睢陽之戰——挽救唐王朝滅亡敗局的悲壯之歌

公元755年,安祿山在范陽起兵叛唐,由唐玄宗一手打造的開元盛世就此終結,唐王朝開始由盛轉衰,中國歷史再度進入到混戰時期。

安祿山起兵前身兼范陽,平盧,河東三鎮節度使,手握雄兵20萬,加之與宰相楊國忠不和,楊國忠屢屢在唐玄宗面前進讒言,終於兩人的矛盾達到無法調和的局面。楊國忠又在長安城中抓捕安祿山的親信黨羽,終於使安祿山下定決心叛唐。

睢陽之戰——挽救唐王朝滅亡敗局的悲壯之歌

安祿山的反叛,在很大程度上是政治鬥爭的結果,加之其自身實力的雄厚,也是能夠和唐王朝掰手腕的巨大因素。

安祿山的戰略

安祿山的實力範圍基本在河北,山西北部一帶,而唐王朝的兩京長安和洛陽就成為安祿山首要攻破的地方。

安祿山的戰略總結起來就是“一守二攻三封鎖”。

1.守:守住大本營,范陽是安祿山的大本營,因此要守住范陽。

2.攻:這個攻分為兩個路線,一個是攻擊山西,山西除了北邊的大同外,南部是唐朝的勢力範圍,因此攻下山西可以解決後顧之憂。另一條路線是進攻兩京,因為兩京是唐王朝的中樞所在,攻下長安和洛陽就等於起事的成功。

3.封鎖:封鎖唐朝的賦稅來源,當時長安和洛陽的賦稅主要來自江淮一帶,因此,安祿山要分兵佔據通濟渠上的據點,切斷江淮和長安洛陽的聯繫。

進兵神速

安祿山的叛軍先以秋風掃落葉的態勢迅速佔領河北,然後南渡黃河,佔據開封,這時候洛陽已經近在咫尺,成為安祿山的囊中之物了。由於唐玄宗後期,唐軍的主要兵力分佈於邊庭,中央的軍事實力早已不是邊軍的對手。

加之唐玄宗輕信安祿山,對於戰場形勢產生誤判,直到安祿山的大軍開到黃河邊才醒悟過來,急忙派封常清招募兵源,前往抵抗。

睢陽之戰——挽救唐王朝滅亡敗局的悲壯之歌

安祿山劇照

封常清匆忙組織的募兵戰鬥力可想而知,在和叛軍的交戰中,一觸即潰,安祿山在同年十二月就佔領了洛陽,這時候距離他起兵才剛剛過去一個多月的時間。

公元756年,唐玄宗又錯誤的命令哥舒翰出兵潼關,致使二十萬大軍一戰損失殆盡,唐玄宗這時候開始陷入恐慌之中,已經無法做出正確的判斷,匆忙之中逃離了長安,經漢中進入四川,太子李亨則北上朔方,由此,唐王朝的國本根基開始動搖,再也無法恢復到盛唐的時候了。

東線戰場的抵抗

與唐王朝西線戰場的失利同時進行的,是東線戰場上殊死抵抗的唐軍將士們。這之中,以張巡為代表的,先後歷時兩年之久的雍丘和睢陽保衛戰,成為了挽救唐王朝的最後一根稻草。

睢陽之戰——挽救唐王朝滅亡敗局的悲壯之歌

如圖,睢陽(今河南商丘)位於通濟渠中段,又是從中原南下進攻江淮的重鎮,可見其戰略地位的重要性。

公元756年,叛軍聲勢浩大進攻河南,河南各守將紛紛投降,雍丘縣令令狐潮投降叛軍,並充當叛軍的先鋒,但是因為淮陽兵的起勢,令狐潮退出了雍丘城,張巡乘機攻入雍丘,至此,雍丘之戰開始打響,屬於張巡最高光的時刻終於來臨了。

雍丘之戰

張巡雖然佔據了雍丘城,但是此時敵我力量對比過於懸殊,以令狐潮,李懷仙為主將的燕軍有四萬兵力,而城內守軍只有兩千。從戰爭開始,張巡的兵力就處於絕對的劣勢之中。

但是張巡首先採取了心理戰法,即主動出擊,這時候燕軍尚不清楚張巡的實際兵力,因此出城作戰也是一種擾亂敵人的戰法,果不其然,燕軍沒有料到城內的士兵會突然衝出來,慌亂中來不及應戰,只能向後撤退。

