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隆科多配合八爷党逼宫的条件是什么?

红雨说历史


雍正皇帝登基的时候,依靠三位武将为他保驾护航。第一位就是十三阿哥胤祥,他通过自己的人脉,夺取了丰台大营的控制权。第二位则是陕甘总督年羹尧,他控制西北大军的粮草,使得十四阿哥不敢轻举妄动。那么第三位则是时任九门提督的隆科多了。

隆科多按照康熙的吩咐,在康熙去世以后,前往正大光明殿将遗诏给拿了过来宣读。表面上他就是个宣读遗诏的,实际上他是为真实的继承人保驾护航来了。

隆科多手握九门所有兵马,是整个紫禁城里面,兵权最大的一个人。所以他完全左右着整个紫禁城的局势,对新皇帝到底是谁,也有一定的作用。

由此可见,雍正之所以能够登基,其实要多亏隆科多的鼎力相助。如果隆科多强行帮助八阿哥胤禩的话,那极有可能就没有雍正什么事儿了。

隆科多受到康熙重托,其实是一把双刃剑。

康熙岁数大了以后,自己的这几个儿子为了争夺皇位,越来越不像话。八阿哥胤禩为了把气氛搞乱了,甚至将十四阿哥胤禵送给康熙的礼物换成了死鹰。

这件事差点没把康熙气得背过气儿去,好在当时的康熙只求一个稳,所以就没有将这件事扩大范围去调查。

不管是谁做的,跟他传位已经没有多大的关系了。因为他要传位的人是四阿哥胤禛,跟八爷党那帮人没有任何关系的胤禛。

不过胤禛要想稳当地上位,那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因为胤禛手里没有兵权,无法控制当时紫禁城内的局面。

因此隆科多被康熙喊了过去,康熙让张廷玉给隆科多下了两道圣旨。第一道是责备他跟皇子勾结,要赐死他的。吓得他连连磕头。

第二道则是对他的各种嘉奖,目的是为了让他能够忠心保护康熙所看重的候选人。这倒是让隆科多大吃一惊,喜极而泣。

这么一来隆科多当然要以第二道诏书作为自己的救命符,千方百计帮助康熙完成他的心愿,也就成了隆科多的主要任务了。



隆科多位极人臣,为何依旧帮助八阿哥胤禩?

雍正登基以后,隆科多入主上书房,后来更是进入到了军机处。最让人想不到的是,雍正依旧把九门的人马交给隆科多来管理。

这是对隆科多的报答,也是对隆科多的信任。隆科多能够得到这么多恩赏,自然也是对雍正皇帝非常忠心,没有其他的奢求了。

不过问题来了,隆科多竟然会答应八爷党一起扳倒雍正,这又是为什么呢?按理说隆科多已经位极人臣,就算是八爷党成功了,隆科多也不会再往前走半步。

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隆科多会背叛雍正,转而投靠八爷党的呢?其实很简单,隆科多自认为自己的地位不保了。

同样跟他一起手握兵权的年羹尧,被雍正一撸到底,甚至最后给杀了。这种教训历历在目,但凡臣子手握兵权的,那就没有几个有好下场的。

况且隆科多的表现,已经让雍正非常不满了,这个时候隆科多极有可能步年羹尧的后尘。如果真的等到那一天的话,可能隆科多连翻身的机会都没有。

所以隆科多必然要先下手为强。他没有想到八爷党如此执着,居然到了现在还要夺取权力。这一点正合隆科多意,所以他们达成了联盟关系。不是所有高层都是高枕无忧的,他们很多人都过得战战兢兢。

胤禩答应了隆科多什么条件?

