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太监为什么都要改姓秦、赵、高?

冉之酉色


这个问题并不太准确,清朝的太监因为不能干政,没有实权,所以留名的不多。仅从留下姓名的姓这三个姓的都很少。但是这句话也不能说全错,因为乾隆皇帝的确干过这事,乾隆朝基本上入宫的太监,都让他们自己从“秦、赵、高”三个姓里面选一个给自己改姓。

其实明清两季都对防止太监干政做过努力,但是很显然明朝失败了,而清朝可谓很成功。然而虽然有清一朝太监几乎未干过政,但是清朝还是灭亡了。

洪武年间,朱元璋为了防止宦官干政,特地做了块碑放在宫门前,上书八个大字“内臣不得干预政事”。这就是明清两季为了防止宦官干政的开始。

可是偏偏是宦官在朱棣的“靖难之役”中有很大的功劳。更何况后来司礼监几乎成了明朝皇帝制约内阁文官集团的重要工具,所以朱元璋的那个碑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被人给挪走了。

这是一个很失败的例子。所以在清朝入关以后,满洲贵族们以顺治皇帝的名义也曾经专门做了三块铁牌,分别立在交泰殿、内务府和刑慎司。

但实际上顺治自己就在鼓励甚至怂恿太监干政,原因很简单,因为就当时顺治自己的处境,没有实权,和自己的亲娘见面,都被人看着。所以和自己最亲近的便是太监吴良辅,但是顺治一归天,康熙一即位,孝庄就以康熙的名义把吴良辅给处理了。

所以防止太监干政就要年年讲,月月讲,甚至日日讲。到了乾隆年间,甚至正式形成了相关的带有法律性质的典籍《钦定宫中现行则例》和《国朝官史》。

即便做到这个份上,乾隆仍然觉得不够,乾隆3年,乾隆集中了后宫的宦官,要求集中学习“秦朝赵高”的故事,赵高是如何篡改秦始皇的旨意;如何矫旨杀了扶苏;如何陷害李斯;如何“指鹿为马”;如何暗害秦二世胡亥;如何把大秦搞亡的。

听得所有的宦官诚惶诚恐,大汗淋漓。然后要求太监们在“秦”、“赵”、“高”三个字里选择一个做自己的姓氏。

所以清朝最倒霉的太监基本上集中在乾隆朝,因为乾隆经常形而上地去理解执行太监不准干政,动不动就去折磨太监们,连太监走路时不小心碰了一下两个当官的,因为没有避让,道歉。结果乾隆看到了,直接下令把这个太监脑袋揪掉了。

所以可见太监在乾隆的眼里地位是非常低下的,想想明朝很多文官都还得任太监做干爹,这命运差得简直不是一点点。所以乾隆朝的太监应该真的就是活不下去才会进宫的,否则谁愿意遭这个罪?

清朝后来因为咸丰彻底改变了大清的权力格局,使得后宫有机会掌控了实权。慈禧作为同治的生母,最终在权利的角逐中胜出。

因为后宫不得干政也一直都是清朝的禁令,所以为了维护自己后宫干政的合法性,她也一味纵容宦官干政。所以安德海、李莲英都开始逐步崛起。安德海甚至还公开在北京城娶老婆。最终以办龙袍的名义,“私自”出宫(实际上就是慈禧故意试探自己的权威的),到了山东丁宝桢留把他扣了,以违反制度的名义给杀了,慈禧连屁都没放一个。





炒米视角


清世祖顺治皇帝鉴于明朝阉宦之祸,既立铁牌于交泰殿(皇帝与妃嫔起居的地方),警戒内廷太监不得干预政事。 铁牌上内容如下: “顺治十年六月二十九日,谕内院:凡系内员,非奉差遣,不许擅出皇城。职司之外,不许干涉一事,不许招引外人,不许交结外官,不许使弟侄亲戚暗相交结,不许假弟侄等人名色置买田产,因而把持官府,扰害民人。其在外官员,亦不许与内官互相交结。如有内外交结者,同官觉举,院部察奏,科道纠参,审实一并正法。防禁既严,庶革前弊。仍明谕中外,以见朕酌用寺人之意。内院即传谕该衙门遵行。著刊刻满、汉字告示,自王以下及官吏军民人等咸宜知悉。”


