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还有发展前景吗?

天幕华帘


关于厦门的发展前景如何,我简单说说我的看法。

产业结构

厦门未来目标是打造总部经济不会有制造业。制造业目前岛内没有、岛外在减少、整体在外迁,这是必然的趋势。目前我国城市产业发展的趋势就是制造业从一二线城市转移至三四线城市,一二线城市只留集团总部。打造区域城市群产业分散布局协同发展是未来发展方向,所以不再依赖一城独大产业过度集中,什么都有的发展模式。

就拿国内目前做的最好的粤港澳大湾区来说,广州是行政、商贸中心、香港是金融中心(目前还是以后不好说)、深圳是科研创新中心、东莞是制造业中心,区域布局清晰产业明确各司其职。

所以根据厦门规划也是往这个方向走,目前厦漳泉城市一体化初具规模,厦门的定位也很明确就是以互联网高新技术产业、文创产业及金融业为主的区域核心城市。以厦门体量想要达到国内其他发达城市群的规模显然是很困难的,那走小而精致就很符合厦门发展的定位,所以大工业大制造业迁离到泉漳也就成顺理成章。

土地房价

厦门房价确实有点夸张了,这也是很多人吐槽厦门的点,岛内均价已经飙到5万以上,超过广州排在北上深后全国第四,直接比肩一线城市。厦门本岛面积本来就不大,岛内北部湖里区一个机场占了一大块地,南部思明区一座大山和厦大直接去了一半的面积,所有行政部门和公司都扎堆太过拥挤。

厦大是教育部直属院校,行政级别上校长和市长是平级的,海对面一个小岛鼓浪屿又是世界文化遗产,这两个厦门市都管不了,这么好的两块地名头又这么大周边房价自然往上飙。说实话厦门的用地确实紧张,厦大之前要地扩建,厦门岛就这么点,市政府自然是不给,最后没办法厦大就在九龙江入海口对岸的漳州搞了个分校区,从本部乘船直接可以过去。

发展前景

厦门想要进一步发展市中心建成区面积是很大的问题,为什么厦大不在岛外建校区,还不是因为太远,没有政策支持谁都不愿意去岛外全部在岛内挤着。不过厦门现在应该也在慢慢布局规划,把高铁站放到了岛外的集美,翔安规划了个机场,这就有利于区域职能分布了。

先说集美,既然厦门北站放在了集美而集美可用地又大,那么开始围绕集美大学打造大学城,把岛内除了厦大之外其他大学院校全部搬过去,再围绕北站建设高新产业园比如软件园三期,这样整个集美就形成了一个科研教育产业区。

再说翔安,未来随着翔安新机场建成,厦航应该也是要过去的,可以学北京把市政府迁往通州,把厦门市政府部分行政职能部门逐渐迁出岛内安置到翔安。

这样岛内外三地就形成了职能划分,能够很大缓解岛内拥挤的情况,不过这么做可能会拉高翔安和集美周边的房价。

厦门目前也在着力规划发展思明区和湖里区之后第三区集美,虽然这些规划建设早就应该做了,不过也不算太晚,所以厦门未来的发展还是很值得期待的。


MR火羽白


个人感觉,厦门要发展,只能把漳州兼并了,兼并泉州不现实,只有土地面积大了,各工业用地和产业园才能进来,土地面积大,也能把房价匀下去,买得起或租得起房,人才就能流入,而不是像现在这样一直流出。

我在厦门12年,以前的宵夜店那是密密麻麻,食客云集,现在呢,关店潮,不但宵夜店少了,食客也稀稀拉拉,很多人在感叹人越来越少,因为生意不好做了,但政府的数据又是人越来越多,不知道听谁的,我个人看到的就是餐厅冷冷清清。

偶尔我也会觉得厦门还是有点漂亮,政府在公共设施上投资不少,这点是要点赞的,但外来人口的幸福指数更应该保障,不然那些设施给谁用。最后很现实的一句总结:高房价已经掐住了厦门发展的咽喉。


看见乌托邦


厦门有没有发展前景,这其实是个伪问题。

1.关于厦门有没有发展前最,不仅是厦门,福建的许多城市,如一线的福州、泉州,更有甚者,全国的许多城市、区域,即使如北上广深者,都面临着这个世纪之问。厦门有没有前景的问题,是中国所有的城市都面临着如何转型升级的问题,说厦门腹地太小,这仍然是传统一味追求扩张、一味追求做大的思维。如果一味地追求做大,所有的城市都会面临腹地偏小的问题。


2.关于厦门有没有发展前景的问题,与厦门腹地偏少关系不大,与国内其他城市相比,厦门的优势是结构性的、战略性的,关键是主政者的思维突破,主政者希望把厦门建设成什么样子。美国的华尔街不会比厦门大吧,却控制着全球的资本流动,他们有担心腹地的问题么,全球都是它的腹地;美国的硅谷会比厦门大么,却聚集了全球最顶尖的企业,个个企业富可敌国。

厦门如何破解腹地偏小的战略难题?

