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殼山鼎,華圖闖關:創業板借殼第一股呼之欲出?

借殼山鼎,華圖闖關:創業板借殼第一股呼之欲出?

關注傳習邦,深刻洞察教育行業。傳道學習,教育興邦。

撰文 |Bugle X

10月29日,創業板上市公司山鼎設計發佈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權益變動公告,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車璐、袁歆向華圖投資轉讓30%山鼎股權獲得深交所合規性認定。

借殼山鼎,華圖闖關:創業板借殼第一股呼之欲出?

數據來自企查查

至此,兩個月不到的時間,華圖借殼山鼎的決策程序、政策審核已全部通過,創業板借殼第一股正在誕生。

- 1-

一心賣殼,山鼎早已N個漲停

9月4日,上市公司山鼎設計發佈公告,華圖投資與山鼎實控人車璐、袁歆簽訂《股權轉讓協議》,華圖投資斥資7.5億元收購山鼎設計30%的的股權。同時,袁歆與山鼎第三大股東天津原動力放棄所持上市公司股權的表決權。交易完成,華圖投資成為山鼎設計的控股股東,易定宏、伍景玉成為上市公司的實際控制人。

借殼山鼎,華圖闖關:創業板借殼第一股呼之欲出?

華圖教育集團董事長易定宏(圖片來自網絡)

消息一出,二級市場一片喧譁,山鼎設計連續收穫N個漲停。

華圖投資與車璐、袁歆的交易價為30.05元/股,不到兩個月時間,山鼎設計股價翻倍上漲,市值近50億元。

山鼎設計主營建築設計、園林設計,2015年12月登陸深交所,為創業板建築設計第一股。2018年,山鼎設計營收2.16億元,同比增長44.0%;淨利潤2670萬元,同比增長29.8%。2019年前三季,山鼎設計營收1.53億元,同比增長9.9%;淨利潤1600萬元,同比增長29.8%。

與一眾創業板新貴相比,山鼎設計體量「袖珍」,業績一般,增長乏力,早在兩年前便已踏上賣殼之旅。

借殼山鼎,華圖闖關:創業板借殼第一股呼之欲出?

山鼎設計股票最新走勢圖,數據來自雪球

2017年,山鼎設計與子衿管理、迅遊管理達成協議,通過發行股票+支付現金的方式,併購電商公司薩拉摩爾100%的股權,並向不超過5名投資者發行股份,募資資金5.8億元。交易在2018年6月宣告終止。

2019年3月,山鼎設計二次買殼,通過發行股份、可轉換債券+支付現金的方式,收購新三板公司賽普健身80.35%的股權、北京賽普3.23%的股權,同時向不超過5名投資者發行可轉換債券和股份,募集資金不超過8億元。5個月後,重組宣告終止。

- 2-

創業板借殼新規,華圖一線希望

華圖投資設立於2015年,註冊資金10億元,為華圖教育全資子公司。華圖教育與中公教育併成為「公考雙雄」,為國內第二大公考培訓機構,市佔率12.7%。

2014年,華圖在新三板掛牌,2018年2月終止掛牌,市值一度超過130億元。根據港交所IPO招股書,2018年上半年,華圖實現營收13.8億元,淨利潤3.1億元,在國內佈局了394個學習中心(截止2019年中報,中公為880個)。

正如山鼎鐵了心賣殼,華圖也是鐵了心上市。七年時間,從申報IPO、借殼上市,到轉戰新三板、投奔港股,華圖的資本運作之路一路跌跌撞撞、多災多難。

2012年,華圖第一次衝擊資本市場,正趕上證監會暫停IPO申報,上市之旅無疾而終。

2014年7月,華圖轉戰新三板,卻因估值偏低、融資能力不強而興味索然。2015年、2017年,華圖兩次謀劃借殼,卻總是流年不利,與國內A股失之交臂。

2015年2月,華圖借殼*ST新都,卻因*ST新都年報「非標」、違規擔保、信披不及時的原因,同年6月宣佈終止。

2017年2月,華圖謀劃以換股方式借殼揚子新材,卻因華圖自身的「三類股東」問題,致使交易擱淺。兩次借殼失敗之後,華圖一圖心灰意懶,決定轉戰港股。

2018年2月,華圖從新三板摘牌,3月正式向港交所遞表,開啟港股上市之路。10月,華圖再次更新港股IPO招股書,但一直未能通過港交所上市聆訊。2019年4月,華圖未能在六個月內第三次更新IPO招股書,港股之旅就此擱淺。

