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通俗易懂的解釋外匯儲備?

餘庭洋


你有美元外匯,那麼美國人就欠你錢,就這個意思。

你有哪個國家的外匯,哪個國家就欠你錢。



掘地三尺侃保險


個人認為,外匯儲備最通俗易懂的解釋就是“能夠在外國流通匯兌的硬通貨”。這個硬通貨可以是指各國的貨幣,也可以是黃金、白銀等貴金屬,但主要是指各國的流通貨幣。

為什麼要強調“能夠流通匯兌”呢?

這是因為,現代社會主要就是靠貨幣的流通來作為交易媒介,進行社會資源的分配。而貨幣是各國主權的象徵,在某國境內進行經濟活動必須要使用其本國的貨幣。例如,要想在A國境內從事經濟活動,必須得使用A國的貨幣。但是,當A國要對外進行國際貿易時,它本國的貨幣又不能在其他國家流通,該怎麼辦呢?這時就需要A國的外匯管理部門出面,一方面為需要其他國家貨幣的企業和個人提供相應的外國貨幣;另一方面為需要將其他國家貨幣兌換為本國貨幣的企業和個人提供可供兌換的本國貨幣。在流通兌換的過程中,外匯管理部門會形成固定的外匯結餘,這部分結餘就是“外匯儲備”。

從這個意義上講,外匯儲備可以通俗理解為是本國國民對外國的“債權”。有了它,外匯管理部門可以用來穩定本國貨幣的匯率,調節國際收支平衡,增強國家的抗風險能力,提高國際信譽等等。


人間百味瓶


  外匯儲備是一個國家持有或者可以動用的外國資產。我國外匯儲備最多的是美元,其他還包括黃金,其他外幣,外國證券,甚至包括與其他國家簽訂的提款合同等。

  最早我國與其他國家做買賣都要用外幣(別的國家不認人民幣),所以國家必須備一定外幣以備以後購買。其次,香港金融危機,香港股市,港幣被做空,國家當時也是用美元來維穩(充當香港資產買家,增大需求)。因此,可以看到,外匯儲備主要用途是維持匯率穩定,以免匯率驟然波動造成危機,還有是平衡國際收支,買別的國家東西動用外匯儲備。

  從來源上看,很大一部分外匯儲備(美元)來自於我國維持固定匯率時產生。我國近10年對美國都是出口大於進口,如果匯率自由浮動,人民幣會升值。(考慮淨值,抵消之後,相當於我國人民給美國一批貨物,美國給我國人民一筆美元,這些持有美元的人要把美元兌換為人民幣在國內消費,就會抬高人民幣價格)我國國家為了維持匯率固定不變,就會印發人民幣從人民手中買入美元,這樣,市面上有更多人民幣,人民幣價格就又下降了,而人民手中的美元就被國家持有成為外匯儲備。

  當外匯儲備積累太多,就意味著我國發了很多人民幣,可能會造成國內通貨膨脹。另一方面,太多外幣資產留在政府利息太低。於是我國積極推動一帶一路建設,把一些外幣借出去,獲得更好的利息。同時,也積極推動人民幣國際化,這樣就可以直接用人民幣支付,不需要持有過多美元以備支付。

  以上是憑記憶講的,大體正確。感覺這樣講應該就能聽懂,不懂或者糾錯歡迎評論~

要是覺得我說的不錯的話,麻煩點個贊關注一下唄!


股巢網小徐


01 外匯儲備是什麼?

外匯儲備(Foreign Exchange Reserve)又稱為外匯存底,指為了應付國際支付的需要,各國的中央銀行及其它政府機構所集中掌握並可以隨時兌換成外國貨幣的外匯資產。

外匯儲備是國家官方儲備資產的重要組成部分。

總的來說,外匯儲備指的是央行在國外的短期存款或其它可以在國外兌現的支付手段,如外國有價證券,外國銀行的支票、期票、外幣匯票等,都可以被列入外匯儲備的範圍。

02 外匯儲備有什麼用?

外匯儲備有四大功能:

1、干預外匯市場、穩定本幣匯率;

2、調節國際收支,保證對外支付;

3、維護國際信譽,提高對外融資能力;

4、增強綜合國力,提高抵抗風險能力;

03 外匯儲備從哪裡來?

