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古代军功最大封为侯,而不是王?

伊藤英明


下面,我们就来挖挖王爵的来源。


爵位最早可以追溯到周朝以前,按照唐朝杜佑《通典·职官·封爵》记载在尧帝、舜帝以及夏朝时期就有爵位,但由于目前没有文物等实物资料证实。但是周朝明确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这些爵位均世袭罔替,拥有自己的封地,封地称封国,在封国内行使统治权。

天子一位,公一位,侯一位,伯一位,子男同一位,凡五等也。君一位,卿一位,大夫一位,上士一位,中士一位,下士一位,凡六等。天子之制,地方千里。公侯皆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凡四等。不能五十里,不达於天子,附于诸侯曰附庸。天子之卿受地视侯,大夫受地视伯,元士受地视子男。

这是《孟子·万章篇》中对当时爵位的记载,具体描述了各个爵位封地大小的差别。

春秋战国时期,礼乐崩坏,诸侯们相互争霸。爵位的变动,也就成为诸侯挑战礼乐制度的一项内容。从最初的“秦、晋、齐、楚”到后来“周、鲁、赵、魏、梁、燕、代、韩、宋、吴、越”,基本有实力的诸侯国都开始称王;后来称王已经代表不了其超越地位,开始称帝,如:公元前288年,秦昭襄王嬴稷自称西帝,同时派遣使臣尊齐湣王田地为东帝。

爵位影响最大的为商鞅变法所定下的,商鞅将爵位分为公士、上造、簪袅、不更、大夫、官大夫、公大夫、公乘、五大夫、左庶长、右庶长、左更、中更、右更、少上造、大上造、驷车庶长、大庶长、关内侯、彻侯共20级,规定每次作战,每斩敌首级一颗,即赐爵一级。这里的关内侯、彻侯都有自己的食邑,并且彻侯在自己封地可以任命官员。

汉朝时期,沿用秦朝二十等爵基础之上另增设王爵,形成二十一等爵位。西汉建立之初,除过刘氏宗族外,汉高祖刘邦先后封八个异姓王,分别是楚王韩信(原为齐王)、赵王张敖、韩王信、梁王彭越、淮南王黥布(原为九江王)、燕王臧荼、长沙王吴芮(原为衡山王)、燕王卢绾;这里前七位王都共同尊奉当时为汉王刘邦为皇帝,后来这些异姓王基本都被刘邦与吕雉两人都清理了,只剩下长沙王吴芮,因地少力弱,忠于汉朝中央而得以保留王位。同时刘邦与群臣定下白马之盟,立下“非刘氏不王”的誓约;后来吕雉专权要立诸吕为王,遭到右丞相王陵以此反对,但在左丞相陈平、绛侯周勃的支持下,吕雉还是大封诸吕为王,吕氏诸王在吕雉死后同样没有逃过被清理的结局。

汉武帝时期,对外出击匈奴,通过卖爵位的方式筹措军费,从而造成二十等爵失去了以往的含金量。三国时期,曹操对爵位进行改革,废二十等爵、武功爵等所谓赐爵创立的名号侯、关中侯、关外侯、五大夫侯。曹丕篡汉建魏后,将爵位规定为王、公、侯、伯、子、男、县侯、乡侯、关内侯九等;并规定皇子封王,王之庶子封乡公,嗣王之庶子封乡侯,公之庶子封亭伯。

西晋时期爵位非常繁复,设置王、公、侯、伯、子、男、开国郡公、开国县公、开国郡侯、开国县侯、开国侯、开国伯、开国子、开国男、乡侯、亭侯、关内侯、关外侯共十八级;同样规定王爵非皇子不封。南北朝时期,陈朝增郡王爵、藩王爵。

隋唐时期,爵位再次得到统一。首先,隋文帝设置国王、郡王、国公、郡公、县公、侯、伯、子、男九等;随后,隋炀帝废止,仅留王、公、侯三等爵;唐朝建立后,设置分亲王、嗣王、郡王、国公、郡公、县公、县侯、县伯、县子、县男十等爵位,同样规定亲王、嗣王非皇子不封,其中嗣王为亲王的后代再次袭爵。