清朝规定,内廷太监官秩不得过四品,隶属内务府总管,岁时谒见,如同清朝堂司制,有监督、管理之义。 乾隆初年,内廷太监均为秦、赵、高三姓,高宗乾隆借此三字以警示内廷太监也。秦姓太监都是前明遗留下来的旧人,偶有过失,惩罚尤其严苛。 乾隆年间,有叫做高云的侍从,只是稍稍干涉了政事,即遵世祖顺治的圣旨,立时磔死(凌迟处死)。乾隆宠臣和坤颇能体悟乾隆之意,一体力行。一次,内监背地里直接呼叫梁文定名讳,和?听到,愤然道:“梁为朝廷辅臣,汝辈安可轻之!”立即命杖责数十棍,并向梁文定叩头谢罪。 后来,内务府总管大臣多由僚属骤然升迁,又无重臣兼领,而敬事房总管大多资历深厚、权势较重,因此,大多与内务府总管大臣分庭抗礼,也就不复存在统辖、隶属之制。 后来,安德海、李莲英之流权势喧天、混乱朝纲,与此制度的衰落有很大的关系。


孕育大咖


清朝自建立之日起,就充分吸取了明朝灭亡的经验教训,对宦官的势力予以了极大的限制。

大明王朝的灭亡,可以说与宦官的专权与乱政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尽管朱元璋制定了一系列政治制度来限制太监参与政事,比如不准太监读书识字、限制太监的职务级别、不准太监结交朝臣等,然而,仅仅过了两朝,从明成祖朱棣时期开始,宦官在朝堂上的作用与日俱增,成为了皇帝制衡朝臣的重要工具。行政管理上有司礼监红批制度,军事管理上有太监监军制度,再加上东厂、西厂、锦衣卫等一系列由太监组成的特务组织建立,使得宦官势力逐渐发展成为了在朝堂上有着深远影响力的独立政治势力。

在此基础上,也出现了许多著名的“权阉”,特别是明朝末年的魏忠贤,长期把持朝政,残害忠良,朝堂上被搞的是乌烟瘴气。伴随着“权阉”的产生,“阉党”势力也在朝堂上甚嚣直上,进而更加激化了明朝朝堂上的党争局面。

就这样,明朝在宦官专权乱政以及党争不断的情况下,内耗不断加剧,进而成为了明朝灭亡的重要原因。

伴随着明朝的灭亡,大清王朝正式建立,自顺治时期开始,清朝在对待宦官的问题上一直是非常的坚决。

最开始限制和控制宦官权力的是多尔衮。

多尔衮带兵攻入北京,当年明朝的一众太监们,先是欢迎李自成的到来,而在李自成逃走后,又以同样的方式,开门投诚,欢迎清军的到来,这给了多尔衮以极大的震撼。一方面,在此之前满洲人有贱籍制度,并没有使用“阉人”的传统,另一方面,这些人卖主求荣、卑躬屈膝的态度也让多尔衮等人在高兴之余产生了深深的恐慌。

于是,多尔衮定下制度:

“嗣后太监不许朝参,亦不必排列伺候。”

顺治皇帝亲政后,也曾积极控制太监的权势,并且立铁牌于交泰殿,警戒内廷太监不得干预政事。

“顺治十年六月二十九日,谕内院:凡系内员,非奉差遣,不许擅出皇城。职司之外,不许干涉一事,不许招引外人,不许交结外官,不许使弟侄亲戚暗相交结,不许假弟侄等人名色置买田产,因而把持官府,扰害民人。其在外官员,亦不许与内官互相交结。如有内外交结者,同官觉举,院部察奏,科道纠参,审实一并正法。防禁既严,庶革前弊。仍明谕中外,以见朕酌用寺人之意。内院即传谕该衙门遵行。著刊刻满、汉字告示,自王以下及官吏军民人等咸宜知悉。”

