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曉峰:長江黃河的“兩河文明”需另有個說法

近幾十年來,在長江流域發現了不少重要的新石器時代、銅器時代的考古遺址,長江流域的上古文化令人刮目相看。於是有人借用一個老詞兒“兩河文明”,稱中國的上古歷史是又一個“兩河文明”。中國的“兩河”:一個黃河、一個長江。

中國的這“兩河”,比原來常說的兩河即西亞的幼發拉底河與底格里斯河要長大得多,兩岸也遼闊得多。另外,黃河長江的水性、兩岸的人文各不相同,歷史關係也很複雜。中國的“兩河文明”需另有個說法。

從地圖上不難看出,幼發拉底河與底格里斯河彼此相距不遠,中上游最近處恐不足百里,下游今天已匯流為一,兩條河流所處的地理、氣候條件基本相同,水性不至於相差太大。歷史上兩河之間(稱“美索不達米亞”)有蘇美爾等古老文明發祥,兩河合力澆灌,養育出燦爛成就,如車輪、曆法、文字。兩條河流在人文發展上的“一體化”,是那裡的明顯特點。

黃河流域的仰韶文化、龍山文化與長江流域的新石器文化不同,是兩大類各自成長的原始文化,互不統屬。即使到了銅器時代,黃河流域與長江流域的人文關係也不是那麼清楚。西亞的兩河流域約在公元前2320年時出現統一國家阿卡德-蘇美爾,形成“兩條河流,一個王權”的局面。而中國的黃河、長江兩流域最早何時共尊一個王權,還是個尚待研究的問題,不過顯而易見的一點是,黃河、長江的統一比西亞“兩河”的統一要難得多,也偉大得多。

唐曉峰:長江黃河的“兩河文明”需另有個說法

在中國早期國家階段,所知力量最大的王權,即夏朝和商朝,都在黃河流域。長江流域可能另有大小王權,或無法確知,或勢力小不成氣候。黃河流域的夏王權勢力是否曾到達長江流域?按史書的說法,大禹曾巡狩到會稽(今紹興一帶),算是到了長江。但今天的歷史學家對此事多抱懷疑態度,認為夏朝不可能遠控江表。商朝的勢力到沒到長江?本來也是否定的人多,贊成的人少,但是最近幾十年來的考古發現提供了一些有利於贊成派的證據,問題開始變得有趣。

首先是1974年湖北黃陂盤龍城商代遺址的發現,其中有城邑宮室、奢侈墓葬、手工業遺址等,各種銅器、陶器的風格與鄭州商朝都城遺址相同。根據這些實物證據推測,很可能是黃河流域商朝的一支貴族率人來到這裡築城定居。問題是,這位貴族為何遠離熱土輾轉至此?他是否負有商王的什麼使命?如果這位貴族不是偶然來到這裡,而是履行商王的一項部署,那麼我們可以說:黃河流域商朝的王權到了長江,“兩條河流,一個王權”的局面獲得了第一個證據確鑿的支點。

不過,盤龍城商朝據點的政治意義,必須有更實際的經濟說明、軍事說明或信仰說明,才站得住,無端的領地擴張、為領土而領土的事情在商代應不存在。在盤龍城遺址被發現以後,繼而探索商王對於長江流域究竟抱有怎樣的需求的問題,便是一個很實際、很重要的歷史地理問題。

在長江流域,不斷有銅器時代的重要遺址被發現,猶如重筆勾勒出長江流域驚人的銅器文明。最有名的當屬江西新幹大洋洲、四川廣漢三星堆遺址。不過在考慮盤龍城商朝據點的戰略意義時,一批商周時代銅礦在長江中游的發現尤其值得注意,它可能提示著北方早期王權覬覦長江的一個重要原因。以文明特徵而論,沒有銅器不成商朝,商王對於銅礦資源的控制一定不吝代價。所以一些考古學家推測,盤龍城商朝據點與控制長江中游的銅礦可能有關係。經濟的需求(銅礦)導致政治行為(諸侯據點),在理論上沒有問題,在歷史事實上也很有可能,也許黃河與長江的政治結合就是這樣開始的。

黃河、長江是中國歷史上的文明大河,其兩岸均為人文淵藪,但“兩河”的政治統一過程並非一件簡單迅速的事,而是一個漸進的歷史過程,它需要強大的王權或皇權支持,還需要跨越大空間的社會組織措施。黃河、長江的最終全面聯合,是中國古代政治家的巨大成就。

(作者為北京大學歷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

原標題為《長江黃河的“兩河文明”需另有個說法》


監製:劉立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