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士桥”异地迁移完成 这三座古桥将成宣城新景点

李白曾写下千古名作《送友人》的别士桥的最终归宿一直牵动着诸多市民的心。近日记者在北门闸口附近看到,别士桥和桃源桥两座古桥已经完成异地迁移,曾经湮没在澄江路下几十年的古桥再次出现在市民眼前。据了解,这两座古桥迁移后将作为宛溪河畔的景观供市民观赏。

10月30日下午,记者来到了老北门“闸子口”附近,在路边靠近宛溪河的一侧的空地上,已经迁移完成的别士桥静静地伫立着,古桥券顶的“别士桥”三个大字清晰可见。斑驳的桥身上完整保留着岁月的痕迹,整个桥面和桥拱全部由石块修葺而成,桥拱下面还保留着一些当时从原址拆除时,标注石头方位的印记。在古桥的两侧,还有由石块修葺而成的方形的金刚墙,来抵御洪水的冲击。


“别士桥”异地迁移完成 这三座古桥将成宣城新景点


“古桥主体的迁移工作已经完成了,所有的石块都是按照拆除时的位置进行安放。”施工现场负责人周家水告诉记者,今年年初古桥测绘和拆除工作就已经完成,在拆除古桥的过程中工人们已经按照石块在桥上的位置标注了记号,并分类进行了摆放。“当时拆这座古桥的时候可费了不少力气,因为古桥是用糯米汁和石灰来黏合石块,非常结实。我们还得注意石块不会因为拆除破损。”


今年九月份,周家水带着施工队进场重建古桥,这次别士桥的迁移,完全是按照别士桥当初建造时的手法。“我们在重建古桥的时候,先要在桥下搭建木质的桥拱,然后把石块按照原来的样子,用白石灰进行黏合,和当初修建别士桥相比,我们只是少了开采和打磨石块的步骤。基本做到了修旧如旧。”记者注意到,在别士桥南侧大约50米处,曾经位于老宣师后门的桃源桥也已经重建完成。

“别士桥”异地迁移完成 这三座古桥将成宣城新景点

承载几代人记忆

老北门曾经是宣城最为繁华的水陆交通枢纽,也承载了几代人的记忆。“我们小时候就知道北门的两个古桥,一个别士桥,一个丰乐桥。别士桥名气很大,长辈都说李白在这里写过诗。”从小在老北门长大的市民刘先生告诉记者,小时候别士桥还是石板铺就的桥面,两侧还有石制的栏杆。后来澄江路拓宽的过程中,拆除了别士桥的栏杆,将路面铺在了别士桥的桥面上。“现在别士桥又重建了可真是太好了,我已经几十年没有看过别士桥了。”


“别士桥是老北门有着重要意义的一处古建筑,除了唐代大诗人李白曾经在此送别友人并写下被世人广为传颂的《送友人》一诗以外,作为水路转陆路上的重要节点,很多宣城居民也是来此处接送亲友,渐渐的也就在此形成送人的习惯,最终古桥名称也就成了别士桥。”市文物所副所长石巍告诉记者,北门的别士桥、桃源桥和三眼井都是文物保护点,其中别士桥属于单孔石拱桥,长15米,宽10米,横跨在道叉河上。“在第三次文物普查的过程中,我们在拍摄资料照片的时候,就看到过桥顶上石孔,估计是用来栓船的。由此可见当年老北门的繁华。”

“别士桥”异地迁移完成 这三座古桥将成宣城新景点

将成北门新景点

“北门的三座古桥我们都进行了保护,别士桥和桃源桥异地迁移,丰乐桥原址保护,除此之外,在北门改造项目建设过程中挖掘出的石板和石条我们也进行了收集,并计划用到建设中去。”大唐万安置业总工程师张亚平告诉记者,原址保护的丰乐桥已经成为北门的一处景点,接下来别士桥和桃源桥也将纳入整体规划,在北门改造结束后,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我们在两座古桥施工的过程中,多次到现场查看,检查施工是否符合规范。”宣州区文物所负责人芮峰告诉记者,虽然因为城市建设和河道改造,桃源桥和别士桥已经失去了原来作为桥梁的历史功能,但是作为老北门文化遗存,文物部门一直非常重视,而且古建筑异地迁移要求较高,所以我们也一直在关注。“等工程全部完工之后,我们还会组织专家进行验收,并对其进行永久保护。同时我们也呼吁市民注意爱护这两座重见天日的古桥,不要乱涂乱画和破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