宋朝封爵制度基本上同唐制。元朝唯皇族、蒙古贵族可封王爵,宗室封亲王、远支宗亲与贵族封国王。

明朝爵位仍分为宗室和异姓两类。宗室爵位有亲王、郡王、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镇国中尉、辅国中尉、奉国中尉八等;异姓爵位有公、侯、伯,并且每个爵位分四等。

清朝爵位分宗室、蒙古、功臣三类。其中功臣按照乾隆十六年定制,分为二十七等。分别是:公(3等),侯(4等),伯(4等),子(4等),男(4等),轻车都尉(4等),骑都尉(2等),云骑尉(1等),恩骑尉(1等)。


从历朝爵位变迁可以看出,历朝历代对爵位划分严格,尤其是王爵,到最后在功臣爵位中基本取消王爵。爵位代表的是封建等级制度,对外形功臣王爵的限制,其实质也是封建中央集权的体现,目的就是防止外姓对皇族权利核心的渗透。

王爵相对于功臣,也就是皇家的一座防火墙,一个底线。对外姓功臣封王,也就意味着王室的衰落,不得不依靠外姓功臣进行支撑。

中国封建社会对外姓功臣封王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是拥立称帝之功。汉朝公元前202年刘邦封韩信为楚王,彭越为梁王,然后受封的韩信和彭越联合原来的燕王臧荼、赵王张敖以及长沙王吴芮共同上书刘邦,拥立刘邦即位称帝。明朝时期,有中山武宁王徐达、开平忠武王常遇春、东瓯襄武王汤和、丽江武靖王傅友德、宁陵武壮王冯胜、宁河武顺王邓愈、黔宁昭靖王沐英、定远忠敬王沐晟、陇西恭献王李贞、岐阳武靖王李文忠、舒城王丘福、河间忠武王张玉、定兴忠烈王张辅等,这些人都有拥立朱元璋、朱棣称帝的功劳,也仅在死后追封为王。

二是再造社稷之功。唐朝有汉阳郡王张柬之、扶阳郡王桓彦范、博陵郡王崔玄暐、南阳郡王袁恕己、平阳郡王敬晖,这五人曾发动“神龙政变”,将大唐江山从武则天手中还到李氏宗族手中;西平郡王哥舒翰、汾阳郡王郭子仪平定“安史之乱”,收复长安、洛阳两京。宋朝鄂王岳飞、鄜王刘光世、蕲忠武王韩世忠、循王张俊、涪王吴玠、信王吴璘,这些人生前抗金,保住了南宋的半壁江山,死后才被追封为王。

此外,还有许多人被封为王,但是他们不是依靠功劳被封为王,主要依靠与皇帝特别亲近,这里暂且不论。总之,在封建社会被封为王的人还有很多,功臣被封为王的时候,往往是皇权相对弱小的时候;所以,封建皇帝还是对异姓封王控制比较严格的。太平天国占据中国南方半壁江山的时候,清朝统治岌岌可危,咸丰皇帝在死之前就曾许诺,谁平定了江南,就封谁为王。可是当湘军攻进南京,平定太平天国后,曾国藩兴冲冲的跑到北京叙功,准备接受清政府兑现封王的许诺时,结果等到的是清政府的猜忌,吓得曾国藩赶紧裁军自保,从此断了封王的念想。


苏纪龙读史


中国古代军功最大的是封王,随着皇帝对爵位封赏越来越控制,后来的很多朝代才把军功最高封赏为候了。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西汉时期的李广一辈子最渴望的就是可以凭军功封侯,可惜临到死,李广都没有得到侯爵的封号,封侯成了古代所有职业军人最高荣誉了。

