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高息揽存”的民营银行,会不会严重经营亏损?存款安全吗?

郭汪旭


民营银行通常是指地方性民营银行,这个“地方性”很关键!比如,营口银行、长安银行等等,在银行体系来处在级别较低的位置。地方性民营银行为什么不断“高息揽存”,我们首先从根源上了解它。

更加露骨的逐利性

由民间资本控股,也就是说民营银行的资本金主要来自民间,其对利润最大化有着更为强烈的追求。说白了它就是民间储蓄与企业直接的一个交易平台,为企业搭建一个资金平台,为企业融资提供便利。资金从哪里来呢,就是不断地“高息揽存”。它的盈利点也很简单,就是挣对企业贷款利率与拉存款利率之间的差价。

“高息揽存”意味着资金成本很高,民营银行要想挣钱就需要以更高的利息放贷。那么问题来了,在经济增速放缓的局面下,企业的盈利能力有多强?一旦企业在大环境的影响下业绩不及预期,甚至还不起民营银行的“高利贷”,风险就会来临。最近的这样的例子很多,被接管的民营银行不在少数就不必多说了。在拉存款上越激进银行越值得警惕!

民营银行最大的痛点在房地产

为企业搭建一个资金平台,为企业融资提供便利,这些企业到底是谁?在笔者看来,多是地方的房地产开发商!民营银行倚重房地产,这不单单是民营银行的逐利性所在,更重要的在于地方“土地财政”的支持。前些年,到处都在讲GDP,GDP从哪里来?答案就是推升房价,增大土地收入来源,为房地产行业添砖加瓦。投资的钱从哪里来呢?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地方性民营银行应运而生,并立下了汗马功劳!

现在房地产行业不断低迷,这底下到底蕴藏了多少风险,不得而知,但包商银行的问题足以值得投资者警惕!

不断“高息揽存”,本身就是一种对资金的“饥渴”,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民营行业“高息揽存”已经不是一个是否亏损的问题了,而是一个存亡的问题!

更多观点关注沪深两市,欢迎交流!


沪深两市


很多人在民营银行里存了钱,那么存多少钱才是最安全的,有人说50万,有人说40万,到底哪个正确?读完这篇回答你就知道答案了。

从第一批民营银行成立到现在才4年多的时间,民营银行表现出了非常强的生命力,从民营银行经营情况报表看,大部分已经开始盈利,高利息并没有给民营银行造成亏损,反而让有些银行扭亏为盈。

截至目前,一共有19家民营银行,其中正式营业的17家,2家今年才刚刚成立。这17家民营银行中,2017年亏损的有三家,分别是山东蓝海银行亏损0.98亿元,吉林亿联银行亏损0.57亿元,安徽新安银行亏损0.03亿元;到2018年2家扭亏为盈,只有吉林亿联银行仍然亏损,亏损额达到1.5亿元,但是到今年上半年,吉林亿联银行也实现盈利,净利润达到0.51亿元。

我们从京东金融里看到,近两年来,存款利率最高的就是亿联银行和蓝海银行,5年期存款利率最高曾经达到6%,现在也在5.5%左右,这两家民营银行的高息存款让利给储户,反而实现了扭亏为盈,说明银行的高息揽储确实增加了存款规模,银行贷款利率肯定会高于存款利率,而且坏账率是可控的,否则不会扭亏为盈。

关于在民营银行存款安全性的问题,我以前给大家说过,只要存款本息总额控制债50万元以内就可以了,因为这个额度内即便银行倒闭了,国家存款保险基金也会被优先赔付的。

如果按5年期存款5%的利率计算,存款40万元5年之后本息总额正好达到50万元,所以,比较保险的办法就单个民营银行存款总额本金控制在40万元以内,这样是绝对安全的。


互金直通车


一、截至目前,我国一共只批准设立了18家民营银行。

大家看到虽然前海微众银行2014年就获批了,但是过去5年来,银保监会一共只发放了17张民营银行牌照,可见在民营银行的发展方面,国家还是非常谨慎和小心的,而第18家银行是江西的裕民银行,今年9月份开业。裕民银行是由江西省9家民营企业发起,分别为正邦集团、博能实业、南昌亿分、中恒建设、发达控股、华宏汽车、银涛药业、思创科技和中至数据。