然而,后来由于顺治皇帝对于贴身太监吴良辅的信任和器重,也险些让宦官势力死灰复燃。

原因在于此时的顺治皇帝处于对“多尔衮专政”的忌惮和警惕,因而听从了吴良辅的提议,仿照明朝时期的“二十四衙门”制度,建立“十三衙门”,即司礼监、御用监、御马监、内官监(宣徽院)、尚衣监、尚膳监、尚宝监(尚宝司)、司设监、尚方监(尚方院)、惜薪司、钟鼓司(礼仪监、礼仪院)、兵杖局、织染局(经局),全权代替内务府。更为关键的是,“十三衙门”的主管皆为宦官,这样的安排使得清朝又回到了明朝时期宦官参与政事,对国家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也开始进行了渗透。

至此,清朝初年最大的宦官集团“内廷十三衙”,就此形成,围绕着其所进行的权力斗争与冲突也是愈演愈烈,吴良辅无疑是宦官集团的重要核心与杰出代表。

这一状况一直持续到了顺治十八年(1661年),顺治皇帝去世。

此时八岁的康熙皇帝已然登基,权力也转移到了孝庄太后和四位辅政大臣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和鳌拜的手中,而他们对于吴良辅及其所属的“内廷十三衙”是深恶痛觉,不仅仅是因为“十三衙门”触动了八旗传统势力的既得利益,更是对国家最高权力有着重大的威胁和挑战。况且此时的“内廷十三衙”并不安分,正在积极进行着活动,希望借着新君登基、立足未稳的时刻,进行争权夺势的斗争。

于是,“内廷十三衙”遭到了四位辅政大臣迅速而又彻底的打击与清算,包括吴良辅在内的众多宦官被下令处死,“十三衙门”也就此遭到了裁撤,并且重新建立了内务府等宫廷事务机构。

可以说整个清朝没有出现宦官干政的局面,除掉“内廷十三衙”这一举动奠定了决定性的作用。


乾隆皇帝登基后,给予了太监们更为严苛的管制与压力。

在顺治、康熙两朝,清朝皇宫的太监总数一直控制在700—1000人的数量,然而伴随着雍正皇帝的登基,宦官的势力也开始抬头。

形成这样的局面也有着其必然的历史原因。

一来,雍正在“九子夺嫡”的过程中,大范围的买通并且结交宫中的太监和宦官,用以传递情报、通风报信,让雍正在许多重大事件的处理过程中占尽先机,进而赢得了康熙了赏识与信任。从这一方面来说,这些宫中的太监们对于雍正的登基是有功的。

二来,雍正在位期间,进一步加强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将权力逐渐的回收,而他本人又是稳坐皇宫之中,除了“密折专奏制度”,也需要更多的耳目来掌控皇宫内外的局面。

因而在雍正朝时期,太监数量在其高峰时期,甚至超过了2000人,在朝堂上的影响力也开始有所显现。

而在雍正皇帝去世,乾隆皇帝登基后,随即开始对于太监们的打压。

首先,乾隆皇帝颁布了《钦定宫中现行则例》和《国朝官史》。

其中《国朝官史》中“官制”一门,俱载太监职事级职与其功罪赏罚等,《钦定宫中现行则例》有对“内廷”的法纪和规章进行了详细描述。通过这两条法令,乾隆皇帝以制度的形式对太监们进行管控。

其次,所有太监都被改姓“秦”、“赵”、“高”。


看过《雍正王朝》的朋友,对于这一点并不陌生,雍正在探望被康熙圈禁的十三阿哥胤祥的时候,曾被一名叫“秦草”的太监阻拦,雍正不仅打了这名小太监,还对其进行了极为严厉的“呵斥”:

“让你们改姓秦,是让你们记住,你们的老祖宗赵高,坏了秦朝的规矩。”