其实,在西汉初年,凭借军功最高荣誉是封王,王爵被高祖刘邦封赏给诸多战功赫赫的将领,比如齐王韩信,九江王英布等,这些人都是凭军功封的王。

王爵和侯爵登基相当的大,侯爵无论如何的荣耀和显赫,始终是皇帝的臣子甚至是奴才,但是王爵对于皇帝来说,从传统的爵位意义来讲,是平起平坐的。

王和候的爵位登基源于周朝时期,是周礼的一部分,爵位封赏有着严格的登基制度,到了汉朝时期,王爵和侯爵依旧是一种实际封赏,比如齐王韩信,他的封地就在山东一带,他不但有实际的封地,有自己的王宫,而且还有自己的丞相和属下、衙门等等。

这样的王爵几乎等同于天子,只是在名义上归属于汉朝,尊汉朝皇帝位天下宗主。这样的封赏对于郡县制王朝来说伤害非常大的,让这些王拥有自己的实际封地和等同于天子的权力。

而侯爵就完全不同了,侯爵在西汉初期时期就是顶级的爵位和荣耀,但是没有王爵那么大的实际权力,侯爵更多的像是朝廷种的一种高等级的官职。

汉朝初期这种实封王爵对王朝的威胁越来越大,不但是异姓王频频造反,而且很多同姓宗室王都想颠覆中央王朝,汉景帝时期就有七国之乱,而且都是刘姓宗亲被封为王爵者起兵造反。

景帝和武帝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剪除了诸侯王对王朝中央政权的威胁,从此对于封王非常的慎重,最多的功勋爵位变成了候爵,这也是职业军人能够达到的最高荣誉顶峰,这就是为什么在汉武帝时期李广梦寐以求的就是能够封为侯爵。

随着时代的发展,封建王朝对于王爵的封赏越来越慎重,至东汉后期,曹操逼着汉献帝封自己为魏王后,后世王朝基本对王爵就管理得相当的严格,就算是到了明朝初期,朱元璋封自己的几个有能力的儿子为王,他的主要目的其实是利用儿子镇守边疆,王爷的实际权力远远比不上西汉初年那些实权王侯。

自汉以后,王爵其实是朝中对皇室宗亲的一种荣誉封号了,不但没有实际的权力,甚至连朝中的官职都捞不了一个。

综上来看,封建王朝对于王、候爵位的封赏和管理,都是基于一个原则:确保皇权不受威胁,把王爵变成荣誉称号,把侯爵变成军功封赏爵位顶峰,一切都是为皇权服务。


沉墨I方之城


为什么古代军功最大的被封为侯,而不是王?

韩非子说:“主买官爵,臣买智力。”这句话赤裸裸的点名了古代君臣关系的实质。帝王如果想要臣子为自己卖命,必须要给予臣子相应的权利和相应的官爵。如果说官员的官位是给予臣子足够的权力让他为君主办事,那么臣子的爵位这是一种很好的并且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


我国古代从夏商周时代起,便已经有了封爵制。通常情况下爵位有五等: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其又细分很多等,如一等,二等。

一般情况下,但是在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之上中国历史上的各朝各代都设有王爵。按照惯例为了保证皇族权力的绝对稳定性,一般是同姓同族功臣封为王,异姓不封王。


但是,有许多时候异姓也是可以封王的,比如西汉建立之初,汉高祖刘邦就分封了七大异姓王。明太祖朱元璋追封徐达为魏王,清朝建立之初,为了稳定清朝满族的统治,清朝统治者封吴三桂为平西王,以示安抚。

所谓的官爵俸禄以及各种各样的荣誉地位,实质不过是帝王为了统治城下的一种方法而已。并不是说古代军功最大的被封为侯,而不是王!