八爷党也不会做亏本的买卖,他们知道,隆科多手握九门的兵马,是他们计划当中最重要的一个人。只有攻破了隆科多,才有可能夺取权力。

这个时候的隆科多虽然答应他们废掉雍正皇帝,可是并没有答应让八阿哥胤禩来做这个皇帝。他所希望的人选是雍正的儿子弘时。

雍正就算是再没出息,那好歹也是康熙钦定的继承人,这一点是没得错的。所以隆科多本着对康熙遗嘱负责任的态度,坚持要立弘时为皇帝。

弘时是雍正的儿子,那也就不算忤逆康熙的遗诏了。要知道,当年宣读遗诏的张廷玉,此刻还是上书房大臣,他手里揣着两份康熙给隆科多的遗诏,随时都会要了隆科多的命。

一旦这件事泄露出来,就算是他投靠了八爷党,那八爷党也会因为顾及康熙的面子,而杀掉隆科多。

所以说隆科多只有保全雍正的性命和弘时的皇位,才算对得起康熙皇帝。他的想法是不错的,只是可惜这种情况不可能发生。

八爷党一旦抢班夺权以后,必然不会留着雍正这个活口。就算是留着,那雍正也是长期被囚禁,甚至被杀掉。

而弘时则会成为八爷党的傀儡,没多久,八爷党就会取而代之,到时候隆科多的所有计划可就都泡汤了。


江湖小晓生


《雍正王朝》里隆科多配合八爷党逼宫的条件是什么?我觉得是八爷廉亲王托梦给编剧了,因为只有这一个解释。事实上,这一剧情完全是编造的,历史上根本没有发生这事。

隆科多是康熙皇帝的岳父兼重臣佟国维之子,康熙皇帝的第三任皇后佟佳氏(孝懿仁皇后)的亲弟弟。按照古代封建社会皇帝的姻亲关系,一般妃子的父亲还不算是正儿八经的国丈,一般妃子的弟弟也算不得是名正言顺的国舅。但是,正儿八经的皇后的父亲就是国丈,所以,佟国维就是国丈、隆科多就是国舅爷。

康熙去世的时候,只有步军统领衙门的长官隆科多在场,也是隆科多一语定乾坤,康熙皇帝就是传位给了老四胤禛,就是后来的雍正皇帝。可以说,隆科多对于雍正来说,绝对有拥戴之功。

正是因为如此,一雍正皇帝上台后,隆科多红得发紫,雍正皇帝任命他与大学士马齐一起总理朝廷事务,承袭一等公的爵位,担任天下第一部的吏部尚书。这应该算是位极人臣了。在这种情况下,隆科多为什么要参活着和八爷党的人在一起逼宫?难道老八还能在事成之后给他列土封建,称王称霸?这绝不可能。

那隆科多凭什么跟着老八逼宫?这不是脑袋进水了吗?雍正的生母不是隆科多的姐姐佟佳氏,老八的生母也不是,因为佟佳氏根本就没有儿子。既然如此,只要是个正常人,隆科多抱紧雍正皇帝就万事大吉了。

所以,隆科多不可能会逼宫。不过,人在高处往往容易膨胀,后来隆科多权力极度膨胀,贪赃枉法,结果被雍正皇帝囚禁起来,直到雍正六年(1728年)去世。


坐看东南了


《雍正王朝》剧中,隆科多答应配合八爷党向雍正逼宫,但他提出一个条件,这个条件就是:逼宫成功,必须拥立弘时为新帝。

为什么隆科多会提出这样一个条件呢?

因为隆科多有一个永远难以释怀的心结,让他寝食难安。

事情要从那个夺嫡之夜,康熙遗诏说起。

那天,隆科多被康熙召进密室,一进门,张廷玉宣读圣旨,隆科多立刻被吓尿了裤子。

隆科多吓坏了,这康熙老爷子是要栽赃陷害,把他当政治斗争的炮灰了。

大惊失色之下,隆科多连忙苦苦哀求,辩解自己的清白。
现在隆科多已经明白了,康熙选择继位的人选肯定是四阿哥胤禛。但这样不明不白地被康熙找借口灭掉,实在是冤枉透顶。

惊魂未定,张廷玉又把圣旨收起来了。
张廷玉收起了这份要命的圣旨,警告隆科多,若起异心,就拿出来随时取他性命。

张廷玉又拿出另一份圣旨。
这份圣旨,把隆科多从地狱的边缘又拉


上了天堂。

领侍卫内大臣、上书房大臣、加太子太保衔,赐爵一等公。

有权有利,有衔有爵,一步高升。

一死一生,地狱天堂之间打了个转,这也特么太刺激了,隆科多完全懵逼了。

然后,康熙继续在精神上给隆科多以强烈的震撼。
让隆到桌上去看看黄布下面遮盖的东西。
这是当年,隆科多在战场上奋勇杀敌,康熙亲自奖励给他的御赐宝刀。户部清欠,隆科多为了偿还债款,无奈之下把它拿到当铺典押换钱了。

