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山臊子面:臊子面界的扛把子,它说第一没面敢说第二

岐山,位于陕西省宝鸡市东北部,是个人杰地灵的好地方。

岐山这个名字,有些朋友可能从别的地方听说过,特别是喜欢历史的朋友——距今三千多年的西周王朝,便是源于这里。只是当时只有因岐山而命名的西岐,却还未出现现今的岐山县。

三千余年的历史文化遗韵,造就了岐山人民淳朴的民风,这岐山臊子面便是岐山人的一大文化体现。

岐山臊子面:臊子面界的扛把子,它说第一没面敢说第二

​别的地方其实也有臊子面,但一般只讲究臊子而不讲究面。可岐山臊子面不一样,它是既讲究臊子,也讲究面,面和臊子有一样不对,那就不能叫岐山臊子面。

首先一点,岐山臊子面,得是汤面。别的什么肉臊子、素臊子干拌,都没岐山什么事儿,只是陕西这地界儿比较普遍的吃法而易。

再者,岐山臊子面的面不同,粗了、细了、厚了、薄了,都不行。不认识岐山臊子面的朋友们,光从面的形态便可基本辨认这一碗岐山臊子面正不正宗。

岐山臊子面:臊子面界的扛把子,它说第一没面敢说第二

​但说到底,岐山臊子面最重要的,得是臊子汤。臊子汤作为岐山臊子面的灵魂,它做的好与坏,决定了这碗面最终呈现出的好与坏。

做这臊子汤,得分几步走。

这第一步,是肉。选肥中带瘦再带点儿皮的猪肉,将肉切成薄碎片,下入烧开的油锅,火候适中,不急不缓,不断搅拌翻炒。待约三分熟时,加入姜末去腥,再加入适量食盐。待约六成熟时,加醋,七成熟时加酱油、花椒等调料。待九成熟时再加入红辣椒粉,翻炒后略微炖一会儿,即可出锅。

第二步,得是菜。岐山臊子面做臊子汤时用的配菜,有固定项,也有可选项。固定项主要有:木耳、豆腐、鸡蛋、黄花菜、韭菜或蒜苗、胡萝卜、土豆等;可选项就多了,有加西红柿的,有加西葫芦的、有加茄子的……各色具备。

这里我们只说固定配菜。取干木耳温水泡开,切碎备用;豆腐切薄片,下油锅煎至黄色,切菱形备用;鸡蛋煎蛋皮,切菱形备用;黄花菜温水泡开,切小段备用;蒜苗切碎片备用;胡萝卜、土豆切小片备用。

肉臊子刚出锅后,倒入胡萝卜、土豆,大火翻炒,放入适量食盐。待半熟时,改文火慢焖,待快要焖熟时,加入花椒、味精等调料。

第三步是熬汤。一口大铁锅,加清水,大火烧开,陆续放入肉臊子及其他配菜,再加适量调料调味,调好味后煮沸,放蒜苗,臊子汤就熬好了。

臊子汤做好,接下来是面了(做的时候得先做好面)。

岐山臊子面用的面条,必须是手工面条,千万不要拿外面卖的挂面来应付,那就不对了。臊子面的面条,需加碱和好,再用擀面杖擀薄、压实,随后用大刀铡细。

下好面条,捞进碗里,然后浇上热腾腾的臊子汤,这面就算是做好了。

岐山臊子面:臊子面界的扛把子,它说第一没面敢说第二

​岐山臊子面其实还离不开一样东西,那就是岐山醋。如果说岐山臊子面的灵魂是臊子汤,那么臊子汤的灵魂就一定是这岐山醋了。

岐山手工醋都是选用上好的纯粮酿造,经由筛选、淘洗、粉碎、制曲、发酵、陈酿、出醋等多道工序精心酿制而成,具有极为独特的风味。正是有了它,才有了岐山臊子面。

岐山臊子面讲究“面白薄精光,油汪酸辣香”。面条细长而又薄厚均匀,臊子鲜香,汤味酸辣,的确是老少皆宜。

别看这一碗臊子面,现在几乎天天都能吃上,而在以前,可是只有婚丧嫁娶、逢年过节、宴请亲朋的重要场合才能吃到呢。

岐山臊子面,究其历史大致起源于三千多年前的西周时期,算是历史极其悠久了,经历了这么多年各王朝的兴衰,却依然传承下来,可见它的魅力与美味,是通过了时间的考验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