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冰:經濟衰退能喚醒香港青年人嗎?


陳冰:經濟衰退能喚醒香港青年人嗎?

QUESTION

直新聞:香港法院判侮辱國旗者200小時社區服務,引起公憤,你怎麼看?

ANSWER

時事評論員 陳冰:國旗是國家民族尊嚴的組成部分,各國都禁止褻瀆國旗。有的國家有明確的法律條文來懲治,有的沒有。凡是有國旗法的國家,都是嚴格執行,毫不含糊。香港在1997年迴歸前夕,已經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法,制定“國旗及國徽條例”,成為香港本地法。按照香港的國旗法,侮辱國旗或國徽一經定罪,就要“監禁3年,或罰款5萬港元”。

那位受審的侮辱國旗者,已經認罪,而且其行為極其惡劣,拆下國旗踐踏、塗黑、丟入垃圾桶、再拋入水中,一連串的惡行。他該被判3年監禁,或者罰款5萬。但是法院只判了200小時社區服務,顯然量刑太輕了,令人震驚。

全國政協副主席、前香港特首梁振英一針見血,說這樣必然引起全國公憤,判刑沒有反映侮辱國旗的嚴重性,也不能起到阻嚇作用,反倒有反面作用。他建議提起上訴,由高一級法院提出更嚴格正確的量刑標準。

相比之下,早前一位在美國總領事館塗鴉的人,只寫了3個字,就被判監4個星期,形成鮮明對比。對褻瀆國旗的犯罪行為不嚴懲,還會毀壞香港的法治,執法不嚴就是縱容犯法。人們甚至懷疑,香港司法系統是不是或明或暗地在為暴力犯罪分子充當保護傘,“警察抓人,法院放人”的現象曾發生過多次,有的被保釋出來的犯罪嫌疑人,居然離港潛逃。

我希望梁振英的吶喊,能引起香港政界和司法界的關注,依法維護社會正義,司法公正。


陳冰:經濟衰退能喚醒香港青年人嗎?

侮辱國旗者

QUESTION

直新聞: 你剛說世界各國都禁止褻瀆國旗,那麼他們有怎樣的法律制裁規定?

ANSWER

時事評論員 陳冰:褻瀆國旗,侮辱國旗,在各國都不允許。即便在沒有國旗法的美國,也曾多次發起《國旗保護法》的立法運動,要求修憲,把焚燒國旗等行為看做是藐視國家、不愛國的行為,是對那些為保衛國家而獻身的人們的褻瀆和背叛。那麼有國旗法的國家,是怎樣懲戒侮辱國旗的人呢?

希臘不僅不允許褻瀆本國國旗,也不允許侮辱其他國家的國旗、國徽,違犯者判兩年徒刑,或者罰款。德國損毀國旗,違犯者可判5年徒刑。法國侮辱國旗,罰款7500歐元。西班牙侮辱國家標誌或者徽章,可以判監禁6個月到6年,重犯者可判最高12年徒刑。韓國侮辱國旗國徽者,可判處5年以下勞役,或者罰款2.5萬韓元。日本損壞、玷汙國旗者,判處2年以下徒刑,罰款20日元。新加坡對焚燒、撕毀國旗的犯罪者,會被處以至少1000新元的罰款,換算成港元是5.6萬元,和香港法律的處罰差不多。

如果我們從世界各地的侮辱國旗的懲罰標準看,香港那位侮辱國旗者顯然是被判的太輕了。


陳冰:經濟衰退能喚醒香港青年人嗎?


QUESTION

直新聞: 林鄭在施政報告中強調經濟民生是解決香港問題的關鍵,李顯龍夫人何晶也說,只有當香港在中國、為中國發揮作用時,才能找到自己的角色,所謂的“五大訴求”是羞辱特區政府,而不是解決問題。那麼為什麼暴力活動已經把香港經濟打入衰退狀況時,香港的年輕人還那麼不懂事,還在鬧?

ANSWER

時事評論員 陳冰:這是一個很好的問題。暴力活動把香港經濟打入衰退後,大多數成年人已經感受到暴力的嚴重後果,年輕人為什麼還那麼執迷不悟,還在鬧騰呢?原因有多重,包括外國勢力的蠱惑,亂港禍港分子的資金支持和攬炒教唆,年輕人還沒有品嚐生活的艱辛,對經濟好壞對個人生活的影響體會不深。

除了這些原因,還有一個往往被人們忽略的問題是,“金融危機一代”的處境和其獨特的個性。“金融危機一代”,主要是指1998年全球金融危機出生的那一代人,現在20歲左右。他們是社交媒體的愛好者,不太聽相信過來人和傳統媒體的教導,寧願在社交媒體上找到知音和同道,把社交媒體作為反抗的工具。而他們成長的環境,是全球動盪,富裕地區的富人更富,年輕人的就業機會和上升空間卻越來越少,父母親所經歷的工作不穩定和日益加劇的貧富差距,使得他們對社會精英的治理能力產生嚴重懷疑,成了絕望和希望都很極端、快速轉換的一代,人類學家把這種現象歸納為“絕望的疲勞”。

於是,當反叛的星火在社交媒體點燃時,他們在“別無選擇”的自我鼓勵下,走上街頭。因為激進,他們期待的解決方案,就是要麼“全有”,要麼“全無”,對當局的妥協和安慰視而不見。加上氣候變暖、世界格局急劇變化、人工智能會不會奪走人的工作等等話題,充斥在網絡和社交媒體,“金融危機一代”充滿焦慮,甚至以為他們會看到人類的終結。他們以為他們處在一個等待清算的世界,要重寫規則。只有他們贏了,他們才能改變現實。

這種現象全世界存在,不分社會制度,只看改變先後。特朗普用推特治國,適應了新一代人的交流方式;提出“美國第一”,要求企業迴歸本土,是為了滿足年輕一代的工作焦慮。英國脫歐中老年支持而年輕人反對,是因為年輕人認為會影響他們在歐洲的自由流動,“金融危機一代”更擔憂學費上漲,還不起貸學金,將來找不到工作,今年為氣候變化進行了激進的罷課罷工行動。他們認為自己的處境會比父母更糟,可能永遠不會有一個家。智利年輕示威者說,他們要的“不是30比索左右,是30年左右”。

那麼回到香港,我認為林鄭的施政報告切中要害,解決住房和打通上升渠道,會解除年輕人的焦慮。但同樣,也要在治理方式上改革,在司法體系上改革,在與公眾的意見交換方式和速度上改革。李顯龍夫人何晶的勸導,也是切中要害,說香港只有在中國、為中國發揮作用時,才能找到出路。粵港澳大灣區戰略,就為香港年輕一代提供了概括的空間,但怎麼讓他們理解其中的善意,其中的遠見,就得很講藝術了,就得懂得他們的心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