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大洋彼岸的大愛——蕭慶倫教授回訪威寧特殊教育學校

10月30日,著名經濟學專家、中國衛生部衛生政策與管理研究專家委員會外籍顧問、美國科學院院士、哈佛大學衛生經濟學教授、美國參議院經濟顧問蕭慶倫教授,哈佛大學教授、世界銀行及世界衛生組織顧問、中國衛生保健系統專家葉志敏教授到威寧特殊教育學校回訪。蕭慶倫教授貴州項目聯繫人趙燕芳女士,自治縣委常委、教科局黨委書記、局長肖良憲陪同回訪。

10月的威寧特殊教育學校,高樓聳立、綠樹成蔭, 校園裡歌聲飛揚,笑聲朗朗,處處勃發著愛的旋律。校園裡,一聲聲蕭爺爺你好,一個個手語問候的身影,一個個激動的眼神,學生們正與不遠萬里遠,渡重洋的老人熱情擁抱。燦爛的陽光下,黑頸鶴舞姿翩翩, 442名威寧特校師生以自己的特別方式迎接老人回家……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2007年,蕭慶倫先生攜夫人俞毓慶教授遠渡重洋,帶著俞恩梅女士的遺願,帶著幫助殘疾幼童的善意,在時任畢節地區殘聯理事長陳長友等領導的陪同下先後兩次來到威寧,與當地縣委、縣政府溝通交流後,蕭慶倫夫婦確定要在威寧建一所特殊教育學校。由夫婦二人捐資100萬元,深圳市幫扶100萬元,威寧籌資100萬元,合力建起了威寧第一所特殊教育學校。2009年4月3日,威寧特校舉行開學典禮,43名7至16歲的特殊兒童在25名老師的精心呵護下,開啟了嶄新的人生之旅。從2007年開始,每一年,蕭慶倫教授都會從繁忙的工作中抽出幾天時間,前來看望特校的孩子們。每次到來,他們都要和特校的孩子同吃、同玩、同上課,向學校老師們瞭解學校的運轉情況,瞭解學生們遇到的困難和問題。

明媚的陽光灑在孩子們幸福的笑臉上,學校豐富而富有特色的大課間活動,向蕭老彙報展示了學生的幸福和成長,展現了孩子們的快樂和自信。

當天,蕭慶倫教授一行在特校校園並考察了學前康復課堂、培智教育課堂、聾教育課堂,高興地與孩子們一同上課、一同活動,共同度過了快樂的一天。

大到學校教育的未來發展,小到學校每一個孩子是否吃飽穿暖,蕭慶倫教授都一直深深牽掛著,蕭慶倫教授還和學校教師就學校建設、師資隊伍建設、人才及專業發展培養、教學研究及社會服務等方面進行了交流、座談

蕭慶倫對威寧把特殊教育事業當做一件為殘疾孩子幸福成長的大事來抓,不但多渠道配備培訓特校師資隊伍,還著重突出特殊教育的特色和地方民族文化特色,學校建設功能齊全,學生幸福成長給予充分肯定,希望學校要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和機遇,瞭解好學生需求、做好宣傳工作,提高家長們的認識,鼓勵他們主動讓殘疾兒童上學,接受教育;要用愛心和耐心去呵護這些特殊的孩子,陪伴他們成長。做好學生的職業教育,讓他們以後走入社會有一技之長,能夠自信、自立。

多年來,蕭老夫婦見證並參與著威寧特殊教育事業的發展,也不斷思考特殊教育的未來。2013年至2014年期間,蕭教授為推動學校康復中心建設兩次捐資近40萬元人民幣,幫助學校解決殘疾兒童康復設施問題;聯繫邀請了臺灣師範大學教授洪儷瑜、杞昭安、張蓓莉等專家到校開展培訓,為學校教學改革指點迷津。2014年至2015年期間,蕭教授和夫人委派年幼孫女蕭光然,隻身赴威寧特校支教,與師生結下了深厚情誼。2018年9月,為了推動學生職業教育發展,蕭教授和夫人邀請了香港智行基金會主席杜聰先生等香港知名愛心人士,到校為學生開展勵志教育,為學校職業教育發展把脈。

從2007年至2019年的十三年間,先生和家人先後16次蒞臨威寧特校關心推動學校發展,陸續向學校捐助75萬元用於他魂牽夢縈的學校、師生。每一次的回訪,他們都和學生一起學習、運動、生活,與師生打成一片、親如一家。

從2007年至2019年的十三年間,學校學生1人獲宋慶齡基金獎,1人獲全國優秀少先隊員稱號, 12人次獲縣優秀少先隊員、三好學生稱號;1人在省殘疾人運動會上獲兩金一銀的好成績;獲聽障學生手語辯論賽獲二等獎、畢節市首屆特殊教育學校學生文藝展演獲二、三等獎;湧現出國家交通銀行“特教園丁”2人,省特殊教育工作先進個人1人,市級優秀教師3人,縣級優秀教師26人,縣級以上骨幹教師5人,縣級名校長1人,校級名師1人;獲省市級優秀課11節,優秀指導教師3人;主講縣級學術講座18人次。在市級以上報刊發表或獲獎的教育教學論文30餘篇;1個省級重點教科研課題、1個省級青年課題成功結題,學校還榮獲省扶殘助殘先進集體、縣教育系統先進單位、縣教育工作先進單位、縣繼續教育先進單位、縣安全工作先進單位等多項表彰,學校關工委被評為縣“五好”關工委,少先隊大隊被評為優秀少先隊集體。

來自大洋彼岸的大愛——蕭慶倫教授回訪威寧特殊教育學校

上善若水,大愛無言,這份大愛與赤誠,深深地感動了威寧這片土地。與春天同行,愛與奉獻的種子已悄然在烏蒙大地這片土地上發芽、成長……(洪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