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蘋果的創新能力下降了?


為什麼蘋果的創新能力下降了?

自從大神喬布斯去世後,蘋果的創新能力真是王小二過年——一年不如一年。

2012年大屏智能手機潮興起,三星率先推出4.8英寸的S3和5.5英寸的note2,華為、小米、聯想隨即響應,蘋果卻僅僅是加長機身意思一下,兩年後才慢吞吞地推出4.7英寸的iPhone6和5.5英寸的iPhone6 Plus,迎合市場需求。

2014年,HTC首次將雙攝像頭應用於人像拍攝,雙攝技術開始在手機上流行起來,華為等廠商快速跟進研發,並於2016年搶在iPhone7 Plus之前發佈了雙攝像頭的華為P9。

2015年,OPPO R7的“充電5分鐘通話兩小時”洗腦金句火遍大江南北。

2016年,OPPO又乘勢快速轉向自拍美顏市場攻城略地。

2017年,小米搶先發布全面屏手機Mix 2。

2018年,柔宇科技率先發布FlexPai摺疊手機,此後三星、華為摺疊屏手機大放異彩。

2019年,5G元年,華為、OPPO、vivo、小米等廠商迅速跟進時代潮流,近期已相繼與三大運營商合作推出了各自的5G新機型。而對於這一切令人目眩神迷的新變化,蘋果要麼根本無動於衷,要麼研發效率低下,新品慢人一步。除此之外,蘋果現任掌門人庫克更是在蜜汁審美的道路上一路狂奔不回頭,新品發佈會搖身一變吐槽大會,什麼Mac Pro從“垃圾桶”進化成“刨絲器”啦,什麼iPhone全面屏設計非要留個齊劉海啦,攝像頭更是向浴霸燈看齊啦,令人忍俊不禁。有人抱打不平,認為庫克雖然沒啥品味,但整體上來說還是個挺成功的商人的,也許是吧,但不管怎麼說,如今的蘋果毫無疑問已經進入食老本的後喬布斯時代。英雄遲暮,美人白頭,何以沒有了喬布斯的蘋果,卻日益走到如今江郎才盡的地步呢?這個問題值得我們深思。

專注商業結構研究20多年的早稻田大學商學學術院教授井上達彥先生近年新著了本《從1到100——模仿與創新的經營學》,一針見血地提出“模仿是創造之母”、“不可模仿的結構正是通過模仿誕生”等深刻洞見。他分析蘋果的初期成長,發現麥金塔的圖形用戶界面和鼠標操作、初代iPod的外形設計、Music Store的服務模式等等其實都各有其參考的原型,蘋果公司實際上是一家非常擅長模仿的企業!而我們或許也可以說,正是憑藉著這種對優秀創意的虛心借鑑與極致再發揮,蘋果公司才日益站在了前人的肩膀上,一度登頂創新之巔,成為智能手機時代的領跑者。遺憾的是,當創意天才喬布斯猝然長逝,蘋果的後繼者們卻顯然對這一成功的關鍵秘密認識有限。


為什麼蘋果的創新能力下降了?


現任CEO庫克其實對創新不可謂不重視,自他上任以來,蘋果的研發支出持續攀升十多倍,截至6月的最新季報顯示,蘋果研發支出已達42億美元,為該公司有史以來研發方面的最高季度支出,此外,蘋果公司還計劃2019年全年研發投入要超過160億美元,不可謂不竭盡全力。然而或許正如傳說中的獨孤求敗一樣,當蘋果登頂行業最高點之後,便必然難免“生平求一敵手而不可得”的寂寥難堪,當自己的創意便已是業內的最佳創意,又該從何處去繼續模仿創新呢?當繼續模仿創新的思路變得困難,創新的努力便只能在既有的範圍內兜兜轉轉。故此,儘管每年蘋果的研發投入都在持續加大,卻愈發收效甚微。可以說,庫克雖然明白創新的重要性,但卻始終停留在為創新而創新一味砸錢的表面階段,對於模仿與創新的關係以及創新的實質性突圍戰略缺乏更深層次的認識與理解。而這一戰略眼光的侷限,當面對大量來自中國的後起之秀的前仆後繼式衝擊之時,更是暴露無遺。


為什麼蘋果的創新能力下降了?

《從1到100——模仿與創新的經營學》


井上達彥先生在論述應對競爭的模仿戰略的時候,曾提出一種同質化戰略戰術,即當競爭對手已經確實佔據市場優勢時,不管對手到底能否成功,先拿出一個類似的東西,與競爭對手或者業界領導企業保持同步才是。這樣即使提前行動的對手企業全部失敗了,也比有一家成功,從而彼此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大要強得多。我們回顧華為、OPPO、vivo、小米等中國手機廠商的趕超之路就會發現,這些企業無一不是在模仿蘋果的道路上殺出重圍的,從相似的外形設計到日益優化的內核配置,再到更接地氣的技術創新與使用體驗,不停地模仿創新,模仿創新,再模仿再創新,再模仿再創新。然而反觀蘋果,在面對業內後發者不懈努力、試圖通過模仿實現創意趕超的時候,它卻總是反應慢兩拍甚至熟視無睹,只顧按著自己既定的創新路線悶頭閉門造車,憊懶於積極採取同質化競爭戰略壓制對手,以致於那些本來遠遠落後的廠商同行們得以藉機迅速發展壯大,蠶食市場。非要等到事態持續惡化,消費者吐嘈聲不斷,再才被動跟隨潮流挽回市場,顯然只會人心盡失,為時已晚。最新出爐的2019年第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機報告顯示,在全球手機銷量排名中,華為已經以18%的市場份額位列第二,而OPPO也以11%的市場份額與蘋果並列第三。昔日創新之王,榮光已然不再。

或許庫克決意撿起喬布斯當年早已捨棄的觸控筆,也還是有以業界王者三星為標杆進行模仿創新的考量吧?但不得不說,這絕對是個昏招。正如喬布斯當年所懟,使用觸控筆既要取出來然後放回去,一旦丟失還會極其糟心,誰會想用?全世界最好的觸控設備就是我們人人都有的手指!在這個日益物聯網化的世界,越來越多的設備以人體感應和觸控為出發點,而在人體觸控之外強行額外增加一支隨時存在遺失風險的觸控筆,除了方便商務人士裝逼和藝術設計相關行業的從業者繪圖所需之外,實在想不到更多的實用意義。正所謂創造性模仿需要理解其根本原理,表面的模仿只不過是事物表面上的橫向移動罷了。如果庫克只是草草跟風三星的SPen,而不是抽象提煉其背後的商業模式,並有機結合到自己的生意中來,那麼模仿便永遠只是一場自我感覺良好的盲目跟風而已,又何來激發模仿的連鎖反應,催生新構想、產生新創意呢?


關於創造性模仿的具體實操,井上達彥先生在《從1到100——模仿與創新的經營學》一書中著墨頗多,他不但從模仿誰入手,總結了四大模仿類型;還從模仿什麼入手,指導運用P-VAR分析框架提煉核心商業模式;不但從怎樣模仿入手,總結了創造性模仿的五個步驟;更是補充了模仿中可能存在的甜蜜陷阱,警醒世人。可見,模仿二字說起來雖然容易,真正做起來卻門道頗深。面對江河日下的危局,蜜汁審美的庫克或許也是時候好好梳理現實與理想的差距、實行切實有效的經營變革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