此时,宝刀出现在这里。就说明,康熙一直在死死地盯着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隆科多不禁毛骨悚然。

隆科多是帝王手中的一把刀。

今天康熙要用他这把刀扶保四阿哥胤禛顺利继位,明天他就要做新帝雍正手中的刀。

做刀当然必须要有做刀的觉悟,要绝对忠诚,不能生出半分异心,永远都被帝王攥在手中。

而张廷玉保存着的那份康熙遗诏,就是保障雍正能够攥住隆科多这把刀的刀把子。
雍正夺嫡成功,登上皇位,这份遗诏怎么办呢?

仍然被张廷玉收藏着。隆科多即不敢提起,也不敢索要。 这就成了隆科多心中永远的隐痛,如梗在喉,寝食难安。

雍正登上皇位后,要施行新政,就必须逐步排挤和清理施政的障碍。当皇帝了,就不能再做“孤臣”了,必须要有自已绝对优势的朝堂势力。

雍正是双管齐下,一边排挤,一边拉拢。

现在朋友们应该明白了,雍正即位后,为什么那么重视两件事情:科举考试和清理亏空。

看剧一定要深入思考,大家真的以为雍正搞的科举和清理亏空都以失败而告终了吗?

完全不是,都成功了。

雍正他真正的目的是拉扰新势力,排挤旧势力。

搞科举,就是拉新人,把忠心于自己的新鲜血液输入朝堂中,把老旧势力逐步排挤出去。所以雍正放下架子,给新科举子们各种恩惠,又端烛台,又给饭食,又特别说情免罪,极尽广布隆恩,给予关怀和拉拢。

搞清理积欠,更是阴诡。各地积欠严重,雍正特此下了严令。
这样,雍正就能够通过转阛,把忠于自己的人员留下,而那些反对势力人员,通过清欠不利的理由名正言顺地清理出去。

这就是帝王心术。

而这个时候,隆科多推荐的诺敏上任山西巡抚以后,号称半年内清理积欠成功。这就使雍正瞌睡给了个枕头,喜出望外,封了诺敏一个“天下第一巡抚”。

雍正相信诺敏在半年内清欠成功吗?相信个屁!

别忘了,雍正是什么出身,当初他就是以清理户部积欠而获得了康熙的青睐,他会不知道清欠的难度?二十多年的积欠半年内搞定,他才不会信呢。

那雍正为什么还要封诺敏为“天下第一巡抚”呢?就是捉住隆科多的把柄。把他架得高高的,才能摔得重重的。

明面上,雍正对诺敏大加表彰,暗地里却派田文镜到山西去调查取证。
诺敏事发,雍正这就一下子把隆科多的小辫子攥在手中。


隆科多就再也没有任何理由和脸面参与朝廷的人事调整了。

科考大典,雍正为举子刘墨林开脱罪责,隆科多反对。但十三爷胤祥却捉住了隆科多儿子宿妓的现行,这就给了隆科多一记重创。隆科多进宫向雍正请罪,却被拒之门外,他感到情况不妙,雍正对他已经深怀猜忌了。

被雍正握住的把柄太多了,如果突然有一天,那份康熙遗诏再被翻出来,隆科多就是死路一条。

所以,必须要在遗诏被拿出来之前起事。而八爷党此时来拉拢他,隆科多出于自保,就必须答应与八爷党的合作。

那么,隆科多为什么提出要弘时为新帝呢?因为他只能选择弘时,才能保障自己的安全。

铁帽子王逼宫,如果雍正被迫退位,有以下几种可能:

