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志“于都现象”的启示

摘要:于都县历史悠久,建县于西汉时期。自南宋于都县编纂第一本县志《雩都图经》以来,修志事业延续千年。新中国成立后,于都县高度重视地方志工作,1984年成立了于都县地方志办公室。三十多年来,于都方志人经过长期的努力和实践,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路,形成了独特的地方志“于都现象”。本文力图解读地方志“于都现象”的内涵与形成,给予地方志工作者一些有益的启示。


地方志“于都现象”的启示


关键词:地方志;“于都现象”;内涵;形成;发展

于都县位于赣州市东南部,建县于汉高帝六年(公元前201年),距今已有2220年历史。自南宋于都县编纂第一本县志《雩都图经》以来,修志事业延续千年。新中国成立后,于都县高度重视地方志工作,1984年成立了于都县地方志办公室,三十多年来,于都方志人脚踏实地,不图虚名,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砥砺风雨,迎难而上,一任接着一任干,地方志成果丰硕喜人,乡乡有志、大部分部门有志,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工作不断拓展创新,地方志部门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全县地方志事业蓬勃发展,路子越走越宽广。

地方志部门一直被称为“边缘部门”“冷部门”,能否将“冷部门”做热,从“边缘”走向“中心”,把一项工作做成一项事业,于都方志人经过长期的努力和实践,对这一问题作出了响亮的回答,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路,形成了独特的地方志“于都现象”。地方志“于都现象”给了地方志工作者许多启示,本文力图解读地方志“于都现象”,为地方志事业的发展提供一个典型案例。


地方志“于都现象”的启示


一、地方志“于都现象”的内涵

地方志“于都现象”有着丰富的内涵,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头雁现象”突出。事业成败,关键在人。于都县委在地方志办负责人的人选上可谓用心良苦、慧眼识人。于都县志办从成立起至今,主要负责人共有5名,每一任负责人事业心强、奉献精神强、业务能力强。这些“头雁”通过率先垂范,带出了一支吃苦耐劳、默默奉献、业务精良、勇于进取的地方志队伍,为于都县地方志事业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譬如,钟荣涵,他一辈子做好修志一件事。从1984年组建于都县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他被抽调参加编写县志,1987年调任县志办公室副主任并担任县志副主编,1989年完成第一轮县志后主持县志办公室工作。因长期在地方志领导岗位,开拓了于都特色的方志领域,该县大部分的部门(包括县人大、政协)和全县所有乡镇均编纂出版了志书,就是在这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岗位中,他铸就了极不平凡的人生。从1985年至2017年的30多个春秋中,他夜以继日,担任主编或副主编,编纂了《于都县志》等60余部县志、年鉴丛稿和史志资料丛书。同时,基于抓志书质量,先抓队伍业务建设的思路,他还先后为一些乡镇、部门方志训练班及上级、兄弟县志单位修志、评稿、讲课,相互切磋,共同探讨。在钟荣涵的带领下,于都县地方志办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越来越强大,影响力日渐广泛。


地方志“于都现象”的启示


2.方志成果丰硕。于都县地方志办一直致力于完成主责主业,最早完成了一轮志书编纂,又是最早县级编纂年鉴的县之一。从2011年开始,完成了一年一鉴,提前9年实现了“两全目标”。在此基础上,通过多年努力,至2015年,实现了乡乡有志、大部分的部门有志(修志的部门达到30个);有的部门、乡镇已编纂了续志,如《于都军事志》《于都政协志》《于都教育志》《于都财政志》《于都人民医院志》《银坑镇志》,甚至有的部门已编纂了第三轮部门志,如《于都卫生和计划生育志》。三十多年来,编纂了《于都教育志》《铁山垅矿志》《盘古山矿志》《于都交通志》《于都公安志》《于都水利志》《于都人大志》《于都法院志》《于都税务志》等80余部各类志书。于都县地方志成果喜人,广受社会赞誉。

