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鲜为人知的草坪秘密,还原消失了的永新区,难忘那些老街老厂

揭开鲜为人知的草坪秘密,还原消失了的永新区,难忘那些老街老厂

邕江边过去有条老街——和乐街,是由和平街和民乐街合并而成。和平街前身是磨房街和草坪街,民乐街前身是山货街和草坪地,这些街道都与草坪扯上了关系,似乎默示这一带曾经有一个叫草坪的地方。可是,当你询问过去住在这里的老居民,极少人知道“草坪”是怎么一回事?

原来,在清末,南宁市的商业区除了仓西门大街、考棚街、沙街和盐行街木行街一带,还有一个热闹的交易场所——草坪。

草坪的范围大致以壮志路和原打帛街为界,分别向南向西伸延至邕江和龙溪(现朝阳溪),自古荒无人烟,只有萋萋野草。清咸丰、同治年间,许多从水路远道而来的客商在这里登陆进入南宁。见到草坪地势平缓,客商们便将己带来的货物从船上搬到岸边,没有临时仓库堆放,就摆在草坪上。于是,荒凉了不知多少年的草坪从此热闹起来。起先这里出现附近居民搭盖的一些茅竂屋,向客商们出售茶水食物,接着又有人盖起临时库房,为客商堆放货物提供便利。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里变成了货物交易的场所,顾客川流不息,买卖如火如荼。不久便出现了以货物命名的山货街、以服务业命名的磨坊街和草坪街。

在市场交易频繁的同时,茶楼賭馆也就随之出现了。赌徒打架斗殴、歹徒聚众闹事、盗贼行凶抢劫的事情也日渐多起来。民众多次呈禀朝廷整肃。此后当局经常将抓到的人犯拉到草坪街一带处斩,以震慑歹徒。草坪街一带常见人头落地,血迹斑斑。到了清光绪年间(1875~1908年),这里竟然正式成为衙门处斩犯人的刑场。热闹一时的市场消失得无影无踪,又回归到原先草坪的样子。不过,与草坪有关的街道却保留下来。

揭开鲜为人知的草坪秘密,还原消失了的永新区,难忘那些老街老厂

以货物或以服务业命名的街道,在邕江大桥至北大桥沿岸还有很多。明清繁忙的水运,使这一带成为货物装卸转运的交易市场,是当时南宁市重要的商贸中心之一,逐渐诞生了一条又一条成行成市的街道。如沙街(原称纱街,现解放路),水街,石巷口,盐行街、木行街(原仁爱路),棉花街、打铁街(原自由街),槟榔街、打铜街(原昌明街),线行街(现醒汉街),布行街、上廓街(现人民西路),会馆街、豆豉街(现壮志路),棕竹街(原种福街),劏狗巷、缸瓦巷(原崇德街),油罗街(原大同街),油行街(原有行街),细花行(原西华街),茶亭街(现云亭街),白衣街(现永宁街),水巷街(现中兴街)等等。这些老街,明清时期的繁华,丝毫不逊色于城内的仓西门大街和考棚街。

揭开鲜为人知的草坪秘密,还原消失了的永新区,难忘那些老街老厂

解放后,随着水运的渐渐没落,除了解放路保持着昔日的繁华,这一片大多数街道的商业色彩已经褪去,变成了密集的居民区,居住着为生活奔波的草根市民,南宁旧风貌、旧习俗、南宁白话在这片区域得到很好的传承和延续,几代世居于此的“老南宁”很多。

可惜在文革这片老街区遭受过一次破坏,一些老街被毁。进入21世纪,随着城市建设加快,这一片老街区大部分被拆除了,眼前变成宽阔的民生广场和一栋栋高楼大厦。为了城市的发展,几十年相邻而居的老街坊们怀着依依不舍,自此挥手作别,各奔东西了。老街仅留下远红生榨米粉、老甘粉饺、黄阿婆粉虫等名小吃仍在附近迎客。

揭开鲜为人知的草坪秘密,还原消失了的永新区,难忘那些老街老厂

这一大片街区,过去属于永新区。可能很多“新南宁人”,甚至“老南宁”的后代,都不知道“永新区”,因为这个城区2004年就撤消了,它和城北区一起划入“西乡塘区”,至今只存在于老一辈南宁人的脑海里。