1.八爷胤禩登位。

这个结果隆科多绝不能接受。八爷能给他的,他现在已经都有了,而康熙遗诏如果落到八爷党手中,和在雍正手中没有任何区别。隆科多也斗不过诡计多端,智虑深长的老八。



2.宝亲王弘历登位。

弘历本来就是内定的皇位继承人,根本不需要隆科多去立什么扶助之功,只会把他当成叛逆来对待,杀头抄家是免不了的。

3.弘昼登位。

这隆科多仍然无法接受。毫无意义,自己的把柄仍然无法消除。

4.弘时登位。

只有弘时登上皇位,隆科多才会安全。因为弘时与持有康熙遗诏的张廷玉是有仇的。弘时登位,第一个要对付的就是张廷玉。当初科考案考题被泄,是弘时搞的鬼,而张廷玉的弟弟张廷璐也是因此而被腰斩于市。

而张廷璐在受刑前向八爷胤禩透露了真正的始作俑者――弘时。
而张廷玉心知肚明,却不敢向雍正指明,是怕引起巨大的朝堂震动。而张廷玉无论于公于私,都不愿意看到弘时登上皇位,更不可能把康熙遗诏交给弘时。

而弘时登位,必须要对付张廷玉。

所以,隆科多向八爷党提出的条件就是:必须让弘时成为新君。只有弘时登位,隆科多才能解掉那条一直悬在脖颈上的绞索。

而一代雄主康熙,死了还要操控别人的命运。这就是帝王!


馋嘴肥猫铲史官


《雍正王朝》中,隆科多的一生,如同亢龙有悔。许多事情,过犹不及,而他却不明白这个道理。从一出场,小多子就已经体现出贪婪的本性:

  • 不好好在关外带兵,留恋京城的繁花,私自跑回来;

  • 没工作就找户部借款,被追急了就低三下气找佟国维,甚至连康熙赏赐的宝刀也当了;

  • 当了九门提督不满足,还想在传位时捞一票,为此还专门请教退休的佟国维;

  • 进了上书房还不低调,非要保举诺敏,结果被雍正晾到一边……

此时,隆科多只要稍微收敛一下,在高位混到退休问题不大。可他偏偏要上“八爷党”的贼船,走上一条不归路。八爷要拉拢的人,可不再是当年的小多子,而是身兼多职的隆中堂,给出的筹码必然不少。

胤禟、胤䄉找到隆科多谈判时,虽没明确筹码的“价位”,但人性都是一样的,正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由此可以推断出一个最低价位:在现有的基础上再上一层楼。

恢复往日的待遇

在康熙朝,天下士绅不当差、不纳粮,旗人的好处就更加多。而到了雍正朝,一切都变了,士绅与旗人的优待全没了。一群躺着挣钱的人,突然让他们站起来干活,他们当然有意见。

雍正在推行新政时,隆科多就已经表现出抵制,可想而知,他以及他代表的群体是新政的受害者。

所以,废黜新政,恢复康熙时的待遇,就成了隆科多的诉求。这一点,隆科多与八爷的目标是一致的,毕竟他们都是康熙时的既得利益者。

胤禩在策划“八王进京”会议时,就对胤禟说过,隆科多对倒卖田土感兴趣,可以跟他谈谈。在古代,田产是固定资产,也是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大多人都会拼命买房置地,连鳌拜、遏必隆都不免俗,想必隆科多也不会放过机会,从八爷等人手里要一片田地。

身份地位最少向前挪一步,尤其是实权要加大

在八爷找隆科多前,隆科多已经坐了很久的冷板凳。在朝堂上,他也没有什么作为,还因儿子的不争气而提心吊胆。

这时的隆科多是失落的,甚至缺乏安全感。这就如同一个员工犯了错,老板也不追究,但从此疏远,不给项目,不发奖金,只给基本工资。而这个员工既要靠工作养家,还要应酬、还房贷,他心里难免失落。