3.服务发展有力。于都县地方志办在做好修志编鉴主责主业的基础上,扬己之长,发挥地方志存史、资政、教化功能,参与于都县经济、社会发展中,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工作,从“边缘”逐步走入“中心”。如配合于都县主攻工业办的“于都纺织服装产业小镇客厅”项目内容编审工作;收集提供对“于都县发展情况、于都县发展历史”等相关资料;配合市、县档案局举办的“新中国工业档案文献展”(赣州站);收集提供“于都解放后工业基本情况、‘文革’中于都兴办工业情况”等文献资料;配合于都县纪委收集提供“有廉洁事迹的于都籍人物”等资料;配合做好赣州市政协调研组在于都县开展古祠堂现状及保护与利用专题调研。


地方志“于都现象”的启示


4.勇于开拓创新。近年来,于都县地方志工作的创新举措频频,以创新打开了地方志工作的一扇扇新大门。(1)开创性地协助编纂的仙下乡《吉村村志》已出版发行。(2)全力建设于都方志馆和村史馆,为广大市民了解于都历史服务。在于都县城原红四军军部旧址(葛氏祠堂)建立了长征源方志馆,将其打造成于都的历史中心、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社会各界提供地情资料服务。(3)利用互联网优势,在于都在线微信公众号推出“方志于都”栏目,进一步深入挖掘、利用方志地情资料。大力宣传本县地方文化特色,在全社会掀起一股学志、用志的热潮,得到广大群众的认可。(4)组织开展了“方志特色记忆”活动。从2018年12月以来,开展了“于都方志特色记忆”活动,凡在《于都县志》上有记载的名优土特产、旧遗址、传承工艺等,均可申报备案,已向社会组织颁发“梓山酱油”“仙下生姜”“于都盘固(古)茶”“于都北斗岩”“于都通心岩”“商代四系几何纹陶罐”等牌匾。(5)开展“方志进乡村”和“方志进社区”活动。为加快建设书香社会,满足群众性全民阅读活动的阅读需求,如2018年6月17日,于都县志办组织开展了“书香端午——方志进乡村”图书展活动,群众反响热烈。(6)推进社会读志用志方面,推出通俗读物,方便更多的人了解当地历史文化。于都县志办不仅编史修志,而且还推出了《于都县情概要》《于都人物志》《可爱的于都》等乡土读物,方便更多的于都群众了解、学习家乡的历史文化。

5.社会影响力大。由于于都地方志工作的基础扎实,地方志工作的拓展的面广,社会参与度很高,地方志工作影响力越来越大,地方志工作快速发展,工作前景广阔。1998年,原军委副主席张震上将到该县视察,当听到《于都县军事志》的编纂工作和即将付印情况汇报后,欣然为该志题写了书名,使军事志声誉大增。公安部副部长李广祥为《于都县公安志》,原铁道兵后勤部副部长谢华为《桥头乡志》,原海军司令部第八部副部长王辉明为《岭背镇志》,时任县委书记温声高为《于都年鉴》,书法家谢响连为《马安乡志》,县政协副主席、书法家熊永红为《于都年鉴》分别题写志书、年鉴书名。


地方志“于都现象”的启示


二、地方志“于都现象”的形成

(一)基础六年(1984—1990年),组建机构,培训队伍,积累资料,为出版志书打基础。

1984年10月,在“盛世修志”的推动下,中共于都县委决定,成立于都县志编纂委员会,抽调3人组成办公室。当时,决策者们并未了解修志工作的艰难,机构是临时的,人员也是临时的。经过一段时间的筹备,1985年3月,于都县第八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听取和讨论了县志办负责人关于编写县志工作汇报,作出了关于新编《于都县志》的决议,“要求各级政府部门,加强领导,研究部署,把修志工作当作一件大事来抓。”不久,县委、县政府召开了全县修志工作会议,批转了县志编纂委员会拟定的“《于都县志》编纂工作方案”,决定了县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为局一级常设机构。从此,声势浩大的修志工作全面展开,县志办人员增加到16人(在编5人、兼职3人、聘请8人),乡镇和县属各部门组成了一支362人的修志队伍。至1990年的六年间,为出版县志和其他志书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1.培训修志队伍。一是走出去,由县志办主任带队前往万年、玉山、宁都等县参观学习编写县志的经验,前往石城县参观学习编写乡镇志的经验;二是派出修志骨干3人次参加全省修志业务学习班、16人次参加全区修志业务培训班学习;三是举办以会代训、为期一周的全县修志人员培训班,105个单位共109名编写人员参加,学习方志的性质、体例、编写原则和方法等基本业务知识。


