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人法”的變遷:該怎麼識別人才?

中國歷史悠久,絕非虛言。從春秋戰國時期至今,已經走過了2700多年。這2700多年之中,不知興了多少個王朝,又滅了多少個王朝。中國的發展史就是一部王朝更替的歷史,王朝更替的歷史就是人才爭奪的歷史,而人才爭奪的關鍵就在於如何識人。王朝更替的歷史之中又蘊含了多少“識人法”的變遷,從這些變遷之中,大致可以瞭解古人是如何識別人才的。此文僅以

魏文侯時期李悝的“識人五法”、《呂氏春秋》的“八觀六驗”識人法和諸葛亮的“識人七法”為例,談談該怎麼識別人才。

“識人法”的變遷:該怎麼識別人才?

魏文侯時期李悝的“識人五法”

文侯謂李悝曰:“先生嘗有言曰:‘家貧思良妻,國亂思良相。’今所置非成則璜,二子何如?”對曰:“卑不謀尊,疏不謀戚。臣在闕門之外,不敢當命。”文侯曰:“先生臨事勿讓。”悝曰:“君弗察故也。居視其所親,富視其所與,達視其所舉,窮視其所不為,貧視其所不取,五者足以定之矣,何待悝哉!”文侯曰:“先生就舍,吾之相定矣。”

魏文侯問李悝:“先生曾經說過:‘家貧思良妻,國亂思良相。’現在我選相不是魏成就是翟璜,這兩人怎麼樣?”李悝回答說:“下屬不參與尊長的事,外人不過問親戚的事。臣在朝外任職,不敢接受命令。”魏文侯說:“先生不要臨事推讓!”李悝說道:“國君您沒有仔細觀察呀!看人,平時看他所親近的,富貴時看他所交往的,顯赫時看他所推薦的,窮困時看他所不做的,貧賤時看他所不取的。僅此五條,就足以去斷定人,又何必要等我指明呢!”魏文侯說:“先生請回府吧,我的國相已經選定了。”

“識人法”的變遷:該怎麼識別人才?

魏文侯

“居視其所親,富視其所與,達視其所舉,窮視其所不為,貧視其所不取”就是李悝提出的“識人五法”,具體含義是:一是“居視其所親”。看一個人平常都與什麼人在一起,如與賢人親近,則可重用;若與小人為伍,就要當心。二是“富視其所與”。看一個人如何支配自己的財富,如只滿足自己的私慾,貪圖享樂,則不能重用;如接濟窮人,或培養有為之士,則可重用。三是“達視其所舉”。一個人處於顯赫之時,就要看他如何選拔部屬,若任人唯賢,則是真正的賢能,反之則不可重用。四是“窘視其所不為”。當一個人處於困境時,就要看其操守如何,若不做苟且之事,不出賣良心,則可重用,反之則不可用。五是“貧視其所不取”。人在貧困潦倒之際也不取不義之財,則可重用,反之不可重用。

“識人法”的變遷:該怎麼識別人才?

李悝塑像

《呂氏春秋》的“八觀六驗”識人法

“通則觀其所禮,貴則觀其所進,富則觀其所養,聽則觀其所行,止則觀其所好,習則觀其所言,窮則觀其所不受,賤則觀其所不為。喜之以驗其守,樂之以驗其僻,怒之以驗其節,懼之以驗其持,哀之以驗其人,苦之以驗其志。八觀六驗,此賢主之所以論人也。”

“八觀”的意思是:當一個人身處順境時,觀察他善待的是什麼人;當一個人地位顯赫時,觀察他舉薦的是什麼人;當一個人財富豐厚時,觀察他豢養的是什麼門客;當一個人聽取別人的意見後,觀察他行動中落實了什麼內容;當一個人無所事事時,觀察他有什麼愛好;當一個人有一定的發言權時,觀察他講的是什麼東西;當一個人窮困潦倒時,觀察他不能接受什麼;當一個人地位卑賤時,觀察他不會做什麼事情。

“六驗”的意思是:使一個人高興,藉以考驗他能否堅持自己的操守,看他是否得意忘形;討好一個人,看他有沒有什麼癖好;使一個人發怒,考驗他自我控制的能力;使一個人恐懼,看他能否堅定立場、凜然有為;使一個人哀傷,考驗他的為人品性;使一個人痛苦,考驗他是否意志堅定。“八觀六驗”正是賢明的人識別人才的辦法。

“識人法”的變遷:該怎麼識別人才?