二、“高息揽储”不是民营银行独有的。

因为银行牌照的稀缺性,也因为存贷利息之间绝大的利息差,银行业一度被认为是躺赢,银行业的利润90%都来自息差,所以,有银行牌照就等着数钱吧,这样的话,谁吸收的存款多,谁就赚得多,这道理很好理解,而资本的逐利性是天然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别说民营银行,就是国有银行,一样会采用各种各样的手段揽储,打打擦边球的事情,大家都有干,只不过对他们的监管更严,另外国有银行犯规的冲动要小很多而已,但是一些地方的城商行、农商行可不管这些,如果大家留意的话,会发现他们的一些产品,比如结构性存款、智能存款,包括一些理财类的品种,利息一样很高,不比民营银行的利息低!比如某苏银行。

三、民营银行在成本管控、风险管控方面比一些地方小银行水平更高

民营银行虽然数量少,但是优势也很明显。一是人才优势,大部分关键岗位人员都是来自原有银行系统的精英。二是体制、机制优势,比如互联网银行,在业务拓展、产品开发方面优势非常明显。三是成本优势明显,人浮于事的情况少了很多,效率高、服务态度好,而大部分传统银行还是国企作风、事业单位作风。四是它们的风控不仅仅是停留在制度层面。五是民营银行的产品一样受到存款保险条例的保障,本息50万以内在安全性方面和国有银行没有区别。

至于说亏损甚至倒闭,前有海南发展银行,后又包头银行,现有锦州银行,这里面可没有一家是民营银行!



遁逃者


存款是绝对安全,但是经验亏损确实很大可能会出现。
存款会受到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的监管,比如通过规定存贷比,拨备覆盖率,商业银行净稳定资金比例等等来规避银行发生风险的情况,另外,银行都是有国家信用背书,根本不用担心存款安全问题。

解决安全问题,接下来看银行经营亏损问题,从银行的报表上看,你一般不会看到银行的真实经营情况,因为可以通过信用资产减值来调节,当年如果收入减少,那我就计提少一些,拨备覆盖较低一些,所以你要想知道银行到底会不会出现经营亏损,需要对银行的业务进行拆解。下图是我找了国内几个毕竟有代表性的银行进行对比,其中没有四大行,毕竟四大行最主要的任务不是经营利润上。
计息负债成本率也就是计息负债收益率,这个是银行从储户中拉存款的成本,可以看出,像兴业银行,平安银行的成本还高西安银行,宁波银行等等,招行的零售业务毕竟好成本低,所以基本上是全部银行都在加大揽储力度。
一般来说,高息揽储带来的的成本高,银行把资金加大投入在收益率较高的资产,比如平安银行生息资产收益率就高达5.11%,因为成本高,只能找收益高的。这样会带来一个问题就是,资产风险大,产生的不良资产可能性大,所以我们在参考不良贷款率情况,可以看到平安银行1.75%是最高的。也就是说,高息揽储会让银行投向高收益的资产,牺牲了资产质量,带来高不良。
如果我们看上市银行的财务报表,基本都会有存在净利差,你可能觉得银行怎么高利率拉的存款,放更高的贷款利率出去,都是赚钱的。从财报数据看,是没错,但是分析银行的商业模式,你就会知道,只有不良资产高,就会影响到银行的计提资产减值,就会影响到银行的净利润。
当然很多时候,银行如果当年业绩不好,就调节一下减值,来年业绩好,再加大减值,核销不良。

表格中,数据来源于18年上市公司财务报表
最后结论,银行就算是经营亏损,你的存款也是安全的,放心吧。

股市小猎豹


民营银行的“高息”

下图系之前民营银行的高息的高息产品,不过随着购买人数的增多,其实民营银行均已纷纷下调自身的存款利率,目前在京东金融上排名前列的,反而很多都是地方银行,但是无论在如何高,这些银行的存款利率也没有突破6%的,所以这个高只是相对于国有大行以及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存款利率而已,其实在整个市场上而言,这个利率并不算高。

会不会严重经营亏损?

以6%以内的存款利率揽储,会不会亏损严重?显然不会,因为它放贷的利率更高,银行的利润来源主要为存贷息差,只要贷款的利率高于存款的利率一定的幅度,那么就足以抵抗不良贷款及经营成本,从而实现获利。目前民营银行的借贷利率普遍为万分之三到万分之六(折合年利率为10.95%-21.9%),这个利率相对于6%的以内的存款利率而言,你认为民营银行还会亏吗?不要认为这个利率要多高,对于目前动则两分利、三分利的民间借贷,以及动则714高炮的高利贷,这个利率已经算很温和了。

如下图所示,系截止目前部分已经对外公布的2018年的经营数据的民营银行,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净利润一栏都是正数,其中最高的网商银行已经高达6.7个亿,最少的苏宁银行也有360万元,而其余的普遍的都在5000万元以上。

存款安全吗?