能让隆科多感到安全的无非就两种情形:一是换个老板;二是自己有足够的势力,能够入股,成为合伙人。

先看第一种情形,换老板就是春天吗?肯定不是,万一送走狼,上来一只虎怎么办?所以,对隆科多而言,老板是要换的,但一定要是可控的。


胤禩是九段高手,隆科多是清楚地知道肯定镇不住,何况胤禩上位已经名不正言不顺了。胤禩也没想过自己上,而是将弘时推上去。隆科多一看要推的人是弘时,在确认过眼神后,双方很快在这一点上达成一致。

再看第二种情形。换老板毕竟只是途径与手段,还不是终极目的,隆科多最终目的肯定是要将资源套现的。

把雍正拉下马,这可是要冒很大风险的事,有关事情成功后的利益分配问题,事前肯定会有一个初步的分配方案。

当时的隆科多已经是上书房大臣、军机大臣兼九门提督,但是参与利益分配,职权要求肯定还是会提的,一个辅政大臣的指标还是会争取一下的,再不济也要争取到军机、上书房首辅。如此,才能算盈利了。

隆科多的如意算盘打得不错,可惜人算不如天算。“政变”这个项目盘太大了,大得谁也承担不起失败,隆科多没有做好“风险控制”就梭哈,最后输得倾家荡产。


秋媚读史


我是木头,我来回答:

《雍正王朝》中的隆科多同意和八爷党逼宫要求实行“八王议政”的条件只提出了一条,拥立弘时。

但是隆科多万万没有想到就是最后想要治他于死地的就是弘时。

隆科多之所以同意支持八爷党政变,并且拥立弘时上位的原因主要要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而且现在不提条件将来才能更好的提条件,才能站稳拥立之功。

电视剧中的隆科多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人。

他想要有权、有钱、有势,偏偏又想着不劳而获,或是能够轻轻松松的实现自己的目的。

一开始的时候,隆科多在西北军中受不了苦,跑回京中被革职。

生活穷困潦倒,穷到了要当掉自己的宝刀才能生活的情况。

但是每次去找自己的六叔佟国维想要谋一份差事,多次都没有谋求到手,后来给了个理藩院的牢头,隆科多还是不情不愿的才去上任。

后来隆科多被康熙皇帝委任为九门提督,一步登天。

康熙临死前留下两份遗诏,一份是传位遗诏,一份是防止隆科多反水的遗诏。

隆科多因为拥立雍正登基有功,成为和张廷玉、马奇、胤禩、胤祥几乎同级别的军机大臣。

也想着捞些好处,可惜上来推荐了个诺敏就弄了个灰头土脸。

后来在雍正面前屡屡受挫,感觉自己的地位和尊严受到了严重的损害。


所以隆科多面对八爷党的诱惑,毫不犹豫的就答应了,唯一的要求就是拥立弘时,占下一个拥立的功劳。

你怎么看?留下你的意见吧!


木头文化



条件是扶弘时!这个很早以前宋安之就分析过,今天再来大概说说为什么是这个条件。

其实隆科多扶弘时上位,表面来看是为了政治投机,他的动机在于看似他是雍正宠臣,其实当时因为他的儿子多行不法,加之他也是一个守旧派不怎么支持雍正的新政,还因为山西诺敏案,已经不再受宠了,甚至有着被雍正打压的风险,所以干脆自己联合老八,扶弘时上位,以期自己再次受宠,成为新皇帝的从龙功臣,以使自己再度受宠。

而背地里原因就有些复杂了,一是因为隆科多需要平衡,他很明白老八的八爷党势力很大,而且老八更是一个人精,如果自己扶老八上位,那么等到老八坐稳皇位以后,肯定会收拾自己。

