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冰:止暴制亂 需要更多香港市民對暴力說“不”


陳冰:止暴制亂 需要更多香港市民對暴力說“不”

中國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在巴黎接受訪問時,譴責香港示威者暴力行為“不可接受”,認為他們受外國勢力煽動,企圖抹煞“一國兩制”落實以來所取得的進展,強調有關行動永遠不會成功。

QUESTION

直新聞:王毅和魏鳳和兩位國務委員都抨擊香港發生的事是“徹底的暴力”,並且是“顏色革命”的後果,你如何解讀?

ANSWER

時事評論員 陳冰:兩位國務委員同時講香港事務,一是說明香港的暴力活動後果很嚴重,制止暴力刻不容緩;二是對香港暴力活動的產生原因,給出一定的答案,也就是王毅所說的受到了外國勢力的鼓動,魏鳳和所說的外部勢力煽動“顏色革命”;三是說明目前最重要也最需要支持的是,結束暴力,恢復秩序,任何不滿都不能作為暴力的藉口。

我也注意到,這次兩位國務委員發話,一個是接受西方媒體專訪,一個是借幾十個國家參與的北京香山論壇,都是向國際社會揭示香港暴力活動的真相和背後原因,抨擊外國勢力胡亂干預的嚴重後果。

王毅外長說得更加直接,說一些外國媒體完全無視事實,將暴力描述為是“民主與和平運動”,還毫不猶豫地將警察的行為描述為“暴力”,這是對西方媒體不能客觀公正報道香港事務的諷刺式的批評。魏鳳和雖然沒有直接點出香港兩個字,但他直指根源,批評美國插手地區事務,干涉他國內政,煽動“顏色革命”,這是造成地區戰亂動亂的真正亂源。

兩位國務委員對美國政棍鼓動香港暴力非常憤怒,提出尖銳批評。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公開宣稱,把香港的暴力示威聲說成是“一道美麗的風景線”,點贊暴力分子“勇氣非凡”;美國參議員科魯茲香港訪問,走上了街頭,居然閉著眼睛說瞎話,說香港沒有發生暴力活動。

此後,就是眾議院通過香港事務法案,參議院正準備提交另一個版本的香港事務法案,都是要制約香港,干預中國內政,實施“長臂管轄”。

痛斥美西方對香港事務的干擾,也就意味著他們的亂港製華的目的休想達到,如同王毅所言:這樣的行動永遠不會成功。雙重含義,顏色革命的目的達不到,暴力分子攬炒香港的目的達不到。


陳冰:止暴制亂 需要更多香港市民對暴力說“不”

市民自發清理牆壁上的標語


QUESTION

直新聞:這幾天,香港八位大學校董、六位宗教界人士、律師會均公開譴責暴力,要求恢復法治,希望香港儘快回到正軌,如何理解這種現象?香港市民何時站出來對暴力說“不”?


ANSWER

時事評論員 陳冰:香港的暴力示威,已經給香港社會帶來巨大的破壞,不能不引起高度關注,不能不加大止暴制亂的力度。八位大學校董、六位宗教領袖還有律師會公開譴責暴力,就是民意的體現,是所有愛國愛港人士的心聲。

我想,廣大市民站出來對暴力說“不”,也是遲早的事,因為暴力示威已經影響到每個人的工作和生活,香港已有“七月觀望,八月放假,九月減薪,十月裁員”的說法,可見暴力帶來的悽風苦雨正向人們襲來。

暴力示威對香港的破壞和危害,還不僅僅是經濟上的,歸納起來有四個:一是對營商環境的危害,很多國外企業和海外人士不敢到香港擴展業務,增加投資;二是對市民財產和人身安全的危害,很多商鋪被砸,遊客不敢來也就沒了生意機會,市民的人身安全難以保障,不敢出來自由行動和消費;三是對法治秩序的破壞和危害,暴力持續不斷,非法集會不停,破壞了香港的法治,降低了人們守法的閥門,出現很多前所未有的亂象;四是對香港人心和價值觀的破壞和危害,暴力示威者把“法治”當成暴力,把“自由”當成隨性打砸搶燒,把“理性”當成“私了”,這讓市民對法治產生懷疑,對正義不抱期待,對秩序感到無望,心煩意亂。

這些危害都會影響到每個人,最直接的就是薪水下降、就業困難。那麼廣大市民為什麼還沒有站出來大聲說“不”?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黑色恐怖依然猖獗,黑衣人無差別攻擊市民和商鋪,對不同政見者和警隊採取武力“私了”,使得沉默的大多數成了被暴力嚇住的大多數。

我想,隨著對暴力活動的制止力度加大,隨著精英人士的不斷髮聲,廣大市民會站出來向暴力說不的。也只有大多數人再痛苦中醒來大聲反對暴力,暴力示威者、亂港禍港分子、叛國賣港的走卒們,就沒了活動的空間,沒了放肆的餘地,香港就能恢復法治,迴歸秩序。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