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越来越快,企业家该怎样建立新的护城河?

新经济创新发展速度快,周期短,过去三年一战略,如今三个月就翻天覆地的变化。企业家究竟该如何建立起企业的护城河?如何正确理解新护城河?

一百亿研究所新经济投研咨询,为你抛出真知灼见,解答创新发展中的痛点难点。

01 什么是中国的新经济


“新经济”一词最早出现于美国《商业周刊》1996年12月30日发表的一组文章中。

新经济是指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信息技术(IT)革命以及由信息技术革命带动的、以高新科技产业为龙头的经济。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新经济有不同的内涵。而在中国,经过互联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催化,我们的新经济应指的是由科技、文化创意、商业模式创新而驱动的以提升生产效率、改革用户体验为主导的互联网与硬科技新企业经济形态。

—— 一百亿研究所


互联网是上半场,AI硬科技是下半场。

进入下半场(2005-2050)更实时的数据传送被打通,让迈进“黑客帝国”的自动化世界更进一步。


创新越来越快,企业家该怎样建立新的护城河?


02 企业创新周期急剧缩短


创业创新的这十年,呈现了互联网企业的超级巨头与成长型企业单元分散的格局。

连京东组织架构和当年的“新零售”都已成为国企范和旧零售代表,谁能想到美团开始做打车,而滴滴(如果不是2018年面临的整顿)也要送外卖?

当各界认知充分被打开,犹如一个潘多拉的宝盒,迎来了企业经营内容的边界打破、碰撞、融合,乃至生出了意想不到的新物种。

而很多混合、跨界、打劫、流量的吸取、业务范畴、战略创新都超出了很多企业家的战略认知。

我们三个月不看项目就武功全废,同样的,企业家专注于内务时,也往往无法get到外界创新的飞速变化。

我看到了

很多#成长型行业#拥有创新的感知能力,覆盖新零售、文娱IP、结构化重组的商业模式。因为有越来越多碎片化,所以才越来越需要整合。各种前置与后置化、线上线下玩法层出不穷,创新是好,然而作为创新必然是孤独的,能实现规模化资本化的更是少数。

这种变化对于战略规划是,营销手法也是。

另外一边,我看到了很多#成熟企业#乃至上市公司:实业型、零售型、品牌型,尤其是渠道型、创意人力型生意等重灾区,坐拥实业和渠道,但打法落伍,仍旧弱互联网思维,缺乏有效工具。

当下,一招鲜吃遍天的时代早已过去了,打好组合拳才是企业家的关键能力。

不仅仅在实业企业,还包括已跑出来的互联网新经济独角兽,等到一定体量以互联网的组织态,同样出现了企业组织陈旧,品牌力感知钝化,前端后端中空,用户和设计体验停留等等问题。

而大型上市公司,在食品、商贸、社会服务等领域,纵然有所创新,但在集团体制内也是用力不对。比如万达的飞跃APP等,纵有其他公司艳羡的线下场景和流量,又做出了什么?这类失败案例比比皆是。

究竟是为什么呢?

中国的创新太快,而经营护城河的周期太短。

中国人太聪明了,复制能力太强了,这造就了上一轮贸易进出口制造业驱动、基建房产驱动的经济红利。

但同时也造就了很强的固定思维。

我们看到大量制造业的思维模式、加上了互联网的翅膀发生了什么改变呢?

2014年出现了以020模式为首的海盗文明。互联网的优势反面是文明的退后,各种掠夺行为、低成本、抄袭、导致壁垒降低、资本催化等等,潘多拉的魔法盒打开了。

这正是我们的企业创新周期急剧缩短的核心原因。

不管怎么说,回归到创新战略、经营手法,属于工业时代的打法和组织架构早已被瓦解淘汰。

属于工业时代的管理咨询,也会很快OUT。

03 过去的方法论还有效吗?


从大工业时代发展而来的战略咨询,已经全然OUT了。那过去的方法论呢?还有效吗?

答案是:依然有效。

但是,不经过常年新经济互联网模式的熏陶,用道听途说的拼凑案例给企业主讲故事,显然不厚道。


什么生意有护城河?

技术创新、渠道型生意,还有部分资源垄断型生意,是拥有强大护城河的。

创新越来越快,企业家该怎样建立新的护城河?

然而,商业模式创新驱动型并靠资本密集催化出来的巨婴,在初期是不足以建立足够护城河的,这个时候,企业只有不断兼并、创新再创新、跨界再跨界,直至下一个新物种形态的来临。

带来好的现象是大家的认知都被打开了,思维更活跃了(创新周期缩短了)。

反面的现象是出现非常扭曲的怪像,和一堆创新狂想症。认为自己的新模式超出宇宙边际,天下第一。

对于新经济的买方思维认知,更是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新闻媒体上读来的创新和真正实际的运作是两码事。觉得瑞幸的模式好,都想去模仿,但瑞幸咖啡根本不可复制。

事实上,同一个模式不同的人运作都天差地别,更别说认知的差异了。动作走形、传统企业主投资失败的背后是认知的偏差、熏陶的缺失。

咨询顾问、互联网大学教人去寻找的第二曲线,殊不知最难改变的是基因,是思维定势!

所以,与其说寻找到第二曲线,不如说是对企业的认知培训,从固定思维到成长思维。这需要长期的聊天沟通,思维感染,环境浸泡。

创新越来越快,企业家该怎样建立新的护城河?

企业要做结构化优化,团队高配和低配出什么样的效果。投入产出时间点如何。

其中的商业模式是否能走通、企业基因匹配、团队搭建、风险投入、经济成本测算、烧钱投入、盈利拐点边际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

应该找谁比较靠谱?

应该听谁比较靠谱?


面对急剧的变化,企业需要的是懂得真正的创新之价值陷阱,且具备VC风投买方视角的顾问,才能制定出有效的创新战略,避免企业少走弯路。

04 创新是钱的问题吗?


为何做个PPT都能那么丑?

万达有钱

为何做飞跃APP失败?

法国首饰AGATHA有钱

为什么维修和用户体验比不上阿吉豆?


创新并不在于有没有钱,而是:

重在前沿认知、具备正确策略的人。

重在具备捕捉新经济命脉核心发展的人。

更重要的是一个卓越的企业主,明白战略选择重要性的取舍、投入。


在当下的中国,我可以断言,对新经济模式有广泛深刻调研、有买方思维、有企业咨询经验、懂互联网运营品牌,四位一体的顾问,才是企业主所需要的新时代新经济顾问。

只有这样的新经济顾问,才能帮助企业应对新的挑战,完成企业转型、谋求创新发展、叠加竞争壁垒,占领市场主导,拔得头筹。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