所以隆科多需要扶持弘时,因为弘时没什么势力,上位以后肯定害怕老八架空自己,所以自然会对隆科多加以重用,以制衡老八。

这样一来隆科多避免了被老八收拾的风险,形成一个平衡局面,还可以更进一步的受新皇帝依仗于他,使自己的地位再有所上升。

二是隆科多始终有一个心结,那就是康熙临终之前曾留下一道秘诏,由张廷玉收藏,意思是如果隆科多与老八一党有所勾结的话,可以用这道诏书将其赐死。

隆科多如果扶持弘时的话,弘时为了自己的地位稳固,为了避免老八一家独大,那么即使张廷玉拿出这道诏书,弘时肯定会力保隆科多的。

而且说不定弘时还会杀掉张廷玉的,因为按照剧情来看,弘时是科场舞弊案的最后幕后黑手,因为他身份的特殊性,却由张廷玉的弟弟张廷璐背锅,自己安然无事。

但张廷璐临死的时候,其实已经供出了弘时,只不过老八为了利用弘时,所以将这件事压下去了,将这份供词一直拿在自己手中,直到为了拉拢弘时参加八王议政,为了表达自己的诚意的时候,才将这份供词给了弘时。

因为这件事,弘时肯定对张廷璐恨之入骨,既然张廷璐已经死了,那么弘时肯定对张廷璐的哥哥张廷玉恨之入骨,所以弘时上位以后很可能要对付张廷玉。

基于这一点,弘时上位以后,即使张廷玉拿出那道密诏,弘时肯定会力保隆科多的,甚至说不定还会杀了张廷玉。

反之,如果隆科多扶的不是弘时,而是老八,那么老八一党势力足够大,自然不喜欢他这个眼中钉,如果张廷玉真的拿出这道密诏,恐怕老八还求之不得,正好借这个机会正大光明的除掉隆科多。

所以综合考虑之下,隆科多自然是以扶弘时为条件,才来支持老八发动八王议政的。

不过最后八王议政失败,隆科多这个政治投机的墙头草成为阶下囚,充分说明一个道理,那就是立场不坚定的墙头草,往往是没有好下场的!


宋安之


(日尧居k古史答雍正王朝)

——之无限猜想200——065

每当看见隆科多这三个字就类似于叛徒蒲志高似的人物,隆科多最该死的地方是背叛了康熙皇帝临终对他严肃嘱托和高度的信任。
(可惜了这口御赐宝刀)

隆科多真可谓是一位风云人物,他在康熙帝临终前,由一位顺天府尹摇身一变,成为了满身是耀眼官衔儿的达官显贵!

康熙六十一年,康熙皇帝在畅春园驾崩,临终前召见了隆科多,并由上书房大臣张廷玉向他宣读了决定他生死的诏书:

上书房大臣,领侍卫内大臣,加太子太保衔一等公……

康熙皇帝特别强调:隆科多,你不要辜负朕的对你的嘱托,要如实地宣读诏书,服侍你的主子……

康熙皇帝的临终嘱托,仿佛就在昨天,历历在目,在雍正帝登基那天的权力交接中,隆科多也的确做到了康熙帝临终期望的那样,不但如实地宣读了诏书,而且还亲自把雍正帝顺利的扶上皇位,并且要送上一程。

话是这么说,但是隆科多没有这样做,在雍正皇帝登基不久他不但背叛了自己的这位主子,而且还走向了与雍正皇帝对立的八爷党的阵营当中,彻底背叛了当初康熙皇帝对他的寄托。
(康熙皇帝对隆科多的寄托)

如果详细的刨刨隆科多的老底,其家族的势力相当的显赫,就是当今的雍正皇帝也要称呼他为一声舅舅才对,雍正帝也真是这样做的,因为登基的那一天,他不但是领侍卫内大臣,而且还是九门提督兼领步军统领衙门,与大西北的年羹尧年大将军遥相呼应,雍正皇帝才能顺利登基。

隆科多在雍正帝登基以后,开始暴露了他野心勃勃的一面,他不但上串下跳,勾结权臣结党营私,还纵容他的小妾招摇于世,买官卖官并且纵容自己的儿子横行乡里,鱼肉百姓,朝廷上下及京城百姓无不对其恨之入骨。

可是雍正皇帝还是看在隆科多不但是宣召大臣,在登基中有功,而且是被雍正帝称之为舅舅的人而有恃无恐,素有“佟选”之称!

