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有什麼基礎科學突破?

騎著牛兒唱著歌1


前段時間,騰訊董事局主席馬化騰在知乎上發起了一個提問,提問的內容是“未來十年,哪些基礎科學突破會影響互聯網科技業?產業互聯網和消費互聯網融合創新,會帶來哪些改變?”這是一個非常有見地的提問,它引發了廣泛熱議。作為一枚科技媒體從業者,我曾第一時間在知乎上對該提問進行了回覆。

現在,將該文章進行調整後分享於此,希望能對讀到這篇文章的朋友有所幫助。

我認為,未來人工智能技術的突破會很大程度影響我們的生活,不僅包括互聯網科技行業。而產業互聯網和消費互聯網融合創新,會使AI與各個行業和領域相互連接,以更開放的心態推動產業升級和生態繁榮,也為用戶創造更多元化、多場景的優質服務。

近些年在科學科技領域,最為火熱的詞彙莫過於人工智能了,這都是得益於近些年來人工智能的飛速發展。就如同過去幾百年間,科學讓整個世界翻天覆地一樣,人工智能的發展也在逐步改變著我們今天的生活。

人工智能分為弱人工智能和強人工智能,弱人工智能可以理解是人類的一種工具,幫助人類從繁瑣的體力勞動中解脫出來,目前在很多領域已經得到應用,像華為雲研發的無人駕駛系統、智能倉儲管理系統等等。而強人工智能是指機器人具有自主意識,具有人類的心智和意識,具有自主的選擇行為,且擁有超越人類智慧水平的人工智能。人工智能發展到一定程度,將會出現這種強人工智能,隨著強人工智能技術得到突破,不僅會引起互聯網產業的又一次顛覆性發展,也會對生產生活各個方面產生巨大的影響。

隨著雲計算、人工智能的迅速發展,互聯網正在顛覆實體經濟傳統商業模式,改變了企業的客戶關係,個性化定製、用戶全程參與、服務化轉型等業態創新已經成為了企業應對經濟新常態,增加用戶服務價值的主要手段。在接下來的發展中,產業互聯網將成為新的關鍵詞,通過數字技術為產業升級,把消費者和產業對接起來,以期創造巨大的社會和產業價值。

消費互聯網的發展已經碩果累累,互聯網即將轉入下半場。互聯網和人工智能正在改變實體經濟的變現模式。在未來,產業互聯網和消費互聯網融合創新,會為實體經濟注入新的發展動能,實現多個行業的互聯互通,從而形成的新產業格局,進一步提升整個社會的生產效率。


科學X感悟


屠呦呦(1930年12月30日——)女,藥學家。1955年畢業於北京大學醫學院(後為北京醫學院,北京醫科大學,現為北京大學醫學部)藥學系,博士生導師。現任中國中醫研究院終身研究員兼首席研究員。

2011年8月,因發現青蒿素獲得拉斯克醫學獎臨床醫學研究獎。

2012年1月16,《紐約時報》發表長篇文章稱,青蒿素的發現是對抗瘧疾取得的重要成就之一,但拉斯克獎只授予屠呦呦一人也引起了多名研究者的質疑。

2015年10月,屠呦呦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理由是她發現了青蒿素,這種藥品可以有效降低瘧疾患者的死亡率。她成為首獲科學類諾貝爾獎的中國人。

屠呦呦是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科學獎項的中國本土科學家、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生理醫學獎的華人科學家。是中國醫學界迄今為止獲得的最高獎項,也是中醫藥成果獲得的最高獎項。

2016年1月5日,屠呦呦獲得小行星永久命名。

2017年1月9日,獲得2016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2018年12月18日,黨中央、國務院授予屠呦呦同志改革先鋒稱號,頒授改革先鋒獎章。

2019年5月,入選福布斯中國科技50女性榜單。9月17日,國家主席習近平簽署主席令,授予屠呦呦“共和國勳章”。


,專注前沿熱點動態,傳遞科普資訊。

創作不易,多謝大家關注點贊轉發,感謝您隨手的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