有人會問了,如此龐大的外匯儲備金額,都是從哪裡來的?

原因一般有兩個:

一、我國長期存在的貿易順差。大家都知道,我國改革開放是從1978年開始,今年正好是改革開放40週年。12月18日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這是最近最大的新聞,我想朋友們應該都會關注。在這40年裡,我國經濟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特別是2001年加入WTO開始,對外貿易一直蓬勃發展,從那時開始賺取了大量的外匯(大部分都是美元)。

這裡要科普一些小知識了,當國內一家做外貿的企業,大量出口了商品,賺取了美元,但國內無法使用,怎麼辦?需要向銀行兌換成人民幣,這就是所謂的結匯,這樣美元就留在了銀行,央媽美元的儲備就這麼一點點的增加了。

二、外來投資。我國創造了良好的投資環境,吸引了大量的境外投資。原理和上面提到的一樣,要來國內投資,不能使用美元,需先兌換人民幣才行,這樣央媽那邊外匯儲備也就隨之越來越多。

以上回答來自特邀金融人士,僅供參考。如果覺得回答得不錯,記得點贊,加波關注!

招商銀行App


國家如同個人一樣,買東西要準備一些餘錢,不然那一天沒有收入,你就斷頓了。當然,如果你賺錢比較多,餘錢多,搞一些儲蓄,投資買一些債卷,收入一些利息,就可以像黃士仁一樣悠哉悠哉的過富裕日子,不再那麼唯一的依靠辛苦勞動賺貨幣。外匯儲備也是這樣,我們購買別國的東西,需要別人認可的國際硬通貨,外匯就是別人認可的國際硬通貨。國家儲備國際硬通貨,就如同我們留餘錢一樣,防止那一天沒有出口收入,或者收入趕不上支出,國內需要的商品斷供。委內瑞拉就是因為出口的石油跌價,不但手裡沒有餘錢,還欠別人的債務,因為缺乏外匯買不回來國內需要的商品,引起物價飛漲。當然,如果我們出口比進口多,外匯收入比支出多,剩下的外匯越積越多,也需要儲備下來。儲備的外匯可以投資債券收利息,也可以通過投資企業或者購買別人的資產賺外匯 。通過投資獲得外匯,比依靠辛苦勞動生產商品換外匯高一級,日本就這樣幹,我們現在也開始這樣幹。

外匯儲備用金融語彙講,就是為了國際貿易清結算的安全,一般按照貿易清結算安全需要,一個國家必須儲備三個月用於進口的外匯。現在許多國家的外匯儲備都超過了貿易清結算安全的數量,儲備外匯資金越多,本幣的安全係數越高。如果外匯儲備不足,很容易受到國際投機者的金融攻擊,讓本幣貶值,所以外匯儲備也是金融穩定的安全繩。


洋子146465305


說一下中國的外匯儲備吧。

中國的外匯儲備主要有三部分構成,一是進出口的盈餘,比如出口多進口少,產生的貿易順差。二是外國企業在中國的投資,他們帶外匯進來,由於外匯在國內不能流通,必須兌換成等額的人民幣,才能在國內投資。三是政府的外債以及國內企業的海外融資(借外匯,再兌換成民幣)。

以上是外匯流入的構成,再減去國內企業的海外投資以及政府放出去的海外貸款,剩餘的就是外匯儲備。

目前我國的外匯儲備大概三萬億美元,主要是以美元為主,還有一部分黃金和其他外匯。

需要注意的是,中國的外匯儲備中有一萬億美元的美債。外企在國內的投資加收益約兩萬億美元,國內企業外債及政府外債約兩萬億美元。


阿奇觀史


(由於手抖沒控制好,本文梳理了國際貨幣體系的演變歷程,篇幅過長,沒耐心的同學可以直接拉到最後)

1.金子?金子!

