝等,均可申報備案,已向社會組織頒發“梓山醬油”“仙下生薑”“于都盤固(古)茶”“于都北斗巖”“于都通心巖”“商代四系幾何紋陶罐”等牌匾。(5)開展“方誌進鄉村”和“方誌進社區”活動。為加快建設書香社會,滿足群眾性全民閱讀活動的閱讀需求,如2018年6月17日,于都縣志辦組織開展了“書香端午——方誌進鄉村”圖書展活動,群眾反響熱烈。(6)推進社會讀志用志方面,推出通俗讀物,方便更多的人瞭解當地歷史文化。于都縣志辦不僅編史修志,而且還推出了《于都縣情概要》《于都人物誌》《可愛的于都》等鄉土讀物,方便更多的于都群眾瞭解、學習家鄉的歷史文化。

5.社會影響力大。由於于都地方誌工作的基礎紮實,地方誌工作的拓展的面廣,社會參與度很高,地方誌工作影響力越來越大,地方誌工作快速發展,工作前景廣闊。1998年,原軍委副主席張震上將到該縣視察,當聽到《于都縣軍事志》的編纂工作和即將付印情況彙報後,欣然為該志題寫了書名,使軍事志聲譽大增。公安部副部長李廣祥為《于都縣公安志》,原鐵道兵後勤部副部長謝華為《橋頭鄉志》,原海軍司令部第八部副部長王輝明為《嶺背鎮志》,時任縣委書記溫聲高為《于都年鑑》,書法家謝響連為《馬安鄉志》,縣政協副主席、書法家熊永紅為《于都年鑑》分別題寫志書、年鑑書名。


地方誌“于都現象”的啟示


二、地方誌“于都現象”的形成

(一)基礎六年(1984—1990年),組建機構,培訓隊伍,積累資料,為出版志書打基礎。

1984年10月,在“盛世修志”的推動下,中共于都縣委決定,成立於都縣誌編纂委員會,抽調3人組成辦公室。當時,決策者們並未瞭解修志工作的艱難,機構是臨時的,人員也是臨時的。經過一段時間的籌備,1985年3月,于都縣第八屆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聽取和討論了縣誌辦負責人關於編寫縣誌工作彙報,作出了關於新編《于都縣志》的決議,“要求各級政府部門,加強領導,研究部署,把修志工作當作一件大事來抓。”不久,縣委、縣政府召開了全縣修志工作會議,批轉了縣誌編纂委員會擬定的“《于都縣志》編纂工作方案”,決定了縣誌編纂委員會辦公室為局一級常設機構。從此,聲勢浩大的修志工作全面展開,縣誌辦人員增加到16人(在編5人、兼職3人、聘請8人),鄉鎮和縣屬各部門組成了一支362人的修志隊伍。至1990年的六年間,為出版縣誌和其他志書奠定了紮實的基礎。

1.培訓修志隊伍。一是走出去,由縣誌辦主任帶隊前往萬年、玉山、寧都等縣參觀學習編寫縣誌的經驗,前往石城縣參觀學習編寫鄉鎮志的經驗;二是派出修志骨幹3人次參加全省修志業務學習班、16人次參加全區修志業務培訓班學習;三是舉辦以會代訓、為期一週的全縣修志人員培訓班,105個單位共109名編寫人員參加,學習方誌的性質、體例、編寫原則和方法等基本業務知識。


地方誌“于都現象”的啟示


2.按照先內後外、先活後死、先近後遠的原則,多渠道收集資料。印發了《關於徵集文史資料的通知》2000份,召開老人、知情人座談會上百次;走訪健在的民國時期的縣內黨政軍官員和工商界負責人;向省內外縣籍長征幹部、紅軍老戰士、高級科技人員發出徵集資料函200餘件;翻閱摘抄縣檔案館民國時期的資料1300餘卷,抄建卡資料100餘萬字;先後派出3批人員分赴贛州、南昌、九江、廬山、長沙、武漢、重慶、成都、南京、上海、北京等地大圖書館、檔案館査閱清末、民國時期資料,抄錄歷史資料75萬字。

