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讀黨史143丨走進浙江師範大學從杭州南遷金華

2018-05-28 17:00

夜读党史143丨走进浙江师范大学从杭州南迁金华

我們與中共金華市委黨史研究室一起,為你打造一份權威的金華黨史讀本。每週一晚上推出,以供夜學的你。

浙江師範大學本部位於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金華市,地處浙江中部,學校佔地面積3300餘畝,建築面積100餘萬平方米。學校秉承“礪學礪行、維實維新”的校訓精神,發揚光大“務實、求實、紮實”的育人傳統,貫徹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自建校六十餘年來,為全國各地培養了千千萬萬的赤子英才。本期《夜讀黨史》,我們與浙江師範大學檔案館聯合,繼續追尋浙師大先輩們的足跡,與讀者共同分享浙師大的南遷歷史。

夜读党史143丨走进浙江师范大学从杭州南迁金华

浙江師範大學杭州校區

自1956年創校以來,浙師大的前身杭州師範專科學校發展迅速,成為浙江師範教育的一顆明星。為優化浙江省教育師資培養結構,1958年6月,浙江省委決定,杭州師範專科學校升格為師範學院,原設的中文、數學、物理、歷史四個專修科改為系,從1958年秋季全部改招本科生,學制4年。此時校名未定,傳浙江省委有意將學院定名為“金華師範學院”,遷往浙江中部的金華辦學。不久,省委與學院一道組成了金華師範學院籌建工程處,但建設計劃最終未能實現。10月底,省委正式下文把學校定名為“杭州師範學院”,明確學校留在杭州師範專科學校原址辦學。

夜读党史143丨走进浙江师范大学从杭州南迁金华

1958年冬在金華開啟建校勞動。照片中為駐金部隊、金華地委、建德師專、杭州師專有關人員合影。照片為許普生老師捐贈。

杭州師範學院立址後發展進一步加快,1960年新建的杭州師範專科學校併入學院,至此學校已有8個系、科53個班,在校學生由974人激增到2041人。1961年為優化浙江高等教育結構,學校由8個系壓縮到4個系。

夜读党史143丨走进浙江师范大学从杭州南迁金华

杭州師範學院的大門

完成結構調整的杭州師範學院成為浙江省師範教育的一面旗幟,因此在1962年8月30日,省委決定並經國務院批准:杭州師範學院、浙江教育學院、浙江體育學院三校合併,改名為浙江師範學院。

夜读党史143丨走进浙江师范大学从杭州南迁金华

原浙江師範學院分部的大門(校牌分部二字被樹枝隱沒),現為浙江外國語院院址。

新組建的浙江師範學院屬於省直屬高校,而且是全省唯一一所高等師範院校。更名後的浙江師範學院設中文、數學、外語、物理、體育5個系、6個專業,另外設有教研部、函授部和附屬中學。當年學院共有學生1473人,教職員工602人,新聞學家江牧嶽、生物學家江希明、教育學家鄭曉滄先後擔任學院的院長或書記。

夜读党史143丨走进浙江师范大学从杭州南迁金华

杭師院中文系漢語教研組全體教師合影。由周舸岷老師捐贈。

1965年,受國際環境影響,國家開始籌劃戰備工作,高等教育也納入其中。1965年5月下旬,浙江省委第一書記江華和省委常委、宣傳部長陳冰向浙江師範學院黨委副書記王元珍、副院長林堯和辦公室主任紀夢秋,口頭傳達了省委關於學院搬遷金華北郊的決定,原因是戰備疏散。校領導王元珍、林堯、章若明等積極配合,先後赴金華考察,又組織5個系的總支書記和各部門負責人到金華實地考察。一邊進行南遷準備,一邊進行師生的宣傳教育工作。

8月11日晚,省委常委、宣傳部長陳冰向浙師院領導宣佈省裡的正式決定:中文、數學、物理三系隨校搬遷到金華;外語、體育兩系併入杭州大學;教研部留杭,改為省教育廳研究部。並傳達省委關於浙師院遷金華後試辦為半工(農)半讀性質的師範學院,其任務是既培養第一代半工(農)半讀中等學校師資,又培養全日制中學師資的意見。

院長鄭曉滄調至杭州大學任顧問,隨校來到金華的校領導有黨委副書記王元珍、牛福地和副院長林堯、章若明4人。8月,浙江師範學院南遷金華,結束了在杭州的十年辦學歷史,開始了在金華辦學的旅程。

夜读党史143丨走进浙江师范大学从杭州南迁金华

《人民日報》關於浙江師範學院南遷金華的報道

夜读党史143丨走进浙江师范大学从杭州南迁金华

浙師院體育系本65(2)班畢業留念,前排左四為院長鄭曉滄,左五為副院長章若明。這是浙江師範學院在杭州畢業的最後一屆學生。

據當時的師生回憶,1965年8月,浙江師範學院正式南遷金華,大部分師生從杭州城站上車,經過六個小時的慢車,到達金華老火車站;沿著一條坑坑窪窪的沙石路,徒步走到學校,行程約有7里路,花費將近1個小時。

夜读党史143丨走进浙江师范大学从杭州南迁金华

該校門為五十年代末杭州師範學院籌建金華校區時所建,位於駱家塘村旁的金羅公路邊,由兩個高大的圓柱組成,相當於一個地標,表明門內都是學校的地界。

當時金華北郊校址的建築是1958年籌建金華校區時候建造的,主要是一幢行政樓、一幢教學樓(今天的5幢,通常稱為文科樓),以及四幢學生宿舍,總建築面積為2.4萬平方米左右,可用於教學的約2820平方米。南遷之後浙江師範學院由原5個系6個專業、一個教研部縮小到3個系3個專業,學生從1084人減少到730人,教職員工從536人減少到321人,相比在杭州時,規模幾近減半。南遷金華後浙江師範學院的性質功能和培養目標也發生了變化。

夜读党史143丨走进浙江师范大学从杭州南迁金华

1958年建造的行政樓(右)和文科教學樓(左)

夜读党史143丨走进浙江师范大学从杭州南迁金华

文科教學樓全景,全校3個系擠在一幢樓裡,具體安排為一樓中文系、二樓物理系、三樓數學系。

夜读党史143丨走进浙江师范大学从杭州南迁金华

浙江師範學院南遷後的第一次團代會

根據浙江省委的要求,學校開始開展半農(工)半讀試點。作為嘗試,中文、數學、物理三個系將教學計劃安排為“一個星期勞動,一個星期上課”、每週進行輪換的模式。在各級領導的支持下,學校在蔣堂楊梅壠平水殿使用土地100餘畝,建起浙江師範學院農場,作為“半農半讀”的第一步,新生在第二校區(即農場)試行邊勞動邊上課的教學實踐。同時寒假還在農場創辦浙師院農業技術學校,招生50名。儘管設施條件不如杭州,但浙江師範學院在金華也開始恢復正常教學,對師生來說此時還算慶幸,這樣平靜安穩的學習生活一直持續到1966年。

夜读党史143丨走进浙江师范大学从杭州南迁金华

楊梅隴平水殿浙江師範學院農場

夜读党史143丨走进浙江师范大学从杭州南迁金华

師生在楊梅隴平水殿農場的住宿場所

下一期,我們將重點介紹浙江師範大學在金華的新起步與新發展。敬請期待!

(衷心感謝浙江師範大學檔案館提供寶貴的資料)

夜读党史143丨走进浙江师范大学从杭州南迁金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