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溢科技:ETC政策紅利能走多遠

藉著ETC的大風口,金溢科技踏上牛股之路,但最具爆發增長階段會有多久?

本刊記者 吳新竹/文

金溢科技(002869.SZ)日前預計2019年前三季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區間為3.49億元至4.07億元,上年同期為虧損246萬元,業績爆發式增長,主要是政府大力推動高速公路ETC的普及應用導致公司獲取的銷售訂單成倍增長。毫無疑問,金溢科技成為政策風口上的幸運星。

不過,目前ETC的使用範圍侷限在電子不停車收費的狹小場景裡,在新的應用場景成熟之前,ETC的市場規模很難產生質的突破。據Wind統計,自2018年5月至2019年9月,公司重要股東及高管累計減持套現9332萬元;另一方面,公司推出股權激勵計劃但考核標準並不高。

此外,與同行業公司截然不同的是,金溢科技近年來員工人數不增反降,在2019年上半年產品火爆之時,固定資產中的電子設備依然呈下降態勢,公司擬用於擴大產能的募投項目進展不快,外協廠商對其生產的支撐作用顯而易見。

政策紅利趨於穩定

2014年以來,隨著中國高速公路電子不停車收費聯網工作的開展,ETC行業進入高速發展期。自2015年10月全國ETC聯網運營至2018年年底,全國ETC用戶突破7656萬,用戶數量迅猛增長。

在政策的推動作用下,金溢科技的營收規模在2015年迎來7.52億元的頂峰,而2016-2018年分別回落至6.69億元、6.23億元和6.04億元。營收下滑之際,公司再迎政策利好,2019年全國交通運輸工作會議指出將開展ETC服務專項提升行動;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亦指出兩年內基本取消全國高速公路省界收費站。

2019年上半年,金溢科技實現3.33億元營業收入,較上年同期增長46.23%;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非淨利潤為3493萬元,成功扭虧為盈。

有利的外部條件導致相關公司業績爆發的同時,也使市場的邊界愈發明晰。2019年5月28日,國家發改委與交通運輸部聯合印發《加快推進高速公路電子不停車快捷收費應用服務實施方案》,預計到2019年12月底完成客運車輛、租賃汽車、公路貨運車輛等營運車輛安裝使用ETC。

也就是說,2019年之後,隨著存量市場的消耗,ETC設備商之間的競爭只能日益激烈。

目前,除了金溢科技,生產ETC設備的上市公司還有萬集科技(300552.SZ)和剛剛被華銘智能(300462.SZ)收購的北京聚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聚利科技”)。近年來,三家公司的ETC產品毛利率均出現不同程度的下降。

2016年,金溢科技、萬集科技和聚利科技ETC的毛利率分別為46.93%、41.89%和47.05%,2019年上半年分別為42.99%、23.17%和36.37%。

有投資者曾向金溢科技提問:2019年ETC廠商會不會打價格戰?公司回答道:2019年的市場競爭將不止於價格競爭,將對ETC企業的能力提出全方位的考驗,預計有充足的供貨能力和安裝維保能力、產品質量穩定可靠、價格合理的ETC廠商將在競爭中勝出;ETC產品價格下降的趨勢預計2019年仍將持續,對企業來說,成本控制能力仍非常關鍵,將決定企業最終的盈利水平。

未來ETC企業營收的增長趨勢從聚利科技的評估報告中可見一斑,2020年至2023年,聚利科技的營收增長率預測值依次為9.96%、8.02%、6.82%和5.74%,參照每年3%左右的通貨膨脹率,營收放緩的跡象很明顯。

綜合競爭的另一面是技術之爭,近年來,金溢科技與聚利科技、金溢科技與國家知識產權局之間的專利糾紛甚囂塵上。

2017年,金溢科技曾要求聚利科技就侵害其“電子自動收費車載單元的太陽能供電電路”(專利號201010105622.2)的發明專利賠償1億元經濟損失,但最終並沒有勝訴。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複審委員會對該涉案專利作出專利權全部無效的審查決定,金溢科技遂狀告國家知識產權局,2019年5月,北京知識產權法院駁回該訴訟請求。

2017年,金溢科技還就專利號為201420329330.0和200920051958.8的實用新型專利狀告聚利科技,後因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複審委員會宣告該等實用新型專利全部無效而敗訴,金溢科技又發起上訴,該上訴於2019年8月被駁回。

對於ETC市場飽和後公司的發展規劃,金溢科技相關負責人對《證券市場週刊》記者表示,OBU裝車率的大幅提高為以後ETC使用場景的拓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在城市停車領域,ETC使用的射頻識別技術相較於車牌視頻識別技術有著明顯的優勢,如更高的識別準確率、防套牌車等;在車路協同領域,公司參與了多個國內外V2X相關測試驗證及試點示範項目;金溢科技將不僅僅致力於做設備提供商,也會延伸到智能交通整體解決方案提供、系統集成、平臺開發等。

外協生產降低產能過剩風險?