3.各鄉鎮和縣屬部門組織人員編寫鄉鎮志、專業志、發展史,為編寫縣誌提供資料。至1986年底,多數部門和鄉鎮基本完成志稿,但因種種原因,大多未能交付印刷,當時僅有《于都縣教育志》《嶺背鄉志》鉛印內部出版。

(二)過渡十年(1990—2000年),勇於開拓,積極進取,拓展志壇,平均每年出版志書2部,志鑑編纂質量高。1990年6月,《于都縣志》稿送審後,于都縣地方誌辦辭退了聘請人員,留下在編人員5人和兼職副主任,以堅定的步代和開拓創新的姿態,邁向出成果的階段。至2000年12月的十年中,共出版或已完成編纂的地方誌書26部。

歷時五年半編纂的《于都縣志》,1991年8月由新華出版社公開出版發行,共計112萬字,印數4000冊。該志在1993年地方誌首次評獎中,被評為全國、全省優秀成果二等獎。利用編纂縣誌掌握的線索,縣地方誌辦於1990年11月組織編寫的《于都縣人物誌》,1991年10月由江西人民出版社公開出版發行。該志收錄縣籍紅軍幹部戰士、副縣級以上黨政軍企幹部和高級科技人員1000餘人,共計28.2萬字,印數2000冊。在於都縣地方誌辦的指導和參與下,分別組織編纂了《于都縣交通志》《羅田巖志》(可愛的于都》《于都縣公安志》《于都縣水利志》《盤古山鎮志)《貢江鎮志》《于都縣林業志》《于都縣金融志》《于都縣人民醫院志》等各類鄉鎮志、部門志(行業志)80多部。


地方誌“于都現象”的啟示


同時,于都縣志辦於1993年9月組織編纂的《于都年鑑(1986~1992)》,1994年12月由社會科學出版社公開出版發行。該年鑑是繼縣誌之後的又一部地方性綜合著述,內容由17個類目、60餘幅彩照組成,共計81.8萬字,印數1000冊。1997年在江西省第二屆地方誌成果評獎中榮獲二等獎。

(三)新時代二十年(2000—2019年),多謀思變,創新發展,積極作為,地方誌工作轉型升級快速發展。

經過打基礎、過渡發展時期,于都縣地方誌工作進入轉型升級全面發展的新時代。于都縣地方誌辦既傳承優良傳統,又轉變發展思路,緊跟時代潮流,與時俱進,創新發展,開創了志、鑑、館、網、用、研“多業並舉”新局面。

1.推進主業,啟動傳統古村落、村志的編纂。于都縣地方誌辦認真紮實貫徹國務院《地方誌工作條例》和《江西省實施〈地方誌工作條例〉辦法》,學習貫徹《全國地方誌事業發展規劃綱要2015-2020年》,紮實做好地方誌工作。(1)繼續推進部門志書的編纂工作,如2017年編纂出版了《于都縣農業和糧食志》,2019年編纂出版了《中共于都縣委農村工作部志(2006—2018)》。(更多內容見附表);(2)2011年,于都縣志辦編纂了《于都年鑑》(2011卷),此後,實現了“一年一鑑”的目標;(3)開創性地推進了于都縣古村落、村志的編纂工作,目前已參與指導編纂了沙心鄉《沙塘村志》和仙下鄉《吉村村志》;正在參與指導編纂梓山鎮《合和村志》。

2.持續發力,深度拓展“方誌六進基層”活動。為滿足基層群眾對方誌文化的需求、豐富廣大農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充分發揮地方誌“存史、資政、育人”的作用,于都縣地方誌辦積極服務中心、服務大眾,持續開展方誌進農村、進社區、進家庭、進學校、進機關、進企業的“六進”活動,根據不同的讀書群體組織多種類型的地方誌圖書,把名優志書送到廣大讀者手中,打造了一批標誌性歷史文化產品,樹立了品牌形象。如2018年3月,于都縣志辦向銀坑鎮周慶村贈送了《于都縣志》《清同治于都縣志》《于都縣情概要》《于都年鑑》等一批方誌、年鑑書籍;同年6月,聯合貢江鎮河田村組織開展“書香端午——方誌進鄉村”圖書展活動。2019年4月,于都縣志辦向羅田巖濂溪書院捐贈了志書、年鑑等各類書籍,對廣大人民群眾系統瞭解于都經濟、社會、文化發展歷史和風俗沿革提供了直接幫助,對於都縣挖掘優秀傳統文化、推動鄉村振興、發展全域旅遊提供了強有力的文化支撐。