地方志“于都现象”的启示


2.按照先内后外、先活后死、先近后远的原则,多渠道收集资料。印发了《关于征集文史资料的通知》2000份,召开老人、知情人座谈会上百次;走访健在的民国时期的县内党政军官员和工商界负责人;向省内外县籍长征干部、红军老战士、高级科技人员发出征集资料函200余件;翻阅摘抄县档案馆民国时期的资料1300余卷,抄建卡资料100余万字;先后派出3批人员分赴赣州、南昌、九江、庐山、长沙、武汉、重庆、成都、南京、上海、北京等地大图书馆、档案馆査阅清末、民国时期资料,抄录历史资料75万字。

3.各乡镇和县属部门组织人员编写乡镇志、专业志、发展史,为编写县志提供资料。至1986年底,多数部门和乡镇基本完成志稿,但因种种原因,大多未能交付印刷,当时仅有《于都县教育志》《岭背乡志》铅印内部出版。

(二)过渡十年(1990—2000年),勇于开拓,积极进取,拓展志坛,平均每年出版志书2部,志鉴编纂质量高。1990年6月,《于都县志》稿送审后,于都县地方志办辞退了聘请人员,留下在编人员5人和兼职副主任,以坚定的步代和开拓创新的姿态,迈向出成果的阶段。至2000年12月的十年中,共出版或已完成编纂的地方志书26部。

历时五年半编纂的《于都县志》,1991年8月由新华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共计112万字,印数4000册。该志在1993年地方志首次评奖中,被评为全国、全省优秀成果二等奖。利用编纂县志掌握的线索,县地方志办于1990年11月组织编写的《于都县人物志》,1991年10月由江西人民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该志收录县籍红军干部战士、副县级以上党政军企干部和高级科技人员1000余人,共计28.2万字,印数2000册。在于都县地方志办的指导和参与下,分别组织编纂了《于都县交通志》《罗田岩志》(可爱的于都》《于都县公安志》《于都县水利志》《盘古山镇志)《贡江镇志》《于都县林业志》《于都县金融志》《于都县人民医院志》等各类乡镇志、部门志(行业志)80多部。


地方志“于都现象”的启示


同时,于都县志办于1993年9月组织编纂的《于都年鉴(1986~1992)》,1994年12月由社会科学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该年鉴是继县志之后的又一部地方性综合著述,内容由17个类目、60余幅彩照组成,共计81.8万字,印数1000册。1997年在江西省第二届地方志成果评奖中荣获二等奖。

(三)新时代二十年(2000—2019年),多谋思变,创新发展,积极作为,地方志工作转型升级快速发展。

经过打基础、过渡发展时期,于都县地方志工作进入转型升级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于都县地方志办既传承优良传统,又转变发展思路,紧跟时代潮流,与时俱进,创新发展,开创了志、鉴、馆、网、用、研“多业并举”新局面。

1.推进主业,启动传统古村落、村志的编纂。于都县地方志办认真扎实贯彻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和《江西省实施〈地方志工作条例〉办法》,学习贯彻《全国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5-2020年》,扎实做好地方志工作。(1)继续推进部门志书的编纂工作,如2017年编纂出版了《于都县农业和粮食志》,2019年编纂出版了《中共于都县委农村工作部志(2006—2018)》。(更多内容见附表);(2)2011年,于都县志办编纂了《于都年鉴》(2011卷),此后,实现了“一年一鉴”的目标;(3)开创性地推进了于都县古村落、村志的编纂工作,目前已参与指导编纂了沙心乡《沙塘村志》和仙下乡《吉村村志》;正在参与指导编纂梓山镇《合和村志》。