馬聖曾經說過,金銀天然不是貨幣,但貨幣天然是金銀。(注1)在人類歷史上很長一段時期裡,金銀都是各國的主要貨幣。所以大家搞外貿的時候也很好辦:比如說14世紀的英國人要跟威尼斯人做生意,英國人用的是noble金幣威尼斯人用的是ducat金幣,大家幣制完全不一樣——然而沒關係!咱們直接上稱稱一下按照重量換算一下就好,只要你這金幣鑄造的真材實料,那這買賣肯定就是童叟無欺。

noble金幣

ducat金幣

這就是前·外匯儲備時期。

這個時期大家在自己國內可以直接拿金銀做貨幣,到了外面,也可以直接拿金銀做貨幣,只要等重,一定等值,根本用不著搞什麼外匯儲備。

那麼聰明的你讀到這裡一定發現問題所在了——假如一個國家用的是十足真金,而另一個國家偷偷的往金幣裡摻了其他金屬,降低了黃金含量,那麼等重的貨幣還一定等值麼?

生產這些貨幣的政府一定會堅稱它們等值——然而大家也都不是傻子,既然你認為等值,那我就把含金量低的貨幣花出去,把含金量高的貨幣都留在自己手裡不就完事了麼?到時候就算是把這些貨幣融化了重新鑄造成含金量低的貨幣也是有賺頭的啊!

這就是著名的劣幣驅逐良幣法則。

當一個國家同時流通兩種實際價值不同而法定比價不變的貨幣時,實際價值高的貨幣或銀子(良幣)必然要被熔化、收藏或輸出而退出流通領域,而實際價值低的貨幣(劣幣)反而充斥市場。——劣幣驅逐良幣法則很不幸的是,19世紀的法國人就遇到了這種事情。當時法國鑄幣的成色比較足,而意大利貨幣的成色則稍稍差一些,於是隨著大家彼此間的生意越做越大,法國人發現自己國家市面上流通的意大利貨幣越來越多,而法國的貨幣卻都全被儲藏了起來。於是一氣之下法國人表示你揚沙子,我就摳眼珠子:不就是降低貨幣成色麼?老子降的比你還少!

1864年,法國縮減其小額硬幣含金量,由0.9分減少到0.835分。於是歐洲迅速進入了一個比爛的階段,大家爭先恐後的製造出了質量越來越差的鑄幣。搞了幾次之後,歐洲人發現這不行啊,再這麼玩下去就沒人往金幣裡放金子了——這不石扯淡麼?於是大家最後坐下來開了個會,經過一系列的撕逼,最後到了1890年,法國、比利時、意大利、瑞士、以及希臘等國達成協議,將貨幣含金量統一確定為為0.835。

於是大家又可以愉快的進行國際貿易了,然後時光荏苒,隨著貿易的進一步擴大,金屬貨幣的種種不便之處開始變得難以忍受——比如說大宗生意我必須得扛著一大箱金銀這事實在是有點反人類。而且這段時間裡人類技術不斷進步,終於點滿了紙幣的前置技能,於是紙幣終於橫空出世,代替金屬貨幣成為了主流貨幣。

2.從真金到紙金

不過紙幣雖然有這樣那樣的好處,然而原先大家手裡捏的是真金白銀,你現在變成薄薄的一張紙了,那怎麼保證你這張紙的效力跟金銀一樣呢?這個事也好辦,國家專門對這個問題做出承諾,任何時候你拿著這張紙質貨幣到銀行都能自由兌換等值金銀,咱們說到做到,以法律的形式確立下來,撒謊是小狗。

比如說大英帝國就在1816年愉快的通過了《鑄幣法》,表示咱們大英帝國的英鎊絕對堅挺,每盎司黃金永遠掛鉤3英鎊17先令10.5便士——我拿日不落帝國的信用擔保,你就放心花。(注2)

於是各國之間的貿易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這一階段大家不再直接用金屬貨幣進行交易了,而是改用紙幣進行交易。那麼各國紙幣對應的金屬貨幣價值不等,所以就需要根據不同國家單位貨幣所能兌換的金子——為了方便理解,咱們這裡就忽略金銀複本位制的國家——來進行換算,這就是“匯率”的原型。

那麼這個時間裡匯率有沒有波動呢?有,但是極小。原因很簡單,假如咱們兩國貨幣匯率發生了波動,那大不了咱們不要用貨幣結算了,我直接把黃金給你拉過去不就完事了麼!所以這個時間裡兩國貨幣間匯率的波動上限最多不會超過從一個國家直接把黃金拉到另一個國家產生的運費波動,那麼這就是匯率波動的“黃金輸送點”(Gold Points)概念。

對英鎊而言,假設在英美之間運輸每單位英鎊的黃金費用為0.03美元的,英鎊兌美元的市場匯率為4.8665,則英鎊對美元的匯率將在(4.8665-0.03)到(4.8665+0.03)之間波動。那麼這個時期地球的扛把子正是大英帝國,它也是當時國際貿易與金融領域中當之無愧的NO.1,而既然每一英鎊在銀行中肯定都有對應的一份黃金,而大英帝國又國力強盛信譽良好,那我肯定不用擔心手上的英鎊變成廢紙對不對?所以從理論上來講,我持有英鎊跟持有黃金是完全等價的,而且英鎊還更方便一點——那我直接持有英鎊不就好了麼!

