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龍蝦和鱔魚直接混養在蝦田裡是錯誤的做法!最終會讓你顆粒無收

小龍蝦可以與鱔魚直接混養在同一片水域!

持有這種觀點的人人不多,不過也有不少,小龍蝦與鱔魚直接混養在同一個水域,到底行不行!有過養殖經驗的老養殖戶肯定不會認同這種觀點,但是確實又有不少養殖戶這樣想過。事出有因,之所以會產生這種想法,也是有客觀原因的。

小龍蝦和鱔魚直接混養在蝦田裡是錯誤的做法!最終會讓你顆粒無收

接下來將我認為的可能性分析出來,如下:

1,今年小龍蝦的市場價格低迷:今年的小龍蝦的市場價格基本上處於歷史最低,主要是因為受這幾年尤其是去年高價小龍蝦市場價格的誘惑和誤導,所以出現了今年大量資本和新養殖戶入坑養殖,跟風式的養殖直接導致的小龍蝦即時消費市場嚴重飽和,市場上的小龍蝦總產量嚴重過剩,所以自然小龍蝦價格就會直線下跌。我們這邊,老養殖戶還可以通過上半年春季出售高價蝦苗賺一點錢,而今年以及去年下半年開挖蝦田或者塘口的新養殖戶基本上沒有不虧損的。明擺起的,買的30幾一斤的蝦苗,長到成蝦出售的時候只有1幾塊錢一斤,更不用說天天投食餌料的開支,因此,虧損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了。出於對今年的行情的分析和觀望,絕大部分養殖戶都對今後幾年的小龍蝦市場不抱樂觀態度,但是苗子投進去了,不繼續養殖下去,虧的更多,因此為了降低風險都想在養殖小龍蝦的同時,混養一些其他的經濟魚類來規避甚至抵消低價小龍蝦市場價格帶來的風險和損失。而鱔魚正好入了大部分養殖戶的法眼。

小龍蝦和鱔魚直接混養在蝦田裡是錯誤的做法!最終會讓你顆粒無收

養蝦的塘口

2,鱔魚散養看上去吃香,划得來:之所以有很多養殖戶認為鱔魚養殖划算,也是有原因的。在我們這裡,每年的春季和秋季,在捕撈小龍蝦上市的時候,下地籠捕撈小龍蝦上來的時候,總會順便起上來不少的鱔魚,而且都還長的挺大的,更重要的是價格還很高,我們這裡這兩年鱔魚最低價也都沒有低過20塊一斤,而在下半年的秋季,鱔魚價格更是達到了驚人的30幾塊錢一斤,最高的時候有40塊一斤的價格,我清楚的記得9月上旬的時候,蝦田水落到環溝之後,在環溝裡放了10來天的水上漂,每天都能夠捕撈上來10多斤大鱔魚,價格在34元左右一斤徘徊,這10來天賺了將近4000多的利潤,而上個月養殖二季稻蝦的養殖戶的二季蝦價格最高只有16塊錢一斤,因此在這個高落差的對比下,包括我自己,也認為養殖小龍蝦的時候混養鱔魚是可以的。所以很多小龍蝦養殖戶就很想在養殖小龍蝦的時候,額外養殖一季鱔魚。

小龍蝦和鱔魚直接混養在蝦田裡是錯誤的做法!最終會讓你顆粒無收

在蝦田用水上漂捕撈鱔魚

3,對鱔魚養殖的認知誤區:稻蝦田或者塘口裡面的鱔魚往往長得很大,而且一年四季除了冬季不能捕捉之外,在這些養殖水體裡面放各種地籠都能夠有鱔魚捕撈上來,所以很多養殖戶就形成了這樣一個固執的觀念,鱔魚養殖人工養殖起來好像特別的簡單,但是事實上是這麼回事嗎?

鱔魚養殖的生長週期和管理措施以及經濟利潤如何呢?

1,人工規模化養殖鱔魚無法短期出可觀的效益:上一篇文章我就提到過,在人工干預比較少的情況下,鱔魚天然繁殖的話,它的繁殖規模很分散,不能形成規模效應,而且繁殖的週期很長,在自然狀態下,從5月份到9月份都可以產卵繁殖,正因為如此,所以可以發現在稻蝦田裡面幾乎一年四季都可以捕捉到規格大小不一的鱔魚,所以鱔魚一年四季都可以捕撈繁殖這種觀點也讓不少人深信不疑。

