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运算和它们的逆运算

数学运算和它们的逆运算

一级运算包括加法和减法。

加法a+b=c,由此推出逆运算,减法c-a=b和减c-b=a。

也可以把减法看做加法,即c+(-a)=b和c+(-b)=a。

二级运算包括乘方和除法。

乘方a×b=c,由此推出逆运算,除法c÷a=b和除法c÷b=a。

也可以把除法看做乘法,即c×(1/a)=b和c×(1/b)=a。

三级运算包括乘方、对数和开方。

数学运算和它们的逆运算

乘方a^b=c,由此推出两种逆运算,开方(b√)c=a和对数log(a)c=b。

b√表示b次根号,(b√)c就表示对c开b次方。

log(a)表示以a为底的对数,log(a)c就表示以a为底c的对数。

也可以把开方看做乘方,即c^(1/b)=a,但是对数不行,三级运算不满足交换律。

乘方的塔式结构表示法和对数的log表示法有两个弊端,一是电脑书写困难,二是与加减乘除相比有点混乱,不妨再发明两种简便的符号呢。

数学运算和它们的逆运算

高德纳 高德纳1938年出生于 威斯康辛州密歇根湖畔

高德纳于1976年设计出高德纳箭号表示法,不仅在表示乘方时简化了乘方的塔式表示,还可以表示三级以上的运算。

乘方用高德纳箭头表示为a b=c。

数学运算和它们的逆运算

高德纳箭头运算的意义

给对数也发明一个符号log,不妨用,c a表示以a为底c的对数。

给开方也发明一个符号,不妨用Ж,c Ж b=a表示c的b次开方等于a。

这样显得整齐对称。

数学符号的发明及使用比数字要晚,其数量比数字还多。

数学符号适应数学的抽象与形式化的特点。实质是人类理性思维与抽象思维的产物。

加号曾经有好几种,现代数学通用“+”号。“+”号是由拉文“et”(“和”的意思)演变而来的。十六世纪,意大利科学家塔塔里亚用意大利文“plu”(“加”的意思)的第一个字母p表示加,最后变成了“+”号。“-”号是从拉丁文“minus”(“减”的意思)演变来的,一开始简写为m,再因快速书写而简化为“-”了。

卖酒的商人用“-”表示酒桶里的酒卖了多少。以后,当把新酒灌入大桶的时候,就在“-”上加一竖,意思是把原线条勾销,这样就成了个“+”号。

数学运算和它们的逆运算

到了十五世纪,德国数学家魏德美正式确定:“+”用作加号,“-”用作减号。

乘号曾经用过十几种,现代数学通用两种。一个是“×”,最早是英国数学家奥屈特1631年提出的;一个是“·”,最早是英国数学家赫锐奥特首创的。德国数学家莱布尼茨认为:“×”号像拉丁字母“X”,可能引起混淆而加以反对,并赞成用“·”号(事实上点乘在某些情况下亦易与小数点相混淆)。后来他还提出用“∩“表示相乘。这个符号在现代已应用到集合论中了。

到了十八世纪,美国数学家欧德莱确定,把“×”作为乘号。他认为“×”是“+”的旋转变形,是另一种表示增加的符号。

“÷”最初作为减号,在欧洲大陆长期流行。直到1631年英国数学家奥屈特用“:”表示除或比,另外有人用“-”(除线)表示除。后来瑞士数学家拉哈在他所著的《代数学》里,才根据群众创造,正式将“÷”作为除号。

平方根号曾经用拉丁文“Radix”(根)的首尾两个字母合并起来表示,十七世纪初叶,法国数学家笛卡儿在他的《几何学》中,第一次用“√”表示根号。“√”是由拉丁字线“r”的变形,“ ̄”是括线。

十六世纪法国数学家维叶特用“=”表示两个量的差别。可是英国牛津大学数学、修辞学教授列考尔德觉得:用两条平行而又相等的直线来表示两数相等是最合适不过的了,于是等于符号“=”就从1540年开始使用起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