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將軍李廣,終身沒有實現封侯的理想,是因為運氣不好嗎?

李廣,是隴西成紀人(今甘肅天水秦安縣)。先祖為秦國大將李信,曾因荊軻謀刺秦王而率軍伐燕,攻佔燕國都城。後又追燕王及太子丹至遼東,取太子丹首而歸。

李廣長大成人後,身材魁梧,驍勇絕倫,騎射精良,多次隨漢文帝出征匈奴,斬殺匈奴首級很多,被任為漢中郎。也多次隨漢文帝打獵,捨死忘生,與猛獸格鬥。漢文帝曾嘆道:可惜呀,你沒遇到時機,假如讓你生在高祖時代,封個萬戶侯不在話下!

飛將軍李廣,終身沒有實現封侯的理想,是因為運氣不好嗎?

李廣的一生,主要有以下事蹟:

1、平定七國立大功

漢景帝時,吳楚七國叛亂,李廣隨太尉周亞夫平叛,在昌邑城下突陣搴旗,衝鋒陷陣,再立大功,名聲大噪。但因為私下受梁王勳印,功罪相抵,被調為上谷太守。

上谷為邊關要衝,經常與匈奴戰鬥。每遇匈奴,李廣即身先士卒,奮不顧身。典屬國(官名)公孫昆邪哭著對漢景帝說:“李廣的才氣,天下無雙,他自負,屢次與敵虜肉搏,恐怕會失去他。”漢景帝於是調他為上郡太守。

2、上郡疑兵卻敵眾

上郡就是如今陝西綏德縣,在雁門關內,本來距離匈奴較遠。偏偏李廣生性好動,時常自己出去巡邊,尋找與匈奴作戰的機會。

漢景帝聽說後,就派一親信宦官前來監督李廣。一天,這位宦官帶著幾十個騎兵耀武揚威地在邊境上馳騁,不料卻遇上三個匈奴人,宦官以為自己人多勢眾,就想活捉他們。誰知那三個匈奴人毫不畏懼,持弓怒射,轉眼幾十名隨從紛紛中箭落馬,宦官也受傷逃回。

李廣聽說後大怒,並斷定那三人是射鵰手,便急忙帶領一百名騎兵追擊。跑了幾十裡外,才看見那三名匈奴人連馬都沒騎,正不慌不忙走著。李廣盤馬彎弓,立發三箭,兩名匈奴應聲倒下,另一名也被活捉。李廣剛要回歸,望見匈奴有數千騎兵正在趕來。他們看見李廣人數不多,以為是漢朝派來故意誘敵他們的騎兵,就立即上山佈陣。

飛將軍李廣,終身沒有實現封侯的理想,是因為運氣不好嗎?

李廣的這一百騎兵也非常恐慌,都想奔馳轉回。李廣只有百餘騎,戰無可戰,走不及走。李廣卻命令騎兵繼續前進,進到約離匈奴陣地二里許停了下來,又下令說:“都下馬解鞍!”他的騎兵說:“敵人多而且離得近,如果有緊急情況,怎麼辦?”李廣說:“那些敵人以為我們會走,現在都解鞍就表示不走,可以使敵人更加堅持認為我們是來誘敵的錯誤判斷。”李廣甚至到匈奴陣前從容下馬,席地而坐。匈奴一直懷疑漢軍有詭謀,沒有敢主動出擊。只有一個匈奴的白馬將軍出陣瞭望,李廣一看機會來了,竟躍馬相迎,張弓發矢,一箭將白馬將軍射死,然後再回到原處坐下,鎮靜自若。匈奴仍是疑惑,夜半時,匈奴兵還以為漢軍有伏兵在旁邊準備夜間襲擊他們,竟全部撤走了。實際上根本沒有大軍接應,因為誰都不知李廣去哪兒了。李廣就是這樣一個喜歡冒險的人。

3、被俘虎口卻逃生

漢武帝時,李廣被調入長安,任未央宮尉,雖然進了京城,但李廣對燈紅酒綠的花花世界不感興趣,一心想上戰場建功立業。這時剛好匈奴入侵,邊境告急。漢武帝命令車騎將軍衛青率領一萬軍士人出擊匈奴主力,驍騎將軍李廣另出雁門。漢武帝想李廣已四十的年紀了,就讓他作側翼掩護,側面不是主攻方向,敵兵不多,而雁門又李廣駐紮過的熟路,一定能旗開得勝,取得不錯的戰績。