但是如果仔細分析的話,養殖鱔魚的投入和技術也是有相應的門檻的,一句話規模化和集約化養殖,至少需要網箱這些設備,而且要改變鱔魚在天然環境下分散產卵繁殖的缺點就必須高密度養殖,這點就和小龍蝦一樣,高密度的人工養殖條件下,鱔魚可以實現集中投食餌料集中上市出售的效果。而將鱔魚直接投放在小龍蝦蝦田水體裡面養,顯然無法實現規模化養殖和集中大規模上市的效果,這樣在經濟效益上對於養殖戶而言沒有太大意義。指望每天額外捕撈10幾斤鱔魚的收入對養殖戶來說好比杯水車薪。

小龍蝦和鱔魚直接混養在蝦田裡是錯誤的做法!最終會讓你顆粒無收

2,鱔魚生長週期長:我曾今和鱔魚養殖戶談過,它5月份放鱔魚苗子,10月下旬養好之後上市出售,這樣推算起來也有5個多月的飼養期,與小龍蝦比較起來,生長週期可以說很長,不像小龍蝦只需要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就可以上市出售,而鱔魚生長週期長,在人工不干預的情況下,每條鱔魚的生長速度也就有很大的差別,有的大,有的小,於是就出現了一年四季有鱔魚出售的假象,事實上從人工養殖角度來看,不能實現規模養殖出售,沒有太大的意義。鱔魚養殖戶收購野生黃鱔做催肥養殖,一般春季或夏季收購鱔苗,養殖到當年停食後(11月)即可上市銷售,養殖期一般5-8個月;也有秋季收購鱔苗養殖到第二年5月以後或年底上市的,這種養殖方法被稱為“兩年段”養殖,這種養殖的週期為10-16個月。開展自行繁殖鱔苗來養殖黃鱔的,一般當年6月繁殖的鱔苗,培育到10月底(停食),可以達到每尾10克左右。越冬後第二年繼續養殖,到10月底,可以長到條重200克左右。整個週期為18個月左右。由此可以看出,人工規模化養殖是無法實現如同小龍蝦養殖短平快特點來規劃養殖的。

小龍蝦和鱔魚直接混養在蝦田裡是錯誤的做法!最終會讓你顆粒無收

規模化養殖鱔魚

以上就是散養鱔魚的缺點分析,除此之外,鱔魚與小龍蝦投放在同一個水域還有一個最大的缺陷,就是鱔魚吃小龍蝦尤其是蝦苗和幼蝦,具體表現如下:

鱔魚屬於兇猛的食肉性魚類,只要是水體裡面活動的小魚小蝦,鱔魚能吃的都吃,也就是說從理論上來講,只要鱔魚數量足夠,可以將蝦田或者塘口裡面的小龍蝦吃的乾乾淨淨。這是其一,另外鱔魚和小龍蝦都喜歡生活在淺水的魯尼裡面以及水草茂盛的地方,所以從生存空間和棲息場所方面來講,是高度重疊的,這就客觀導致了鱔魚對小龍蝦的產卵孵化,蝦苗和幼蝦的生長繁殖構成了破壞,只要有大量鱔魚出沒的地方,小龍蝦基本沒有。

小龍蝦和鱔魚直接混養在蝦田裡是錯誤的做法!最終會讓你顆粒無收

為什麼在蝦田裡面捕撈小龍蝦以及養殖期間,常常可以遇見或者捕撈上來很多鱔魚,這是因為鱔魚散養的自然結果所導致的,散養的鱔魚由於生長速度不同,因此有大有小,再加上人工干預,比如清塘,除雜等日常管理措施,這樣就在客觀條件下,將鱔魚的繁殖量和數量控制在了合理的範圍之內,這樣就可以減少對小龍蝦的傷害。

而且由於稻蝦田和塘口在養 殖的過程中,經常給小龍蝦投食餌料,而這些餌料同樣也是鱔魚愛吃的,所以你就可以經常看到稻蝦田和塘口水體裡面的鱔魚又大又肥。但是這不過是一種錯覺。

小龍蝦和鱔魚直接混養在蝦田裡是錯誤的做法!最終會讓你顆粒無收

總結:

通過上面的詳細分析,可以得出結論,將鱔魚和小龍蝦直接混養在同一個水域裡面是錯誤的想法。從養殖戶最關心的經濟效益來看,直接將鱔魚投放到稻蝦田裡面屬於天然散養模式,無法實現集約化和大規模上市的目的,鱔魚養殖的經濟效益很低,就算單價再搞產量也跟不上來。同時大量鱔魚在蝦田裡面會將龍蝦吃的所剩無幾,導致小龍蝦產量銳減,這兩下來,就是竹籃打水兩頭空,因此這種混養模式是完全錯誤的,正確的辦法是水體裡面養小龍蝦,然後用網箱養殖養鱔魚,這樣兩種魚蝦的收益都有可靠的保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