民营银行的整体抗风险能力较差,风险性较国有大行肯定会更高一些,但是在50万元本息范围之内的金额,不用担心,因为按照《存款保险条例》的规定,只要在50万元范围之内,即使银行破产倒闭了,也可以由存款保险基金快速理赔,所以只要在50万元的范围之内,你就放120个心吧。


鲤行者


不断“高息揽存”的民营银行,会不会严重经营亏损?存款安全吗?

确实,有一些民营银行,为了多拉存款,大肆提高银行利率,特别是在揽存过程中,使用一些不规范手段,如通过员工给存款者利息返还等,导致存款成本大幅提高。不仅如此,一些地方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等,同样使用高息揽存的方式,严重影响金融秩序。

那么,高息揽存会带来怎样的后果呢?首先,它会让金融市场秩序受到严重破坏。因为,所有的高息揽存,都是行为极其不规范的,是与金融制度、金融纪律、金融规章等严重不符的,是会导致整个金融市场秩序的混乱的。一旦高息揽存的金融机构多了,市场的风气也就坏了,不规范的手段就会越来越多,就会导致银行存款出现非正常流动,使金融市场秩序受到极大影响。

第二,它会带来严重的腐败问题。高息揽存,并不只是表现在对普通客户、对私存款方面,也表现在对公存款方面。一旦高息揽存情况严重,一些掌握着资金大权的单位、部门和国有企业等的工作人员、领导等,就会从中牟取利益,产生严重的腐败和违法乱纪问题,使存款变成腐败工具。

第三,它会加大企业和居民的融资成本。存款的成本高了,需要有出路,就必然会在贷款身上去捞回来。怎么捞,当然是提高贷款成本,提高贷款过程中的各种费用,设置各种贷款门槛,让企业和居民的融资成本大大提高,增加企业和居民负担,影响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改善。

第四,它会加大银行的经营压力。最突出的表现,就是银行的盈利能力大大减弱。毕竟,银行的利润主要还是靠利差形成,存款的成本高了,如果贷款利率又有严格规定,中间环节也不允许增加收费等,自然就会把存款成本转嫁给银行自身,导致银行的盈利能力下降,甚至出现亏损。

从长远来看,就是积累风险,对银行的安全性形成强大压力。一旦风险积累到一定程度,就有可能爆发,给金融市场安全带来冲击和影响。美国的交代危机、全球金融危机等,都是因为银行的不规范行为所致。所以,高息揽存对银行安全的影响是非常大的。特别是小型民营银行,如果不加强监管,严格禁止和严厉打击高息揽存,是非常危险的。所以,对高息揽存的民营银行,也包括国有银行,应当及时举报,提醒监管机构查处。同时,监管机构也要加大查检和暗访力度。对广大居民来说,则不要受银行高息揽存的诱惑,避免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谭浩俊


民营银行的“高息揽存”是相对其他类型银行而言显得高息,比如三年期定期存款年化利率达5%、6%,而其他类型银行的年化收益率仅为3.5%、4%,中间虽然有差距,但并不是很大。民营银行之所有给予储户更高的利息,是因为有更高的贷款利率出处。

很多读者心中对银行的认知为“存钱”、“取钱”的地方,但实则银行除了“存取款”以外还扮演着其他角色,可以理解为金融机构或者市场资金管理机构。简单来说,就是储蓄、理财与贷款活动一切相关的活动。

银行不同于其他机构,自身有着诸多规范,并且有严格的监控,特别是对银行资金的管理。监控管理的严格也是得到了风险可控,我国几十年发生银行倒闭、破产的银行屈指可数。现在对民营银行不管是管控还是监控,可谓十分严格。

民营银行对市场的作用,弥补了国有大型银行、大型银行的缺陷,更好深入市场,为实体经济“输血”。虽然提高了揽储利息,但也提高了贷款利率。中间的利息差,有没有降低呢?实则是没有降低,甚至还有所扩大。国有大型银行、大型银行财报公布的利息差约在2%-3%之间。民营银行一年定期存款的年化利率多在2.5%-3%之间,二年期多在3%-4%之间,三年期多在4%-5%之间,而贷款利率多在6%-10%之间。中间的利息差,较国有大型银行、大型银行更高。

银行最怕的是“坏账率”,也就是贷款以后的客户不还款或者存在坏账问题。显然,民营银行的利息差更高,坏账率势必也会更高,这关乎是否严重经营亏损。从现在严监管的角度讲,一些民营银行的坏账率确实比国有大型银行、大型银行的坏账率高,但在可控范围以内,毕竟利息差高,并不会致使民营银行严重经营亏损。对于存款而言,也是相对安全。