那知匈奴早已得到情報,知道李廣善戰,不敢輕敵,就調集大軍沿途埋伏。匈奴人也喜歡李廣的勇武,就命令不準傷害,只准活捉他。李廣一見敵人,就奮勇急進,結果落入敵人的埋伏,雖頑強拼殺,終因寡不敵眾,力竭被俘。匈奴將士聞李廣被擒,欣喜異常,也沒有難為他,只把受傷的李廣吊在兩馬之間的繩網中,押去獻功了。

李廣自知此去生少死多,就假裝死去,偷眼看到旁邊有一個匈奴少年騎兵騎著是匹好馬,正得意洋洋高唱凱歌呢!李廣便奮力一掙,扯斷繩索,騰身躍上馬背,奪取弓箭,把匈奴騎兵推下馬下,驅策著馬向南跑了數十里,得與漢軍相會。見李廣逃脫,數百名匈奴騎兵急追李廣,李廣用奪來的匈奴騎兵的弓箭射殺幾個追兵,終於逃脫了。李廣回到漢朝,朝廷將李廣交給官吏處置。官吏認為李廣損失重大,又被敵人活捉,應當斬首,後來李廣花錢贖為庶人。

飛將軍李廣,終身沒有實現封侯的理想,是因為運氣不好嗎?

4、軍前怨怒殺縣尉

李廣被免職幾年後,經常和退隱住在藍田縣的前穎陰侯的孫子灌強常到南山中打獵。一天,他們在面外喝酒歸來,天色已晚,路上正好遇見霸陵縣尉巡夜,大聲呵斥李廣一行人違反夜間禁令,還問他們是哪裡來的?李廣隨從人員說,這是以前的李將軍。誰知這位霸陵縣尉竟輕蔑地說:就是現任將軍,也不宜犯夜,何況是前任將軍呢!

李廣無法,只好忍氣吞聲,待至天明,方才回家。因為在朋友面前丟了面子,心裡總不能釋懷。不久,匈奴入侵遼西,殺右北平太守。於是,上面任命李廣為右北平太守。臨行時,李廣請求霸陵尉與他一起赴任,霸陵尉知道來者不善,可也無法推辭,果然一到軍營,李廣就殺了他,然後上書自行謝罪。此時漢武帝正重用李廣,不但沒有怪罪,反加慰勉了他。李廣對皇帝的恩惠十分感激,工作起來就格外賣力。由於李廣在右北平郡防禦得當,被匈奴人畏懼地稱為“飛將軍”,都處處躲著李廣,好幾年不敢從這裡入侵。

5、北平射箭透石虎

當時右北平猛虎很多,經常出來傷人。李廣帶領士兵日夜巡邏,一面抗敵,一面逐虎。憑著自己百步穿楊的本領,射殺了好多猛虎。一天巡邏喝了點酒,剛準備躺下休息一會兒,突然發現草叢中有一老虎在趴著,連忙張弓搭箭,嗖地一射箭,正中老虎額頭。等手下趕過去一看,發現不是什麼大老虎,而是一塊大石頭。不過這一箭射透石中約有數寸,用手怎麼也撥不出來。李廣自己也感到奇怪,就又射了幾箭,卻一枝也射不進了。但李廣經此一箭,更加聞名了。唐朝盧綸在《塞下曲》中就讚道:

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

平明尋百羽,沒在石稜中。

飛將軍李廣,終身沒有實現封侯的理想,是因為運氣不好嗎?

