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0年太阳将休眠,人类该怎么办?


这个问题不免会误导一些人。

此前有多项研究表明,太阳将有可能在未来几年进入“休眠模式”。不过,“太阳休眠”并不是指太阳辐射量会大幅度降低,而是指太阳活动将要进入到低水平的状态。太阳仍然会产生大量的光和热,并照射到地球上,给我们提供温暖,并给植物提供光合作用所需的光能。

没有太阳就不会有地球生命。在过去45亿年里,太阳一直为地球提供能量,地球上才能进化出生命,并且蓬勃发展。天文学家预计,对于太阳这样质量较小的黄矮星,其寿命可达100亿年。在太阳变得过热之前,它至少还能让地球保持宜居长达10亿年以上。我们无需担心太阳变冷,反而要担心太阳在未来变得太热,而把地球烤干。

至于太阳休眠,那只是因为太阳活动进入极小期。由于太阳的磁场活动会导致表面某些区域的温度比平均值低了一两千度,使那里看起来显得更暗,这种现象被称为太阳黑子。太阳黑子的数量反映着太阳的活动性,太阳黑子数量越多,表示太阳越活跃,太阳整体也会更热。

反之,太阳活动性会降低。在某些时候,太阳会长期处于低活动水平状态,太阳黑子的数量会变得非常少。在这种情况下,地球上往往会随之出现小冰河期,例如,在三百多年前的蒙德极小期,地球上出现了罕见的严冬。因此,科学家认为地球小冰河期的起因很有可能是太阳活动进入极小期。

在2015年,天文学家根据太阳的观测数据预测[1],太阳极小期有可能会在2030年到来,那时的太阳活动性将与蒙德极小期相似。而在2018年,另一项研究[2]指出,太阳极小期最早有可能会在2020年到来,并且有可能持续大约30年。

但考虑到目前全球变暖,平均气温比工业化之前高了1度,即便未来几年太阳的活动性减弱了很多,但也不会让地球变得很冷。尽管地球的平均气温很有可能还是会高于工业化之前,但出现一定幅度的降温,给了人类喘息的机会,可以让我们有更多的时间去应对全球变暖。

参考文献

[1] V. V. Zharkova, et al., Heartbeat of the Sun from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and prediction of solar activity on a millenium timescale, Sci. Rep. 5, 15689 (2015).

[2] Dan Lubin, et al., Ultraviolet Flux Decrease Under a Grand Minimum from IUE Short Wavelength Observation of Solar Analogs, Astrophys. J. Lett. 852, L4 (2018).


火星一号


2030太阳休眠,跟我们普通民众没有一点关系。唯一有点关系的就是研究太阳的科学家,对于他们来说,这或许是一个研究太阳周期性活动的一个绝佳机会。但对于其他人,我们该干嘛干嘛就行了,不用担心什么。



很多人以为太阳休眠,就是太阳核反应急剧降低,太阳释放的热量也急剧降低,但其实这样想是错误的。这里大家对休眠用在太阳上有个误区,即太阳所谓的休眠,并不是太阳核反应或者释放热量减少,而是说太阳的某些活动减弱了。比如说太阳黑子的活动,还有太阳耀斑的爆发等等。这些活动的降低,对于地球温度或者其它的影响微乎其微。只要不是太阳供给地球的热量急剧降低,都不会对地球有任何的影响。



科学家根据现有的太阳活动数据,可以计算出太阳每时每刻核反应消耗的氢,进而计算出来太阳的核反应持续时间,即太阳寿命。根据计算,太阳至少还可以燃烧50亿年。也就是说,我们的太阳在未来很长的时间内,都不会停止供给地球热量,甚至说人类像恐龙一样被灭绝了,太阳还会继续燃烧。像流浪地球里面那样的太阳出问题,现实中我们几乎不会遇到。



所以说,大家该干嘛干嘛,即便11年后太阳活动减弱,也和我们没啥关系。


科学探秘频道



这个事件实际上要追溯至2015年7月10日英国《每日邮报》发表的一篇研究性文章,该文章的中文题目是“科学家预测太阳将在2030年进入休眠期,届时地球的温度下降,进入小冰河时期”。这篇文章一经报道后就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实际上太阳存在着活动周期但是对于地球的影响并不是绝对的,所谓的太阳休眠期导致地球温度下降,但这个下降的程度可能比不上温室效应地球升的温度。




太阳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能量来源,太阳的活动变化会对地球生物造成毁灭性打击,太阳的主要活动有太阳黑子、太阳耀斑、日珥和日冕瞬变事件等,这些周期大约是10-12年。天文学家对于太阳的探测数据积累,建立了预测模型,认为太阳从2030年开始的十年内太阳活动减弱进入休眠期。

