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朋友發現手機上下載的app驚人相同,app式壟斷來臨了嗎?

張小魚調皮


大家手機上APP驚人相同相同,其背後就體現了互聯網的“天然壟斷性”

大家可以回想下自己手機APP都有哪些?微信、支付寶、QQ、淘寶、今日頭條、美團等,甚至視頻類的APP也集中在騰訊、愛奇藝、優酷等身上。手機類APP,如今已經深入到我們每一個人生活的方方面面。那麼如今這些我們耳熟能詳的APP,是如何實現其“天然壟斷”的。幾點觀察:

第一、抓住需求點(或者潛在需求點)大肆的推廣,甚至貼錢推廣來培養消費者的消費習慣是互聯網APP的慣用套路。給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兩類生活類軟件,一個是美團和餓了麼這樣外賣類軟件;一個是當初滴滴和Uber爭奪打車市場;這兩大生活類服務軟件是競爭最為激烈的,在搶奪市場最激烈的那兩年確實通過不斷的打價格戰和給予乘車者優惠,使得不少朋友感覺到方便而且實惠。但是2年後因為資本的統一整合,已經養成1-2年消費習慣的消費者就開始為自己的這種習慣“買單”。用一句話來說,目前的互聯網APP已經開始進入“收割期”。

第二、海量的用戶基數是手機類APP生存的前提,有足夠的用戶基數才有一切盈利的可能性。這個其實就是一個概率問題,只有足夠多的下載量(類似於支付寶、微信下載量都是幾十億次)和用戶使用量才有“議價”空間。每天幾千萬甚至幾億的日活量,這些APP才有機會通過投放廣告或者內容付費的形式來盈利。

第三、互聯網行業的天然壟斷性始終與流量有關,如今是搶奪手機APP的內存空間,在某個領域做不到前三就很難生存。一個很簡單的問題,美團大家都用過吧,這就是典型的流量計算方式。我們搜索附近的餐廳,一般習慣性的只會看前幾家。如何能夠排名靠前?就需要流量支撐。過去很長時間互聯網(尤其是PC端)都是流量時代,如今已經開始步入流量時代向“內存時代”轉移。畢竟手機內存不可能永遠無止境的擴大下去,舉例:假如我們的手機內存只能承載50個APP類軟件,那麼各個領域的手機APP只有做到前三或許才能獲得用戶的使用機會。這也是互聯網行業競爭殘酷的地方。

手機APP的市場競爭會愈發激烈,市場環境下絕對的壟斷不存在

大家需要搞清楚的一點是,互聯網市場的競爭基本上是一種純市場的競爭,用戶是唯一參考的標準。根據工信部的一個數據來看,目前市場上存在的手機APP數量已經達到449萬,而且數量在不斷增加。但是真正被大家熟知且經常使用的恐怕不會超過100個,而且這100個還在不斷的變化中,幾點觀察:
第一、互聯網風口已經過去,資本已經開始“收割”紅利期已經過去,市場的競爭會愈發激烈。一個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共享經濟火熱的那幾年,以摩拜單車、ofo等為代表的共享自行車至今已經銷聲匿跡,過去隨便下載量過千萬甚至上億的APP,至今已經找不到絲毫影子。ofo等這些共享單車APP被卸載後,其他的短視頻軟件則起來了,比如:快手、抖音等。相信未來還會有其他的APP取代如今的熱門APP。

第二、相比於金融和地產這樣的“絕對壟斷”來說,互聯網的壟斷只是“相對”的。就以如今如日中天的騰訊來說,為何培養了自己公司內的“狼性文化”其實就是害怕自己在互聯網浪潮中被淘汰。想當年號稱BAT三巨頭的百度,不就在手機端快速發展的過程中被淘汰出局嗎?如今崛起的新互聯網巨頭包括今日頭條、美團等成為資本和消費者的新寵。

綜上,互聯網手機APP的壟斷只是“暫時”的,不存在類似於金融和地產這樣的長久壟斷,其區別的主要原因就是因為互聯網市場是一個相對比較純粹的市場,以前以用戶使用為基礎的模式決定了,手機APP不存在絕對壟斷。各位覺得呢?原創不易,喜歡記得點贊、轉評、關注,更多優質內容繼續貢獻中。


勇談房產經濟壹貳叄


個人認為,App的壟斷時代會到來,但不是現在。理由如下:

1.您說發現和朋友使用的App高度相似,這是因為,一般朋友之間都有著相似的年紀,相似的職業,相似的教育背景等,您與朋友是處於同一個圈子內,這些高度相似的人類特徵導致您與朋友下載的App高端相似,例如學生群體使用有道詞典、抖音等軟件較多,而教育水平較低的中年男性則使用快手等軟件較多。

