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鐵公司是幹什麼的?

編者注:當前的國內城市軌道交通行業可以說,正在進入一個飛速發展的時代,在積極發展城市軌道交通的同時,一些地鐵建設、運營、管理的問題,地鐵的建設管理者們真的想清楚了嗎?我們邀請到資深地鐵運營管理專家與大家一同探討地鐵運營管理的那點事兒。


隨著國內城市軌道交通領域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地鐵公司的成立,給所有地鐵從業人員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在地鐵行業混跡多年的我,慶幸遇到一個好時代。同時,我也在認真思考,地鐵公司的目標是什麼,地鐵運營管理到底應該怎麼做?


地鐵公司是個什麼性質的組織?


觀點一:有人認為地鐵公司代表政府管理地鐵,是介於政府和普通企業之間的特殊性質大國企,在一些城市,地鐵公司的高層都是由政府任命的。

觀點二:地鐵公司是大工廠,它解決了大量人員的就業。

觀點三:地鐵公司就是一家普通公司,只有盈利才能繼續發展和生存。

對於這個問題,以上看法都有其正確的一面,仁者見仁了!

在國家倡導的政企分開的今天,鐵道部和鐵路總公司都已正式分離的背景下,地鐵公司應該是一個現代化企業,需按照現代化企業的管理方式去運作管理,建立科學的管理體系,從市場上招聘人才,鼓勵人才流動,帶來不同的管理思想和知識;當然,一個城市的地鐵公司也應該不止一家,而是像其他行業一樣,百家爭鳴,形成良性競爭,促進行業可持續性發展。

一家獨大,怎麼玩?服務怎麼提高?票價怎麼控制?


地鐵公司是幹什麼的?


地鐵公司的目標是什麼?它是幹什麼的?


既然地鐵是一個企業,根據管理大師德魯克對企業的定義,企業目標就是滿足顧客需求。與乘坐高鐵一樣,顧客對地鐵的需求,最基本的是要安全、不要晚點、乘坐舒適便捷。

同樣地,地鐵公司的目標就是滿足乘客需求,提供安全、準時、便捷舒適的運營服務。

從一個普通白領上班族刷卡進站的那一刻,地鐵的服務便開始了。乘坐地鐵是否安全,是否會由於信號故障或者列車晚點而滯留車站?由一條線換乘至另一條線是否方便快捷?他乘坐的這趟車會不會準時,中途會不會無故停留在區間?

這些都是一個乘客關心的問題,同時也是地鐵公司的服務目標,這就是一個優秀地鐵公司該乾的事情。

如何實現這個目標呢?


在探討這個話題之前,有必要學習一點專業知識了。

實現安全、準時的目標,拽一點專業詞彙就是:保證地鐵系統的安全性、可用性。

根據《EN50126鐵路應用—可靠性_可用性_可維護性和安全性標準》,安全性、可用性是由可靠性、可維護性,以及運用和維護來決定。


地鐵公司是幹什麼的?



安全性:不發生可能引起人員傷亡、財產損壞、環境破壞的能力。

可用性:當所需的外部資源滿足時,產品在給定的條件和給定的時刻或時間間隔內執行規定

功能的能力。

可靠性:在給定的條件下和給定的時間間隔內,某一部件能完成指定功能的概率。可靠性通常用平均故障發生間隔時間(或走行公里數),來評定可靠性指標。

可維護性:在規定的條件下和規定的時間間隔內,按規定的程序和資源進行維修時,能夠完成規定維修工作的能力。

運行:包括環境條件、人為因素、運行管理程序,後勤等。

維護:包括人為因素、維護程序、售後服務。

這幾個詞,聽上去真的太專業了,應該怎麼理解他們的關係?舉幾個例子就明白了。

當設備失效時,可能造成人員傷亡、財產損壞、環境破壞時,就是安全性相關的。例如地鐵車輪車軸斷裂,造成安全事故,這就是安全性問題

假如,列車車軸質量差,經常出現裂紋,就是可靠性影響了安全性。假如車軸有裂紋,日常的外觀檢查看不出來,或需要拆除列車才能檢查和修復,導致安全隱患發現不了,這就是可維護性影響了安全性。