6、河西苦戰又無功

元狩二年,漢武帝發動河西戰役。霍去病與公孫敖率兵數萬出北地,張騫和李廣出右北平。李廣領騎兵四千為前驅,張騫領萬騎相距數十里隨後。匈奴左賢王亟領四萬鐵騎迎戰,中途與李廣相遇。李廣被匈奴包圍,卻神色不變,命少子李敢帶領壯士數十騎,突圍試敵。李敢左持長槊,右持短刀,躍馬陷陣,連刺帶砍,殺開一條血路,穿通敵圍,又從原路殺回,手下壯士不過傷亡三五人。軍士們本來惶恐,見李敢出入自如,也膽壯起來。李廣命令將士布成圓陣,面向敵人。匈奴不敢進逼,只用強弓勁射,箭如飛蝗。李廣見部下傷亡過半,也令回射,斃敵數千人。眼看箭干將盡,李廣令將士張弓勿發,自己用大黃箭專射敵將。每發一矢,無不奇中,連斃數人。匈奴雖然不敢向前,卻未肯釋圍。相持一天一夜,李广部下疲憊不堪,個個面無人色,李廣卻依然精神抖擻,力持不懈。天亮時分,又與匈奴力戰半日,殺傷相當。匈奴仍不退卻。幸虧張騫率領大隊人馬,前來增援,才把敵人殺退。這一戰,李廣以少敵多,但傷亡過半,功罪相抵,僅得免罰。而霍去病獲得大捷,封冠軍侯復加五千戶。

飛將軍李廣,終身沒有實現封侯的理想,是因為運氣不好嗎?

要說李廣這一生,武藝高強,作戰勇猛,每次戰鬥都一馬當先,殺敵不少,卻沒能有拿出手的優異戰績,是有些點背。因此古人說:

衛青不敗由天幸,李廣無功緣數奇!

7、白首未封悔殺降

李廣曾和星象家王朔私下閒談說:“自漢朝攻匈奴以來,我沒一次不參加,可各部隊校尉以下軍官,才能還不如中等人,卻有幾十人因攻打匈奴立軍功被封侯。我也不比別人差,但沒有一點功勞用來得到封地,這是什麼原因,是我的骨相不該封侯?還是我就命該如此呢?”

王朔說:“將軍回想一下,曾做過事後悔恨的事嗎?”李廣說:“我任隴西太守時,羌人反叛,我誘騙他們投降的有八百多人,用一天時間把他們都殺光了。直到今天,我最大的悔恨只有這件事。”王朔說:“能使人受禍的事,沒有比殺死已投降的人更大的了,這也就是將軍不能封侯的主要原因吧!”

此時的李廣,已是年過花甲,鬚髮斑白,卻還未能封侯。而公孫敖、張騫、霍去病早已被封了,就連李廣的許多部下因功封侯的也有幾十人。李廣的從弟李蔡,才能名望遠在李廣之下,反而從徵有功,先被封樂安侯,後來又遷拜丞相。自己的兒子李敢也被封為關內侯。而自己還什麼功名也沒有,越想越苦惱。陳子昂在《感遇》曾嘆道:何知七十戰,白首未封侯!

古人又說過“李廣難封”,就指此事。李廣自己也很不平,更加渴望建功立業了。

8、迷道失機憤而死

元狩四年,漢武帝又發動了漠北戰役,由衛青、霍去病各率五萬騎兵由定襄、代郡出擊跨大漠遠征匈奴本部,李廣幾次請求隨行,漢武帝起初以他年老沒有答應,後來經不起李廣一再請求,就同意他出任前將軍。

臨行前漢武帝對衛青說“:李廣年老數奇,毋使獨當單于”。意思是李廣年紀大了,別讓他單獨去面對匈奴人。衛青抓獲了匈奴俘虜,審問後得知單于藏在漠北,準備自己帶著精兵直搗虜巢,可想起漢武帝的囑咐,就不讓李廣當前鋒,而讓他和趙食其合兵從東路出擊。東路迂迴繞遠,而且缺乏水草,勢必不能並隊行進。

李廣不願東去,說“我的職務是前將軍,大將軍卻命令我從東路出兵,況且我從少年時就與匈奴作戰,至今才得到與匈奴對陣的一次機會,我願做前鋒,先與單于決戰。”衛青不好直說是漢武帝的意思,就只搖頭不語。

李廣心中非常惱怒,不向衛青告辭就啟程了。領兵與趙食其合兵後,從東路出發。由於軍隊沒有嚮導,在大沙漠中經常迷路,結果落在衛青之後。

衛青率領大軍行進幾百裡,果然發現匈奴大營地,便紮下營盤,用武鋼車四面環圍著。並派五千精騎前去挑戰。匈奴也出動萬騎前來應戰。此時天色已晚,大風忽起,飛沙走石,互不能見。衛青趁機指揮大軍,分開兩翼,左右並進,包圍匈奴大營。單于見勢不妙,連忙帶領身邊數百名衛士從帳後逃出,向西北遁去。此時衛青正率軍與匈奴大部隊拼殺,等到天明,才知道單于已經逃跑了。就急忙派輕騎去追趕,自己也親率大軍急馳二百里,也沒有見到單于的蹤影,就在趙信城中住了一天,吃飽喝足後,命令毀城班師。

飛將軍李廣,終身沒有實現封侯的理想,是因為運氣不好嗎?