旧事旧人历史说


这个问题很简单,实际上古代对于王爵的使用一直是慎之又慎,毕竟这种爵位和公侯伯子男不同,它已经是最接近皇位的地位了

楼主所言古代军功最大封侯,这是不对的,的确,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军人最高的荣誉就是封侯拜将,这源于战国时侯秦国实行的军功制度,那时候秦国军力弱小,老是被其它六国欺负,为了发展军事力量,鼓励军人士气,秦军实行二十级军功爵位制,共分二十级,分别为:一级公士,二上造,三簪袅,四不更,五大夫,六官大夫,七公大夫,八公乘,九五大夫,十左庶长,十一右庶长,十二左更,十三中更,十四右更,十五少上造,十六大上造(大良造),十七驷车庶长,十八大庶长,十九关内侯,二十彻侯。所谓封侯拜将就是如此而来

但是古代也有封王的将军,而且还不少

举个例子,汉朝时候刘邦手下那些王爷,他们不单是王爵,更能实际管理大片封地,有自己的朝廷和军队,唐朝时候的郭子仪因为救驾有功更兼收复长安洛阳,再造大唐,故而受封为汾阳王。再者,宋朝时候的岳飞,韩世忠等人因为拥立赵构,抵御金人有功,被封为鄂王和蕲王,实际上南宋一共封了七个异姓王,明朝时候的朱元璋也封徐达,汤和等人为王,所以虽然封王的将军不多,但还是有的

以上就是小编的看法,如有出入还请斧正


电视剧里看历史


在古代,凭借军功,最大封侯不封王,这个说法实际上并不严谨。特别是历朝开国之初,都有因军功获封王爵的将领。

先秦时期,商王、周王是最高君主,诸侯通常封公、侯、伯、子、男爵。只有楚国,因不满于爵位太低,不尊周王和礼法,擅自称王。然后,华夏诸国一起开了一个会,将楚国开除出了华夏籍。楚国自此成了蛮夷之邦。到了战国时期,周王衰微,诸侯们才开始纷纷称王。

战国时期,七雄争霸,秦始皇统一了六国,自称皇帝,开创了历史的新纪元。秦始皇在李斯的建议下,实行郡县制,取消了分封制。秦朝还是延续了秦国商鞅变法时,制定的二十功爵制度,这里面并没有王爵。所以,终秦朝14年的国运,包括皇子在内,都没有封王的。

西楚霸王项羽时期,项羽因为缺乏得力的谋士,实行了分封制。他一共分封了十八路诸侯,全是王。这明显有问题,因为从名义上少了绝对的统治者。这种境况下,项羽很快灭亡也就很正常了。从项羽分封诸侯王的结果,就可以看出,王是不可以随便分封的,会造成整个国家的不稳定。

汉朝开国沿袭了秦朝的军功爵位制度,所以,武将通常情况下,最高是侯爵。

西汉初期,因为项羽封王的原因,刘邦虽然实行了郡县制,但还是分封了八个立有战功的异姓王,其中就包括最有名的楚王韩信,另外还有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燕王臧荼、燕王卢绾、赵王张耳、韩王信、长沙王吴芮。

汉初的异姓诸侯王是具有封地行政、兵权的诸侯国国王,大权在握。这让刘邦很担心他们会不会造反的问题。到最后,八大异姓诸侯王之中,只有长沙王吴芮在40岁时病逝,得以善终,其他七人都被刘邦伙同吕后所杀。

刘邦为了避免异姓诸侯王的问题,在白马之盟中约定,“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所以,从汉高祖刘邦时期开始,都尽量避免加封异姓诸侯王。换个说法就是,仅凭借军功的异姓将领,不封王,甚至连公爵都很少封,到侯爵基本上顶天了。

汉朝对于异姓诸侯王如此,对于同姓诸侯王,同样防御备至。汉武帝刘彻为了削藩,施行了较为缓和的“推恩令”,逐渐削弱了同宗藩镇的实力。但是,即使已经是千防万防,汉朝还是没能避免同姓诸侯王发动七国之乱。册封有实权的诸侯王的弊端,再次显示出了强大的破坏力。