所以造成您與朋友手機中的App相似的原因不是因為軟件壟斷,而是您與朋友相似的特徵造成的。

2.小編認為App時代總會到來,是基於國家任由市場自由發展的假設下說出的。

我們現在使用的支付寶、微信都推出了小程序應用,這就意味著,您若想使用某軟件,只需在微信或支付寶內搜索小程序即可立即使用,無需下載App,比如小編常使用的滴滴出行軟件,就是通過支付寶使用的。一方面,開發小程序所需費用遠遠低於開發應用程序,另一方面,微信和支付寶擁有龐大的用戶量,能起到很好的引流效果,所以現在小程序越來越火爆,此外,我們來看資本市場,騰訊與阿里擁有風投資金,不斷參股入股其他公司,現在很多公司背後都是阿里騰訊的身影,如京東、摩拜單車背後的騰訊,滴滴、ofo背後的阿里,正因如此,騰訊阿里也有資源來為微信支付寶引來小程序。基於此分析,小編大膽地說,在未來,我們手機中可能只需要安裝微信和支付寶這兩款軟件。

小編的手機中,很多App都是小眾的高效率軟件,有和小編手機相似的人嗎?歡迎留言分享您認為好用的軟件,謝謝!





王金哲wjz


我認為已經到來,只不過現在是寡頭壟斷。就是少數的互聯網公司控制了絕大部分手機軟件的市場。

目前市場上的手機軟件主要是百度,字節跳動,阿里巴巴,騰訊這幾家公司。

社交方面,主要有微信QQ(騰訊公司)

購物方面,主要是淘寶,天貓,蘇寧易購(阿里巴巴佔有蘇寧易購股份),京東,唯平會,拼多多(騰訊有京東,拼多多和唯品會股份)

音樂方面,主要有,QQ音樂,酷狗音樂,酷我音樂(都是騰訊的),阿里巴巴的蝦米音樂,還有網易的網易雲音樂

視頻方面,主要有,愛奇藝,騰訊,優酷。分別是百度,騰訊和阿里巴巴的公司。還有一些其他的,比如說芒果TV,樂視,搜狐,這些視頻軟件佔的比重比較小。

短視頻方面,快手(騰訊有股份),西瓜視頻,抖音,火山視頻,(字節跳動公司)好看視頻(百度公司)

還有一些其他方面的軟件,都不約而同的被主要的互聯網公司所佔領。因此導致我們所用的手機軟件都大致相同,這就是讓我們覺得app被壟斷的原因。

在小米商城的下載榜前十中是騰訊的軟件,或者是騰訊佔股份的軟件達到六個。百度兩個,阿里巴巴一個,字節跳動公司一個。

而在2018上半年中國市場軟件排行前十中騰訊公司有五個軟件,字節跳動公司三個,百度一個,有一個萬能鑰匙,這個主要排的是周活躍度。





若即若離95840921


歡迎在點擊右上角關注:「太平洋電腦網」,不定時放送福利哦。

APP壟斷嗎?只能說是重點幾個APP接管了大部分人的需求而已,除了有壟斷的味道,其他的還是有很多的選擇

你跟你的朋友的使用APP比較相似,只能說是你跟你的朋友生活方式比較相似,在同一個圈子裡,所以有大量的需求都是一樣的。

目前有多少個APP呢?工信部發布了2018年1-5月互聯網和相關服務業增長數據。內容顯示,截至2018年5月底,我國市場上監測到的移動應用為415萬款。現在是2019年了,這個數字肯定是有多無少的。正常人手機不要說全部裝完(根本不夠空間),裝450個的都不多。

所以說,這是壟斷嗎?大部分真的不是,很多APP都有很高的替代性,你不用這個就有其他APP提供服務差不多的。

你想聊天:微信、QQ、企業微信、工作上的釘釘,還有各種聊天工具(例如多閃什麼的);

你想支付:支付寶、微信支付、銀聯、京東金融等等.....