假如車軸在一個震動很大的環境中,長期使用。這就是運行條件影響了安全性。

假如發現車軸裂紋或,沒有立刻停止使用,仍然帶病運行,這就是

運行管理影響了安全性。

假如維護人員按照要求去檢查車軸裂紋,檢查裂紋,沒有及時修復,這就是維護管理影響了安全性。

當設備失效時,不會產生安全問題,但會造成相關功能不可用,則是影響可用性。

例如車輛的廣播系統、空調系統,不會導致安全問題,只會影響該功能的可用性。車站開始運營後,站務人員忘記打開電梯,這就是運行管理影響了電梯可用性。

信號系統故障,由於維護人員技能不足,花費數十分鐘才修復故障,就是維護管理影響了系統可用性。

地鐵系統的RAMS全生命週期管理,是一個龐大的體系工作,安全性、可用性的目標管理,也稱為安全風險、服務風險的管理,建立全面完整的風險管理體系,落實風險控制措施,配備有能力的運營維護人員,做好預防維護和應急管理,才能實現地鐵系統的安全、準點的目標。

這是個很大的話題,也是很多地鐵公司一直在探究和研究的話題,全國的地鐵公司這麼多,誰敢說可以把這些東西研究的很透徹?

研究透這些,你就是一家優秀的地鐵公司!

新動力:便捷、舒適性


軌道交通發展到如今,安全性、準點的需求基本滿足後,便捷、舒適需求成為地鐵新一輪發展的源動力。

越來越多的地鐵線路,聯通了機場、火車站、城郊、給我們提供了便捷的軌道交通服務同時,極大緩解了地面交通擁堵。

更長、更寬的8A編組列車成為大城市的主流,將極大緩解車廂擁擠問題。

最新的線路,地上到地下全部設置了直梯,供攜帶大行李和行動不便人士使用。地鐵線路中,4G的普及和免費wifi的逐步引入,讓你的旅程不再孤獨。城市軌道交通行駛速度的不斷提高……

乘客對地鐵便捷、舒適的需求,對當今地鐵行業的發展已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不斷滿足乘客的需求,是地鐵規劃、設計、建設、運營管理者一輩子的事業,並將繼續引領行業的發展。

眾地鐵公司們,你們準備好了嗎?

實現了安全、準點、便捷、舒適的目標,就是一家成功的地鐵公司?


地鐵歸根結底是一個企業。

企業運作是需要成本的,而地鐵每年的運作成本都是數億計算的。可以說是一個天文數字,也不過分。

目前,國內地鐵公司絕大多數都是虧損的,沒有政府的財政支持難以維持。但我的觀點是:只要是依靠政府撥款,沒有經營壓力的地鐵,想不虧損,幾乎是不可能的。

為什麼?

很簡單:只有地鐵公司不依靠政府撥款,獨立運作時,地鐵公司管理人員才會將地鐵公司當成自己的企業來經營。地鐵的虧損情況、生死存亡與管理人員的職業前途息息相關時,管理人員才會有危機感;在保證地鐵安全、可靠運行的前提下,將地鐵收支情況與個人業績掛鉤時,管理人員才會努力去創造收入,才會想方設法的節約成本。

就像中國早期的一些國有企業的MBO。不要覺得這是危言聳聽,在資本市場如此活躍的今天,誰敢說地鐵公司就不適合MBO?

拋個問題:管理體制不改革,激勵機制不改變,缺少利益驅使,難度又大的事情,誰有動力去改進?地鐵仍將是無底洞,仍會長期虧損,持續不斷地用納稅人的錢填這個大坑!

隨著國家、政府的政策開放,引入更多社會投資到軌道交通行業。我們看到了政府改革的決心,相信國內的一些地鐵公司將逐步成為一個自主化經營、獨立運作的企業。

地鐵公司怎麼掙錢?


一個企業要實現盈利,無外乎兩個辦法,一個開源,一個節流。

一般來說,只要說到盈利的地鐵公司,不大家都會不自覺地提到地鐵行業的典範——香港地鐵。

香港地鐵是如何開源節流的?