如此改名起到的是一个双重性的效果。

一方面,给皇帝本人与朝臣以警示,严格控制宦官的权力和势力,避免重蹈秦朝时期赵高,以及历代王朝宦官专权乱政的覆辙。

另一方面,则是告诫所有宫内宦官要引以为戒,不问政务。

可以说,通过这样的方式,对宫内的太监们在身心上予以了沉重的创伤,同时在其心灵上也埋下了深深阴影,起到了极为强大的威慑作用。

再次,就是对于祸乱宫闱的太监严惩不贷。

“高云从案”便是这其中的典型代表。

高云从是乾隆身边的太监,隶属奏事处,主要负责文武大臣和乾隆之间的奏折及乾隆的一些御批传递。

根据《高宗实录》中记载说乾隆皇帝有记录官员行为品行的习惯。

“上录诸直省道府姓名,密记治行优绌。”

但这这些记录的内容是处于绝密状态的,除了乾隆皇帝本人,能够知晓的也就只有高云从等人。然而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乾隆皇帝惊讶的发现,朝中竟有人公开议论他对于官员们的记录与评价。

“左都御史观保、侍郎蒋赐棨、吴坛、倪承宽尝因侍班私论其事。”

经过乾隆皇帝的彻查发现,此事系高云从泄露,而更为乾隆皇帝震惊的是,朝中不少权臣,包括于敏中、舒赫德、蔡新等人,竟然同高云从私下交易,换取乾隆皇帝记录的信息。

于是怒不可遏的乾隆皇帝当即宣布将太监高云从处以“磔刑”,涉事官员也遭到了不同程度的处罚。

高云从的悲惨下场不仅给了宫中太监们以极大震慑,就连其他朝臣也因此对于太监们是“敬而远之”了。

最后,就是乾隆皇帝非常鼓励官员们对太监们的行为进行弹劾,对于举报属实的官员还予以了奖励,这样就增加对太监们的监督监管的手段。

综上所述,也正是因为乾隆皇帝对于太监们严苛的管控,并且施以巨大的压力,使得清朝并没有陷入如同明朝中后期那样的宦官专权的局面。

尽管在晚清时期,也出现了诸如安德海、李莲英这样的红极一时的大太监,但是他们仅仅是受宠而已,相较于明朝时期的魏忠贤、刘瑾、王振等人,无论是权势还是影响力上,完全不可同日而语。以至于安德海在山东胡作非为的时候,丁宝桢可以迅速的将其擒杀,纵使慈禧太后有再多不悦,也只能下令褒奖,而这从另一个侧面也说明了太监在清朝时期的地位,以及整个朝堂与制度对于宦官势力的打压。


雍亲王府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首先从赵高说起。赵高是秦朝的宦官,也是秦朝的宰相。公元前210年冬,秦始皇巡行天下,行至沙丘不幸病逝。据说秦始皇临死之前曾秘发遗诏让扶苏回咸阳主持丧事并继承帝位。中车府令赵高和丞相李斯平日里一向与跟扶苏等人不和,知道消息后害怕扶苏继位之后会对自己不利,于是合谋篡改了秦始皇的诏书,逼秦始皇长子扶苏自杀,立了幼子胡亥为帝。

胡亥即位后,赵高与李斯因意见不和而产生了分歧。于是赵高设计害死李斯,自己当上了秦朝的丞相。李斯死前大呼冤枉,认为自己忠心耿耿,鞠躬尽瘁,如今落得如此下场,自己死不瞑目,赵高却说,你还有脸说这话呢,自己滚去地府找始皇帝说去吧。

自从李斯死后,赵高权势滔天,从此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当然他还为大家奉献了成语“指鹿为马”。后来他逼迫秦二世胡亥自杀,立了子婴为秦王,不久却被子婴设计杀害,被诛灭了三族。

太监地位低下,命如草芥,很多太监甚至没有自己的姓名,于是到了清朝的时候,太监大多被规定姓秦、赵、高三姓,以此三字来警示太监不可专权,禁止干预朝政,不要效仿赵高,步入其后尘。但在一些有名的大太监,也是能够拥有自己的姓名的,比如安德海、李莲英、崔玉贵、张兰德等。

即便如此,在清朝后期慈禧太后的支持和专宠下,还是出现了像安德海李莲英之类的大宦官。虽然比不上明朝之类的刘瑾,魏忠贤等一类人,但他们也都曾经风光一时,一人之上,万人之上。气焰滔天,权势巨大。

