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搶1500名德國戰犯,自信科技無敵,蘇聯呵呵一笑,放出個囚犯

二戰結束後,美蘇這兩個政治制度截然不同的超級大國形成了兩強對抗的格局。為了證明自己的制度更加優越,美國和蘇聯在科技、文化、軍事等各個領域進行了激烈的爭奪,而無垠的太空,正是兩國爭奪的焦點。

美國搶1500名德國戰犯,自信科技無敵,蘇聯呵呵一笑,放出個囚犯

事實上,太空競賽早在二戰結束之初,就開啟了。二戰時,世界各國均不約而同進行了火箭以及導彈的研究。

在美國,錢學森、馬林納和帕森斯在導師馮·卡門的支持下,建立了一個火箭研究小組,從而開啟了美國導彈研究的歷史。而錢學森等人一直進行實驗的地方,也成為了美國火箭的搖籃,全球著名的“噴氣推進實驗室“。

一、納粹戰犯馮·布勞恩

雖然美國火箭技術進展很快,不過要說先進,還要數德國。二戰前,德國是世界科學的中心,湧現了無數聞名遐邇的大科學家,當年一半以上的諾貝爾獎,都被德國人壟斷。因此,德國被稱為科學之國,而德文更是被稱為科學的語言。

美國搶1500名德國戰犯,自信科技無敵,蘇聯呵呵一笑,放出個囚犯

在火箭研究方面,德國有一個世界知名的領頭人——馮·布勞恩。馮·布勞恩出身於普魯士容克貴族,其父是個思想極其反動的農學家。自幼,馮·布勞恩就有相當的科研天賦。在他13歲時就曾發明過 “遙控爆炸裝置”,使柏林使館區發生爆炸。

在大學,馮·布勞恩主修空氣動力學,並以優異成績取得了博士學位。二戰期間,馮·布勞恩加入了黨衛軍,為納粹效力,並研製出了臭名昭著的V-2火箭。而這一火箭,正是如今洲際導彈的雛形。

在最後的幾個月裡,德國人共向英國瘋狂發射了數千枚V-2導 彈。這種導彈成了德國攻擊英國的 殺手鐧,英國的防空設施根本無法將其擊落。由於當時的導彈技術過於原始,命中率極低,因此V-2導彈所造成的恐慌,遠遠大於其所造成的破壞。

即便如此,馮·布勞恩等德國精英科學家,仍受到了美國人的覬覦。1945年5月,德國宣佈投降。美國立即制定了所謂“回形針”計劃,去往德國搶一批重要的“貨物”,這些貨物不是德國精密的武器,也不是價值連城的錢財珠寶,而是一群“戰犯”。

美國搶1500名德國戰犯,自信科技無敵,蘇聯呵呵一笑,放出個囚犯

當年7月,美國讓馮•卡門和錢學森緊急參軍,立即前往德國,審問和甄別德國的火箭專家。最終,美軍在巴伐利亞的一棟別墅中,找到了正在四處躲避追捕的馮·布勞恩。面對荷槍實彈的美軍,早有準備的馮·布勞恩平靜地說:

“我們雖然戰敗了,但我們開闢了一種全新的戰爭模式,你們找我,看來就是想得到這個技術!”

在審問中,錢學森驚訝於馮·布勞恩深厚的火箭知識。在他看來,馮·布勞恩或許講給美國火箭技術帶來革命性的變化。最終,美國人搶先蘇聯人一步,將1500名德國科學家打包帶走,並讓他們戴罪立功,為美國人研究火箭。

獲得了德國的科學家和先進的材料,美國人自以為在火箭領域,自己已經天下無敵了。然而他們壓根就沒想到,蘇聯僅僅只是放出了一個囚犯,便追平並趕超了美國的火箭技術。

二、蘇聯勞改犯——科羅廖夫

當美軍搜刮完德國的設備與科學家,蘇軍才姍姍來遲。在一片廢墟中,,看到 了令他們百思不得其解的東西:到處都是像大鯊魚一樣的廢舊金屬空殼……一些蘇聯軍人不知道那一堆爛玩意兒是什麼。但是一個同行的蘇軍軍官卻說:“看來必須派那位囚犯出場了。”