雍正皇帝为什么要称呼他为一声舅舅,让隆科多如此荣耀?

康熙皇帝的孝懿仁皇后便是隆科多的亲姐姐,而孝懿仁皇后又是雍正帝的养母,所以雍正帝对隆科多称之为舅舅也不毫不为过。
(牛人隆科多)

关于历史对隆科多的记载,不必多谈。根据电视剧《雍正王朝》的编剧来看;他设计了一场隆科多与八爷党相互勾结的逼宫大戏,在这场戏中隆科多与八爷党的勾结是有条件的。

在这场戏中可以看出隆科多即想当婊子,还想立牌坊;当八爷党中的九阿哥胤禟与隆科多谈逼宫政变的条件时,隆科多唯一的条件是一个荒唐的条件:

同意,我干!说清楚了;是保雍正帝的三阿哥弘时……

隆科多答应了,这个荒唐的条件就是他同意,但是得说清楚;他保的是雍正帝的三阿哥弘时!意思就是把雍正皇帝推翻了,让雍正帝的儿子当皇帝!
(隆科多自比诸葛亮)


隆科多已经是官居极品,难道把雍正皇帝推翻,然后让雍正帝的儿子弘时当了皇帝对他隆科多还有另外好处吗?

隆科多的这个条件看似荒唐可笑,实际也是暗藏杀机,本来八阿哥胤祀这次的逼宫,目的就是让雍正帝的儿子三阿哥弘时上台,他自己做太上皇,看来隆科多似乎也有做太上皇的意思,他隆科多是否也想雍正帝这个儿子弘时有些二愣子,好控制,隆科多也想掌握住这个不懂事的弘时?

并不是这样,因为自打雍正帝登基以来,隆科多的所作所为和他的一言一行已经充分暴露了隆科多的狼子野心,自己曾经在公开场合自己比为诸葛亮说:

“白帝城受命之日,既死期已至之时”等等满腹牢骚之狂语……

隆科多的一系列言行已经引起了雍正皇帝的反感,朝廷上下对隆科多也是一片抨击之声。雍正帝正等待机会要把隆科多绳之以法,可能隆科多已经看到了这一点,但又不想改变康熙帝的龙脉,所以它的前提条件是:推翻雍正帝可以,但他继续保三阿哥弘时。

(图片来自网络影视资料)

本人不是历史学家,不过是根据电视剧《雍正王朝》和一些清代历史资料的情节做出猜想,故事为主,欢迎网友吐槽! 请关注头条号:日尧居k古史!坚持原创。


日尧居


隆科多答应八爷党逼宫的条件很简单,和八爷党的目标一致:推弘时上位。

但是,这个问题的难度在于隆科多为什么要以推弘时上位为条件,为什么不是老八胤禩,或者弘历甚至弘昼,偏偏就是弘时?

首先我们来看隆科多在雍正即位后的状况。不用说,隆科多作为雍正上台的擎天保驾之臣,雍正必然待之以厚望,因为隆科多是“托孤之臣”。历史上,雍正皇帝一声“舅舅隆科多”可谓喊出了至高荣誉。

但是,随着雍正改革和新政的深入推进,隆科多作为旧势力,逐步为雍正所抛弃,主要表现在:

一是番库清查案。隆科多推举的山西巡抚诺敏,居然急功近利而谎报番库清查成果,造成对雍正的不良影响,一副“天下第一巡抚”匾额让雍正脸面无存。如果要深说这件事,还是雍正耍了一出计上计,利用诺敏案牵制住了隆科多,让隆科多不好在人事上多言多嘴。

二是录取刘墨林。刘墨林因为与妓女苏舜卿产生情愫,遇上隆科多的儿子与之争风吃醋,刘墨林随之求到十三爷允祥,十三爷为刘墨林争取到了苏舜卿,从而与隆科多产生过节。在十三爷面前,隆科多当然再次被打压。


