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說《西遊記》中凡有妖魔提及“弼馬溫”時,孫悟空都大怒,這是為什麼?

脂肪肝大蘿莉

【文藏來答】其實在孫悟空看來,弼馬溫這個職業稱呼完全是在侮辱他!這個!猴!!

明代皇宮中的內朝是以宦官和宮女組成的龐大服務機構。其中宦官隸屬於二十四個不同的衙門,即十二監、四司、八局。這些衙門被統稱為二十四衙門。御馬監屬十二監之一,地位僅次於司禮監。

御馬監負責人的職務稱“御馬監太監”。

明 成化御馬監太監劉永誠墓誌蓋拓片 首都博物館藏

御馬監這一機構還具有一定的軍事權利。如首創西廠的汪直,其官至御馬監掌印太監。明代最著名的御馬監太監應是劉永誠。其歷鎮西陲有功,且為人忠謹、善騎射。曾三扈成祖北征,皆為偏將。宣宗朝,又率師徵兀良哈,屢建功。劉永誠卒於明成化八年(1472年)二月十七日,葬於北京“通州安德鄉北王裡原”(今朝陽區東營村大山子馬家坡)。其墓於1965年被髮掘,出土的墓誌等文物現收藏於首都博物館。

御馬監太監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需要佩戴“腰牌”來證明其身份並行使相關職權。腰牌是古代官員日常所佩的身份符信。其作用相當於現在的“身份證”兼“通行證”,是使用者的身份標誌物,用於出入皇宮、軍事禁地等重要場所。明代腰牌管理制度十分嚴格,不同身份等級的人要佩戴不同材質、形狀的腰牌。宦官因出入宮廷,故也需要使用腰牌。

明 銀鎏金“御馬監太監”銘腰牌 北京市海淀區博物館藏

北京海淀博物館收藏有一枚1991年出土於北下關地區的“明銀鎏金御馬監太監腰牌”。其形制與首都博物館收藏的出土於海淀區西八里莊摩訶庵後院的明代宦官趙政(嘉靖三十五年卒,1556年)墓之木質“司設監太監腰牌”一致。

明 木質“司設監太監”銘腰牌 首都博物館藏

兩者均為鐘形牌身,上有云紋牌首,牌首中央有一圓孔形穿。兩者都被認為是替代生前所用象牙質地腰牌的隨葬器物。這件明銀鎏金御馬監太監腰牌的形制與文獻所述嘉靖以來的樣式相符,故可知其為嘉靖朝以後所制。另外,

木腰牌出土時尚有繩子及裝飾物,故可憑此管窺當時腰牌佩戴與使用情況之一斑。

明 象牙腰牌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明代李日華(1565~1635年)著《紫桃軒又綴》卷一記載:“正德中,……御馬監小猴十隻,日食白米一斗,紅棗二八兩。”這說明在明代御馬監中確實豢養著猴子。御馬監在明代作為實權部門,在社會上有較大的影響力。

綜合這些因素,就不難理解明代小說《西遊記》中孫悟空最初因被玉皇大帝封為“弼馬溫”而作為御馬監的“正堂管事”(負責人)就職於“御馬監”的情節了。如:

(第四回)玉帝宣文選武選仙卿,看那處少甚官職,著孫悟空去除授。旁邊轉過武曲星君啟奏道:“天宮裡各宮各殿,各方各處,都不少官,只是御馬監缺個正堂管事。”玉帝傳旨道:“就除他做個弼馬溫罷。”……玉帝又差木德星官送他去御馬監到任。

(第五十六回)行者……把金箍棒幌一幌,喝了一聲,那馬溜了韁,如飛似箭,順平路往前去了。你說馬不怕八戒,只怕行者何也?行者五百年前曾受玉帝封在大羅天御馬監養馬,官名弼馬溫,故此傳留至今,是馬皆懼猴子。

明 御馬監“帝字五千四百五號”銅駕牌 首都博物館藏

鑑於小說中對“御馬監”中各職務(監丞、典簿等)的設置大體是以真實情況為原型的,且明代職官中並沒有“弼馬溫”之職,故推測“弼馬溫”對應的應是“御馬監太監”之職。

對於“弼馬溫”的含義,在人民文學出版社1955年版《西遊記》中,註釋者黃肅秋指出:“弼馬溫—民間傳說:猴子可以避馬瘟。這裡的官名是作者採用了這個傳說,改換了弼(闢)、溫(瘟)兩個同音字而成的。”

東漢 莊園生活畫像石 四川成都市博物館藏

根據文獻可知,自東晉至明代都有將猴(猿)與馬同處而避免馬匹得病的記載。北魏的賈思勰在《齊民要術》(卷第六·養牛、馬、驢、騾第五十六)記載:“常系獼猴於馬坊,令馬不畏、辟惡、消百病也。”

東漢 莊園生活畫像石局部 四川成都市博物館藏

如四川成都市博物館收藏有一件出土於成都曾家包漢墓的東漢“莊園生活”畫像石。畫像石的諸多情景圖像中有一個是將猴子與馬匹栓在一起的內容。由此可知將猴與馬同處的飼養方式在漢代已經存在,故推知其出現的時間應更為久遠。頂端雕刻有猴子形象的石雕拴馬樁也是這種飼養方式和理念的延續。

陝西關中地區頂端雕猴像的拴馬樁 中國現代文學館藏

此外,在小說《西遊記》中凡有妖魔提及“弼馬溫”時,孫悟空都大怒。這類情節或許與古人的性別觀念有關。古人的觀念中“男尊女卑”,要侮辱一個人的人格莫過於侮辱其性別。而在明趙南星著《趙忠毅公文集》及明李時珍著《本草綱目》中都引用《馬經》的記載:“馬廄畜母猴闢馬瘟疫,逐月有天癸(月經)流草上,馬食之永無疾病矣。”由此可見明代人認為馬廄裡要飼養“母猴”才能起到避免馬匹生病的作用。“御馬監”本身是宦官機構,而以儒家思想“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觀念為價值觀的明代社會鄙視生理功能不全的宦官。這些觀念因素或許才是孫悟空被稱之為“弼馬溫”時發怒的真正原因。


十二監為:司禮監,御馬監,內官監,司設監,御用監,神宮監,尚膳監,尚寶監,印綬監,直殿監,尚衣監,都知監;四司為:惜薪司,鐘鼓司,寶鈔司,混堂司;八局為兵仗局,銀作局,浣衣局,巾帽局,針工局,內織染局,酒醋面局,司苑局。

(因篇幅限制,原文有刪減)


文藏

一,弼馬溫是替玉帝養馬的,妖魔提及″弼馬溫″,是在嘲笑孫悟空:你本領不大,否則玉帝怎麼只給你一個芝麻綠豆般的小官。這是外因;二,這個小官兒,是太白金星把孫悟空忽悠瘸了,孫悟空興高彩烈地當了回傻子,每每回想此事,孫猴子是恨巴不得找塊豆腐撞死自己。二者相加,老羞成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