那個囚犯是誰呢?他便是大名鼎鼎的蘇聯火箭專家——科羅廖夫。

美國搶1500名德國戰犯,自信科技無敵,蘇聯呵呵一笑,放出個囚犯

和出身貴族的馮·布勞恩不同,科羅廖夫出生於烏克蘭的一個普通教師家庭。從小時候起,科羅廖夫就嚮往藍天。1924年,科羅廖夫考入基輔理工學院機械系,這裡是培養未來航空工程師的搖籃。

1931年9月,科羅廖夫與航空液體動力中心研究所的工程師倉德爾在莫 斯科組建了“反作用運動研究小組” 科羅廖夫領導著這個小組的科技委員會,小組的科研工作得到了國防委員圖哈切夫斯基元帥的有力支持。1932年,這個小組已經發展為國 家研製火箭飛行器、液體彈道火箭的研究所。

在科羅廖夫天才般的設計下,蘇聯的217型帶翼固體高射火箭和212型液體遠射程火箭橫空出世,將蘇聯火箭事業推向了頂峰。

美國搶1500名德國戰犯,自信科技無敵,蘇聯呵呵一笑,放出個囚犯

然而好景不長,殘酷的大清洗運動開始了。受到圖哈切夫斯基的牽連,科羅廖夫含冤入獄。在審問期間,審判人員為了他招供其“反革命”“叛國”的“罪行”。進行了最野蠻的虐打,以致下顎骨折。從此以後,他既不能大幅度轉頭也不能完全張嘴。而這也為他的英年早逝埋下了伏筆。

二戰前期,科羅廖夫一直在科爾瑪勞改營進行“勞動改造”。然而隨著戰事的吃緊,科羅廖夫得到了寬大處理。以囚徒的身份,為蘇聯研製飛機。1944年7月26日,他與其他29名科學家囚犯被提前釋放(並沒有平反)。

德國投降後,科羅廖夫受命來到德國V-2導彈基地收集資料,發現德國的導彈技術已經遙遙領先於蘇聯。但對此,科羅廖夫並不感到擔心,填平德國乃至與美國火箭技術的鴻溝,靠他一人就夠了。

三、“火箭雙雄”的太空競賽

在馮布勞恩和科羅廖夫的努力下,美蘇兩國的火箭技術得到了突飛猛進的發展。

斯大林去世後,赫魯曉夫上臺,他非常喜愛科羅廖夫,並將蘇聯的太空事業全部交給了他。有了赫魯曉夫的知遇之恩,科羅廖夫更是加倍努力,全身心地投入到火箭研究事業中去。

1954年,當蘇聯政府做出決議要研製洲際導彈的時候,科羅廖夫就想到這將是一個可運載衛星的火箭。他向相關部門呼籲要藉助於這種火箭發射人造地球衛星,並不斷闡述人類進入太空、登上月球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美國搶1500名德國戰犯,自信科技無敵,蘇聯呵呵一笑,放出個囚犯

1957年8月3日,科羅廖夫創造性地在洲際導彈的第一級火箭,採用四臺側掛發動機與主發動機並聯工作的方法,巧妙地在較短的時間內解決 了推力不足的問題。就這樣,火箭第一次得到了脫離地球,飛向宇宙的能力。

同年10月4日,利用這種“捆綁式火箭”,蘇聯成功發射了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斯普特尼克一號。這顆衛星呈球形,重達83公斤。這是人類第一次將人造物體射入太空。

蘇聯的成功,讓美國朝野倍感震驚。在他們看來,自己集合了世界科技精英,理應是首屈一指的科技大國。但在太空,自己竟然差了蘇聯一籌。甚至有人悲觀地認為,美國霸權地位就要不保了。

在朝野輿論的壓力下,美國總統艾森豪威爾被迫開啟了美國宇航計劃,而帶頭人正是此前的戰犯——馮·布勞恩。1958年10月1日,美國航天局NASA正式成立,而這也開啟了美蘇太空爭霸的序幕。

美國搶1500名德國戰犯,自信科技無敵,蘇聯呵呵一笑,放出個囚犯

1958年2月1日,馮•布勞恩的 團隊用“木星-C”火箭幫助美國成功發射了第一顆人造衛星——“探險者”1號。不過這次發射實在過於倉促,由於火箭推力不如蘇聯R-7,因此美國衛星的重量只有斯普特尼克一號的十分之一。而這,受盡了赫魯曉夫等人的公開嘲笑。