2019年7月,金溢科技推出股權激勵計劃,擬向激勵對象授予400萬股限制性股票,業績考核目標以2018年歸屬淨利潤為基準,2019-2021年,公司的淨利潤增長率分別不低於25%、30%和35%。公司2018年歸屬淨利潤僅為2165萬元,考核指標不僅選擇了低營利年份為參照,還沒有考慮營業收入的增長性。

2019年4月,金溢科技還對房屋及建築物的折舊年限由20年變更為20-50年,該變更將會導致2019年度少計提折舊約321萬元,待金溢科技募投項目中的房屋及建築陸續轉入固定資產,該變更每年給公司擠出來的淨利潤會更多。

《證券市場週刊》記者注意到,金溢科技近來生產人員明顯減少,且固定資產中的電子設備賬面價值下滑。和2015年相比,2018年,金溢科技員工總數由946人下降至728人,而聚利科技員工總數由385人增加至510人,萬集科技員工總數由818人上升至934人,只有金溢科技的員工人數不升反降。現有公開資料顯示,2015年和2019年6月的期末,聚利科技的技術人員人數分別為89人和126人,佔總人數之比分別為25.21%和26.87%;生產及品保、採購及倉儲人員人數分別為231人和215人,佔65.44%和45.84%。2015年6月和2018年12月的期末,萬集科技的技術人員人數分別為145人和223人,佔總人數之比分別為20.42%和23.88%;生產、服務與工程人員人數分別為392人和443人,佔55.21%和47.43%。2015年和2018年,金溢科技的技術人員人數分別為200人和229人,佔總人數之比分別為21.14%和24.86%;生產人員人數分別為530人和293人,佔56.02%和40.2%。三家公司中,只有萬集科技增加了生產、服務與工程人員人數,而金溢科技的生產人員縮減顯著,生產人員人數和佔比均有下降。

這一現象結合了生產工具的變化。根據現有公開資料,聚利科技未曾在固定資產分類中包含電子設備,2015年,聚利科技的固定資產中機器設備的賬面價值為191萬元,2019年6月為1473萬元,新增設備金額大於設備折舊金額。2018年年末,萬集科技的固定資產中機器設備和電子設備的賬面價值分別為250萬元和248萬元,2019年6月末分別為368萬元和668萬元,即生產工具的價值在2019年上半年有所增加。2014年和2016年年末,金溢科技固定資產中電子設備的賬面價值分別為2032萬元和1981萬元,2018年和2019年6月的期末分別為1246萬元和1089萬元,生產工具的價值持續減少。三家公司都曾在介紹生產模式時提到外協加工,結合生產人員人數,可以推斷出金溢科技的生產對外協加工依賴較大。

金溢科技在2019年半年報及投資者關係活動記錄中均描述過外協加工對公司的重要性,稱外協方式的合作方主要是電子產品製造商,目前國內珠三角的電子產品製造能力比較充足;此外,ETC產品的製造工藝比較成熟,面對2019年ETC產品需求的大幅增長,外協廠商也有較大的興趣,雙方可以達成合作共贏;公司通過部分新建產線、部分採用外協方式,可以做到根據市場需求靈活應對產能。6月20日,公司還向投資者表示,在佛山的生產製造基地預計2019年年底將建成投產。

然而,2019年半年報在建工程科目顯示,佛山基地項目的工程累計投入佔預算比例及工程進度均為19.57%,已累計實際投入金額5613萬元。根據招股書,該項目建設期限為2015年4月至2019年4月。2019年4月,金溢科技公告稱,受到施工用地地形複雜等影響,公司擬將佛山生產基地建設項目完成日期延長至2020年4月30日。

對此,上述負責人對《證券市場週刊》記者表示,外協是公司生產的輔助方式,可以降低擴產的費用支出以及有效應對產能過剩的風險。

金溢科技:ETC政策紅利能走多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