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国家部委来湖北,现场排查

生态环境部29号消息

今年年底前,生态环境部

将分三批完成

长江入河排污口现场排查工作

其中,湖北相关排查工作

预计在2019年11月开展

现场排查,查什么?

入河排污口一头连着河流、一头连着陆地污染源,是污染物进入河流的最后一道“闸口”。今年年初,生态环境部决定用两年时间,在长江经济带11省市内,以长江干流、主要支流及太湖为重点,完成长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其中2019年的主要任务就是排查

“查”指的是全面、彻底摸清入河排污口底数,建立规范化的入河排污口档案,实现“一口一档”。这次排污口排查与以往工作最大的不同,就是用了“笨办法”,把长江干流和主要支流2万多公里岸线走一遍,只要向长江排水的“口子”就应查尽查

,真正把排污口查清楚、数明白。

具体方法上,生态环境部采用了三级排查模式:

第一级排查利用卫星遥感、无人机航测,按照“全覆盖”的要求开展技术排查,分析辨别疑似入河排污口;

第二级排查组织人员对发现的疑似排污口进行徒步现场排查,核实确定排污口信息;

第三级排查组织业务骨干对疑点难点问题进行重点攻坚。

生态环境部29号新闻发布会透露,现场排查工作将按照“水陆统筹、以水定岸”原则,在无人机航测的基础上,采取“拉网式”排查方式,确保将所有入河排污口查清楚、数明白。

湖北已完成航测 预计11月现场排查

根据《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行动计划》的有关要求,生态环境部于2019年9月开展第一批长江入河排污口现场排查工作,对江苏、浙江、重庆、贵州和云南等5省市入河排污口开展现场排查。

按照计划,第二批排查工作预计11月开展,涉及上海、湖北、安徽等3省份,合计岸线长度约8000公里;第三批排查工作预计12月开展,涉及江西、湖南、四川等3省份,合计岸线长度约9000公里。最终在2019年年底前,分三批完成长江入河排污口现场排查工作。

记者从湖北省环境监察总队获悉,今年7月,湖北已完成长江入河排污口航测,用18.52万张照片锁定了1.12万平方公里。照片经过生态环境部组织专家解译找出的疑似入河排污口,就是这次11月徒步现场排查的主要对象。

排查的工作机制

第一批排查地贵州的相关报道显示,现场排查采取“扁平指挥+一线督导”的工作机制。“一线督导”即现场督导组,由生态环境部机关、流域局及直属单位司局级干部组成。各城市组建城市工作组和现场小组,承担组织协调和日常排查工作,督导组在一线督促指导现场工作,围绕“抓作风、督质量、促进度、搞统筹”,推动现场排查高效有序开展。

销号整改

完成“查”之后,还有三个关键字,“测”“溯”“治”。

“测”,指开展监测,了解入河排污口污染排放状况、污染物排放量。

“溯”,即对监测发现问题突出的排污口溯源并进行复查,查清污水来源,厘清排污责任

“治”,是在排查、监测、溯源的基础上,分类推进长江入河排污口规范整治,建立“一口一策”,有效管控长江入河排污量,逐步改善入河排污口水质。入河排污口整治实行销号制度,整治完成一个,销号一个

生态环境部29号新闻发布会透露,排查工作全部完成后,将全面掌握长江入河排污口情况,为下一步开展排污口监测、溯源和有效治理,加快形成权责清晰、监控到位、管理规范的长江入河排污口管理体系奠定基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