到了东汉末年,曹操受封魏王。而曹魏时期,司马昭效仿曹操,受封晋王。两次封王,都为后来的篡位打下了基础,后世的王朝都会借鉴,极力避免。

唐朝,开始时封王较少,越往后所封的王越多,几乎到了随便封着玩的地步。为什么?因为唐朝的王爵基本上就是个品级而已,即没有封地,也没有食邑。既然没有什么实际消耗,就是一个名头,那就随便封呗。

诸如大唐初期,凉州贼帅李轨降唐,受封凉王,后来李轨又自称天子,造反了。和州义军杜伏威降唐,受封楚王,“秦、晋、齐、楚”可是顶级王爵。大家熟知的评书中的英雄罗成,虽然不是真实存在的人物,但是其父罗艺历史上却实有其人,受封燕郡王。唐朝特别是经历安史之乱后,只要有大功的,全部封王。

李唐有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喜欢赐姓,然后封王。所以,军功不封王的说法,在唐朝,完全不成立。

宋元明三朝,则吸取了前朝的经验,册封异姓王较少,但还是有。特别是明朝,基本上贯彻了生前不封功臣为王的原则,而是死后追谥。

宋朝时,在世时封王的,基本上是柴宗训、刘继元这些亡国之君,死后因战功追封为王的,有名的有韩世忠、刘光世、岳飞等。明朝时基本上差不多,徐达、常遇春等人都是去世后追封为王。平时,封王的只有本朝宗室,立功的大臣、将领最多到公爵,已经是顶天了。

清朝时,基本上沿袭了大明的制度,所封异姓王也极其的稀少,但还是有的。比如开国时有功的汉朝将领吴三桂、孔有德、尚可喜、耿仲明、孙可望等人。相对更多的王爵则是封给了蒙古、回部等各部落的首领。

册封具有实际封地和行政管辖权的王,最大的风险就是容易引发叛乱。康熙为了削藩,就又导致了三藩之乱。

因此,在宋朝及之后,对于立功的将领,都采取了比较保守的态度,通常是生前最高加封到公爵。如果功劳确实非常大,则会在死后追封为王,以避免发生叛乱,造成不必要的动荡。


奕天读历史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唐代诗人王勃如此感叹汉代李广的时运不济,以致一生没有封侯,李广一生追求列侯,由此也可见封侯在古代臣子心中的地位。但是我们都知道王爵是高于侯爵的,那么李广或者其他人为什么不追求更高的王爵呢


(飞将军李广画像)

其实还是有一部分通过军功封王的,比如说秦末汉初,项羽分封18位诸侯王,而汉初,刘邦又分封了八个异姓王,分别为燕王臧荼、韩王信、楚王韩信、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燕王卢绾、赵王张敖和长沙王吴芮。随着天下平定,这些曾经为汉朝开国立下汗马功劳的诸侯王反而成了刘邦的眼中钉、肉中刺,使得刘邦欲除之而后快。从最开始的臧荼到最后的卢绾,要么被灭要么逃亡匈奴,最后只剩下一个势力最弱且地处偏远的长沙王吴芮。

而在铲除了这些异姓王之后,刘邦又做出了一个举动,我觉得正是这个举动影响了后来军功不再封王的传统!这就是有名的白马之盟。(当然有特殊的,比如平定安史之乱,有再造大唐之功的郭子仪就被封为汾阳郡王)
(汉太祖刘邦画像)

白马之盟的主要内容有两条:

第一,国以永存,施及苗裔。(意思就是只要大汉王朝在,大臣们及其子孙就能永保富贵。

第二,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若无功上所不置而侯者,天下共诛之。(也就是说非皇室成员不得封王,没有军功的人不可以封侯)

这也就是为什么李广毕生只能追求封侯的原因,因为刘邦规定了只能通过军功封侯,这是两汉400年异姓所能获得的最高爵位(吕后封诸吕为王,王莽篡权、曹操称魏王比较例外)。

(魏王曹操影视形象)

在曹丕接受汉献帝的禅让,代汉建魏时,彻底撕毁了刘邦所立的白马之盟,但是刘邦异姓不封王的理念则得到了传承,而且自从魏晋时期王爵开始分为亲王与郡王,亲王则是属于皇室专属,异姓获封的最高也就是郡王了,而且即使是郡王,千百年来也只是寥寥几人,更多的还是追求封侯!