但还有不同观点认为太阳活动强弱变化周期,对于地球气候的影响并非是绝对的,根据以往的的经验,太阳活动对于地球温度影响很小,因此说2030年太阳进入休眠期,地球上的影响可能并不可见。就像开头所说,降低的温度可能比不上因为温室效应升高的温度。


太阳的寿命大约是100亿年,目前已经过去了50亿年,人类发展进化的时间往多说三五百万年,而开始抬头仰望星空研究恒星也不过是几百年的时间,人类对于太阳活动了解的并不全面,只能算是初步的认识。建立一个简单预测模型认为太阳在2030年进入休眠期,这是非常武断的。即使真的进入休眠期,温度降低,按照现在的科技水平人类短时间内可以挺过去,但如果持续时间较长可能会有大量的地球生物灭绝。


科学黑洞


2030年,太阳将休眠?现在我来告诉你,这是没谱的事情,都是谣传。

最初传出这样的消息是在英国的《每日邮报》这则新闻报刊上,这次我来对你说,凡是这家报纸刊登的关于科学的文章都需要仔细的推敲一下,需要先查证资料再选择相不相信有这回事。

所谓的太阳在2030年将进入到休眠期,太阳活动下降60%,这个是指的是什么呢?

太阳活动这里并不是指太阳发光发热的能力,而只是指太阳活动:太阳黑子、耀斑、日冕物质抛射。所以,大部分人理解意思时就搞错了,错误的认为是太阳的发热发光量减少60%,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可就完蛋了。

太阳活动频繁与平静确实存在一个周期,可以用计算机模拟出来。《每日邮报》还举了个例子,报上说在1560-1600年间,伦敦遭遇了很大的严寒,冬天的泰晤士河从不开冻,每天都可以在泰晤士河上开冰冻博览会,于是将原因归结为当时一段时期的太阳活动平静期。

其实,这样的说法也是不对的。

据科学家说,至少是在1645年之后,太阳活动(黑子、耀斑、日冕物质抛射)才开始平静,与那个在时间线上是不重合的,说与太阳平静期有关就是无稽之谈了。

总结就是一句话,太阳活动减弱,并不是指太阳发光发热减弱,而是黑子、耀斑、日冕物质抛射这样的太阳活动减弱,发生的不频繁了。

对此你们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下方留言探讨。我是科幻船坞,感谢大家的阅读与关注

本文图片来自于网络,侵删


科幻船坞


这种话说出来居然还会有人相信?早在我们还在读小学的时候我们就应该已经听说过了,太阳的年龄有50亿岁,但是它还能够存在50亿年,怎么没过多少年就说太阳要休眠呢?


太阳可不是冷血动物,它的表面温度足足有5550摄氏度,俨然一个超级大火球,说太阳要冬眠了,恐怕这是谁都不愿意相信的吧,太阳不会冬眠,从来也没有听说过恒星还会冬眠的,只听说过恒星也有寿命,也会有死亡的那一天,至于冬眠,不好意思,太阳可不跟你玩这一套。

不知道这个消息最初是从哪里来的,我只是看见网上盛传着一则新闻,那就是科学家预测太阳活动将在2030年大幅度减少60%,到时候地球的温度很可能会急剧下降,乃至于进入冰河期,不知道对于现在虽然已经入秋但是时不时还能感受到酷热的人们来说,这个消息会不会给我们带来一丝寒意呢?我又简单搜索了一下,发现原来最初发出这个耸人听闻的消息的是英国《每日邮报》。不知道是不是为了故意吸引人的眼球,报纸上面大字标题赫然刊登着“一项新的研究预言,到21世纪30年代,太阳活动将减弱60%”。


不得不说标题党实在是可恶啊,其可恶之处就在于,它往往具有误导作用,而这误导作用竟然还真的误导了一大批人认为太阳真的要“休眠”一段时间了。其实啊,如果仔细看一看标题就可以知道,邮报上并没有提到太阳将会进入休眠期啊,可是一些没有常识的人,望文生义地以为,太阳可能真的要歇一歇了。其实啊,太阳活动指的是太阳表面诸如太阳黑子、耀斑、日冕物质抛射之类的活动,并不是指太阳的发光发热。

太阳的发光发热量的多少,跟太阳表面的太阳活动没有太大的联系,而是跟核心部位的核聚变有关,核聚变产生的辐射压和太阳的塌缩压相抗衡,这才导致太阳不至于塌缩,一旦核聚变完成得差不多了,太阳的生命也就差不多走到终点了,所以说,对于太阳而言,从来没有休眠一说,如果太阳停止核聚变了,那么等待它的只有死亡。而至于太阳活动减弱,对于地球气候的影响实在是有限的,根本就不会导致地球进入冰河期。


