賺錢的3種方法,你會哪一種?

賺錢的3種方法,你會哪一種?

這兩年不知從何時開始流行一句話“你的死工資正在拖垮你”。

原本被工作和生活壓迫得脆弱不堪的人們,變得愈發焦慮。於是,寫作開源、英語開源、做公眾號開源……爭取做個全能的“斜槓青年”,似乎每天讓自己忙成“陀螺”也是一件驕傲的事,好過下班後追劇、打遊戲、看小說。

如果你也認可“開源”的必要性,那麼我想問你一個問題:你覺得,開源花去的時間需要賺回多少錢才算“值回票價”?以下,Enjoy:

開源,除了積累經驗,不就是為賺錢嘛!值不值,當然看工資高不高了!每月賺3000元和每月賺5000元相比,肯定是5000元的更值!

這似乎是很理所當然的事。一份月薪3000元的工作,做一個月賺3000元,做兩個月賺6000元,這沒錯吧?做得時間長工資就多,做得時間短工資就少,這本質上是用“加法”在賺錢,賺得越多就越辛苦。但其實,你還可以用“乘法”和“指數”來賺錢,這樣賺到的錢才會越來越多且讓你更加輕鬆。

按照時間價值來區分,賺錢有三種方法,見圖4-1。

1)加法:賣出一份時間。

2)乘法:將每一份時間賣出更多次。

3)指數:將自己每一份時間按比率賣出,這時,收入是沒有“天花板”的。


賺錢的3種方法,你會哪一種?

在考慮如何賺更多的錢這件事情時,一定要把“時間”這個維度考慮進去。時間是公平的,每個人都只有24小時,每個人如何利用它,決定了他們的時間價值。接下來,我們將逐一來分析這三種賺錢方法。

01

加法賺錢法:

時間價值計算

所謂加法賺錢法,即零售你的時間,一分耕耘一分收穫。這是大多數人常用的開源方式,也是很多打工族的賺錢方式。

加法賺錢法主要分為兩種:

一種是月薪型,一般出現在正規公司或者製造廠裡,次月發放一整個月的工資,工資金額視工作難度和對公司的貢獻度而定。

另一種是時薪型,最常見的是麥當勞和肯德基兼職,平均時薪在13~15元不等;偶爾也有像超市收銀、週末兼職等按日來計算薪水的工作,一般在80~100元不等。

那麼,如何判斷加法的工作是不是“值”呢?

例如,有一個大學生馬上要放暑假了,現在有三份工作擺在她面前:

一份是超市收銀員的工作,按小時計薪,時薪是17元;

一份是漫展服務人員的工作,按日計薪,日薪是120元,每日工作8小時;

還有一份是某公司的打雜實習生,按月計薪,月薪3000元,但每日工作8~10小時不定,週末時不時要加班4~5小時。

如果不考慮工作內容,只看收入,哪份工作的工資最高呢?粗略一看,感覺好像是超市收銀員工資少得可憐;漫展服務人員一天就有120元,還算可以;打雜的實習生,雖然一個月能領3000元,但是那麼多加班,不知道值不值。

不用糾結,我們直接用時間價值計算公式,統一計算時薪,就能一目瞭然。

這個公式為:

I = P×Q

式中 I—收入,單位是元(假設以人民幣結算);

P—價格(時薪),單位為元/小時;

Q—數量(小時數),單位為小時。

要想提高收入I,要麼提高時薪P,要麼提高數量Q。下面我們用這個公式來計算這三種工作的時薪。

第一種情況,超市收銀員,時薪17元,即P為17元/小時。

第二種情況,漫展服務人員日薪120元,工作8小時,即P = I/Q = 120/8 = 15元/小時。

第三種情況,打雜實習生月薪3000元,每月22個工作日,平均每天9小時,共198小時,週末算4個小時,共16小時,加在一起每月工作202個小時;P = I/Q = 3000/202 = 14.85元/小時。