但是雍丘城內畢竟兵少,只能依靠城池來做好防守。燕軍在城池四面架好百門投石機,隨著巨石轟擊城牆,城池損毀嚴重,張巡命人砍伐樹木,在城上設立木柵欄,以此來抵擋燕軍。燕軍順勢攀上城牆,張巡又命人將蒿草點燃,焚燒燕軍,燕軍死傷慘重。到了夜間,張巡親自披掛上陣,偷襲敵營,燕軍接連敗退。

睢陽之戰——挽救唐王朝滅亡敗局的悲壯之歌

令狐潮知道短時間內無法攻佔雍丘,於是也採取心理戰法,當時玄宗已經逃亡四川,令狐潮藉此勸說張巡投降,但是張巡被圍困在雍丘,根本無法得知玄宗的消息,於是他在帥堂前掛上玄宗畫像,率領將士朝拜,以此來穩定軍心。

令狐潮的心理戰失效了,張巡卻在始終想辦法,一天晚上,張巡命人將紮好的稻草人穿上衣服,用繩子綁好,在城頭上慢慢放下去,燕軍看見有人出城,以為是要來偷襲,於是派人放箭。

張巡憑藉“草人借箭”的方法,在幾個晚上就收穫了數萬支。幾天後,燕軍發現城上下來的是稻草人,於是再也不射箭了,還嘲笑張巡故技重施。誰知張巡反其道而行,受到麻痺的燕軍放鬆了警惕,遭到張巡派下來的守軍偷襲,損失不小。

張巡與令狐潮在雍丘對峙了一年有餘,經歷大小戰鬥300多次。令狐潮始終不能攻克這座只有幾千人駐守的城池。

退守睢陽

在經歷了一年多的雍丘之戰後,由於安祿山被其子安慶緒陰謀殺害後,燕軍開始逐漸撤出關中,將戰場轉移至河南洛陽,河北鄴城一帶。

燕軍又攻佔了山東兗州,東平。此時,燕軍在河南一帶的實力大增,雍丘無法堅守,張巡只得帶兵退守到睢陽城。

睢陽之戰——挽救唐王朝滅亡敗局的悲壯之歌

此時燕軍主將尹子琦率領藩漢部族十幾萬進攻睢陽,睢陽城內守軍也只有七千人,張巡幾乎是複製了雍丘之時的戰法,先是出城擊潰敵人,然後據守城池。

燕軍用雲梯攻城,張巡就命人燒燬雲梯,燕軍用攻城車鉤車攻城,張巡就命人投下巨石將鉤車砸爛。憑藉頑強的守城,燕軍無法取得突破。

困守孤城

尹子琦知道無法正面攻破城池,於是採取了圍城戰術,沿著城池挖掘壕溝,又在壕溝外築起柵欄,企圖將張巡困死在睢陽城中。這種戰法和後來的曾國藩十分相似,每當攻不下太平軍的城池時,就挖溝圍困,很多時候城池不是攻破的,而是被圍多年,城中之人餓死後才開始進攻。

不得不說,這種戰法是十分有效的,儘管花費的時間較長,但是對於孤城來說,基本沒有生還的希望。

睢陽之戰——挽救唐王朝滅亡敗局的悲壯之歌

張巡的士兵在吃完糧食之後,開始吃樹皮,老鼠,後來又開始吃人,據說城中被吃的人有幾萬,當然這種說法還有待考證,不過可以想見當時戰爭的殘酷性。

應該說張巡是可以生還的,在睢陽城的周圍,就有彭城的許叔冀,臨淮的賀蘭進明,但是當張巡派南霽雲到臨淮求援時,賀蘭進明只給他三千人馬,完全是隔岸觀火的態度。對於燕軍的進攻,這些人只求自保,也談不上救援張巡了。

唐人氣節

一個人的氣節,總是能在最危難的時候展現出來,張巡就是這樣的人,儘管最後城破被俘,張巡仍然大義凜然,慷慨赴死,每當回首這一幕,總是能夠想起文天祥在面對元人的招降時,毅然寫下那首傳頌千古的《過零丁洋》,也許,氣節,就是在面對死亡的那一刻,仍然抬起的高傲的頭顱。

雍丘和睢陽的堅守,讓唐軍能夠有充足的時間來對付關中和洛陽的燕軍,同時,安祿山阻斷唐王朝賦稅路線的戰略徹底失敗。由此,唐王朝開始進行反攻,將燕軍的活動區域壓縮在華北平原一塊狹小的空間裡,等待他們的,就只剩下失敗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