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德军闪击苏联,作为苏军总参谋长,朱可夫做了哪些防御准备

二战德军闪击苏联,作为苏军总参谋长,朱可夫做了哪些防御准备

1941年6月22日凌晨,德军出动550万兵力分三路对苏联进行闪击作战,对于这个突然的打击,苏军刚开始显得有些慌乱,以至西部特别军区损失惨重,但在斯大林和朱可夫等苏军高级将领领导下,迅速在莫斯科战役扭转了被动局面。有人认为,对于德军这次闪电进攻,时任苏军总参谋长的朱可夫应当承担一部分责任。那么,朱可夫担任这一职务时,有没有针对德国可能发动的进攻制订周密的作战计划和提出具体的防御措施呢?

1940年底,苏军统帅部召开了一场重要的军事会议,主要内容不仅把对德作战提到议事日程,还对苏军排兵布阵进行了重点安排

从诺门罕战役战场胜利归来后,朱可夫被任命为苏军最大的军区之一基辅军区担任司令员,当他把辖区内的情况统一摸排一遍后,根据当前欧洲战场形势写了一份军事报告,由于他刚从苏日战场胜利归来,斯大林和统帅部理所当然对他高看一眼。

二战德军闪击苏联,作为苏军总参谋长,朱可夫做了哪些防御准备

朱可夫之所以要写这样一个报告,因为德军闪击波兰以来,虽然苏德签订有互不侵犯条约,但两国首脑心里都清楚,这个条约只不过是个暂时的权宜之计,从实际行动上,双方都在做着应对可能发生的战争准备。作为防御西方来敌的前沿军区,朱可夫对战争的嗅觉更加超前一些。

但是,苏军虽然已经把德军当做假想敌,却仍然停留在对苏芬战争的总结教训上,因为这场战争,苏军名义上赢了,实际上是付出了比预想多几倍的代价才勉强取胜,而且象芬兰这样一个军事弱国居然能抵抗那么长时间上,让苏军总参谋部很没面子。在1940年夏天召开的军事会议上,斯大林已经动了要调整总参谋长人选的心思,由于对德情报判断和红军改革等的影响,直到1940年底,他才下决心让朱可夫进入总参谋部负责军事工作。

实际上,德军制订巴巴罗萨计划与苏军调整统帅部机构几乎是在同一条轴线上,从这点足以说明双方统帅都在暗中较劲。当1940年12月18日,德国元首签订第21号指令,命令德军在1941年5月15日前做好所有进攻准备时,苏军统帅部也在紧锣密鼓制订防御德军进攻的方案。这个计划蓝本刚开始并不是由朱可夫负责,在他上任总参谋长以前,已经修订过几次了,但这个计划从起草到完善都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就是在防御方向上选择失策。

二战德军闪击苏联,作为苏军总参谋长,朱可夫做了哪些防御准备

斯大林认为,德军对苏联的进攻完全是为乌克兰的能源和粮食,因此苏军的主要防御方向是乌克兰而不是白俄罗斯,当朱可夫上任以后,虽然也发现了这个漏洞,但鉴于斯大林的权威,他并没有做进一步的建议和修正,他自己在回忆录中对自己在这个防御方案漏洞上没有及时提醒的失职并没有隐瞒。

面对方方面面传递来的德军进攻消息,朱可夫力所能及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

对于担任总参谋长一职,朱可夫从接任那天起就向斯大林表明了态度,他并不适合这个岗位,对于一个一直在基层部队任职的将领来说,朱可夫更喜欢在军区和战士们在一起。但既然接了这副担子,他也夜以继日的操劳起来。

由于在制订对德作战计划上,事先是由斯大林亲自安排交由沙波什尼科夫、麦列茨科夫和瓦杜丁负责,朱可夫只能在原基础上根据西部战线实际进行按部就班的调整,在有限的时间里,他还是按照自己在实战中的经验进行了周密部署。

二战德军闪击苏联,作为苏军总参谋长,朱可夫做了哪些防御准备

首先,朱可夫事先对德军可能进攻的几个军区打了预防针,要求他们尽可能做好应急准备。由于苏德签有互不侵犯条约,斯大林又再三重申不能激怒德军,朱可夫只能采取折中办法,把德军向苏联边境集结写成通知下发到各部队,警告各军区要做好可能的战争准备。应该说,如果是个负责任的军事将领,对这个通知就要按战备要求抓好落实,可惜,朱可夫刚上任不久,上下级关系和指挥顺畅都需要磨合,他这条通知并没引起下面高度重视。

其次,朱可夫发现西部各军区兵力并不充裕,临近西部边境的波罗的海军区、西部特别军区、基辅军区和敖德萨军区现有兵力有编无兵,必须在内地军区调派兵力补充到这些军区,但斯大林却以大批量调动兵力容易给德军造成口实,只给朱可夫调配了4个集团军,并要他以野营训练的形式加强伪装和谨慎部署。

即便这样,朱可夫还是制订了一个补充计划,主要目的就是为应对西部地区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而采取的应急预案,主要内容就是就近动员和宣布战争状态后能迅速从附近调集兵力驰援。

二战德军闪击苏联,作为苏军总参谋长,朱可夫做了哪些防御准备

再次,朱可夫重点强调了各军区前线部队的防御战斗部署。按照战时需求,他制订了一个详细的防御计划,内容细分到每个集团军负责的区域和地段以及各师以及兵种任务。

以上这些措施对于德国入侵苏联后苏军的军事部署发挥了很大的应急作用。但由于朱可夫当时过份强调防御准备,致使大量后勤运输物资集结在西部边境,这给德军闪击战后轻松获得补给提供了方便,这个失误是难免也是不可预知的。

战争打响前一刻,朱可夫一直在为组建装甲部队努力,德军闪电行动开始后,朱可夫心急如焚却又无能为力

对于德军下一步的行动,苏军从上到下都预感即将来临,从世界各地传来的信息五花八门,迫使斯大林不得不慎重考虑苏德关系,在他犹豫不决的过程中,朱可夫一直在为组建装甲集团军而努力,在他心里,一战以后世界军事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依靠苏军现有的人海战术并不能有效阻遏德军的强大装甲集团。

但是朱可夫的努力并没得到斯大林认可,他提出组建20个装甲集团军,斯大林最终只同意组建9个。朱可夫只好尽自己所能将苏军步兵部队在1941年4月前完成了战时编制,这为苏军打击德军起了很大的作用。按朱可夫的要求,苏军步兵战时编制一个师达到了14500人,包含3个步兵团、2个炮兵团、1个反坦克营、1个工兵营和1个通信营及后勤分队,在战争爆发前,各边境军区170个师当中有100个得到加强满编,这与朱可夫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二战德军闪击苏联,作为苏军总参谋长,朱可夫做了哪些防御准备

很多人疑问,既然朱可夫早就洞察德军要进攻苏联的动向,为何不下达苏军进入战争状态命令呢?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一个国家进入战争状态并不是哪个人可以轻易决定的,何况斯大林当时在苏联的权威是至高无上的,当1941年6月21日苏军获准德国入侵消息后,斯大林并没有自作主张,而是召集苏联国防委员会所有成员会议后,才让朱可夫下达作战命令的。

更多资讯请关注岛主说事,喜欢本文的读者请点赞、收藏和分享一下吧!

作者推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