地方誌“于都現象”的啟示


3.服務群眾,大力開展群眾喜聞樂見的文化活動。于都縣地方誌辦善於把地方誌巧妙地融入群眾喜聞樂見的文化活動中,有效地拓展了地方誌工作服務群眾的渠道,深受社會好評。(1)舉辦各類競賽活動。如2018年7月,為隆重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讓廣大黨員幹部、人民群眾和青少年認真汲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精華和道德精髓,增強文化自信,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聯合于都縣文聯、于都信息網舉辦“我與于都的故事”徵文競賽活動。2019年7月,為隆重慶祝建國70週年,全面反映于都縣新中國成立前後經濟社會發展全貌及民風民俗,完整保存具有歷史文化價值的老照片,使廣大黨員幹部、人民群眾和青少年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精神營養,聯合于都縣盤古龍珠茶業有限公司開展“曬于都老照片”的徵集活動。(2)組織開展“方誌特色記憶”活動。從2018年12月開始,對在《于都縣志》上有記載的名優土特產、舊遺址、傳承工藝等,均可申報備案,併發放“方誌特色記憶”牌匾,目前已向社會組織頒發“梓山醬油”“仙下生薑”“于都盤固(古)茶”“于都北斗巖”“于都通心巖”“商代四系幾何紋陶罐”等“方誌特色記憶”牌匾。

4.利用數字化資源,構建“互聯網+地方誌”模式。

(1)突破傳統,藉助微信宣傳地方誌。為更好深入挖掘和展現於都縣地域歷史文化,全面展示地域特色和時代風貌,于都縣地方誌辦在2017年8月推出于都在線微信公眾號“方誌于都”專欄,即每日推送1—2期文章,集中展示于都縣的自然地理、歷史沿革、經濟水平、社會事業、人文歷史、民俗風情等內容,重點突出當地的文化和特色。同時,為擴大宣傳渠道,于都在線公眾號每期“方誌于都”內容已同步掛在微信公眾號于都故事會,以及百度、搜狐、今日頭條、于都信息網等網站專欄上,方便廣大讀者在電腦上閱讀、評論、下載。截至目前,“方誌于都”專欄已推送于都方誌地情資料1800多期,閱讀量達120萬餘人次;于都故事會微信公眾號已推送600多期,閱讀量達20萬餘人次,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和認可。


地方誌“于都現象”的啟示


(2)拓寬思路,藉助抖音宣傳地方誌。抖音是一款致力於記錄美好生活的短視頻APP,通過15秒短視頻及挑戰的方式,讓更多的用戶藉助這個平臺展現生活的美好。為大力弘揚于都的地方傳統文化,提高公民道德素質,激發于都籍人士熱愛家鄉的情懷,更好更容易地演繹于都地方誌。于都縣地方誌辦藉助抖音形式,創辦了《于都方誌記憶》《蒙亮說于都故事》等專欄,不僅拓寬了廣大抖章用戶的知識面,也使更多公眾走近、瞭解並自發地加入到弘揚于都歷史文化的隊伍中來,如通過抖音宣傳於都的名勝古蹟、古遺址、傳說故事等,截止目前,已分享抖音18期,閱讀量達10萬餘人。

5.服務社會,建設縣級方誌館。為讓廣大市民瞭解于都的歷史文化,已在於都縣城建國路3號、原紅四軍軍部舊址(葛氏祠堂)建立了于都方誌館,場館建築面積50平方米,集收集、保管、閱覽、研究、諮詢、展示交流、開發利用、愛國主義教育為一體,具有開放式、服務性、公眾化特徵,方誌館現有藏書1000餘冊,涵蓋了政治、經濟、歷史、文化、社會等方面的史籍、史料、研究、大事記、工具書等各種書籍,重點收存方誌、年鑑及當地的地情資料書,整個展館以“志”為統領,圍繞讀志用志、歷史沿革、民俗文化、特色產業等主題,正致力於收集收全各類舊志版本,尤其是于都縣域、贛南地區的方誌,努力收集各種新志(包括綜合志、專業志、部門志、志稿、地方文史資料)、方誌學著作、地方誌期刊、年鑑等,將其打造成於都的歷史中心、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為社會各界提供地情資料服務。

