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新榮:探索中前行,做優做強“體育+”大文章|我和我的祖國70年

「訪談」有融乃大·有合乃強 | 李新榮:探索中前行,做優做強“體育+”大文章|我和我的祖國70年

編前語

自去年開始,藉助機構改革工作,體育與文化、旅遊、廣電和教育高度結合,形成了1+1>2的效果。目前,本輪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進入以地方機構改革為主的“下半場”,我省作為改革的“排頭兵”自然也是主力軍,省內設區市、絕大部分縣(市、區)已經實現體育與文化、旅遊、廣電和教育等部門的合併發展。

地方機構改革是一場自我革命,是一場國家治理的深刻變革。在這樣的大環境下,體育如何發揮作用、挖掘“體育+”模式,把握這場變革的鮮明脈絡?如今,經過近一年的摸索前行,我省在這條路上也築出眾多指明燈。

為深入宣傳、貫徹、落實全省體育宣傳工作會議精神,結合我省深化機構改革精神與舉措,今天起,體壇報將陸續推出“有融乃大、有合乃強——機構改革後縣(市、區)體育‘掌門人’訪談”,以饗讀者。

「訪談」有融乃大·有合乃強 | 李新榮:探索中前行,做優做強“體育+”大文章|我和我的祖國70年

李新榮

探索中前行

做優做強“體育+”大文章

自元月15日,桐鄉市文化和廣電旅遊體育局正式揭牌以來,這半年,我們堅實地邁出了詩和遠方融合發展的第一步。

桐鄉市文化和廣電旅遊體育局局長李新榮直言,半年多來,桐鄉緊緊圍繞文化、旅遊、體育等行業深度融合、全面發展這一總目標,做起了文章。

「訪談」有融乃大·有合乃強 | 李新榮:探索中前行,做優做強“體育+”大文章|我和我的祖國70年

思想理念上、運行機制上、工作實踐上,都得融!”李新榮認為,職能的整合、人員的轉隸、辦公的集中對於全局人員特別是班子成員都是新的開始,更是新的考驗。由此,思想理念上的融合顯得尤為關鍵。同時,建立行之有效的運行機制也很重要。通過對多個制度規定進行了調整優化,有效實現了機構改革起始之年,議事決策有法可依,責任落實有章可循,隊伍管理有據可查。

這份融,更在工作實踐中展現得淋漓盡致。近年來,桐鄉堅持以高層次體育賽事為依託,帶動桐鄉旅遊的發展。過去一年,中美籃球對抗賽(桐鄉站)、首屆中國桐鄉國際馬拉松賽等重大賽事輪番登場,賽程前後持續多日的人氣“流量”,更刺激著當地住宿餐飲、古鎮旅遊、休閒購物等經濟產業。

就去年的國際馬拉松比賽來說,據不完全統計,帶動了服務業消費2000多萬元。同時,大型賽事也是對桐廬市接待能力、交通組織、安全保障、城市品質等一次很好的檢驗和提升。”嚐到了“體育+”的甜頭,李新榮告訴記者,下一階段,桐鄉還將

藉助美麗鄉村精品線路和A級景區村莊建設成果,大力推進體育與旅遊、體育與鄉村的協同發展。通過搭建體育運動平臺、豐富體育運動內容,加大宣傳推廣力度,組織開展面向全市、全省或長三角地區的美麗鄉村定向賽,讓體育在促進鄉村振興、深度融入數字桐鄉建設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

「訪談」有融乃大·有合乃強 | 李新榮:探索中前行,做優做強“體育+”大文章|我和我的祖國70年

如今,桐鄉還堅持貫徹落實“

先進製造基地、詩畫水鄉典範、旅遊人文名城、網絡智慧強市”發展定位,以深度參與數字桐鄉、智慧桐鄉建設為重點,積極探索“體育+”戰略在桐鄉的生動實踐。

此外,桐鄉將發揮世界互聯網大會永久舉辦地優勢,勾勒出“體育+互聯網”新未來。“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我們將運用物聯網、雲計算等新信息技術,重點推動智慧健身路徑、智慧體育公園、智慧健身場館等智能體育設施建設,讓體育場館維護、賽事信息發佈、經營服務統計等插上智慧的翅膀。”李新榮表示,在體育賽事規劃方面,將重點打造智能馬拉松、定向挑戰賽等智能體育賽事。相信,世界互聯網大會的輻射效應,讓桐鄉這份硬核實力更有底氣,無形中成為桐鄉體育發展新動力。

體育、旅遊、互聯網的深入融合,帶動桐鄉體育項目及賽事的發展,讓不少外來遊客對桐鄉讚不絕口。不過,對於本地居民來說,還有另一享受文體生活的好去處,那就是當地文化禮堂,作為“體育新地標”,這裡可擁有超高人氣,不僅種下文化,留住鄉愁,更是通過植入體育基因,凝聚百姓力量,活躍健身氛圍,催生了生活幸福感。

