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騎牛西出函谷關?這是後人的傳說,老子回到故鄉陳國著書講學

夢露居士為你解讀國學經典,點擊關注閱讀系列文章。

老子是先秦道家代表人物,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有史可考的哲學家、思想家,他留下了五千餘言《道德經》闡發自己的思想,是中華民族的智慧源泉。時至今日,仍有很多人在研究《道德經》,從中汲取智慧。

老子這麼一位偉大的思想家,其生平卻極為神秘。兩千多年來,人們一直相信,老子西行去了秦地,並不知所終。

老子西行的故事是這樣的:老子本是周王室守藏史之史,他見到周王室衰微,於是騎著一頭青牛西出函谷關(也有人說是散關)。守關的官吏名叫尹喜,他看到打東邊來了一道紫氣,便知道是有聖人來了(這就是成語“紫氣東來”的來歷)。於是他留住了老子,求他留下一部著作,老子拗不過尹喜,便寫了五千餘字的《道德經》,之後他西出函谷關不知所蹤。

老子騎牛西出函谷關?這是後人的傳說,老子回到故鄉陳國著書講學

然而這終究只是個傳說而已,歷史上真實的老子並沒有西行,他回到了自己的故鄉著書講學。

在先秦時代,並沒有老子西行的傳說。相反,在《莊子》一書中卻記載著老子辭官後回了家鄉。比如《天運》一篇中寫著,子路曾跟孔子說,自己聽聞老聃免官後回到了故鄉:

孔子西藏書於周室。子路謀曰:“由聞周之徵藏史有老聃者,免而歸居,夫子欲藏書,則試往因焉。”(《莊子·外篇·天道》)

老子騎牛西出函谷關?這是後人的傳說,老子回到故鄉陳國著書講學

《天運》一篇中也寫著,孔子五十一歲那年還沒有聞道,於是前往沛地拜見老聃:

孔子行年五十有一而不聞道,乃南之沛見老聃。(《莊子·外篇·天運》)

根據司馬遷的記載,老子的故鄉是楚苦縣厲鄉曲仁裡(老子在世時,苦縣屬於陳國,後來屬於楚國),在今天的渦陽縣、鹿邑縣一帶(渦陽屬於安徽,鹿邑屬於河南,兩地在爭“老子故里”的名號,其實兩地相距不過八十公里)。看地圖便可知曉,老子故鄉距沛(今天的徐州)很近。

所以,依照《莊子》的說法,老子辭官後回到了故鄉。

老子騎牛西出函谷關?這是後人的傳說,老子回到故鄉陳國著書講學

漢代司馬遷在《史記》中記載了老子過關的故事,但他沒有寫老子去了哪裡。

司馬遷寫道,老子在過關時,被關令尹留住,寫了五千餘言的《道德經》。

老子脩道德,其學以自隱無名為務。居周久之,見周之衰,乃遂去。至關,關令尹喜曰:“子將隱矣,強為我著書。”於是老子乃著書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餘言而去,莫知其所終。(《史記·老莊申韓列傳》)

司馬遷隻字未提老子“西行”,更沒有說老子過的關是函谷關或散關。不過從《老莊申韓列傳》中推測,老子最終還是回到了故鄉。

司馬遷說,老子的兒子李宗當了魏國的將軍 , 封在段幹:

老子之子名宗,宗為魏將,封於段幹。(《史記·老莊申韓列傳》)

魏國正在老子故鄉附近,雖然《史記》中的這個記載在時間上有很大的差距(因為老子與孔子是同一時代的人,比孔子年紀更大,孔子生於公元551年,而魏國成立於公元403年,老子的兒子怎麼也不可能在魏國當將軍),但是這說明司馬遷認為,老子的後代活躍於其家鄉附近。這條記載從側面證明了老子回到了故鄉。

老子騎牛西出函谷關?這是後人的傳說,老子回到故鄉陳國著書講學

司馬遷還說,戰國時楚人老萊子也被人認為是老子。

或曰:老萊子亦楚人也,著書十五篇,言道家之用,與孔子同時雲。(《史記·老莊申韓列傳》)

雖然這只是一個傳說,但如果老子去了秦地,當時的人絕不會將楚地的老萊子說成是老子。這也說明老子回到了故鄉——陳國,後來成了楚地。

老子回到故鄉,自然是著書講學,影響力很大。因為據《莊子》一書記載,老子逝世時,為他痛哭的人很多。

老聃死,秦失吊之,三號而出。弟子曰:“非夫子之友邪?”曰:“然。”“然則吊焉若此,可乎?”曰:“然。始也吾以為其人也,而今非也。向吾入而吊焉,有老者哭之,如哭其子;少者哭之,如哭其母。”(《莊子·內篇·養生主》)

從老子創道家學說開始, 一直到西漢初年 ,道家學派一直活躍在以陳地為中心的鄭、宋、齊一帶,這也說明了老子的影響力。

老子騎牛西出函谷關?這是後人的傳說,老子回到故鄉陳國著書講學

那麼老子西行入秦的傳說是從哪裡來的呢?這可能要怪司馬遷。

司馬遷在《老莊申韓列傳》中記載了一位名叫太史儋的人,也有人說太史儋就是老子。而太史儋曾經入秦見秦獻公:

自孔子死之後百二十九年,而史記周太史儋見秦獻公曰:“始秦與周合,合五百歲而離,離七十歲而霸王者出焉。”或曰儋即老子,或曰非也,世莫知其然否。(《史記·老莊申韓列傳》)

也許正是根據這一記載,後人創造出了老子西行入秦的故事。因為秦國最終一統天下,如果老子去了秦國,豈不能暗示老子很有遠見卓識嗎?