衛青率領大軍回到漠南,這才見李廣、趙食其到來。衛青說他兩人逾期遲到,還責備了幾句。這李廣本來想這一次要狠擊匈奴,建立大功,誰知衛青卻讓他東行,後又迷失道路,耽誤軍機,不但無功,反而有罪,此時氣得鬚髯戟張,扭頭就走,。

衛青看李廣氣沖沖走了,心裡想這老將軍也很不容易,就派長史給李廣送去酒食,順便向李廣、趙食其詢問迷路情況,因為衛青要給漢武帝上書報告軍情。長史看李廣臉色不好,就笑著,說讓你的部下來接受詢問也可以。

李廣聽到後,毫不領情,憤怒地說道:我的部下無罪,都是我的過錯,我自己到大將軍那裡受審!

李廣到衛青那裡,流涕說道:“我從少年起與匈奴作戰七十多次,如今有幸隨大將軍出征同單于軍隊交戰,本想痛殺敵人,為國立功,可是大將軍卻調我的部隊走迂迴繞遠的路,我偏偏又迷路,這難道不是天意嗎?況且我已六十多歲,死也不為夭亡了,怎能再受那些刀筆吏的審問汙辱呢?罷罷,李廣今天就與諸君長別了!”說完拔出佩刀,向頸部一揮,等身邊軍士搶救時,已經來不及了。

李廣自刎的消息傳開,全軍將士放聲痛哭,就是老百姓聽說,不論認識與否,也個個傷心落淚。可憐白髮老將軍,一生征戰,沒有沙場捐軀,卻死在自己刀下!

9、名將之家蕩無存

李廣原來有三個兒子,他長子李當戶、次子李椒都已經過世,僅留下幼子李敢。李廣弟弟李蔡,雖然官至丞相,後來因為坐盜景帝園田,下獄後自殺。李敢當時是霍去病的部下,因立有戰功被封為關內侯,如今見父與叔皆慘死,心中悲哀萬分,認為是衛青任意調離李廣。再見到衛青時,就詢問父親死因,過程中話不投機,就揮拳打去。衛青臉上捱了一下,心裡本來慚愧,倒也沒有聲張。但衛青的外甥霍去病卻不能接受部屬毆打自己舅舅,後來在甘泉宮狩獵時射殺了李敢。漢武帝知道後,因為正寵愛著霍去病,就對人說李敢是被鹿撞死的。

至於李廣的孫子李陵,前一篇已經說過,因投降匈奴,被漢武帝滿門抄斬。可嘆隴西世代名將之家,至此在中原蕩然無存!

飛將軍李廣,終身沒有實現封侯的理想,是因為運氣不好嗎?

李廣的一生,經歷了文、景、武三代皇帝,出生入死,身經百戰,卻象個農夫一樣拙於言辭,沉默寡言。他為人正直,待人寬厚。凡皇帝賞賜的東西,都與士兵分享。行軍中遇到水源,食物,士兵沒吃到口中,他就一點不喝、不吃。他一生擔任二千石以上的官位近四十年,卻家裡無餘物,從不說置辦家產的事,因此深得官兵愛戴。

司馬遷曾引用古人的話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行,其李將軍之謂也!還用“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來讚揚李廣的品格。

後代人們還把李廣當作理想中的英雄來頌揚,如唐代詩人王昌齡在《出塞》中就寫道:

秦時名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李廣的一生命運多舛,以致人們常用“馮唐易老,李廣難封”來感嘆。他終身沒有實現封侯的理想,雖然有運氣的成分,但應該也有性格的原因,人說“性格即命運“,或許是有道理的。比如怒殺霸陵縣尉,及誘殺八百羌人及後來因失道而自殺,都顯出他心胸狹窄,性格急躁的特點。但人無完人,李廣雖未封候,也並不影響二千年來人們對這位中華”飛將軍“的喜愛和景仰。你說是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