1.为破解厦门战略腹地偏小的难题,有人提出了厦漳泉同城化,也有学者提出未来金门和厦门合并,这些都是做大的思维,若干年后又会碰到类似腹地不够的问题。

2.要破解厦门腹地偏小的难题,需要站在国家层面、国际层面对厦门进行重新定位,需要有巅覆性的思维和发展模式。厦门在做大方面已经很优了,现在应该放弃一味做大的思维,在做精、做尖、做深等方面下功夫,可以在江西等内陆省份或金砖国家或非洲国家设立“飞地”,将厦门传统制造业逐步转移到这些“飞地”,这样不仅可以拓展厦门的发展空间,而且这些“飞地”可以成为厦门的战略纵深。



部落酋长刘飞洲


厦门在整个福建是发展最好的城市之一,又是副省级城市、经济特区。怎么会没有发展前景呢。且“发展”一词用的太广泛,每个城市都有发展的方向、发展的目标。每个城市在长期的发展中定然会存在一定的问题,如果存在问题了就觉得没发展,那我告诉你你不适合当市长。

厦门是总体发展都是挺好的,2016年GDP增长8%、2017年GDP增长7.6%、2018年GDP增长7.7%,其中比较优秀的行业包括旅游行业、房产行业、互联网行业……,但这里也因为房价太高失去了很多技能型人才。

厦门是一个地方面积相对不大的城市,如果是单纯靠发展第一、第二产业那么个人觉得肯定发现不过大城市,虽然地理位置优越,但毕竟面积有限。如果是以发展第三产业为主就具有很大的潜力,比如发展金融业、发展互联网行业、发展其它服务型行业等。

问这个问题的人可能是在工厂上班、或这两年在房产公司上班、或其它不景气的行业,对厦门经理发展出现迷茫。曾经听一个公司总经理老说“厦门只是小渔村”,其实我心里对他充满鄙视,心里认可他是无知人类。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越、当地政府积极、国家政府扶持,这城市会只是个小渔村?

综述,我对厦门不管是从政治、经济等各方面都充满信心。




生哥看tou条


厦门作为潜在国家中心城市,可以在和近岸的金门岛和对岸的台湾岛的各层次交流中,发挥更大作用。而且厦门作为龙兴之地,感情上也必须加分。

厦门2016年GDP预计3737亿元,增长8%;固定资产投资2170亿元,增长15%;财政总收入1083.3亿元,增长8.2%。厦门目前人口387万人,不要和内陆其他动辄千万人的城市比较,看看对岸不少了。

2017年全年厦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4351.18亿元,增长7.6%,其中第一产业增长2.1%,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815.92亿元,增长7.2%,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41.1%,拉动GDP增长3.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512.03亿元,增长7.9%,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58.7%,拉动GDP增长4.4个百分点;GDP的三次产业结构为0.5:41.7:57.7。

另外厦门的税收直接是归中央财政的,而且中央又给厦门拨款,就相当于花自己的钱。


路易斯的鹿


厦门市个极具发展潜能的海湾城市,只是近年来市领导班子缺乏发展宏观眼光,只盯在岛内甚至只用力于思明区鼠目也!再,厦门急缺战略纵深,可惜省委甚至中央也反应迟钝!“同城化”是个虚词,只能在厦漳泉之间制造矛盾而行不成合力。应在行政区划上把厦漳泉做成一个行政区上做文章,如此可以把三变成《大一》做成海峡西岸在经济政治文化科技人文等领域对台湾民众的吸铁石,形成东南沿海除长江三角区和粤港澳大湾区之外的新的发展极是极具前景。如此发展下去用不多就一定会形成自渤海湾区——长三角经济区——福建东海对台政治经济科技旅游人文等领域的磁吸区。如此我国的社会发展和民族复兴战略就活了!再,这也是一带一路战略的极其重要的一环啊!


武春生4


一个地方发展有没有发展前途不是单单看目前暂时的房价和公共设施等方面就能肯定的!最起码的基本条件就是要有发展空间范围,以后才能有发展潜质!如以前的香港,台湾比大陆富裕,各方面比大陆的都好!能说明香港,台湾比大陆🈶发展前途吗?所以,没有足够的空间范围,发展到一定程度会遇到瓶颈的!也可以说没什么前途前途可言的!