根據交易所規則,創業板上市公司一般不允許借殼。2019年6月,證監會發布《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決定對於符合「國家戰略的高新技術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創業板重組網開一面。

這一醞釀中的新規,讓一心賣殼的山鼎、急於買殼的華圖看到一線曙光。

2018年,在「保就業」的大勢指引下,國務院確立職業教育工作的部際聯席會議制度,職教政策的出臺,明顯加快步伐。

2019年,《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實施方案(2018年-2022年)》等重磅文件接二連三出爐,職業教育提上前所未有的高度。2019年,正是新職教元年。

巨大的政策紅利面前,不屬於「高新技術產業」的華圖,卻已能歸於「戰略性新興產業」。

- 3-

中公市值破千億,華圖也值500億?

作為潛在的創業板借殼第一股,華圖借殼山鼎,備受矚目。不過,創業板重組新規仍只是《徵求意見稿》,華圖借殼成功,尚需新規的正式落地。

借殼成功之後,山鼎設計(華圖教育)價值幾何?華圖的老對手中公教育,也許是一個不錯的參照系。2019年2月,中公教育在深交所敲鐘上市,借殼亞夏汽車正式收官,根據2015-17年的財務數據,中公教育的資產作價185億元。

2015-17年,中公分別實現營收20.8億元、25.8億元、40.3億元,對應的淨利潤分別為1.6億元、3.3億元、5.2億元。

2015-17年,華圖分別實現營收13.2億元、18.9億元、22.4億元,對應的淨利潤分別為2.1億元、3.4億元、3.8億元。

就營收而言,華圖的體量基本是中公的一半,就淨利潤而言,華圖的體量是中公的六成。按照華圖的體量、增速,華圖2019年的利潤水平,應當相當於中公2017年的水平。因而,華圖未來置入上市公司的資產價值也會在180億元上下。

按照山鼎設計當前股價對應的市值,借殼成功需要增發130億元。中公的市值破千億元,做一個合理的假設,華圖的體量是中公的一半,市值也該在500億元以上。

當然,作為行業老二,華圖的招生能力、歷史增長、毛利率的表現都與中公相差一大截,又面臨粉筆的緊貼追趕,預計華圖上市之後的市值也許會在上述合理假設之下。

- 4-

公考回暖,新一波公務員熱正在路上

公務員考試,又給證書,又給工作。在大教培行業,公考為最「性感」的業務之一。國家公務員局10月中旬發佈的消息,2020年國考共招錄2.4萬人,同比增長66%。在連續幾年萎縮之後,公考開始回暖,新一輪的公務員熱,正在路上,公考培訓行業「錢途」光明。

2018年,中公教育實現營收62.4億,同比增長54.7%;淨利潤11.5億,同比大漲119.7%,順利完成第一年的業績對賭(三年一共39億元)。

2019年,中公繼續保持高成長態勢,前三季實現營收61.6億元,同比增長47.6%;淨利潤9.6億元,同比增長77.2%。

中公教育的股價也是一飛沖天,在9月下旬成為好未來、新東方之後國內第三家市值超過1000億元的教育上市公司。截止10月底,中公教育的市值站上1150億元的高位。

對於5次折戟IPO、借殼上市的華圖而言,借殼山鼎已是距離國內A股最近的一次。與山鼎達成併購協議,是第一步。交易所合規,是第二步。接下來就是支付7.5億元併購款的第三期4.8億元(前兩期分別為3000萬元、2.4億元),完成股權過戶;再就是公佈資產置入方案.,證監會審批過關,才能上市成功。

萬里長征走完第一步,對於命途多舛的華圖而言,這一次會不會迎來好運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