你想看視頻:騰訊視頻、嗶哩嗶哩、優酷等等各種視頻客戶端。

所以說,這是壟斷嗎?選擇不要太多了。

但是一些領域卻進入了有壟斷嫌疑的情況:在社交領域,擁有微信和QQ的騰訊最強,其他的只能做細分;在支付領域,支付寶和微信支付佔據了大部分市場份額;在網約車領域,滴滴可以說一家獨大,其他真的不夠影響力。

只能說,大部分的APP是不存在壟斷的;但是在某些領域,真的是有一些企業佔據了大部分的份額,其他小品牌體量都不大。

至於,你跟你的朋友APP都差不多,更多的是圈子相同,大家愛好差不多,所以APP差不多。


太平洋電腦網


手機上下載的app驚人相同,其實並不是今天才來臨的,它的壟斷背後是企業的壟斷,而企業的壟斷並不是今天才初露頭角的。所謂的App壟斷,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一、壟斷app通常都是“元老”

相信很多人發現,現在我們現在常用的app幾乎都是這類軟件裡“元老級”的app。正是這個原因,這些app比其他的新起之秀更理解用戶,相關技術方面也更加成熟,所以更加吸引人們去使用。

另外,這些“元老級”app早就積累了很多老粉,利用這些老粉的社交網絡自然也吸收了更多的新粉,進而導致大家app都差不多的現象。

二、壟斷app資金實力雄厚

壟斷app從發展之初到現在,早已經積累了大量的用戶、資金,這類都是其他小app不可比擬的,所以壟斷app有強大的實力去推動產品的創新、宣傳以及分佈範圍。

同時這類app又通過自己的投資,入股或兼併其他小app,將它們功能集合到自己身上,進而也讓用戶停止下載其他軟件。

總之,app的壟斷與市場自由競爭中“優勝劣汰”的規律不無相關。app本質上就是一個產品,跟企業的其他產品沒有區別,只不過表現形式不同罷了。

你覺得還有其他原因嗎?歡迎留下你的看法。


星星的筆記成長史


我試著從網絡科學的角度進行分析:


1 網絡效應

網絡效應的含義是:用戶越多,產品價值就越大。產品價值越大,用戶就越多。

假設只有你一個人在使用微信,其實微信是沒有價值的,因為你誰也聯繫不上。

如果你身邊的朋友都在使用微信,即使你沒有使用微信,為了和他們聯繫,你自然也會安裝微信。


2 贏家通吃

當A公司用戶規模達到一定數量時,就會引發網絡效應,這個數量通常稱為引爆點。只要跨過這個點,產品的正向增強迴路就會被激活。

同時競爭對手B公司,用戶就會被搶過來,價值迅速流失。價值流失,用戶就更少。競爭對手的負向增強迴路被激活。

遺傳學上有一個最小可存活種群概念,即100-1000年內,一個物種為了有90-95%的存活可能,所需要的最小個體數量。

這個數量是4169。一旦小於這個數值,因為代際疊加的交配難度,物種就會走向滅絕。

如果A公司率先引發網絡效應,最可能的結果是A公司贏家通吃,或者第二名跨越過了生存點,構成強老大,弱老二這個格局。


3 用戶忠誠度

假設用戶小明正在使用A產品,市場上突然出現了B產品,那麼如何分析小明對A產品忠誠度?

用戶忠誠度 =(A提供價值-B提供價值)+ 切換成本

假設市場上出現一個想取代微信的新產品,只有小明大部分微信好友都切換到新產品,此時新產品對小明才有意義。這樣的切換成本無疑非常巨大,所以小明對微信的忠誠度就非常高。

綜上所述,由於網絡效應導致的贏家通吃和巨大的切換成本,才出現了問題中的現象。


敬請關注

請點擊關注按鈕【IT徐胖子】會持續為大家奉獻互聯網和技術乾貨內容,感謝支持


IT徐胖子


現在手機上相似的軟件APP越來越相同,那麼這是不是APP式的壟斷來臨了呢?我個人對於這件事情的看法是,並不認同的,為什麼這麼說呢?給大家分析一下。

在我們手機中,可能有越來越多的相同的手機應用,比如說你去看十個人的手機裡面基本有九個人都會有微信,有支付寶一些應用的,我想這是現在手機軟件具有的高度的使用性,比如說你身邊的朋友們都在使用微信,你也是開始使用微信。


現在的智能手機,發展的速度還是很快的,不像以前的功能機一樣,沒有什麼好的應用可以下載,而現在的智能機就不同了,有很多的可以使用相同應用的可能,這也是保證了我們在手機中應用的相同性。

而且,你手機中的APP使用,也可能和你的工作職業有關係,比如說你經常出差,那麼可能手機中有更多的購票等一系列的軟件,所以現在的軟件說壟斷該為之過早了,只能說你還沒有找到更好更美的應用。大家對於軟件還有什麼不同的看法,可以在下方留言,咱們一起探討!


帆辰科技


不請自來了

這個應該不算壟斷,壟斷一詞,原指站在市集的高地上操縱貿易,後來泛指把持和獨佔。但是很顯然同一類型的APP有太多了,顯然不是獨佔,也不是說用戶除了前幾名的就沒有用別的app了,非要用一個詞來形容的話,我感覺是物競天擇,適者生存!