然而此時大英帝國雖然施行的是金本位制,但是可想而知的是並不會有多少人沒事天天往銀行跑去把自己手裡的英鎊都換成金子。所以英國這時候所發行的英鎊實際上有一部分是並沒有等值黃金儲備支持的——然而大家依然認同這些英鎊的價值,這就是所謂的“信用貨幣”了。不過考慮到我大英帝國此時基本上是天下無敵的,因此也自然不會有人去質疑這些英鎊到底能不能換來金子。

遊戲從這個時候開始變得複雜了起來,理論上我持有外匯跟持有黃金其實是等價的——然而現在我們知道,它們其實不是完全等價的,你持有的英鎊有一部分是英國政府通過國債抵押而產生的信用貨幣。那麼為什麼還大家還願意持有外匯呢?答案很簡單:持有外匯可以吃到利息,而黃金放起來要付儲存費。

既然如此,那麼大家顯然更願意持有那些國力強盛、政府比較有信用的外匯。所以英鎊是當時各國外匯儲備的首選,這裡有個表,大概說明了當時各國的外匯儲備情況

所以這個時期可以被稱為“黃金外匯儲備時期”,大家在這個時期的外匯儲備可以簡單的被理解為黃金儲備的變種。而到了1900年末,英國、美國、法國、德國、俄國這五國的黃金儲備佔到了全球總額的2/3。

然後……一戰了。

咱們前面說過,各國的貨幣制度本來是發行一塊錢就得有價值一塊錢的黃金跟著,那麼黃金是無限的麼?

顯然不是。

那麼眼下要打大仗了,造槍買炮要錢、整軍備戰要錢、集結軍隊要錢、這也要錢那也要錢,黃金不夠了怎麼辦?

超發貨幣唄!活人又不能讓尿憋死,反正又不會所有人忽然一起到銀行都要把貨幣換成黃金——就算有人這麼幹,大不了咱們行政干預,直接禁止兌換就完事了。於是穩定運行了幾十年的金本位制一下子被破壞殆盡,各國紛紛禁止黃金流動。於是各國貨幣間的匯率一下子就由固定匯率變成了浮動匯率,不過考慮到當時歐洲各國之間人腦子打成了狗腦子,大家彼此間的貿易也迅速下降,所以通過一系列手段遏制外幣交易業務之後匯率波動問題總體來說也得到了控制。而至於重要的戰爭物資購買——我們可以拿黃金買嘛!

於是等打完一戰之後,歐洲各國發生了可怕的通貨膨脹,而美國則在戰爭中大賺了一筆,搞到了不少金子。而英國為了結束通脹並穩定匯率,在這之後折騰了好長時間——不過這個過程比較複雜,咱們可以跳過不談,反正你知道這麼個事就成:一戰結束後20年,二戰又開始了,一戰中發生的事情又來了一次。

於是等到二戰結束之後,原來的金本位制死活保持不下去了——打完仗之後英法這些國家的金庫裡什麼都沒有,根本玩不下去了。而縱觀全球,只有美國有因為戰爭期間大發橫財而得到了天量的黃金儲備,有資格成為新的莊家。

那麼到了1945年,美國有多少黃金儲備呢?