老子騎牛西出函谷關?這是後人的傳說,老子回到故鄉陳國著書講學

首先記載老子西行故事的是西漢的學者劉向,他寫出了中國第一部系統敘述神仙的傳記《列仙傳》,把老子當成了神仙人物。

在《列仙傳》中劉向是這樣描寫老子出關故事的:

後周德衰,乃乘青牛車去。入大秦,過西關。關令尹喜待而迎之,知真人也。乃強使著書,作《道德經》上下二卷。(《列仙傳》)

與司馬遷記載的故事相比,劉向的故事有兩個區別。第一,他寫明瞭老子是乘著青牛車出關的,居士我想想也很有道理,因為老子畢竟是中央官員,怎麼也應該有輛車吧;第二,他明確地說出了老子的去向——入大秦。

唐代司馬貞在著《史記索隱》中,為這個故事添加了更多細節:

老子西遊,關令尹喜望見有紫氣浮關,而老子果乘青牛而過也。(《史記索隱》)

從此在大家心中,老子就以青牛為坐騎了。

老子騎牛西出函谷關?這是後人的傳說,老子回到故鄉陳國著書講學

那麼劉向、司馬貞等人為什麼認為老子騎的是青牛呢?很可能因為古人認為青牛是一種神物,是木精、樹神。

《錄異傳》中說,秦文公曾經砍了一棵巨大的梓樹,樹被砍斷後,有一頭青牛(樹神)走了出來,進入了灃水中。秦文公還專門立“怒特祠”來祭祀青牛,從此青牛成了民間信仰中的神物。

晉代道士葛洪的《抱朴子》一書中也記載:

千歲松樹……其中有物,或如青牛,或如青羊,或如青犬,或如青人,皆壽萬歲。

也許正因為如此,人們才願意相信,仙風道骨的老子是騎著青牛出關的吧。

老子騎牛西出函谷關?這是後人的傳說,老子回到故鄉陳國著書講學

後來佛教傳入中國,又誕生了老子化胡的傳說,即老子西行去了天竺,創立了佛教。

佛教在東漢明帝時期傳入中國,當時中國人還不瞭解佛教思想,他們見到佛教徒們個個生活簡樸,清心寡慾,而中國的道家也主張清靜、空虛、無為、寡慾,與佛教很相似。所以在當時中國人的觀念中,佛教與道家是相似的,人們常把佛陀和老子放在一起祭拜。

佛教徒們為了在中國傳播佛教,也利用中國人的這種誤解,改造了“老子西行”的傳說,創造了“老子化胡”的故事。

佛教徒們說,老子先去了西域,後又到了印度,他化為釋迦牟尼,創造了佛教。所以佛教與道家同根同源,信佛即是修道。這一說法在中國廣為流行,比如後漢書記載:

或言老子入夷狄為浮屠,浮屠不三宿桑下,不欲久生恩愛。(《後漢書·襄楷傳》)

所謂“浮屠”就是“佛陀”的另一種翻譯,可見東漢時期,已經有人說老子去了夷狄之地,做了佛陀。

老子騎牛西出函谷關?這是後人的傳說,老子回到故鄉陳國著書講學

到了東漢末年,張道陵、張角等人創立了原始道教。道教吸收了先秦道家思想,並將老子奉為創始人。此時的道教是一個新興宗教,而佛教則已經站穩了腳跟。道教為了跟佛教搶客戶、爭市場,便利用了佛教徒創造的“老子化胡”傳說。

西晉有個道士叫做王浮,他改造了“老子化胡”的故事,寫了一部《老子化胡經》。

《老子化胡經》中寫道,老子出生在商代,並一直活到了周代。當時的天子是周昭王,老子西出函谷關,並把守衛函谷關的官吏尹喜收為徒弟。老子出關以後就到了西域,他在西域創建佛教,被人尊稱為清淨佛。後來在周桓王的時代,老子派弟子尹喜到天竺投生為一個小國的王子,即喬達摩·悉達多。後來悉達多出家,在天竺宣傳老子的思想,教化胡人。

王浮的目的很簡單,他偽造《老子化胡經》是想證明佛教比道教低一輩,道教的地位比佛教高,道教才是最正宗的。

老子騎牛西出函谷關?這是後人的傳說,老子回到故鄉陳國著書講學

一切有為法,如夢亦如露。我是夢露居士,為你解讀國學經典。點擊關注,閱讀系列文章。

老子騎牛西出函谷關?這是後人的傳說,老子回到故鄉陳國著書講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