正當美國人還在準備發射更大的衛星時,科羅廖夫已經走得更遠了。他開始研製更安全、更強力的火箭,準備將人類送上太空。

首先,科羅廖夫先將幾隻動物送上天,並取得了重大成功。1961年4月12日,加加林搭乘“東方1號”運載火箭實現了人類首次太空飛行,這一壯舉又一次震驚了世界,而美國人更是慌了神。

當時,新上任的美國總統肯尼迪絕望地表示:

“如果有任何人告訴,怎麼才能趕上那些俄國人,我們就立即把他請來。我才不管那人是清潔工,還是其他什麼,只要知道該怎麼做就行了。”

1961年5月5日,美國載人宇宙飛船倉促上天,阿倫·謝潑德乘坐水星號飛船升入天空。但是由於推力不夠,因此只進入了亞軌道,實際並未進入太空。因此,赫魯曉夫嘲笑道:

“這是跳蚤般的一躍。”

在連續的打擊下,肯尼迪甚至惱羞成怒,決定用核彈轟炸月球,並揚言:“要讓全世界都看到一場盛大的煙花,讓蘇聯人知道,誰才是街區最壯的孩子。”不過好在,馮布勞恩說服了肯尼迪,月球才免遭這樣一場浩劫。

美國搶1500名德國戰犯,自信科技無敵,蘇聯呵呵一笑,放出個囚犯

正當美國人準備改進載人航天技術時,遠在蘇聯的科羅廖夫早就準備登月了。早在1959年,蘇聯的飛船就已經撞擊了月球。

在蘇聯的壓力下,肯尼迪立即下令財政部大幅度撥款,他以馮布勞恩為帶頭人,開啟了著名的“阿波羅”登月計劃。而赫魯曉夫聽聞此事後,立即表示:“絕不能讓美國人先登上月球。”

就這樣,美蘇太空爭霸進入了下一個階段-登月競賽。

四、登月競賽

隨著美國的加大投入,蘇聯在技術上的優勢逐漸被拉平了。根據解密檔案記載,蘇聯在太空競賽中的花費,不過48億美元;而美國光在登月方面的投入,就達到了233億美元。這是國力上的巨大差距。

更雪上加霜的是,科羅廖夫的恩主——赫魯曉夫下臺了。對於太空競賽,繼任者勃列日涅夫並沒有什麼熱情。

美國人拼命的用錢砸,40萬人同時努力,而蘇聯人卻在官僚鬥爭中消耗時間。隨後,美國連續發射了阿波羅1~10號,距離登月已經越來越近。

美國搶1500名德國戰犯,自信科技無敵,蘇聯呵呵一笑,放出個囚犯

對此,科羅廖夫心急如焚,他趕緊找到勃列日涅夫,要求他加大對蘇聯登月計劃的投入。但是昏聵的勃列日涅夫卻不置可否。

流放時期惡劣的環境、幾十年不分晝夜的工作使科羅廖夫積勞成疾。他的直腸上長了一個腫瘤,動脈也有硬化的徵兆。他一直強調:“再給我十年時間就夠了,事情不是很多了,到月球,到火星,到金星去!”

1966年1月13日,科羅廖夫因病進入醫院,蘇聯衛生部長彼得羅夫斯基親自為這位國寶級的大科學家進行手術。但是詭異的是,彼得羅夫斯基竟然在手術當天喝多了。起初,手術還算順利,但到後來,護士們發現科羅廖夫呼吸困難,於是想為他輸送氧氣。

誰知意外發生了,由於當年在勞改營裡遭受了殘酷的虐打,科羅廖夫的下顎無法正常打開,輸氧管插不進。1月14日,大科學家科羅廖夫竟死在了手術臺上。而這也,宣告了蘇聯登月計劃的最後失敗。

美國搶1500名德國戰犯,自信科技無敵,蘇聯呵呵一笑,放出個囚犯

1969年,在馮布勞恩的主導下,阿波羅11號飛船載著三名美國宇航員登上了太空,而阿姆斯特朗成為第一個登上地外天體的人類。隨著阿姆斯特朗的一小步,人類從此邁進了一大步。

而失去了科羅廖夫,蘇聯航天事業變得混亂而拖沓。科羅廖夫寄予厚望的N-1火箭經歷了4次慘烈失敗。在一次試射中,N-1火箭發生了大爆炸,100多名軍官和科研人員當場死亡。就這樣,N-1火箭計劃黯然下馬,蘇聯再無登月的可能。

最終,美國在太空競賽中後來居上,贏得了勝利,而關鍵點卻是科羅廖夫的死。若科羅廖夫不死,鹿死誰手,還不得而知。

五、英雄永存

科羅廖夫和馮布勞恩,都是偉大的、具有個人魅力的科學家。但在個人品質上,科羅廖夫還要更勝一籌。為了蘇聯火箭事業,他隱姓埋名,甚至與諾貝爾獎失之交臂。

他不計較個人享受,去世的時候,他名下的存摺只有16.24盧布。他從集中營帶走一個鋁製小杯子,直到去世還在用。對於物質生活,他總是說:“這是小事兒,不重要!”