白居易

諸葛亮的“識人七法”

蜀相諸葛亮在《知人》一文中提出了自己的識人七法,即“一曰,問之以是非而觀其志;二曰,窮之以辭辯而觀其變;三曰,諮之以計謀而觀其識;四曰,告之以禍難而觀其勇;五曰,醉之以酒而觀其性;六曰,臨之以利而觀其廉;七曰,期之以事而觀其信。”此七觀可概括為:志、變、識、勇、性、廉、信等七項內容。

一是“問之以是非而觀其志”。詢問他一些事關大是大非的問題,以此瞭解他是否有遠大而堅定的志向。二是“窮之以辭辯而觀其變”。以無懈可擊的言辭把他逼得理屈詞窮,以此瞭解他的應變能力。三是“諮之以計謀而觀其識”。詢問他對有關事情的看法,以此瞭解他是否有遠見和謀略。四是“告之以禍難而觀其勇”。讓他去處理特別棘手甚至是有風險的事情,以此來了解他是否有勇氣面對任何情況。五是“醉之以酒而觀其性”。伺機讓他喝醉酒,以此瞭解他的真實品性。六是“臨之以利而觀其廉”。給他有利可圖的機會,甚至是讓他走上重要崗位,以此瞭解他是不是能做到清廉。七是“期之以事而觀其信”。和他商定約好某件事情,以此瞭解他是不是能說到做到。

“識人法”的變遷:該怎麼識別人才?

周公輔文王

任何“識人法”都不是萬能的

這裡必須要強調的就是,不管是魏文侯時期李悝的“識人五法”,還是《呂氏春秋》的“八觀六驗”識人法,或者是諸葛亮的“識人七法”,任何“識人法”都不是萬能的,都有各自的利弊所在。就以諸葛亮的“識人七法”而言,僅僅是“窮之以辭辯而觀其變”這一條就有其弊端所在。這條“識人法”要求“以無懈可擊的言辭把他逼得理屈詞窮,以此瞭解他的應變能力”。但具有諷刺意義的是,當初諸葛亮就是以這條“識人法”檢驗馬謖,認為他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而老辣的劉備就一眼看出馬謖的致命弱點就是“言過其實”,最終事實證明劉備的判斷是正確的,而諸葛亮看走了眼,以致軍事上遭受重大損失。

“識人法”的變遷:該怎麼識別人才?

王莽篡漢

馬謖的例子說明了任何“識人法”都絕對不可以機械搬用,認為凡是符合這些“識人法”的就一定是人才,凡是不符合這些“識人法”的就一定不是人才。要知道,任何“識人法”都是僵化的、固定的,都是死的。而人則是世界上最活躍多變的,最難以捉摸的。不能以一時一事的表現,就斷定某個人是個人才或者絕對不是個人才;而應該對他進行長期的跟蹤、考核,據此,才能作出科學、公正的判斷。

白居易曾在《放言五首·其三》一詩中寫到:“贈君一法決狐疑,不用鑽龜與祝蓍。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未篡時。向使當初身便死,一生真偽復誰知?”想當初,周公也曾被流言蜚語所攻擊,人人都以為他要篡位,但後來的事實證明周公是被冤枉的;而王莽在篡奪政權之前,為了收攬人心,常以謙恭退讓示人,但最後他卻篡漢自立。假如周公在被證明清白之前就死了,而王莽在篡位前就死了,那麼他們一生的善惡、真假又有誰能知道呢?

“識人法”的變遷:該怎麼識別人才?

言過其實的馬謖

所以,結論就是,如果我們要正確、科學地識別人才,唯一能做的就是,把各種“識人法”結合具體的實際情況綜合起來運用,對其進行長期的、動態的考核瞭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