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日本人发现清朝的三大毒害—“烟毒”、“经毒”、“贪毒”

1884年6月,上海的《申报》上刊登了一条颇为引人注目的新闻:“日本文豪某,携著书千卷,为中土山水之游。”这位“日本文豪”就是著名学者王韬的挚友、日本汉学家冈千仞。

冈千仞,字振衣,号鹿门,生于1833年。他原是幕末仙台藩士,精通汉学与西学,因主张尊王维新,曾被藩主下狱。明治维新后曾任修史馆编修官、东京府书籍馆干事(即馆长)等职。

一个日本人发现清朝的三大毒害—“烟毒”、“经毒”、“贪毒”

冈千仞于1884年5月29日从横滨乘船出发来中国,,前后在中国历时320日,历程近万里。会见中国官员、文人近200名。见过李鸿章、盛宣怀等达官贵人,俞樾、李慈铭、汪士铎、王韬等名流学者。冈千仞在访问期间,用汉文,“有所闻见,必手记”,这些日记总题名为《观光纪游》。

在《观光记游》中,冈千仞对晚清社会的弊病尤其是鸦片与科举八股的毒害,作了相当深刻的揭露和批判。冈千仞指出当时的中国之所以无法和列强对抗, 社会经济停滞不前的原因在于 “烟毒” 和 “六经毒”。 “非一扫烟毒与六经毒,则固有元气, 不可得而振起 ”, 这里所说的“烟毒” 指的是 “鸦片”, “六经毒” 指的是 “科举制度” , 鸦片侵蚀人体, 科举桎梏思想。除以上两毒外,王韬还认为 “更有一毒,并贪毒为三毒”。这三大毒正是大清朝的病症。鲁迅先生在“皇汉医学”的文章中说:“冈氏距明治维新后不久,还有改革的英气,所以他的日记里常有好意的苦言”。

一个日本人发现清朝的三大毒害—“烟毒”、“经毒”、“贪毒”

一、“烟毒”泛滥,吸食鸦片习以为常,就连冈千仞的挚友著名学者王韬居然也是鸦片鬼。

冈千仞在游记里多处记述清末中国鸦片泛滥, 人们公然吸食鸦片且不以为然的社会现实。在晚清,很多人已经把吸食鸦片作为日常的生活习惯, 这在冈千仞看来非常不可思议的。

“一条辫子、一杆枪(吸食鸦片的烟枪)”几乎成了当时大清国的基本写照。从英国输入鸦片开始,几十年间就风靡九州大地,上至慈禧太后官府缙绅,下至工商优隶,以及妇女、僧尼、道士,都在吸食。清朝时候中国的鸦片产量占全世界鸦片产量的八成,全国吸毒人口达到8000万人以上,占总人口的16.8%,成为世界上吸毒第一大国。面对如此的国民,梁启超感叹“合四万万人,而不能得一完备之体格。呜呼!其人皆为病夫,其国安得不为病国也!”

一个日本人发现清朝的三大毒害—“烟毒”、“经毒”、“贪毒”

二、“六经毒”, 在冈千仞看来,致使中国 “元气大伤” 的第一个毒源,是 “六经毒”。

冈千仞指摘科举制度是 “愚黔首之术”,在游记中记述中国士人将 “有用精神” 耗费在 “无用八股” 之上,墨守六经,不知富强为何事,对于 “陆有轮车,海有轮船,网设电线,联络全世界之声息” 的宇内之变毫不知情。

在保定的莲池书院与书院士子谈论中法战争的时候, 冈千仞说 “凡士人学问, 将有为于当世也” , “诸君业科举, 腹中万卷, 笔下千言, 堂堂天下之士也。而今际国家大变,不能画一策, 出一奇, 以济天下之急。 ”

一个日本人发现清朝的三大毒害—“烟毒”、“经毒”、“贪毒”

科举制本是中华文明的一大贡献,在历史上有过非常重要的价值,只是在明清以后,程朱理学四书五经,八股取士,只能代圣人立言不能有任何的发挥,硬生生变成了禁锢人们思想的绊脚石。天下士子思想僵化,完全变成科举的附庸。

三、“贪毒”,冈千仞在旅行中发现 “凡百恶弊,皆源于丧乱蔑资,公私因弊” 的中国士大夫贪婪无行之作为。

冈千仞对大清朝的贪污感受不是太深,倒是中国人的王韬体会深并上贪毒并为三毒。晚清的贪污到了什么程度呢,日本间谍宗方小太郎观察最深刻。宗方小太郎认为,中国之所以无法像日本那样通过维新运动崛起,根源在于清政府全局性的腐败。全民丧失信仰,社会风气江河日下,从中央到地方,庸官俗吏献媚当道,清廉高洁之士多不容于时流,官场一片漆黑,“朝野滔滔,相习成风”,“人人所切齿者,貌似痛恨贪腐,实乃痛恨自己无缘贪腐、痛恨自己贪腐太少也。”

一个日本人发现清朝的三大毒害—“烟毒”、“经毒”、“贪毒”

冈千仞受王韬之邀游览中国,本来要在中国寻找振兴汉学之道,可是冈千仞看到的却是城市之破败、儒学之颓废、经毒之盛行、烟毒之泛滥及士人之闭塞,清朝礼仪全无,儒学已衰败、 颓废,“今所服满服,今所奉满制,衣冠文物,亡已久矣”。

冈千仞在日记中这样描述眼中的中国:“中土承二百年太平, 弊窦百出, 与鄙国幕府末世一般。譬犹笃疾人, 非温补宽剂所能治。断然大承气汤之症也。 ”冈千仞觉得大清朝得病了,得的是 “大承气汤之症”。

一个日本人发现清朝的三大毒害—“烟毒”、“经毒”、“贪毒”

冈千仞认为中国士人对五洲大变局茫然无所知,连名噪一时的学者李慈铭也不太知晓日本的历史,困顿于旧体制与旧文化中,缺乏世界眼光。他感叹,“未见一人讲格致之学, 又未见一人持正诚之教”, 他还劝李鸿章“乘是机建大策运大势,转祸为福,变危为安。” 冈千仞自信明治维新以后的日本早已超过清朝,来到中国看到的是破烂不堪乞丐众多, “ 中土今日犹我邦廿年前, 唯我邦国小乱亦小 ,中土国大故乱亦大,中人自负衣冠文物 ,不复讲自治自强之道 ”。天朝自大的心态,被这个日本人看得很清楚。

冈千仞在中国走了一大圈,发现大清朝患有重疾类似“笃疾之人”,“烟毒”“六经毒”“贪毒”三大毒害,针对诸多病症,冈千仞进献了“药石之语”,在内政上:禁鸦片;废科举,立学校;改制度,兴洋务;究格致之学,讲富强之实。在外交上:对欧美以礼相待,利用欧美矛盾折冲樽俎。其实冈千仞就是要让清朝学习日本,走日本的道路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