美國搶1500名德國戰犯,自信科技無敵,蘇聯呵呵一笑,放出個囚犯

科羅廖夫是個真正的科學家,也是一名真正的愛國者,更是一名真正的共產黨員。

科羅廖夫去世後,蘇聯廣播第一時間、蘇聯各大報紙均在頭版頭條報道科羅廖夫逝世的消息。他的遺體被 安放在聯盟大廈圓柱大廳供人們瞻仰。次日,儘管莫斯科十分寒冷,但仍有數以萬計的莫斯科市民自覺 排成長隊來瞻仰這位富於傳奇色彩的科學家的遺容。他的名字、他的肖像、甚至他的功績人們只是在1月 16日才首次聽到和看到。

最終,科羅廖夫的骨灰被勃列日涅夫親自埋在克里姆林宮的牆下,他的英名和貢獻,將永遠為人類所銘記。

科羅廖夫死後,馮布勞恩再無對手。當他將登陸火星的計劃放在尼克松案頭時,卻被冷酷的拒絕了。宏偉的太空競賽,最終成了時代的泡影,留下了人類永恆的回憶。

美國幾乎聚集了全世界的科技人才,擁有無窮的財力,為何在太空競賽中,只是險勝蘇聯呢?這就要提提蘇聯的教育了。

美國《時代》雜誌曾比較過蘇聯和美國的教育差異。就中學教育來說,蘇聯學生在各個方面,要遠遠領先於美國學生。

蘇聯教育極其重視理科教育,蘇聯學生必須經歷4年的化學教育,5年的物理教育,6年的生物課程和10年的數學教育。而當時美國中學竟然沒有開理科課程。以此推算,蘇聯十年級(相當於高一)的學生,理科成績就相當於美國大一的大學生。

因此,蘇聯可以每年畢業7萬工程師,而美國僅僅只有3萬人。正是因為強大的理工科教育,蘇聯才有匹敵美國龐大的人才庫。為此,美國才展開教育改革,全面吸收蘇聯的教育成果,加大理科的比重。

在理工科教育方面,蘇聯可謂是大國中的大國。如今,我們的教育中仍留有大量蘇聯教育的痕跡。現在中國大學裡,還有不少使用蘇聯人編寫的理工書籍。比如吉米多維奇的《數學分析習題集》、普羅斯庫列科夫的《線性代數習題集》、法傑耶夫的《高等代數習題集》、符拉基米羅夫的《數學物理方程習題集》

在這裡,筆者向大家介紹俄羅斯一套國寶級的理工科普書。——《俄羅斯大師科學叢書》,本書一共十本。由俄羅斯最有名的科普大牛雅科夫•伊西達洛維奇•別萊利曼寫所寫。

這套書一共有十本,初高中碰到的一些理工基礎知識,這套書全講到了。這個書雖然有趣味兩個字,但說實話,還真不是看著玩玩的,看得懂的孩子才會覺得有趣,至少需要一定的閱讀能力。所以,這個書比較合適小學高年級以及初中的孩子。

美國搶1500名德國戰犯,自信科技無敵,蘇聯呵呵一笑,放出個囚犯

這本書是如此優秀,一定能成為您孩子數學與理科啟蒙。正所謂“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學好了理科,無論找什麼工作都是非常容易的。

與美國、英國的教育不同,我們與蘇聯、俄羅斯的教學體系無縫銜接。和咱們一樣,蘇聯也注重應試。當您孩子看完這本書,在數學、理科的成績上,或許會有極大的提高。

這個書在頭條半個月已經賣出4.8萬套,庫存早就賣完,出版社正在緊急加印中。 明天會到貨一批,但基本只夠目前預訂的。到二十二號會再到一批,現在下單,二十二號可以發貨。大家可以先預訂,按訂單順序發貨。

如果喜歡我的文章,喜歡這套書,請大家點下面的橫條鏈接參團預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