2.持续发力,深度拓展“方志六进基层”活动。为满足基层群众对方志文化的需求、丰富广大农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充分发挥地方志“存史、资政、育人”的作用,于都县地方志办积极服务中心、服务大众,持续开展方志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业的“六进”活动,根据不同的读书群体组织多种类型的地方志图书,把名优志书送到广大读者手中,打造了一批标志性历史文化产品,树立了品牌形象。如2018年3月,于都县志办向银坑镇周庆村赠送了《于都县志》《清同治于都县志》《于都县情概要》《于都年鉴》等一批方志、年鉴书籍;同年6月,联合贡江镇河田村组织开展“书香端午——方志进乡村”图书展活动。2019年4月,于都县志办向罗田岩濂溪书院捐赠了志书、年鉴等各类书籍,对广大人民群众系统了解于都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历史和风俗沿革提供了直接帮助,对于都县挖掘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乡村振兴、发展全域旅游提供了强有力的文化支撑。


地方志“于都现象”的启示


3.服务群众,大力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于都县地方志办善于把地方志巧妙地融入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中,有效地拓展了地方志工作服务群众的渠道,深受社会好评。(1)举办各类竞赛活动。如2018年7月,为隆重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让广大党员干部、人民群众和青少年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增强文化自信,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联合于都县文联、于都信息网举办“我与于都的故事”征文竞赛活动。2019年7月,为隆重庆祝建国70周年,全面反映于都县新中国成立前后经济社会发展全貌及民风民俗,完整保存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老照片,使广大党员干部、人民群众和青少年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精神营养,联合于都县盘古龙珠茶业有限公司开展“晒于都老照片”的征集活动。(2)组织开展“方志特色记忆”活动。从2018年12月开始,对在《于都县志》上有记载的名优土特产、旧遗址、传承工艺等,均可申报备案,并发放“方志特色记忆”牌匾,目前已向社会组织颁发“梓山酱油”“仙下生姜”“于都盘固(古)茶”“于都北斗岩”“于都通心岩”“商代四系几何纹陶罐”等“方志特色记忆”牌匾。

4.利用数字化资源,构建“互联网+地方志”模式。

(1)突破传统,借助微信宣传地方志。为更好深入挖掘和展现于都县地域历史文化,全面展示地域特色和时代风貌,于都县地方志办在2017年8月推出于都在线微信公众号“方志于都”专栏,即每日推送1—2期文章,集中展示于都县的自然地理、历史沿革、经济水平、社会事业、人文历史、民俗风情等内容,重点突出当地的文化和特色。同时,为扩大宣传渠道,于都在线公众号每期“方志于都”内容已同步挂在微信公众号于都故事会,以及百度、搜狐、今日头条、于都信息网等网站专栏上,方便广大读者在电脑上阅读、评论、下载。截至目前,“方志于都”专栏已推送于都方志地情资料1800多期,阅读量达120万余人次;于都故事会微信公众号已推送600多期,阅读量达20万余人次,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认可。


地方志“于都现象”的启示


(2)拓宽思路,借助抖音宣传地方志。抖音是一款致力于记录美好生活的短视频APP,通过15秒短视频及挑战的方式,让更多的用户借助这个平台展现生活的美好。为大力弘扬于都的地方传统文化,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激发于都籍人士热爱家乡的情怀,更好更容易地演绎于都地方志。于都县地方志办借助抖音形式,创办了《于都方志记忆》《蒙亮说于都故事》等专栏,不仅拓宽了广大抖章用户的知识面,也使更多公众走近、了解并自发地加入到弘扬于都历史文化的队伍中来,如通过抖音宣传于都的名胜古迹、古遗址、传说故事等,截止目前,已分享抖音18期,阅读量达10万余人。