在清朝灭亡之后,有些太监偷走了宫里的文物珍宝,出去贩卖。靠着这些钱,晚年也还过得不错。但大多数太监都被送去了寺庙养老。最惨的一些太监没能回到自己的原籍故乡,也没能找到收留他们的寺庙,只能流落在街头,自生自灭。

太监是封建社会一个畸形的产物。他们是社会底层卑微的人群,一生没有子女,无依无靠。他们的命运残酷,甚至有时候会让人感到心疼,令人唏嘘。


三七的历史书屋


清朝太监要他们改姓秦、赵、高,其目的就是为了警告太监莫要干政,否则必死无疑。

前朝历代都有宦官不同程度的干政情况的出现。唐朝时的宦官干政最为猖獗,甚至到了能废立皇帝的程度。明朝朱元璋明令禁止宦官干政,可朱棣篡夺皇位后,太监的地位一度上升,明英宗时太监手里都能掌握一定的兵权。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那到了清朝,统治者肯定要借鉴和避免出现宦官乱政的情况。清朝对太监的管理相对规范,也更加严格。清初顺治帝便颁布了严禁太监干政的铁牌三块,分别立在交泰殿、内务府和刑慎司。清代较好地实行这个规定,没有出现以往各朝太监干政,搅得昏天黑地的情况。


康熙曾对太监有过如下认知:“朕观古来太监良善者少……太监原属阴类,其心理与常人不同。有年已衰老而言动若婴儿,外似谨厚中实叵测。必人主精明,此辈始无由弄权……朕从不用便捷伶俐、言语不谨、奸诈之太监。”

乾隆时期颁布两部法令——《钦定宫中现行则例》和《国朝官史》,对太监的管理、处分做了非常详细而严厉的规定。

两部法令的原则只有一个,就是太监别犯错,犯错绝不轻饶,若是干政,只有死路一条。

乾隆对秦朝的赵高非常痛恨,这也是宦官祸国的鼻祖。

赵高是秦时的宦官。秦二世时的丞相,任中车府令,兼行符玺令事,“管事二十余年”。秦始皇死后,赵高发动沙丘政变,他与丞相李斯合谋伪造诏书,逼秦始皇长子扶苏自杀,另立始皇幼子胡亥为帝,是为秦二世,并自任郎中令。

秦二世胡亥却是个扶不起的阿斗,他在位时只管吃喝享乐。却让赵高独揽大权,结党营私,横征暴敛。

赵高依仗胡亥的宠信,胡作非为。把秦朝的暴虐色政推向了顶峰,最终将秦帝国玩儿了个灰飞烟灭。



《战国策》的刘向更是直言不讳:“秦信同姓以王,至其衰也,非易同姓也,而身死国亡。故王者之治天下在于行法,不在于信同姓。”

乾隆为了提醒自己要警惕身边太监,避免出现赵高式的人祸,他把御前太监全部召集起来,亲自给太监们改姓。

就让他们在秦、赵、高三姓中选一,其目的很明显。就是时常听到这三姓警醒自己时刻注意对宦官的管理。也让宦官们明白秦、赵、高是怎么回事,做好本职,莫伸手朝政。

由于清朝对宦官的极度防范,所以没有出现太监乱政的威胁。即使晚清出了安德海、李莲英这样的大太监,他们也只是吃香喝辣,多敛了一些钱财而已,从没敢把手伸向朝政。

秦、赵、高就是一个标签,主要为了警醒和威慑。清朝出了很多大太监,但并没有真正姓秦、赵、高。


说史听涛


根据清朝《钦定宫中现行则例》,第一卷里写过不少皇帝的諭旨,里面提到过相当多的太监,姓秦、赵、高的极少。


比如康熙五十四年,因为看守皇帝行李,专门派的三个太监:劉進忠、張起林、王以誠;雍正三年提到的奏事太监刘裕;雍正四年时,刘进忠和王以诚坐到了总管,还有著名的太监蘇培盛,还提到一个叫徐起鵬的;雍正十三年提到的传諭太监陳福、李英暨、王常貴、張玉柱四人