永新区是个老城区,位于南宁市的中西部,北起大学路,南临邕江,东以解放路为界,西至鲁班路。20世纪50年代南宁市只有3个城区:兴宁、江宁、永宁,青秀区的前身是江宁区,而永新区前身就是永宁区,它在解放前大部分属于邕西镇。所以,在永新区有很多老街巷、老工厂、老学校,老南宁的标签非常多。

揭开鲜为人知的草坪秘密,还原消失了的永新区,难忘那些老街老厂

许多“老南宁”经常磋叹身边的旧物旧貌消失得太多,恋恋难舍。若论几个老城区已经抹去的“老南宁”痕迹,永新区首屈一指。不单只城区建制消失,一大批老街巷、老工厂、老学校也逐渐离开了人们的视线。

新阳路是原永新区的一条主干道, 1958年开始,这条马路先后诞生了南宁机械厂、南宁橡胶厂、南宁罐头食品厂、南宁肉类联合加工厂、南宁制药厂、南宁面粉厂、南宁木材厂以及附近的南宁万力啤酒厂、南宁市康乐食品厂等大型国有企业,加上际鱼塘工业集中区的中小企业总共300多家,使永新区成为南宁市重要的食品、机械、化医、轻工等工业基地,是全市财政收入的重要支柱。

那时就业比较困难,能够进入西郊工厂工作,是人人都羡慕的事情。“南机”、“南罐”、“南胶”、“南药”、“肉联”、“康乐”、“万力”等厂名,在全市如雷贯耳。最夸张的是每年罐头厂招临时工削菠萝、摘四季豆,竟然成为全市的总动员,条条街道都组织家庭妇女参加,说是“千军万马奔南罐”都不为过。那时,每天上下班时间,新阳路挤满潮水般的人群,汽车喇叭声、单车铃声、嘈杂声此起彼伏,一派勃勃生机,那真是一个辉煌的时代。

揭开鲜为人知的草坪秘密,还原消失了的永新区,难忘那些老街老厂

曾几何时,南宁人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新阳路: 肉联厂的猪肉、面粉厂的面粉面条、罐头厂的娃娃脸冰淇淋、康乐厂的“白柠檬”、橡胶厂的胶鞋,做家具用木材厂的板材,病了吃制药厂的药,外出骑机械厂的金田摩托....... 可以说,这些老企业,记载了南宁市的骄傲,曾经深深融进了南宁人的生活,伴随着很多人的成长。

时至今日,你沿着新阳路走一趟,发现昔日的厂房已经推倒重来,一座座现代化住宅小区出现眼前,如振宁现代鲁班(原罐头厂)、龙光水悦龙湾(原橡胶厂)、天健城(原面粉厂)、振宁阳光康城(原制药厂)、新阳国际(原纸箱厂)、北际1、2号院(原木材厂)等等。旧厂房尚在的机械厂、肉联厂大部分车间也对外出租了,破败的厂房没有了往日的喧嚣,工厂也将搬迁。老厂虽然已经不再拥有以前的光环,但留下了为南宁市经济建设创造辉煌的丰碑,为丰富老百姓的生活增添光彩的历史印记。

揭开鲜为人知的草坪秘密,还原消失了的永新区,难忘那些老街老厂

永新区失去的何止这些?南宁市历史最悠久的两所小学——成立于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的城西初等小学堂(原壮志路第一小学前身),1979年被撤销;成立于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的宣化县第一高等小学(原卫国一小前身),2003年因马路扩建被拆除撤销。

南宁市最老的两个重要港口: 20世纪50年代创立的北大港和上尧港,服务了50年之后,分别于2007年与2014关闭。

……

永新区不在了,它曾经拥有的荣耀,它曾经怀抱的一处处“老南宁”标签,记载着这座城市发展与变迁的历史,永远留在南宁人记忆的深处,不会磨灭。

注:1、本文原创,未经许可不准转载、复制。抄袭者必追究。已与“维权骑士”签协议,提供站外抄袭维权「快速删文」功能。一些公开的“个人图书馆”不经本人同意,擅自收藏本人文章,已构成侵权,经申诉已被有关平台删除。

2、在网络平台,本人的昵称分别为“陈说往事”与“老豆有话”。

3、本人致力于公开出版物没有记载或没有详细介绍的南宁往事与历史的写作与整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