5.服务社会,建设县级方志馆。为让广大市民了解于都的历史文化,已在于都县城建国路3号、原红四军军部旧址(葛氏祠堂)建立了于都方志馆,场馆建筑面积50平方米,集收集、保管、阅览、研究、咨询、展示交流、开发利用、爱国主义教育为一体,具有开放式、服务性、公众化特征,方志馆现有藏书1000余册,涵盖了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史籍、史料、研究、大事记、工具书等各种书籍,重点收存方志、年鉴及当地的地情资料书,整个展馆以“志”为统领,围绕读志用志、历史沿革、民俗文化、特色产业等主题,正致力于收集收全各类旧志版本,尤其是于都县域、赣南地区的方志,努力收集各种新志(包括综合志、专业志、部门志、志稿、地方文史资料)、方志学著作、地方志期刊、年鉴等,将其打造成于都的历史中心、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社会各界提供地情资料服务。

三、地方志“于都现象”的主要经验

于都县方志人以对历史、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几十年如一日,不松劲、不懈怠,敢于作为,善于作为,使地方志工作不断迎来新的春天。归纳起来,地方志“于都现象”的主要经验有:

1.站位高,争取县委、县政府领导对修志工作的重视,取得了工作的主动权。一是地方志部门积极谋划,主动汇报,县委、县政府把地方志事业作为大事来抓。在地方志工作基础六年中,县委单独下达有关修志工作文件6次,县委、县政府联合下文3次,县政府单独下文3次,解决了许多重大问题。在后十年中,也十分重视各类地方志出版报告的审批,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二是地方志部门为领导发挥好参谋助手作用,县委、县政府的主要领导亲自发动群众,实行了开门修志。为编写县志广征博采资料,发动了全县各乡镇、县属各部门,根据不同条件,要求写志、发展史或按纲目提供资料,先后参与组织、宣传、收集资料的人员约有1000人,编纂的志书、年鉴共80多部,字数达2亿余字。


地方志“于都现象”的启示


2.视野广,争取社会各界对地方志工作的支持,提高了志鉴质量。于都县志办着力修史编志,一直把志书的质量作为生命线。按照上级的指示要求,贯彻切实可行、简明易行的原则,提前谋划,主动作为,第一时间编史修志。在《于都县军事志》即将付印之时,恰逢原军委副主席张震上将来我县视察,当听到军事志的编纂工作和即将付印情况汇报后,欣然为该志题写了书名,使军事志声誉大增。为志书题写书名的还有公安部副部长李广祥、原铁道兵后勤部副部长谢华、原海军司令部第八部副部长王辉明等。

在提高志书、年鉴质量方面,于都县地方志办采取了有效措施。一是在编纂各类志书、年鉴之前,都召开至少两次筹划会议,做到未雨绸缪,确定志书、年鉴的主要纲目,参与人员,搜集资料范围,图片插配等。二是在编纂过程中,广开言路,听取各部门、各单位的意见,譬如在编纂年鉴过程中,遇到不确定的内容,专门联系供稿单位确定详实再编写。与此同时,还请于都县地方志办退休人员传授经验,经常请退休人员参与各部门志书的编纂,给新人传经送宝。三是志书、年鉴出版后,每次都积极赠送给周边县(市)的同行,请求业内人士提出批评意见。四是积极培养人才,建设一支高水平的编纂队伍。于都县地方志办克服人员严重不足的困难,在只有4名在职人员的情况下,坚持自学和外出参加培训,努力提高编纂水平。

3.办法多,克服重重困难,多方筹集资金,破解经费紧缺难题。要出版地方志成果,就要有经费。经费从何而来,是修志编鉴最大的难题。经费问题,一直困扰着地方志部门,甚至严重影响地方志工作的发展。于都县地方志办面对困难,不绕路、不回避,采取了多种措施,解决了这个历史难题:

一是积极争取财政资金支持。在财政比较困难的情况下,保证了修志机构正常的事业经费。1985年,于都已经是80余万的人口大县,当年地方财政收入仅1013.5万元,2000年增加到9553万元,是典型的“吃饭型”财政县,但是为了修志大业,每年拨给县志办经费3万元左右,另外还按照县志办的意图,为出版《于都县志》拨出专款10万元,作为出版地方志的循环经费,财政不收回,从而保证了地方志事业的健康发展。2014年开始县财政将年鉴编纂出版列入财政预算,当年12万元,并视编纂出版情况递增。

二是依靠社会力量,相关单位资助出版地方志。在承担编写《罗田岩志》时,由县旅游局罗田岩寺提供经费,县志办组织,聘请熟悉罗田岩风貌的退休干部承编,仅3个月即完成了编写任务,出版中还得到有关人士的热情赞助。1993年编纂第一部《于都年鉴》时,调动了全县的力量,由各乡镇、县属部门直接组稿,5个月即完成了编纂任务,出版中,在尚缺出版费的情况下,借鉴了广东省台山市的经验,采取拉广告的办法,每上一张彩照500元,共征集广告收入3万余元。1998年出版第二部《于都年鉴》时,县志办筹集经费(收取广告费)近10万元。

三是有关单位出资,县志办出力,先后编纂出版了一批乡镇志和部门(专业)志。1995年前有贡江镇、马安乡出资2~3万元铅印志书,此后的银坑镇、岭背镇、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县国(地)税局、县人武部、县财政局、县卫生局、县民政局等部门和乡镇均出资4-5万元,激光照排志书。

四是动员入志人物捐资筹集出版经费。在印刷《马安乡志》时,向入志人物发出了捐赞函,不久便收到捐款5000元,多则200元,少则20元。这种筹资方式,既减轻了编志单位的经费压力,又为后续编纂出版部门专业志和乡镇志作了有益的尝试。《银坑镇志》收到捐款23600元,《岭背镇志》收到捐款42700元,《桥头乡志》收到捐款32000元,《于都县卫生志》收到捐款28000元。之后编纂志书的一些乡镇继续采取这种做法,在向县内外入志人物发出收集人物资料通告的同时,附寄了关于捐助出版该志的函,有许多入志人物响应,纷纷寄来捐款表示支持。这样,使面临资金困难的地方志事业充分活跃起来。

4.善造势,敢于走出象牙塔,在服务社会中登台亮相,强有力地扩大了地方志部门的影响力。

开展系列培训与讲座。于都县地方志办自成立以来,多次深入企业、学校、乡村、社区开展讲座。如2019年5月,于都县地方志办深入于都创业者联合会,为于都的创业老板讲解于都历史文化;2019年7月,应于都文广新旅局邀请,于都县地方志办为全县旅行社的导游、讲解员在县文化艺术中心开展了“于都简史”讲座,参加人员达150余人。既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又有效地扩大了地方志部门的影响力。


地方志“于都现象”的启示


拓展宣传渠道,全方位展示自己。积极通过新闻媒体、网站专栏等多种形式,大力开展宣讲、培训,营造良好舆论氛围:(1)持续出版纸质书籍,比如部门志书、年鉴、村志等;(2)通过电子媒介扩大宣传渠道,在于都在线微信公众号上的专栏《方志于都》持续推送于都当地历史文化内容,扩大于都县地方志办的影响;(3)为社会提供志书查阅服务,包括政府相关机关、企事业单位,以及社会群众;(4)对外捐赠许多书籍,如向罗田岩濂溪书院、于都长征源博物馆、于都红色收藏协会、于都县古陶瓷协会等社会组织捐赠过书籍。

附表:于都县编纂(整理)县志、乡镇(部门、专业)志、村志情况统计表于都县编纂县志、乡镇(部门、专业)志、村志情况统计表

地方志“于都现象”的启示

地方志“于都现象”的启示

地方志“于都现象”的启示

地方志“于都现象”的启示

地方志“于都现象”的启示

(作者:徐井生系赣州市地方志办副主任;丁良跃系于都县地方志办主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