「訪談」有融乃大·有合乃強 | 李新榮:探索中前行,做優做強“體育+”大文章|我和我的祖國70年

目前,桐鄉市共建成並投入使用的農村文化禮堂159座。並通過規劃引領、政策扶持、人才下派等方式,大力推進體育設施進文化禮堂、體育運動進文化禮堂、健身知識進文化禮堂等一系列體育惠民工程。李新榮計劃下一階段,桐鄉將大力推進體育小康村升級工程,讓更多的體育惠民措施落到實處,見到實效,進一步拓展風雅桐鄉的外延,豐富風雅桐鄉的內涵,提升風雅桐鄉的品質。

對於未來結合桐鄉市全域旅遊示範區的建設,推動體育與旅遊文化的發展,李新榮指出,桐鄉還將通過政策扶持、品牌培育等方式,進一步發展壯大體育製造業,優化體育服務業,並結合“十四五”規劃,進一步優化體育產業發展、體育人才培養等扶持政策,加大對重點發展的體育產業領域和體育產業品牌及創新發展項目的扶持力度。

典型案例

烏鎮國際汽車露營地

動靜結合 打造智慧營地

自世界互聯網大會永久落戶烏鎮以來,烏鎮迎來投資熱潮,一批特色、優質的項目紛紛在烏鎮紮根。這其中,作為一個全新的旅遊業態,烏鎮國際汽車露營地的項目乘著東風,攜夢想與期待來到烏鎮。

烏鎮國際汽車露營地,坐落於烏鎮大道與環河東路交叉口,佔地約216畝,總投資約7.5億元。“烏鎮不僅有四縱四橫的交通道路網,還有粉牆黛瓦,綠樹繁花,這很符合我們建露營地的初衷。

”該項目運營總監施堯雲介紹,“烏鎮是古鎮旅遊的佼佼者,可以說旅遊、互聯網已然成了烏鎮的主心骨。也正因為這樣,我們對烏鎮一見鍾情。

「訪談」有融乃大·有合乃強 | 李新榮:探索中前行,做優做強“體育+”大文章|我和我的祖國70年

少年時代曾是運動員的施堯雲對體育一直有著別樣的情愫,由此,項目中的體育基因隨處可見。記者發現營地涵蓋房車庭院酒店、房車展銷集市、攀巖、熱氣球、直升機升空體驗、特色餐飲等多種業態錯落有致,從施堯雲的介紹中還得知未來這裡將有夢幻樹屋、霍比特莊園等板塊。

在木房青瓦、古樸清淨的古鎮附近打造如此露營基地,彌補了古鎮的“靜”帶來的市場空缺,讓烏鎮變得更加“動靜皆宜”。尤其是營地內遊樂項目,更是對遊客中的孩童群體有著巨大的吸引。孩子們在此不單能體驗各個項目所帶來的樂趣,還可以學習親手操控熱氣球及直升機等相關課程,收穫前所未有的成就感。“在項目的建設中,把體育活動搬到戶外,與營地相結合;以營地教育為基礎,開展各類戶外運動,提升孩子獨立生存能力、社會責任感、勞動技能鍛鍊、行為習慣養成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施堯雲介紹,烏鎮國際汽車露營地,一直以來堅持寓教於樂的理念,把體育與教育結合起來,充分發掘“體育+”的潛能,讓體育不再單一,也讓學習不再枯燥。

「訪談」有融乃大·有合乃強 | 李新榮:探索中前行,做優做強“體育+”大文章|我和我的祖國70年

該項目以“建設5A智慧營地”為主線,圍繞房車文化、體育競技、田園牧歌、親子娛樂、教育拓展等五大主題,通過互聯網技術、物聯網雲、先進電子技術等高新科技實現營區的高度智能化,展現“不一樣的烏鎮,不一樣的露營地”的設計理念。

烏鎮獨有的“古鎮”+“互聯網”的基因,讓人忍不住感嘆一句“科技改變生活”線上預定,自助登記,密碼門鎖,遊客僅需通過手機便可實現全程自助化的住宿。記者發現,在營地內的房車營位上,都配備了智能水電樁,房車車友在水電樁上可以完成水電補給、線路規劃、餐食特產預定等操作,通過行業內的“營區互聯平臺”車友還能直接在水電樁上查詢全國各地的營地信息並完成各項預定,實現一樁多用,解決了以往房車旅行過程中時間都花在規劃上的問題,可以有更多的時間去體驗當地的風土人情。營地利用自有優勢,充分發掘“體育+智慧”的無限潛能。

Q&A

有問必答

(記者:Q 李新榮:A)

Q:您如何看待新時代體育的價值和功能?

A:體現在大力發展體育事業,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健康幸福生活的需要。

Q:體育與文化廣電旅遊的融合,你怎麼看待“融”字?

A:“融”既是方法,更是內容;兩方面緊密結合才能有所作為,也必將大有可為!

Q:桐鄉體育產業的優勢在哪裡?

A:緊扣先進製造基地這一發展定位,我們體育產業的優勢是體育產品製造業。

Q:對於體育發展,您有什麼美好願景?

A:大的來講,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這個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具體來說就是:“讓不愛運動的人喜歡運動,讓喜歡運動的人經常運動,讓經常運動的人科學運動。”

監製:湯怡虹

體壇報記者:洪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