厚金说


蒋老师观点:这些“高息揽存”的民营银行,是有可能出现严重经营亏损的情况的,但是银行亏损绝对不是因为“高息揽存”而产生的,另外只要你的存款在50万以下,那就肯定是安全。

如今银行越来越多,意味着各大银行的揽存压力也就越来越大,如何揽存就成了这些银行面临的一个很大的问题,而高利率、高灵活的存款就成了这些银行揽存的最好手段。

相对于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农商行等银行来说,民营银行的揽存压力是最大的,所以这些民营银行推出了利率更高的存款产品。那么针对这些“高息揽存”的民营银行,他们会不会出现经营严重亏损的情况呢?蒋老师认为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展开讨论。

首先,需要知道银行靠什么盈利

大家都知道钱存在银行是可以获得利息的,也就是银行需要给储户利息,储户存的钱越多,银行的利率越高,银行需要给出的钱就越多。中国工商银行更是被称为“宇宙第一大银行”,你可知道工商银行有多赚钱,2019的世界五百强企业中工商银行排名第26名,2018年工商银行的营业收入达到了1530亿美元,利润也是达到了423亿美元。那么这些银行是如何赚钱的呢?

第一:存贷利率差

大家都知道银行除了存款还有贷款,存款是银行给利息给储户,而贷款则是贷款人给利息给银行。我们存在银行的存款利率一般也就是在4%左右,而银行的贷款利率一般要达到8%,有的贷款利率更高。也就是说这一存一贷,银行实际还是能盈利的。

第二:投资回报

银行的对外投资才是银行最赚钱的地方,他们才是最厉害的空手套白狼,用于投资的资金全是储户提供的,而投资赚到的钱却都是银行自己的营收。各银行都有一套属于自己投资方案,而这些投资都能为银行带来成倍的收益。

第三:其他收入

因为银行确实还有很多地方能够盈利,比如金融智能终端业务消费获利、对冲业务、票据业务等等,这些收益其实在银行整体收入里面其实占不了多少比例,但是一些业务量大银行,在这块的还是能有不少收入的。

其次“高息揽存”会造成银行严重经营亏损吗

银行“高息揽存”意味着银行的存款利息变高了,但是银行的贷款利息没有提高,意味着银行的存贷利息差会变低,一旦存款利息超过了贷款利息,那银行是肯定会出现亏损情况的,问题的关键就在于银行存贷利息差是多少,那么我们来看看银行的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是多少,以及存贷利息能达到多少。

1、存款利率

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郭树清曾说过:“理财产品收益率超过6%就要打问号,超过8%很危险,超过10%就要做好损失全部本金的准备。”

目前大型国有银行一般3年的大额存单利率在4%左右,这算是大型国有银行里面的“高息”了,在不考虑存款期限和存款金额的前提下,目前市面上出现的最高利率的存款利率为6%,我们就算这些民营银行“高息揽存”利率是6%。

2、贷款利率

大家都知道民营银走的是互联网路线,大部分贷款都是在网上操作就行的,上传自己的相关材料就能获得贷款,还算比较方便。另外这些民营银行的主要贷款对象基本是个人和微小企业,那么一般的银行贷款利率是多少呢?

目前已知的贷款基础利率,贷款时间在1年以内4.35%,1-5年贷款利率为4.75%,5年以上4.9%,各大银行都会在这个基础利率上按照一定的比例上浮,目前大型国有银行的贷款利率在6%左右,但是民营银行的贷款利率一般会比国有银行稍微高一点,很多贷款利率都已经达到了10%,我们在这个基础上在减去2个点,就算他们贷款利率为8%。

3、存贷利息差

如果是按照目前的这种情况,银行的存贷利息差为2%,银行还是能够赚钱的吧。可能会有杠精出来说民营银行的存款利率不止6%,贷款利率没有10%。对,这一点我也不反对,但是那我为什么还是这样说呢。

因为高利率存款经常是限量发售,意味着只有很小一部分人能够享受到这样的利率,更多的人存款利率还是在4%所有,而实际平均存款利率是肯定达不到5%的。另外关于低利率贷款,大家看见超低利率贷款,甚至免息贷款的情况也不是没有,但是这些往往都是有针对性的,比如低额贷款只针对企业开放,免息贷款有针对新用户开放,而且往往免息时间很短。所以说最后减了2个点。