太阳活动本来就是呈周期性规律性变化的,有时候活跃,有时候不活跃,以太阳黑子为例,某些年份太阳黑子数量尤其多,但是在另外一些年份,它又特别少,这个周期大概是11年,不过鉴于人类目前对于太阳活动的研究十分有限,所以这也是大概得估计而已。至于说2030年左右,太阳活动减弱60%,这还只是预测而已,不能说它一定完全正确,再说了,即使正确又如何呢?正如我前面所说的,太阳散发的热量不会因此减少,而人类也完全没有必要因此担心冰河期的到来。


镜像宇宙



标题党不仅国内有,国外也有一大把,而英国的《每日邮报》就是其中之一,这家媒体尤其喜欢弄一些故弄玄虚的新闻,来吸引广大网友们的目光和眼球。

那么在今天7月10号的时候,每日邮报就发表了这么一篇文章,其标题是这样的,“科学家们认为,2030年太阳将休眠,届时地球的温度将大幅度下降”。

那么太阳真的会在2030休眠吗?答案是否定的,这里的休眠实际上指的是,太阳到了2030年的时候,其表面的活动将会进入一段平静期,例如太阳黑子,耀斑,日冕等。

考虑到公元1645年到1715年这段时间当中,天文学家几乎没有观测到太阳黑子的活动,结果那段时间全球各地,都出现了极度严寒的气候,所以英国每日邮报就认为,2030年地球将会进入下一个小冰期。

但每日邮报的猜测一点都不靠谱,1645年到1715之所以会出现极度严寒的气候,是因为火山喷发的灰尘遮挡住了太阳光,于是地表就发生了一次长达70年的严寒气候。

另外科学家经过数据分析后认为,即使太阳表面的活动完全停止,也仅仅只会让地球的表面温度下降0.3℃,所以别被每日邮报忽悠了,这家媒体一点都不靠谱……


种植恒星


这个淡扯得有点大,太阳有一定的活动周期,某些年份释放的能量会稍有下降,但是对地球气候的影响可能并不大,所谓的太阳休眠期无从谈起,它仍可以继续燃烧数十亿年。

生物的休眠是低活动状态,仅保持维持生命的生理功能;电脑的休眠是在不关闭应用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降低电脑程序的活动。太阳的休眠是什么意思?是不发光发热了还是怎么地?没有证据表明太阳有所谓的休眠,太阳能够持续地释放光和热是由于它的质量和内部的压力、温度足以持续氢的聚变反应,理论上只要质量有木星的80倍左右就能开启核聚变,而木星的质量大约只有太阳质量的千分之一,太阳的质量和物质的含量足以持续太阳百亿年的主序星阶段。只有在氢聚变最后的时刻,聚变释放的能量不能抵抗引力的收缩,太阳体积缩小,内部压力再次升高、温度剧增,启动氦的聚变。在这个过程中太阳的燃烧速率或许会降低一些,但一旦开启氮的聚变,就可能发生“氦闪”。

太阳有一定的活动周期,其体积呈周期性地缩小或者扩大,主序星太阳是由于内部聚变能和引力平衡的结果,而太阳内部核聚变的速率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会稍强稍弱,抵抗引力的聚变能就是变化的,于是太阳的体积会很小幅度地增大或者缩小,也就几公里的事,这么小的体积变化不会对地球产生明显影响;体积的微弱变化会导致太阳温度的小幅度变化,太阳黑子和耀斑就是太阳表面周期性的能量释放强弱的变化,太阳黑子大约11.2年大规模出现一次,能占据一定的太阳表面,呈现黑色只是因为温度比周围低个千把度,但这对地球的影响也不是很大,2030年前后太阳会再次出现黑子,尽管可能因为太阳释放的能量减少导致地球降温,但科学家们预测,这种情况导致的地球降温可能氦比不过由于温室效应导致的地球升温,不需要担心;耀斑爆发的周期也是11年左右,爆发时会从耀斑中喷发出大量高能粒子,但是对地球的影响也不是很大。

太阳的物质足够它再相对稳定地持续燃烧数十亿年,只不过随着质量的损失,主序星阶段最后时段太阳体积会增大,在十几亿年后地球可能就已经不适合人类居住了,但是在这个期间,太阳不会有特别大幅度的变化,所谓的太阳休眠更是不知道怎么才能发生。


来看世界呀


这样的预言听得耳朵都起茧子了,没有谁会再相信。何况是2030年太阳将消失的预言,只能当作是某些科学家的呓语,或许是痴人说梦的胡言乱语,大可不必在意 !



大千一尘


怎么办,杞人忧天,国家已经帮你想好了后路,该吃吃,该喝喝,答案就在这里!记得点赞!



惊蛰的蜉蝣


我就想说,可千万不要再误导人心了,你们就恐社会不乱,2012世界末日,是你们说的吧,我看就是在扯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