那麼我們怎麼解釋每個人手機上的app相同的問題呢?現在人們生活基本可以分為以下幾個領域:社交+電商+支付+資訊(搜索)+娛樂(生活)!這五大領域,就是說現在只要是一個智能手機,手機裡默認安裝的應用基本在這幾個領域裡面都有的,那麼人們可以選擇的app自然是多種多樣的,默認應用也是可以刪除的,你完全可以選擇你自己喜歡的,分析下具體原因,

1.可以去各大應用市場分類下篩選下,默認排序基本是以APP用戶數量,打開次數,滲透率,以及下載次數來排序的,這就導致了頭部應用會一直存在,各種流量入口都對準這些app,自然被下載的可能就更大些。

2.app

安全性一直是人們擔心的最大問題之一,這時候就會選擇一些大公司的app,也就是說只要是大公司出來的app,從他一出生就自帶流量,就比別人多了光環。

這兩個原因就導致了每個人的手機上的app大部分都相同

不過也不是說新出的app沒有機會突圍,畢竟每年都會有一批獨角獸,這些獨角獸公司下面一般都對應這一個app軟件,也就是說只要找到現在app市場的弱點。比如之前的拼多多,小紅書,還有錘子的子彈短信,只要有自己的特長,不斷深撅,還是可以在BAT沒有發現這個領域的情況下脫穎而出的,還是完全有機會的!

只要你有想法和敢於實踐的勇氣,現在的社會還有太多領域沒有被髮掘!


小世界的快樂


這個應該不算壟斷吧,其實有很多APP是有共性的,像支付寶微信,我感覺每個人的手機裡都會有,但要說把任意兩個人的手機都拿過來,APP都全部同一,也是不可能的,當然有共同愛好或者相似愛好的人,相同的軟件一定會更多些。

這兩年隨著手機的發展還有4G的全面普及,人們感覺除了在辦公室使用電腦,其它更多的時間都離不開手機,移動網絡的發達也早就了各種APP的成長和壯大,比如說我們的手機了,微信是趨同的,我感覺除了老年機不是智能機之外,任意一個手機裡差不多都會有微信,支付寶感覺很多人也會有。



經常旅遊的人的手機裡一定少不了訂票之類的軟件,去哪兒攜程或者飛豬,還有各大航空公司的APP,還有購物的APP,淘寶估計也是裝機必備,還有京東蘇寧等等,這就看購物習慣了,還有諸如什麼小視頻APP,像什麼抖音,快手等等,不過各種軟件在機器裡,沒有所謂的壟斷問題,即便感覺也像是壟斷,不過這種壟斷沒有什麼實質意義。因為不需要付出什麼更大的代價。比如如果像三星曲面屏蘋果的iOS,這樣的才是真壟斷,因為你選擇不了。


手機更新換代,軟件不斷推陳出新,不過還是希望我們不要被手機綁架,不能因為沒有帶在身上而感到無所事事甚至抓心撓肝,那樣就失去了意義。


科技NFC


其實這件事不需要那麼驚訝。我們從生活中就能找到原因,現在每個人手機上必備的軟件都有哪些?我們不妨分板塊來看一下:

生活類:這類軟件一般來說覆蓋了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說購物、移動支付、聊天等生活必備的類型。這類軟件我想大概所有用戶都有認同,軟件也大致都相同。比如說,購物:淘寶、天貓、京東,移動支付:支付寶、微信,聊天:微信、QQ……

因為阿里巴巴與騰訊的生態做的太好,所以很多人選擇他們旗下的軟件也不是不能理解。畢竟好用的產品,大家都喜歡用。

娛樂類:這類軟件一般都是讓我們打發時間,增加生活樂趣。常見的軟件為微博、貼吧、知乎、抖音等軟件。因為這類軟件沒有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所以突出的就是某個產品。因此,用的好大家都來選擇。

遊戲類:這個類型基本上就更不需要介紹了。好玩的遊戲說到底也就那幾個。比如說:英雄聯盟、刺激戰場、陰陽師等。因為大家都喜歡玩,所以,遊戲大致也都相同。

綜上,不是因為App壟斷時代來臨,只是因為這些軟件做的太好,所以大家都選擇。但是除了這些軟件,基本上大家的選擇都五花八門了。

比如說需要學習的用戶,手機上會有很多學習類軟件。投身工作的用戶,手機上有很多工作的軟件。剩下的還有很多類型……因此,不能說壟斷時代到來,只是選擇比較都大致相同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