大概價值200億美元。

假如這個數字讓你覺得沒什麼的話,那麼還有一個數字可能會令你動容——當時英國只有大約價值100萬美元的黃金儲備。也就是說,美國人的黃金儲備差不多是英國人的兩萬倍……

3.佈雷頓森林體系與美元崛起

所以美國人順理成章的成為了地球的新一任扛把子,順手搞出來了一個著名的“佈雷頓森林體系”。這個體系說穿了很簡單——大家還要一起建立一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奉美國為老大,規定美元與黃金掛鉤,其官方價格為35美元兌換1盎司黃金,或者1美元兌換0.888671克黃金,貨真價實,童叟無欺。而其他國家的貨幣則跟美元掛鉤,匯率固定,不得隨意變動——平時最多可以上下波動1%,超出這個限度政府就要出手維護匯率穩定。要是你國內真發生什麼大事了,可以在10%的範圍內波動,要是超過這個比例,就得到IMF開會去討論了。大家還要共同幫助老大維護美元與黃金的穩定兌換價格。

咱們來看看這個框架的偉大之處。比如說法國同時跟英國、美國、剛果布拉柴維爾以及其他亂七八糟的國家做生意,那麼一般來講,是不可能我向一個國家出口多少就正好進口多少的,對吧?可能我向英國進口了價值20億美元的貨物,卻向英國出口了價值100億美元的貨物,那麼這80億的差額怎麼解決?

在金本位時代,這事相當好辦——讓英國人直接給我價值80億美元的金子不就得了麼!但是一旦金本位沒了,這事就很難辦了:你直接給我英鎊,我是不太想收的,誰知道是不是你私下印出來給我的?而英國人也沒辦法直接給法郎——法郎不是憑空變出來的,咱們之間沒做過那麼多貿易,我上哪搞那麼多法郎呢?更關鍵的地方在於,假如我跟幾十個國家做交易,那豈不是要平時就準備出來幾十種貨幣?

那麼現在有了佈雷頓森林體系,這個問題就好辦了!英國人可以直接支付美元——大家都認——也可以支付英鎊。那麼法國人是否會擔心英國人濫印英鎊專門來坑自己呢?一般來說是不會的,因為“各國貨幣則跟美元掛鉤,匯率固定,不得隨意變動”你要是濫發貨幣就會造成貨幣貶值,引起匯率波動,到時候大家會逼著你把帳給平了。(注3)

《協定》規定了各國貨幣自由兌換的原則:任何會員國對其他會員國在經常項目往來中積存的本國貨幣,若對方為支付經常項貨幣換回本國貨幣。考慮到各國的實際情況,《協定》作了“過渡期”的規定。《協定》規定了國際支付結算的原則:會員國未經基金組織同意,不得對國際收支經常項目的支付或清算加以限制。那麼要是我某一年內進口的太多、出口太少,外匯不夠了怎麼辦呢?沒關係,IMF貼心的給你提供了借貸服務。這個借貸當然不是無上限的,IMF成立的時候各國根據自己國力跟國際貿易比重向組織交了份子錢,所以當某國某年國際支付出現問題的時候,他可以向IMF借貸其繳納份額的25%——累積不得超過所繳納份額的125%,用於平帳,日後再把這錢給還回來。

這個時期各國的主要外匯儲備當然就變成了美元,而美國人則像個渣男一樣享受著美元成為國際貨幣之後的各種好處而不負責——理論上來講,調節匯率平衡這事是由其他國家負責的,美國人則可以肆意濫發貨幣,反正大家戰後重建都需要從國外進口各種設備,美元這東西只會嫌少,不會嫌多。所以在一段時間內,這個體系運行的相當給力。

從佈雷頓森林體系建立到1949年,歐洲和日本因為戰爭導致經濟處於癱瘓狀態,國際儲備近於枯竭。這些國家為了恢復生產、重建經濟,不斷從境外進口技術和設備,構成了對外匯的強烈需求,尤其是對美元的強烈需求。在這個期間,美國的商品和勞務收支都在60--70億美元之間,其中1947年高達115.3億美元,美國政府的對外援助和資金轉淨額都處在50億美元左右,美國的黃金儲備也一直處於上升階段,而其他國家的黃金儲備總額一直在下降。美元在世界上的緊缺以及美國黃金儲備的增長保證了美元的穩定性及其在國際貨幣體系中的優勢地位。然後……朝鮮戰爭、越南戰爭、歐日復甦了

大家表示,咱們是不是重新商量一下IMF裡的各種份額啊?尤其是美國你打這打那的,負債越來越高,美元越發越多,是不是稍稍剋制一下啊?

