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世奇人:老天津衛的市井與傳奇(一)

俗世奇人:老天津衛的市井與傳奇(一)

《俗世奇人》是作家馮驥才的短篇小說集,裡面共有十八個篇章,每個小故事都很精彩,裡面的人物描寫栩栩如生。翻看到這本書的時候,我被老天津衛的市井生活以及形形色色的人物角色吸引了。馮老師果真厲害,畫家出身的他,還寫了這麼棒的人物故事奉獻給廣大讀者,而且還自創了人物插圖,形象詼諧幽默,休閒之餘不禁令人開懷一笑。2018年,這本小說更是獲得了第七屆魯迅文學獎。

這本書的創作背景是晚清光緒年間,天津衛是水陸碼頭,各種人等往來複雜,雜處一起,在市井民間的生活百態中,有些奇聞妙事便在老百姓中間口口相傳,一傳十,十傳百,再添上點自己的想象和杜撰,漸漸就變成了傳奇的故事流傳下來。馮老師聽到過很多奇聞軼事,心裡就有了收集整理的想法,付諸筆端,於是就有了這本《俗世奇人》。

書中有那麼幾位人物,令人印象深刻。

俗世奇人:老天津衛的市井與傳奇(一)

不破規矩的正骨大夫“蘇七塊”

蘇大夫原名蘇金散,他拿手正骨,名氣不小,當時就連洋人賽馬時折了胳膊斷了腿的,都找他。他的動作乾淨麻利快,診斷精準,一根手指頭隔著肉就能找到骨頭位置,明白裡邊咋回事,“咔嚓咔嚓”兩下,就能把骨頭接回去,病人都還沒覺得疼呢!

他行醫雖然說很有能耐,技藝超群,可脾氣太古怪,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有一件事情,令人琢磨不透,他給自己立了個死規矩:來瞧病者,先拿七塊銀元碼在臺子上,他才肯給看病。

都說行醫者心善,菩薩心腸,他立這個規矩也就罷了,可是遇到特殊情況,有的人拿不出那麼多錢來,可沒有這七塊銀元擺在那,他就不給人家看病。說實在的,這讓別人覺得心裡彆扭,覺得他有點太過分了。

大家背後都叫他“蘇七塊”,他的真名反倒被人遺忘了。

那天他正好和熟人打牌,突然就有人來找他。這是一個拉三輪的車伕,摔壞了右胳膊,疼得厲害,頭冒冷汗,衣服都溼了一大片。他“哎喲哎喲”地直叫喚,求蘇大夫給他看胳膊。可車伕窮啊,拉車的錢還不夠吃飽飯的,他也拿不出七塊銀元來啊。

蘇七塊眼睛都不抬,儘管玩牌,也不搭理他。倒是旁邊的一位看牙科的華大夫看不下去了,偷偷在門外塞給車伕錢。

車伕這次按規矩拿了七塊銀元乖乖碼在臺子上,蘇七塊比閃電還快,一下子站在車伕面前,施展絕活,左拉右推,幾下就把胳膊接好了。他還給了車伕幾包活血化瘀的藥,卻沒再收錢。

等到晚上牌局散了,蘇七塊卻攔住了華大夫,他把七塊銀元塞給他,放到他手裡。“您還別以為我這人心地不善,只是我立的這個規矩不能改!”

華大夫握著這七塊銀元,驚愕得張大了嘴巴。他反覆琢磨著蘇七塊話裡的深意,最終也沒琢磨透。不過他心裡由衷地佩服起蘇大夫這事、這人來!

陳潤解讀:人常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蘇大夫這規矩是自己定的,當然不願意輕易地又被自己破了,這不是錢多錢少的事,也不是心善不心善的事,人在江湖混,規矩就是規矩!

俗世奇人:老天津衛的市井與傳奇(一)

酒婆

酒婆這篇很好玩,講得是一個愛喝酒的女人的故事,她時常來首善街的一家小酒館買酒喝。不過笑過之後,又讓人唏噓不止,心生同情。因為她最後死於車禍,是因為喝了這家老闆的酒後,醉酒失常, 走到馬路中間去了。

這家酒館是底層窮苦人經常來的地方,裡面連個座位都沒有,就是擺一罐酒,也不賣菜。這些賣苦力的窮苦人賺了點錢後就跑來買酒喝,喝得暈暈乎乎的,只為灑脫放縱一下。他們都是純屬過癮解饞的。這家酒館的酒是那種山芋幹釀造的低端劣質白酒,可酒勁實在不小,喝了就上頭,直竄腦袋頂,暈頭漲腦的。老闆奸詐,糊弄這幫窮人,在酒裡面摻假,每每放一些白水進去。其實酒喝進了肚子,大家也都明白,只是這酒價格便宜,所以沒有人願意捅破這層窗戶紙。

酒婆很灑脫,她每天必來,她穿著破爛,像個叫花子。她來的時候會從懷裡掏出一個小布包,四四方方的,裡面是一層報紙,又一層棉紙,層層展開後,原來裡面只有兩角錢。這個畫面描寫,突出了酒婆的身份,她賺的錢很少,很可憐,可她卻還是小心翼翼地包了過來買酒喝,只為這點樂趣。

她每次接過酒,一揚脖,碗底一翻,酒就入了肚中。時間長了,人們都知道她是這裡的頭號酒鬼,就尊稱她為“酒婆”。

酒婆喝完酒,場面可就精彩了。這裡馮驥才老師的描寫非常精彩:

她一路東倒西歪向北去,走出一百多步遠的地界,是個十字路口,車來車往,您還甭為這婆子揪心,瞧她爛醉如泥,可每次將過路口,一準是“噔”的一下,醒過來了!竟賽常人一般,不帶半點醉意,好端端地穿街而過。她天天這樣,從無閃失。首善街上的人家,最愛瞧酒婆這醉醺醺的幾步扭——上擺下搖,左歪右斜,悠悠旋轉,樂淘淘,看似風擺荷葉一般......

他把酒婆醉酒後的憨態描寫得活靈活現。

可是,這個缺德的老闆因為老來得子一事,他突然良心發現,對著佛祖發誓,要洗心革面,做個好人,再也不往酒裡摻假了。

酒賣的是真酒,可酒婆卻禁不起這麼大勁,她拿過酒一飲而盡,然後開始旋轉起來,這次過馬路,她可再也沒清醒過來……

人們時常唸叨起酒婆,說她喝酒從來不欠賬,喝酒只求酒勁,說她是真正的酒鬼。老闆心裡反起了彆扭,因為酒婆出事那天,他賣的是真酒,可沒摻假。賣了這麼多年假酒倒相安無事,可賣真酒反出了人命,究竟騙人不對,還是是誠實不對呢?這人間的道理真是說不清道不明瞭!

陳潤解讀:人世間的事,有時還真是說不清道不明,人們的身體已經習慣和適應了奸商的假酒,你再賣真酒出來,身體反而一時受不了了,真是害人不淺啊!

本文作者陳潤,圖據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