也許,看看港鐵與國內地鐵的對比,大家就明白為什麼港鐵盈利了。

【物業開發】:

港鐵在建設一條地鐵時,從政府那裡拿到了建設地鐵的車站和車輛基地用地(面積有好幾個足球場)的必備土地。港鐵在這些土地上修建大樓,下面用於行駛地鐵。地面上是各種高檔寫字樓、購物商場、居民樓。交通的便利性,極大提升了這些大樓的價值,對於這些土地,港鐵或租、或賣以獲得豐厚收入。

國內的地鐵,規劃者為了修建車輛基地和車站,費勁腦汁,到處找地拆遷。好不容易在荒郊野外找到一片地用於車輛基地,仍然需要大量拆遷費用。但這些用地全部用於地鐵,又無法充分發揮其價值。

尷了個尬的。

這裡要提一下重慶輕軌,重慶輕軌集團充分利用車站的用地修了大樓,反而是一種不錯的物業開發。


地鐵公司是幹什麼的?



【小商鋪】:

去過港鐵的人,一定會對地鐵內便利的小商鋪印象深刻,有賣書的、飲料的,化妝品的等等。這些小商鋪都是港鐵出資修建的,通過出租商鋪獲取利潤。

國內地鐵:地鐵站的站廳層真是寬敞無比,資源大大的浪費。這麼好的地方,幹放著,簡直是暴殄天物。


地鐵公司是幹什麼的?



為什麼國內地鐵沒有小商鋪?

據說是因為政府擔心消防疏散問題,人員滯留有安全隱患,所以不允許地下設置有小商鋪。

其實這不是個問題,港鐵的小商鋪那麼多,卻從沒有聽說有安全問題。

國內的地下商場也是密閉空間,小商鋪琳琅滿目;飛機場登機口附近大量的小商鋪;高鐵候車廳各種商鋪。都很安全的嘛!

所以說,安全風險不是問題。行不行,能不能搞,完全在於決策者。

小商鋪帶來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為乘客帶來便捷的服務,解決就業,增加地鐵公司收入,減少政府補貼,最方便的還是乘客,在地鐵站裡,餓的眼冒金星找不到吃的是一種什麼感覺?

換一種思路,結果可能不一樣。

只在人員稀少的站廳層增加小商鋪,要通過消費驗收,日常安全管理由地鐵公司負責。小商鋪帶來的就業人數,政府補貼的減少,算作政府官員的個人業績。小商鋪獲得的收入,部分作為地鐵員工的福利。

物業開發和小商鋪是港鐵收入的重要來源,也是與國內地鐵公司最主要的區別。

【其他方式】:

其他的開源方式就是票務收入和非票務收入。

票務收入:當然就是乘客坐地鐵花費的票錢了。

非票務收入:凡是人多的地方,就孕育著巨大商機。

如何做好非票務業務,就要看各家地鐵公司的管理人員的水平了。

擁有敏銳市場嗅覺、極具創新思維,開拓精神的人,是做好這個工作的關鍵。

地鐵公司要想多賺錢,最好從社會上公開招聘,充分挖掘社會資源,支付有競爭力的工資以及額外的收入提成。激發人才的積極性。

當前過國內地鐵公司的一些非票務業務一般就是一下幾點:地鐵廣告收入(重要來源), ATM取款機、設置各種飲料自動銷售機、地鐵相關的紀念品、紀念票等。

實際上,這些業務賺不了多少錢。

所以,對於地鐵運營公司來說,難點在於如何充分利用好地鐵這個平臺。只要敢想、敢幹、敢創新,一切皆有可能。


地鐵公司是幹什麼的?



說完開源,接下來說說節流。

首先,我們要知道地鐵的運營成本,主要有哪些?

最主要的有三大類別:電力成本、人力成本、設備設施成本。

電力成本:地鐵列車牽引用電、空調、照明、電梯等各專業設備設施用電。

人力成本:工資,五險一金、辦公費用、衣裝費用等。

設備設施成本: 維護成本、修理成本、更新成本、改造成本

至於如何節約成本,是個很大的話題,此次不展開說了。

總之,地鐵公司的目標很簡單,就是為廣大乘客提供安全、準點、便捷的運營服務。在此目標基礎上,建立全壽命週期科學的風險管理體系,做好開源節流工作,實現企業和員工的可持續發展。

有了清晰的目標,接下來就要思考,地鐵公司究竟應該設立什麼樣的組織架構、開展哪些活動來實現這些目標了。

至於這些問題,下次,我們接著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