总的来说,在刘邦和项羽的时代还是有点战国时期的意思,有功就习惯于分封诸王。但是从刘邦剿灭异姓诸侯王以后,中央集权的思想开始逐渐发展,于是各朝各代也就不再封异姓王,毕竟异姓王很多时候会带来很多问题,而少数的异姓王多是在开国的时候不得不利用才分封的!


小祁说历史


从结论上来说,有军功封公封王的,并不是最高封侯,只是后世王公的含金量急剧下降,只相当于西汉的侯而已(甚至还不如)。

无论怎么封,都是以不威胁王朝安定统治为标准的。对朝廷还说封越少越好,单个诸侯越小越好,否则会威胁王朝的延续。

后世分封是以西汉为参照的,西汉开创了中国最大规模的分封,把超过一半的土地都分出去了,由此表生一系列问题,虽然是迫不得已最后也解决了,但足够让后世警醒。

自西汉以后,分封规模越来越小,而且还由实封演变成虚封,封臣只吃租税,不治理封地,成为纯粹的经济利益。

比方说西汉有一大批万户侯在,但是到了唐朝,3000户就可以封王了,唐朝的王也就叫起来比较威风而已,实际上含金量不高。



长岛男爵


汉朝除了开国异性王,后边的大将军是候爵,

南北朝,隋唐是国公,柱国公。郭子仪郡王。

唐末为了笼络节度使,给王爵。

五代十国,,,,,,武将当了王也就快称帝了。

宋武将基本就是候,死了追封王。

元,不了解。

明:开国有公,后边的都没有大爵。

清,傅恒算武将的极限了吧。

袁世凯时期:最高武将为武义亲王。平常的含金量比较高的就是x武将军。


保家卫国兔


从汉开始到清代。几乎历朝历代都有人因功异姓封王的。只是这些异姓封王通常不是最后被干掉了,就是最后造反取而代之。当然还有一种是死后追封。汉朝开国封过好几个异姓王比如九江王英布,齐王(楚王)韩信,赵王张敖等十个诸侯王。结果全被干掉了。吕后时期也封吕氏为王,也后来被干掉了。到东汉末期。曹操为魏王,曹丕继承魏王爵位。后来取代汉朝。司马昭为晋王。其子司马炎取代曹魏。唐代也有人生前因军功加封郡王的。比如郭子仪唐肃宗时累功加封汾阳郡王。一般开国时,王朝落败复起时,以及即将灭亡之时都会有人生前封王或死后追封为王。比如北宋开国功臣的赵普,高怀德,石守信,王审琦。建炎南渡后南宋开国的岳飞,韩世忠,吴阶等七人。包括秦桧。死后都被追赠为郡王。元代是生前,死后封王最多的,多到我都记不清。🤣估计元朝百年得有百十个。清朝入关前后封过几个异姓郡王,亲王。大家都知道没什么好下场。


青瓷雅居


军功大封王的多的是,只是有好下场的不多,主要是因为刘邦就定下了非刘不封王,非功不封候,所以后世基本上异姓王不造反的比例非常低,从曹操自封魏王起,基本上异姓封王再加个九锡改朝换代就成了板上钉钉的事了。异姓王不造反也没被杀得个善终的可能只有一个郭子仪了。其余的异姓王要么篡位当皇帝,要么被杀掉,所以不管立多大的功封王都不是好事。到吴三桂这里还是这样已成习惯。封同姓王也不是因为功劳大,只是更加相信,但事实证明同姓王造反比例一样高,封同姓王的三个朝代汉、晋、明都发生大的混乱,更不要说异姓王了。所以后来的同姓王都只是一个名号没有权力,异性都不能封王,清朝试了试,还是不行,军功再大也不能封王,封王必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