信仰98931


厦门发展前景光明无比,只要做好以下五件事。
①人口扩张到1000万。
②聚焦发展旅游文创文化产业。
③改革政府职能与压缩政府干预,激发市场活力。
④聚焦软件、智能制造、区块链、国际金融与贸易、对台贸易等产业。
⑤人力资源大洗盘,引进激发吸引中高端创新性人才。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28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425e00009c153679eb7e\

泓厓子兮


刚看到有评友把泉州漳州的所有资源都说成是厦门的了。真牛!没见过这么理直气壮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的!要记住在泉州人眼中,厦门永远都是泉州府同安县下面的厦门镇。你们在怎么粉饰装扮、在怎么去请所谓专家学者去给你们不顾事实的包装宣传、去恶意串改历史史实都是改变不了小厦门在历史中的真实状况和定位的。

既然你说了这个所谓的厦门道了那索性说清楚,不要这样胡说八道混淆视听。不要这样偷换概念;以偏概全,你用一个含糊的没有定案的只有13年小阶段的所谓厦门道来跟泉州称兄道弟和平起平坐,真的是笑死人了,你以为大家都傻吗?还是你智力低下?信你的才真是傻。泉州府统辖同安县厦门镇千把年,泉州府立时厦门镇或村还没有建制存在,你用这13年的小阶段就要否认祖宗了,天大的笑话!请不要没历史沉淀就像饿汉一样到处随便抓随便抢,把什么都当成是救命稻草一样拿出来到处碰瓷。你拿这种东西来说辞跟拿一张废纸有什么区别?况且你按你所说的这只有13年寿命的所谓厦门道真有存在和历史定案,那当时的这个所谓的厦门道也是指泛古泉州府整个行政区,明白吗?就是说泉州府在那13年里换了名称了叫厦门道,实际还是指泉州府,跟你同安县厦门镇完全没关系是两码事。就像泉州历史上也多次换名一样道理,泉州这个名字福州也用过你能说福州和泉州殊途同归吗。还有泉州解放后一段时间里有叫过晋江地区,但只是名字改成晋江地区罢了,但还是一样指的是泉州大市古泉州府,跟那时的晋江地区晋江县完全没关系完全是两码事的两个等级不一样的行政区。这个道理也是跟你指的厦门道的例子是一样的:此晋江地区是指泉州大市古泉州府跟当时辖下的晋江县完全是两码事!明白了吧!最后这个所谓厦门道存在短短13年后不就又回归泉州本名本位了吗!所以这个所谓的厦门道其实还是泉州府的一个称谓,这个所谓的厦门道和当时的同安县厦门镇是完全没关系的两码事。所以你这是完全的偷换概念篡改真实的史实在用包装去诓别人。

接着具体说下这个所谓厦门道的历史本身,更可以说明历史上的厦门道跟厦门不是一回事!是完全不搭杠的两码事,是两个慨念两个不同的行政级别。厦门道只是古泉州府在一个特殊小时期的改名罢了,而且13年里改了两次名,本来叫置南路道也不叫厦门道,次年才改叫厦门道。去翻翻泉州府辖区和这个厦门道几乎是重合的也就明白了:所谓的厦门道即古泉州府的延续。此厦门道不是彼厦门更跟厦门没关系。民国2年(1913年)2月置南路道,民国3年(1914年)改名;民国16年(1927年)废。才存在13年。这些有心人把一个只存在13年的不是厦门的厦门道拿出来包装说事,拿出来对冲大历史,对冲千年来泉州对同安县厦门镇的管辖;来对冲泉州闽南文化源祖对冲泉州的母体那才真的是天大的笑话,要么真的没文化;要么居心叵测啊!你拿的这是什么历史?是你们在替换概念的篡改历史史实。这是急火攻心下的欺世盗名的赤楼楼的串改历史粉饰自己。目的昭然若揭!

也请不要不知量力,自以为是。离了对泉州的野蛮吸血厦门什么都不是。还有不要梦想把泉州纳入你厦门,泉州人不愿意,没有孙子让爷爷喊爸爸的,更没有一条沙丁鱼整天幻想把鲸鱼吞掉的。小心堵死自己!你们是不是犯了狂想综合症了!请记住泉州和漳州是永远是整个闽南文化的核心价值和源头,泉州是厦门能继续发展下去的依托,厦门离不开泉州但泉州完全可以踢掉厦门独自发展成国家中心城市,我们有我们自己的规划和远景,请你离我们远点!不要整天想着碰瓷。


给出思考方案的批评者


厦门单独发展有局限性,辖区面积小虽然不是至关缺陷。但厦门的发展一直围绕着小岛意识,注定只能发展旅游产业。厦门一开始的规划就是围绕着小岛,导致资源都集中在在岛内。但是岛内却不能发展工业,因为和旅游业冲突。制造业向岛外转移向心力始终在岛内,所以造成岛内天价房价。严重造成制造业人口流失,所以厦门开始发展金融服务和互联网行业。

假设一开始厦门发展集中在集美海沧可能会有不一样的结果,集美海沧的位置集中资源可以很好的辐射整个厦门。厦漳泉同城化绝对是最好的选择,不过如今看来和泉州没戏了。厦漳同城化是个不错的选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