ENED


清朝以指鹿为马的宦官赵高亡秦故事作为宦官干政的警示,更以明朝党政,阉党擅权为戒,清代君主时刻警惕君权旁落,以集权为要,从制度上延习明朝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权,皇帝之下不设宰相的三级保险制度,代之以只参赞不开府建牙类似参谋长的中堂,,地方上总督、巡抚相互制约,更有密折专奏等具体措施,乃至皇子教育,出生后皇子由乳母抚养,,清庭有一整套的完备制度,有效杜绝宦官干政,外戚弄权,边将造反,,康熙时的南书房使八王议政完全边缘化,,及至雍正时设立军机处,标志两千年君主专制的顶峰,再到乾隆帝统御触角直达西藏对极边之地全方位统治的确立活佛转世制度的金瓶掣签制度为标志,清朝在三代有为君主的治理下,经历近一个半世纪的领土不断扩张,财富积累,经贸畅通,汉满蒙回藏五族共睦一个统一的1300万平方公里的极盛之国,即使到了晚晴经历一系列战火侵略,中国仍然继承了100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


淋澈蓦


清朝太监都改姓秦,赵,高 。

这是清朝以前有的朝代有太监干预朝廷,清朝灭的明朝,就有阉宦之祸。

秦朝太监赵高,就导致秦朝灭亡。

所以清朝太监改秦,赵 ,高,

一,是提醒当朝皇上,不可重用太监。

二,是要学习和借鉴前朝和历史,来督促自己。


峰285445388


因为清朝认为明朝的一大祸害就是嘉靖皇帝以后的阉党,为了向老百姓表示自己比明朝更好,并且也提醒自己不要再次重用阉臣,犯明朝的错,所以就把他们的名字改成秦 赵 高(传说中中国第一个掌控朝廷权利的太监 秦朝的赵高),以提醒自己。包括李莲英那一代,其实清朝的太监自始自终都是被压制的。 顺便说一句,赵高不是太监,赵高是秦始皇的秘书处的秘书。历史上真正的第一个掌权的太监,就是发明改进纸张的蔡伦,总体上讲不是个好人,人品很差。


军事问答


清世祖顺治皇帝鉴于明朝阉宦之祸,既立铁牌于交泰殿(皇帝与妃嫔起居的地方),警戒内廷太监不得干预政事。

铁牌上内容如下:

“顺治十年六月二十九日,谕内院:凡系内员,非奉差遣,不许擅出皇城。职司之外,不许干涉一事,不许招引外人,不许交结外官,不许使弟侄亲戚暗相交结,不许假弟侄等人名色置买田产,因而把持官府,扰害民人。其在外官员,亦不许与内官互相交结。如有内外交结者,同官觉举,院部察奏,科道纠参,审实一并正法。防禁既严,庶革前弊。仍明谕中外,以见朕酌用寺人之意。内院即传谕该衙门遵行。著刊刻满、汉字告示,自王以下及官吏军民人等咸宜知悉。”

清朝规定,内廷太监官秩不得过四品,隶属内务府总管,岁时谒见,如同清朝堂司制,有监督、管理之义。

乾隆初年,内廷太监均为秦、赵、高三姓,高宗乾隆借此三字以警示内廷太监也。

秦姓太监都是前明遗留下来的旧人,偶有过失,惩罚尤其严苛。

乾隆年间,有叫做高云的侍从,只是稍稍干涉了政事,即遵世祖顺治的圣旨,立时磔死(凌迟处死)。

乾隆宠臣和坤颇能体悟乾隆之意,一体力行。一次,内监背地里直接呼叫梁文定名讳,和?听到,愤然道:“梁为朝廷辅臣,汝辈安可轻之!”立即命杖责数十棍,并向梁文定叩头谢罪。

后来,内务府总管大臣多由僚属骤然升迁,又无重臣兼领,而敬事房总管大多资历深厚、权势较重,因此,大多与内务府总管大臣分庭抗礼,也就不复存在统辖、隶属之制。

后来,安德海、李莲英之流权势喧天、混乱朝纲,与此制度的衰落有很大的关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