算下來,如果只以“錢”來衡量一份工作的價值,不管是頂著大太陽去當漫展的服務員,還是在光鮮亮麗的寫字樓裡端茶倒水,都沒有一個超市收銀員的工資來得高。當然,如果你對漫畫二次元感興趣,想近距離接觸喜歡的人物,或者是想在辦公室接觸不同的人,積累相關職場經驗,那麼除了錢之外,兼職還能帶來額外的價值,但這不在我們的計算範圍之內。

雖然我們可以用時間價值計算法統一計算時薪,但無論是領時薪、月薪還是年薪,其工作本質都是在零售自己的時間,也就是做“加法”。用加法賺錢,很多人視為理所當然。

但你要知道,時間是有限的,人的精力也是有限的,至少人不可能每天工作24小時。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神經系統學家戴維·丁格斯發現,隨著時間推移,人們的反應會越來越遲鈍,大腦某些部位的活動也慢慢減少。

對於大部分人來說,注意力最多能集中12小時,時間越長,注意力下降得越快。而用加法賺來的薪水本身也有“天花板”,一旦停止工作,就會失去收入。

很多人在職場工作十幾年後才發現這一問題:如果薪水達到了一定高度,就很難再往上上一個臺階,一旦停下工作,就將一無所有。這是加法賺錢法的最大缺陷。


賺錢的3種方法,你會哪一種?

02

乘法賺錢法:

時間價值乘以倍數

講完加法,我們再來看看乘法賺錢法。乘法賺錢法就是把單份時間賣出很多份,通過一次勞動領許多份工資。

例如,微信公眾號的出現捧紅了一眾大號,其賴以生存的根源是內容。通常公眾號的變現方式是:優質內容吸引讀者—擁有流量—接廣告—流量變現。通常頭部大號的一篇文章,其廣告費可達到幾十萬元;一篇閱讀數量為10萬+的普通公眾號文章,廣告收費也在30萬元以上;一篇閱讀數只有1000左右的公眾號文章,廣告收費則只有幾百元。

不同的公眾號,廣告費差距高達數百倍。但是對於經營公眾號的人來說,他們寫一篇文章,只花“一份”時間,文章推送出去,這一份工作也就基本完成了。當然,推送之後的閱讀數量也千差萬別:大V則相當於給自己的時間加上了槓桿,可以讓更多的人看到。這意味著將自己的寫作時間賣出更多次。

這裡我們也可以用公式I=PxQ來計算。只不過,這次P代表的是單位價值,Q是時間賣出的份數。互聯網時代的很多兼職開源法都是通過這種方式實現的。

例如,我曾在很多平臺開設理財課程,假設每一份課程單價99元,我只需要完成一次課程製作—課程內容設計、PPT製作、錄音,就完成了工作,之後的渠道和廣告宣傳,讓Q不斷提高。如果課程賣出1000份,總收入就是99000元;如果課程賣出10000份,那總收入就是99萬元。

這種賺錢方式的優勢顯而易見,即賺錢的效率大大提高,不用一直處在工作狀態就能有被動收入。但其要求也顯而易見,即需要具備一定的資源和技能,否則買單的人就很有限。

想通過這種方式賺錢開源,你不妨先梳理自己的特長和優勢(詳見第3章),然後發佈在平臺上做一些嘗試。

例如,我們公司負責設計的同事,經常在創客貼、WPS等平臺上製作相關的模板,然後給出一定的價格,只要有人下載就有收入進賬。一般單份模板的購買價格為3.99~12元,這樣每年會有額外的小几千元的收入。最重要的是,這樣的收入不需要她坐班,不需要她付出額外的精力。這樣賺錢,比朝九晚五打卡上班要輕鬆很多。

可問題是,如果沒有技能或者資源可以變現,怎麼辦?我想,大多數朋友的終極目標或許和我當初相似,即不被金錢所累。那讓錢為我們工作又如何做到呢?這就需要我們瞭解第三種賺錢方式—指數賺錢法,將我們的每一份時間按比率賣出。


賺錢的3種方法,你會哪一種?