咱們之前說過,金本位時代英國就已經學會了發行信用貨幣,那美國對這一套就只會玩的更6——錢麼,紙麼,花麼,印麼!什麼?你問我拿什麼擔保?我可以發行國債進行擔保啊!什麼?你問我國債到期了怎麼辦?發行新國債唄……你們還敢看著美元崩盤是咋的。

於是美國的國債越來越高,相反,黃金儲備則越來越少。大家開始慌了。

美國負債與黃金儲備變化圖實際上,佈雷頓森林體系下各國只有美元這一種主要外匯儲備,因此要是各國都很落後,美國產生大量國際收支順差時,則必然產生“美元荒”;而要是美國玩飄了,狂印紙幣借債度日,而各國國力上升出口增加時,則又會產生美元危機。所以到了70年代,佈雷頓森林體系終於也搞不下去了,大家只能繼續換個玩法了。

於是經過若干年的大撕逼,1976年1月美英法等二十國在牙買加首都金斯頓舉行會議修訂條款,達成了《牙買加協定》。簡單來說就是大家達成了一個共識那就是應該維持國際貨幣體系的穩定,而且美國你不能繼續做渣男了!你要以後也得負起維護國際貨幣體系穩定的責任來!

這個協定充分體現了現代國際政治的智慧結晶,那就是宏觀願景講了很多,實質性有約束力的東西P都沒有(其實還是有一點的),因為這個協定完全沒有對本位貨幣及其約束機制、統一的匯率制度、國際收支調節機制進行強制約束,所以實際上等於什麼也沒說……不過為了維護國際貨幣體系的穩定,大家還是在IMF的框架內做了一點事情,那就是各國一起維護一個叫做“特別提款權”(SDR)的池子,這個池子價值390億美元,各國按照一定比例出資構成這個池子,一旦各國匯率發生變動,則可以動用自己的特別提款權來穩定匯率。

4.石油——美元體系

然而考慮到牙買加體系下美元跟黃金已經完全脫離,而且也完全沒有強制性手段來約束匯率平衡,所以各種么蛾子開始出現了。尤其是20世紀70年代美元經歷了大幅度波動之後,各國開始逐步著手調整自己的外匯儲備——你美元變動太劇烈了,我們能不能找點更靠譜、更穩定、更負責的國家,用他們的貨幣來做外匯儲備?此時恰好德國跟日本經濟強勢上升,兩國在國際貿易中的份額也不斷擴大,所以馬克跟日元也開始逐漸成為了國際儲備貨幣的有力競爭者。

而美國為了保證自己在國際貨幣領域裡的龍頭老大地位,做出了一個驚人的騷操作,算是奠定了未來40年的國際儲備格局。這個騷操作就是石油——美元體系。簡單的說,美國1974年跟沙特達成協議,約定沙特央行可以在正常的競拍機制之外購買美國國債,而美國則提供國債收益的保障。而作為回報,沙特則以美元作為石油出口的唯一定價貨幣。為什麼是沙特呢?原因很簡單,美國人意識到,自己並不需要控制所有的產油國,而只需要控制住最大的那個,讓他在世界石油生產中發揮一個緩衝器的作用,隨時填補上其他國家下降的產能,就可以間接的控制住國際油價了。而70年代沙特擁有世界石油儲量的四分之一,石油產量佔世界的8%,其石油產能與出口額都遠遠超過其他國家。因此沙特選擇了以美元作為石油出口的唯一貨幣之後,其他國家紛紛跟風效仿,與石油掛鉤的美元成為了世界上最堅挺的貨幣。其結果就是,無論是哪個國家,只要他還需要石油,就必須儲備大量的美元。

而咱們知道,石油是現代大宗商品之王,其交易額等同於其他所有大宗商品之和,它也是現代文明最重要的基礎資源——甚至沒有之一。所以無論是哪個國家,想要正常過日子就都得儲備美元,用美元來購買石油,所以到了20世紀末,各國依然需要大量儲備美元。

那麼既然黃金退出流通領域了,各國也沒法按照官價來兌換黃金了,那麼外匯儲備又是怎麼來的呢?那麼最簡單的一個來源,就是做生意賺來的。

比如說美國要跟中國做生意,我賣給你1000萬件襯衫,你給我5000萬美元——那麼這個美元我肯定不能拿到國內直接進行交易,對吧?(注四)所以你到建設銀行去結匯,然後建行按照匯率給了你3億人民幣(不要在意匯率問題),把5000萬美元上交央行,國家就多了5000萬美元的外匯儲備。

那麼等你要進口石油的時候,把人民幣給銀行,銀行給你換成美元,然後拿著美元去買回來石油,這個外匯儲備就降低了一些——當然,你也可以去買芯片、買飛機、買火車,買這買那。

這裡你可能已經發現盲點了:憑什麼我賣東西得收美元、買東西還得付美元?我用人民幣付款不成嗎?

