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水“丰后”和三国刘备的千古奇缘

10月31日上午,泗水县中册镇风后庄村委会大院里,人声鼎沸、风车飞转、热闹非凡。为充分发挥就业扶贫技能培训的引领作用,精准助力县派“第一书记”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泗水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中册镇人民政府联合举办“泉乡工匠手工编织技能培训班”开班仪式。


泗水“丰后”和三国刘备的千古奇缘

此次培训班开班仪式由泗水县家馨家政培训学校校长王玉宝主持,泗水县中册镇党委副书记、县派“第一书记”中册镇工作队队长张兆庆、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培训科科长徐富涛、县派“第一书记”中册镇工作队副队长、鹅湾村第一书记刘永强、县老年大学手工课老师、第五届中国非物质博览会柳编工艺二等奖获得者刘玉荣、丰后庄村支部书记王立武、丰前、丰后、宋家、大泉等村60多名适龄劳动力参加了本次培训班开班仪式,其中有4名建档立卡贫困户。

泗水“丰后”和三国刘备的千古奇缘

泗水“丰后”和三国刘备的千古奇缘

本次培训主要围绕风后庄村传统的手工编艺——编席和面点制作、家政服务等知识进行,由泗水县家馨家政培训学校组织专业培训老师进行培训,旨在帮助贫困劳动者提高创业意识和能力,扩宽就业渠道,增强自主创业和自身造血能力。为了确保上级有关精准扶贫文件政策落实到户到人,确保精准扶贫,一个不掉队。

泗水“丰后”和三国刘备的千古奇缘

泗水“丰后”和三国刘备的千古奇缘

中册镇党委副书记、县派“第一书记”中册镇工作队队长张兆庆为参加培训的学员讲了“丰后庄”村古老的历史渊源和传统手工编艺的历史传说,张兆庆书记指出:送人鱼,不如送人渔。实现脱贫致富,离不开党委政府和社会力量的支持,更重要的是要自力更生,激发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掌握一门发家致富的本领和手艺最为重要。希望各位学员认真对待,抓住我县首次送“手工编织”技能培训下乡的契机,把学习抓到手上,把学习当成一种习惯,做一个善于学习、有知识、懂技术的新型劳动者。通过学到的技艺和手艺,在“家门口”稳定就业,增收致富。特别是要把丰后庄村享有千年历史的“编席”技艺,传承和发展下去,用大家勤劳的双手让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泗水大地熠熠生辉。

泗水“丰后”和三国刘备的千古奇缘

泗水“丰后”和三国刘备的千古奇缘

泗水“丰后”和三国刘备的千古奇缘

【附:】

《丰后庄村美丽的传说》

——“丰后”和三国刘备的千古奇缘

今山东省泗水中册镇丰后庄村为古代“风国”国都故址,为太昊之风姓后裔所建。王献唐《炎黄氏族文化考》言:“泗水治城西,踰泗有风后岭,岭上有风后庙。风后即伏羲之族后裔。神农代有天下,其族裔仍据其国土,历代称后,以为风地、风族、且为风国,故称其国君曰风后。”又言:“泗水既为伏羲发源之乡,后裔为国君者,蹴居县西之岭,故得有风后岭。奕世族裔,崇祀祖先,故得有风后庙。”《泗志钩沉》云:“元末之乱,庙毁废封,民亦歼尽。明洪武时,新迁之户居此成聚,碎庙碑为墙基,初犹名其庄曰风后,渐改为丰后,更改为酆后。”

泗水“丰后”和三国刘备的千古奇缘

泗水“丰后”和三国刘备的千古奇缘

经以上考证我们中册镇丰后庄村竟然是由伏羲、女娲的后裔建立的“风国”演变而来,华胥氏,风姓,是母系氏族最后一个女部落首领,是人类始祖伏羲、女娃的母亲,被称为“人文始祖母”,风姓是中国最古老的姓,“风后”就是“风氏后人”的意思。伏羲和女娲兄妹成婚后,生的长子名为“风后”,是少典的兄长。

泗水“丰后”和三国刘备的千古奇缘

今山东省泗水中册镇丰后村为上古时代风后的封地,“风后”在泗河流域建立的国家被称为“风国”,黄帝会盟于泰安时,曾经三次到“风国”问政“风国”国君,黄帝得“风后”真传,战败炎帝,统一黄河流域,炎黄子孙得以繁衍生息。后来为了取“丰收”之祥瑞,当地百姓把“风后”改为“丰后”,这是造成当地百姓只知“丰后”而不知“风后”的原因。

泗水“丰后”和三国刘备的千古奇缘

一天天,一年年,转眼过了几千年。《三国志先主传》记载:“刘备先祖雄,父弘,世仕州郡,雄举孝廉,官至东郡范令。先主少孤,与母贩履织席。年十五,母使行学。”东汉灵帝末年,汉朝再次遭受打击,张角聚黄巾起义,天下大乱。

泗水“丰后”和三国刘备的千古奇缘

这一年,刘备二十四岁,依然落魄江湖,靠编草鞋和草席等为生。身为皇室后裔,他不甘于一辈子碌碌无为,想干一番大事业。于是带着自己的结义弟兄投身到征缴黄巾的潮流,数有战功,谋得了“安熹尉”一职。

泗水“丰后”和三国刘备的千古奇缘

公元189年,刘备投奔公孙瓒,被上表为“别部司马”,北海孔融被黄巾包围,使太史慈求救与刘备。刘备率部前去解救孔融,无巧不成书,路过丰后岭,夜宿风后庙。刘备沐浴更衣,十分虔诚的祭拜“风后”,“风后”显灵。观备龙目虎步,两臂下垂过膝,天生帝王之相。随托梦刘备,将女娲补天之术和帝王治国之道传授给刘备,助其匡扶汉室江山,三分天下,成就帝业。“风后”叮嘱刘备将草编之术传于他的后人,让风后岭附近的群众都学会编席这门养家糊口的技艺。

泗水“丰后”和三国刘备的千古奇缘

泗水“丰后”和三国刘备的千古奇缘

刘备醒来后按照“风后”的嘱托,手把手的把自己的编席、编草鞋的技艺传给了风后岭附近的村民,才依依不舍的拜别风后庙前去解救孔融。刘备按照“风后”梦里亲授的兵法成功解救孔融,孔融为感“风后”大恩,亲自率领族人来风后岭祭拜“风后”,并为“风后”重塑金身,并留族人在此居住,世代守护祭拜风后庙,风后庙香火至元朝一直十分旺盛,直到现在丰前、丰后庄姓孔村民的有相当一部分。至此风后村人人学编,家家卖席,一千多年来长盛不衰,风后庄村发展成为全国出名的“编席”村。

泗水“丰后”和三国刘备的千古奇缘

泗水“丰后”和三国刘备的千古奇缘

从县人大退休的韩继谦主任来丰后庄村调研时给我们说,丰后编席历史悠久,1976年唐山大地震后成立了后勤保障处,他们慕名联系当时的泗水县委办公室,从泗水中册丰后订购一万领席,用于搭建防震棚。时间紧任务重,丰后庄村民克服困难、加班加点,保质保量的按时完成了任务。

泗水“丰后”和三国刘备的千古奇缘

泗水“丰后”和三国刘备的千古奇缘

当唐山地震后勤保障处的工作人员开着车来拉席时,善良淳朴的丰后庄村民只收取了购买秫秸的成本钱,丰后庄村民的奉献和大爱博得了全国人民的赞扬。问他们为什么?这些忠厚实在的编匠们说:“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大灾大难时能用的上我们这门手艺,我们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为国家和灾区能做点贡献,受点苦、受点累,没什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