03

指數賺錢法:

時間價值的指數倍

什麼叫指數賺錢法?我們在數學課上學過,指數是冪運算an(a≠0)中的一個參數,a為底數,n為指數,冪運算表示指數個底數相乘。

指數賺錢法的收入公式是:

I = Pq

即最終的收入等於q個P連乘。

這個公式是不是有些熟悉?沒錯,這就是投資理財常用的複利公式。當我們的投資能力達到一定程度,假設投資的股票或基金的平均年化收益率提高到10%左右,那麼1萬元本金,一年就能賺1000元。

這看上去似乎沒有很多,但如果是100萬元,一年就能賺10萬元,已經超過大部分人的工資了。如果是1000萬元,一年就賺100萬元了,這在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也屬於高收入群體了。

在這種運算下,你的時間價值不再是一個固定值,而是隨著本金、收益率和投資時間的增加而不斷增加,即I=P(1+x)q,最終達到財富的暴增。其中:

I = P(1+x)q

I—收入,單位是元;

P—本金,單位是元;

x—收益率;

q—冪次方。

當然,投資市場中年化10%、20%的收益率,需要具備一定的投資知識和技巧才能達到,否則很容易受損。


賺錢的3種方法,你會哪一種?

04

先做加法和乘法

再收穫指數爆炸

到這裡,你已經知曉了三種賺錢方法,你可能會說:我既沒有資源和技能去“把時間賣出多份”,也沒有第一桶金去用“指數賺錢法”賺錢,怎樣才能讓時間價值發揮得更大呢?這裡,我們不妨學學股神巴菲特的賺錢路徑,先用加法,再嘗試乘法,最後收穫指數爆炸。

股神巴菲特小時候也打過工,他9歲之前已經做過5份工作。例如,6歲時,他就開始挨家挨戶地兜售口香糖,每包口香糖賺2美分;不久之後,他開始逐家逐戶賣可口可樂,汽水比口香糖賺得多,每賣6瓶汽水,他能掙5美分;後來他發現賣報紙更賺錢,於是開始一家家售賣報紙,順便賣口香糖;再之後,他發現理髮店的彈珠檯賺錢,於是他開始大批低價買入壞掉的彈珠檯,稍微修理一下,並且僱用理髮店小哥幫他打理,他不用再親力親為便可以賺錢。

巴菲特11歲的時候,買入人生第一隻股票“Cities Services”。那一年,他靠著各種打工存下來的錢已經有120美元。1942年的120美元,差不多相當於現在的3萬元人民幣。雖然因為一些原因,他這次只是小賺了一筆便退出了,但他卻發現自己對投資發自內心的熱愛。後來,巴菲特進入哥倫比亞商學院,拜師於本傑明·格雷厄姆,學到了豐富的價值投資理論。26歲那年,巴菲特已經賺到了174000美元。

其後,他便在“指數”賺錢的世界裡滾雪。到他39歲的時候,資產已經達到了2500萬美元。他60歲之後,資產順利從10億美元滾到了百億美元;20年後,巴菲特的資產達到了600多億美元,成為首富。

首先,巴菲特前期主要做加法,用時間來換錢;其次,他學會了僱用別人,買別人的時間幫自己賺錢,即乘法賺錢法;後來,他不斷強化自己的投資能力,嘗試股票和基金,不到30歲便收穫了指數賺錢法帶來的財富回饋。

對於剛進入職場的新人或者還在上大學的小夥伴來說,要想實現時間價值最大化,可以先以“加法賺錢法”為主,不斷投資自己,提高單位時間價值,積累更多的本金;同時嘗試開拓“乘法賺錢法”,挖掘自身潛質和賺錢技能。

最重要的是,一定要開始嘗試“指數賺錢法”,學習基本的投資理財原理,哪怕開始只是存銀行、買國債、存貨幣基金,也能在未來發揮威力,好過現在不知不覺地揮霍一空。

關於作者:水湄物語,長投學堂創始人,財商教育先鋒,豆瓣理財大V。

本文經出版方授權“身邊的經濟學”原創首發,整理自機械工業出版社《理財就是理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