4、银行严重亏损

可以看出存款利息差这一块民营银行是肯定不会出现亏损的,对冲业务、票据业务这块也是不可能出现什么亏损,而且民营银行没有什么网点,人工成本肯定也不会太高,那么银行要是出现了亏损,很大可能就是因为投资判断失误,但是对于严重亏损是不好定义的,确实有部分民营银行出现过亏损的情况,一年亏了几个亿的也有,我们假设银行亏损1个亿以上就算严重亏损。

2018年民营银行共有17家,其中15家实现盈利,两家出于亏损状态,华通银行2018年亏损8147万,而今年已经实现盈利,亿联银行2018年亏损1.49亿,而今年也已经实现利益,那么我们可以把2018年的亿联银行看成是严重亏损的民营银行。

最后严重亏损的银行存款安全吗

先不说亿联银行在2019年已经实现了盈利,单看钱存在严重亏损的银行里面安不安全。之前蒋老师说过只要存款在50万以下就能保障安全,因为用户在同一家银行50万之内的存款本息是受到存款保险条例保护的,也就是说不管银行怎么样,50万以下的存款本息是绝对的可以拿回来的。

综上所述:民营银行“高息揽存”确实会给银行带来一些压力,但是不足以造成这些银行出现严重亏损,另外就算银行出现了严重亏损只要你的存款在50万以下也是绝对安全的。


蒋昊说经济


先来说第一个问题:高息揽储的民营银行会不会因为利息太高导致经营困难?。

讲一个我身边的例子:我认识一位小型商业银行的行长,经常在一起聚会,聚会当中他会聊起他们银行的一些状况,作为一个银行支行的行长,其实工作的压力非常大揽储的压力也很大。

这家银行的存款政策是这样的:三年定期存款,利息能够达到4.5%以上,而且每万元存款每年有50元的奖励,按年发放,因此这家银行三年定期存款的利息能够达到5%以上。现在来看,很多股份制银行,商业银行的战略定期存款利率都能达到这个收益水平;这种收益水平是储蓄存款中收益比较高的;比四大行,有很大的优势相比较,大额存单也有很大的优势。比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还要高,同理财产品相比,他的劣势在于流动性差。

如此高的存款收益就不能不谈这家银行的贷款利息;在这家银行贷款利息水平基本上是在年化10%左右甚至更高;但是请大家想一下,什么样的客户会能够心甘情愿的接受年化10%的贷款?。在我们当地优质的企业在银行申请贷款,利率基本上是在基准利率上浮10%左右;因此能够接受10%利息水平的企业和个人一定不是优质客户;毋庸置疑这家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更高。

再说存款安全的问题。

关于《存款保险条例》:2015年我开始实施存款保险条例,根据存款保险条例的规定存款保险最高偿付金额为人民币50万元,这一限额高于世界多数国家的保障水平,能够保证我国99.63%的存款获得全额的保护。根据存款保险条例规定在境内设立的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等吸收存款的银行金融业,机构必须依照存款保险条例投保存款保险。

因此即便民营银行给出的存款利息高,但只要单一账户的存款额低于50万元人民币都是可以获得保护的。


世界太芜杂,唯有关注我不可辜负。



八位数花园


这个问题其实很残酷。

对于民营银行来说,他们的人气和知名度都非常低,所以只能够通过“高息揽存”的方式吸引顾客和资源。这对于他们来说虽然是薄利多销的一种策略,但是更多的是打造自己的一个知名度和一个用户熟悉度。

大家都知道,对于普通的群众来说,大家都会更相信一些国有银行,甚至四大行的产品,因为安全,可靠有保障,并且网点也居多,随时到处可见。

可是对于民营银行来说,他们不同,不仅网点少,而却产品和自身的辨识度低,往往会被扣上“不安全”的帽子,所以自然没有流量,储蓄资金和关注度。

那么提高利息,降低收益,也是必然的一种趋势。

对于现在存款业务来说,在一定的资金范围耐是100%安全的,因为国家颁布的法令是允许银行破产,倒闭,但是需要受到《存款保险条约》保护。

也就是说,一旦银行发生了倒闭,破产的现象,保险就会进行一个100%的50万元以内的赔偿,给到客户。

所以,只要你在每个银行里的存款不超过50万,甚至每个不同身份ID的账户里存款余额不超过50万,都是可以100%赔付的。

对于广大用户来说,现在可以通过相关平台进行购买,比如京东金融平台,然后在控制在一个40万左右的储蓄资金,这样未来加上利息,小于了50万的保险标准,自然可以得到100%的赔付,非常安全。

只不过现在许多老人不知道如何用手机上网,许多年轻人不知道这个100%赔付的规定,所以才会害怕。


关注张大仙,投资不迷路,【专栏】有干货,欢迎“品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