三、地方誌“于都現象”的主要經驗

于都縣方誌人以對歷史、人民高度負責的精神,幾十年如一日,不鬆勁、不懈怠,敢於作為,善於作為,使地方誌工作不斷迎來新的春天。歸納起來,地方誌“于都現象”的主要經驗有:

1.站位高,爭取縣委、縣政府領導對修志工作的重視,取得了工作的主動權。一是地方誌部門積極謀劃,主動彙報,縣委、縣政府把地方誌事業作為大事來抓。在地方誌工作基礎六年中,縣委單獨下達有關修志工作文件6次,縣委、縣政府聯合下文3次,縣政府單獨下文3次,解決了許多重大問題。在後十年中,也十分重視各類地方誌出版報告的審批,解決了一些實際問題。二是地方誌部門為領導發揮好參謀助手作用,縣委、縣政府的主要領導親自發動群眾,實行了開門修志。為編寫縣誌廣徵博採資料,發動了全縣各鄉鎮、縣屬各部門,根據不同條件,要求寫志、發展史或按綱目提供資料,先後參與組織、宣傳、收集資料的人員約有1000人,編纂的志書、年鑑共80多部,字數達2億餘字。


地方誌“于都現象”的啟示


2.視野廣,爭取社會各界對地方誌工作的支持,提高了志鑑質量。于都縣志辦著力修史編志,一直把志書的質量作為生命線。按照上級的指示要求,貫徹切實可行、簡明易行的原則,提前謀劃,主動作為,第一時間編史修志。在《于都縣軍事志》即將付印之時,恰逢原軍委副主席張震上將來我縣視察,當聽到軍事志的編纂工作和即將付印情況彙報後,欣然為該志題寫了書名,使軍事志聲譽大增。為志書題寫書名的還有公安部副部長李廣祥、原鐵道兵後勤部副部長謝華、原海軍司令部第八部副部長王輝明等。

在提高志書、年鑑質量方面,于都縣地方誌辦採取了有效措施。一是在編纂各類志書、年鑑之前,都召開至少兩次籌劃會議,做到未雨綢繆,確定志書、年鑑的主要綱目,參與人員,蒐集資料範圍,圖片插配等。二是在編纂過程中,廣開言路,聽取各部門、各單位的意見,譬如在編纂年鑑過程中,遇到不確定的內容,專門聯繫供稿單位確定詳實再編寫。與此同時,還請于都縣地方誌辦退休人員傳授經驗,經常請退休人員參與各部門志書的編纂,給新人傳經送寶。三是志書、年鑑出版後,每次都積極贈送給周邊縣(市)的同行,請求業內人士提出批評意見。四是積極培養人才,建設一支高水平的編纂隊伍。于都縣地方誌辦克服人員嚴重不足的困難,在只有4名在職人員的情況下,堅持自學和外出參加培訓,努力提高編纂水平。

3.辦法多,克服重重困難,多方籌集資金,破解經費緊缺難題。要出版地方誌成果,就要有經費。經費從何而來,是修志編鑑最大的難題。經費問題,一直困擾著地方誌部門,甚至嚴重影響地方誌工作的發展。于都縣地方誌辦面對困難,不繞路、不迴避,採取了多種措施,解決了這個歷史難題:

一是積極爭取財政資金支持。在財政比較困難的情況下,保證了修志機構正常的事業經費。1985年,于都已經是80餘萬的人口大縣,當年地方財政收入僅1013.5萬元,2000年增加到9553萬元,是典型的“吃飯型”財政縣,但是為了修志大業,每年撥給縣誌辦經費3萬元左右,另外還按照縣誌辦的意圖,為出版《于都縣志》撥出專款10萬元,作為出版地方誌的循環經費,財政不收回,從而保證了地方誌事業的健康發展。2014年開始縣財政將年鑑編纂出版列入財政預算,當年12萬元,並視編纂出版情況遞增。