很遺憾,不成。因為國力跟其他種種因素,外貿中直接用人民幣進行結算的情況相當罕見——人家不認啊!那人家認什麼呢?認美元、認歐元、一些情況下還認日元,這些貨幣及其背後的國家已經在長期的歷史進程中證明了自己的實力併成為了國際貨幣體系的一部分,而人民幣暫時還不行(不過看樣子也很快了)。

可是對於中國來講,咱們也很不爽。咱們是外貿順差大國——什麼叫順差呢,就是說咱們的人特別能幹!生產出來的東西物美價廉,全世界都來買,所以咱們賣的多、買的少,手裡的外匯儲備越來越多。——然而這並不是什麼讓人開心的事情,你手裡的錢雖然多了,但是你卻花不出去!

為什麼呢?這裡面涉及到很多東西,然而最核心的地方在於,美國這些國家變相的關閉了你的投資渠道。比如說眼下中美貿易戰,美國表示你中國每年貿易順差兩三千億美元,淨從我們這掙錢了,這不行——可問題在於,中國想從美國買東西是受限制的!咱們想買高科技產品、先進武器、甚至是拿著這個錢到美國買個公司,這些美國人全都不賣!

不僅如此,這些外匯儲備捏在手裡花不出去可是要貶值的!中國曆年積累下來的外匯儲備現在足有幾萬億美元規模,這些錢只既然花不出去,只能投資美國國債,賺一點可憐巴巴的微小收益。而與此同時,美國人正在大肆開閘放水,狂印鈔票讓美元貶值——這個貶值的速度可比你那點收益多多了,因此通過這種方式,美國相當於變相轉嫁了自己國內的通貨膨脹,代價就是全世界持有美元儲備的國家一起遭殃。

這下又回到了那個老問題上:我不用美元行不行?


呈正圓


外匯儲備,就是央行通過境內市場買入並持有的外匯。央行外匯通過境內外匯市場增減外匯儲備,也是對境內本幣匯率的一種直接干預形式。央行買入外匯後,向市場投放相應金額的本幣,是境內貨幣投放的一種形式。央行以這種形式投放的本幣稱為外匯佔款。央行買入的外匯,形成外匯儲備,變成央行持有的資產,央行向市場投放的人民幣,則是央行對市場的負債。與普通投資者買入外匯不同,普通投資者買入的外匯仍在境內這個市場中流通存在,但央行持有外匯儲備後,這部分外匯理論上不能在境內市場流通,只能通過境外進行投資運作。因此央行通過在市場上買入外幣,會改變境內市場本幣對外幣的供求關係,支撐外幣對本幣的匯率。央行通過市場買入外幣是外匯儲備的主要來源,但央行對外匯儲備進行投資後產生的收益也會增加外匯儲備量。


50ETF期權助手


人要存錢用來投資交易,國家也需要存錢用來進行國際投資和貿易。外匯儲備,簡單來講就是非本國貨幣(因為本國貨幣可以自己印)的國家儲蓄。其餘額與外債的差額基本可以代表一國的財富實力。


Seed.Chan


通俗地解釋國家儲存外匯的原因

  例如假設一個場景:比如你向非洲那個國家買頭大象,人家不接受人民幣,只能談好用美元,100000美元吧。你出100000美元,人家把大象給你。

  到了清算的時候……

  你手裡沒有美元,你的意思是這時候你拿人民幣找人換美元?

  那麼找誰去換?

  找美國人?美國人說我不要人民幣,想要美元的話,你得給我稀土;

  找日本人,日本人說我不要人民幣,想要美元的話,我要釣魚島;

  找德國人,德國人說我不要人民幣,想要美元的話,見見那個喇嘛行不?

  可見,你手裡必須有點美元,你才能買到那頭大象。

  你手裡的這些美元就是外匯儲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