二是依靠社會力量,相關單位資助出版地方誌。在承擔編寫《羅田巖志》時,由縣旅遊局羅田巖寺提供經費,縣誌辦組織,聘請熟悉羅田巖風貌的退休幹部承編,僅3個月即完成了編寫任務,出版中還得到有關人士的熱情贊助。1993年編纂第一部《于都年鑑》時,調動了全縣的力量,由各鄉鎮、縣屬部門直接組稿,5個月即完成了編纂任務,出版中,在尚缺出版費的情況下,借鑑了廣東省台山市的經驗,採取拉廣告的辦法,每上一張彩照500元,共徵集廣告收入3萬餘元。1998年出版第二部《于都年鑑》時,縣誌辦籌集經費(收取廣告費)近10萬元。

三是有關單位出資,縣誌辦出力,先後編纂出版了一批鄉鎮志和部門(專業)志。1995年前有貢江鎮、馬安鄉出資2~3萬元鉛印志書,此後的銀坑鎮、嶺背鎮、縣人大常委會辦公室、縣國(地)稅局、縣人武部、縣財政局、縣衛生局、縣民政局等部門和鄉鎮均出資4-5萬元,激光照排志書。

四是動員入志人物捐資籌集出版經費。在印刷《馬安鄉志》時,向入志人物發出了捐贊函,不久便收到捐款5000元,多則200元,少則20元。這種籌資方式,既減輕了編志單位的經費壓力,又為後續編纂出版部門專業志和鄉鎮志作了有益的嘗試。《銀坑鎮志》收到捐款23600元,《嶺背鎮志》收到捐款42700元,《橋頭鄉志》收到捐款32000元,《于都縣衛生志》收到捐款28000元。之後編纂志書的一些鄉鎮繼續採取這種做法,在向縣內外入志人物發出收集人物資料通告的同時,附寄了關於捐助出版該志的函,有許多入志人物響應,紛紛寄來捐款表示支持。這樣,使面臨資金困難的地方誌事業充分活躍起來。

4.善造勢,敢於走出象牙塔,在服務社會中登臺亮相,強有力地擴大了地方誌部門的影響力。

開展系列培訓與講座。于都縣地方誌辦自成立以來,多次深入企業、學校、鄉村、社區開展講座。如2019年5月,于都縣地方誌辦深入于都創業者聯合會,為于都的創業老闆講解于都歷史文化;2019年7月,應于都文廣新旅局邀請,于都縣地方誌辦為全縣旅行社的導遊、講解員在縣文化藝術中心開展了“于都簡史”講座,參加人員達150餘人。既豐富了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又有效地擴大了地方誌部門的影響力。


地方誌“于都現象”的啟示


拓展宣傳渠道,全方位展示自己。積極通過新聞媒體、網站專欄等多種形式,大力開展宣講、培訓,營造良好輿論氛圍:(1)持續出版紙質書籍,比如部門志書、年鑑、村志等;(2)通過電子媒介擴大宣傳渠道,在於都在線微信公眾號上的專欄《方誌于都》持續推送于都當地歷史文化內容,擴大於都縣地方誌辦的影響;(3)為社會提供志書查閱服務,包括政府相關機關、企事業單位,以及社會群眾;(4)對外捐贈許多書籍,如向羅田巖濂溪書院、于都長征源博物館、于都紅色收藏協會、于都縣古陶瓷協會等社會組織捐贈過書籍。

附表:于都縣編纂(整理)縣誌、鄉鎮(部門、專業)志、村志情況統計表于都縣編纂縣誌、鄉鎮(部門、專業)志、村志情況統計表

地方誌“于都現象”的啟示

地方誌“于都現象”的啟示

地方誌“于都現象”的啟示

地方誌“于都現象”的啟示

地方誌“于都現象”的啟示

(作者:徐井生系贛州市地方誌辦副主任;丁良躍繫於都縣地方誌辦主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