三是雍正孤立隆科多。如果你够了解历史,并结合《雍正王朝》来看,就会发现,在雍正的“内阁”,主要班子成员为:十三爷允祥,八爷允禩,隆科多,张廷玉和马齐。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封八爷允禩为总理王大臣,无非就是将他看管起来,稳住八爷党的势力,张廷玉和马齐属于中间势力和满清贵族势力,十三爷允祥则是雍正真正的心腹亲信。那么,隆科多则属于老旧势力,是雍正改革新政的阻碍力量,所以,隆科多虽然身为重臣,其实是被雍正孤立的旧臣而已。

除此之外,隆科多还有一件令人头疼的事,就是康熙驾崩前让张廷玉收藏的两道圣旨,一道是如果隆科多勾结八爷党图谋不轨,张廷玉有权即刻处死隆科多。而另一道则是擢升隆科多一等公等职爵的奖励旨。满朝文武之中,唯有张廷玉和隆科多知道这两道圣旨的存在,在雍正孤立打压隆科多的情况下,这两道圣旨犹如“定时炸弹”随时可能开炸。

所以说,隆科多在这样的情况下,不仅仅是在雍正面前失宠的问题,很有可能某一天连命都没有了。这一点,在隆科多儿子铺张浪费,争风吃醋苏舜卿的时候,他就有过感叹。

张廷玉手里的圣旨几乎成为隆科多的杀手锏,随时都有可能让他死无葬身之地。怎么办?

隆科多必须为自己寻找庇护,失宠固然很恼火,但是更恼火的事情却是掉脑袋。雍正已经通过诺敏案和刘墨林案牢牢拴住了隆科多,让他不能顾及左右,如果再加上张廷玉收藏的两道圣旨,那么隆科多就完全丧失了主动,只有被动挨宰的份儿了。

而这个时候,八爷党搞起了逼宫兵谏的计划,这在隆科多眼里,绝对是一次翻身的好机会。更让隆科多满意的是,八爷党居然是推弘时上位,他大概也早就有过这样的想法。为什么呢?

因为张廷玉的弟弟张廷璐曾因科场舞弊案被腰斩,其背后的主谋就是弘时,张廷玉嘴上没说什么,其实心知肚明,他与弘时的“梁子”早就结下了。

如果弘时上位,为了防止张廷玉搞小动作,必然要将张廷玉罢黜甚至杀害。张廷玉一倒,他手里的圣旨就会跟着烟消云散,那么,隆科多至少可以保住目前的富贵荣华。这应该就是隆科多心里的小九九。

如果隆科多辅助八爷胤禩,且不说老八的阴损会让隆科多更加难受,要是张廷玉翻出康熙驾崩时候的圣旨,那么隆科多就会处于万人唾骂的境地,到那时,胤禩会倒搭一耙,斩断与隆科多的勾连,直接让隆科多死翘翘。

弘历是雍正的坚定维护者,隆科多就算再傻,也犯不着从虎窝跳入狼窝里。所以,他不会跑去辅弘历。

弘昼不靠谱,本身就不想争夺嫡位,隆科多也不会去找他。

所以,环顾一圈,只有弘时才是保住自己荣华富贵的人,所以,索性投机一回,和八爷党合作辅助弘时上位。


青灯问史


《雍正王朝》中隆科多配合八爷党逼宫的条件明面上只有一个:支持弘时上位。

其内在隐藏的原因其实是保持自己的军机大臣地位,并且以拥立的功劳获得新皇帝的封赏。

为什么这么说呢?

无利不起早,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隆科多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如果不是为了自己的利益,不会冒着杀头的风险去无私的帮助别人。

隆科多之所以同意和八爷党合作逼宫,是因为隆科多感到了危机,感到了自己地位不稳,而他地位不稳的原因,是逐渐的失去了雍正皇帝的信任。

本来隆科多拥立雍正皇帝登基,立下大功,深得雍正信任,隆科多、张廷玉、马奇、胤禩、胤祥几位大臣和雍正共议国家大事。

雍正登基首重两件大事,第一件大事就是继续追缴国库欠款,准备以山西为试点,隆科多推荐诺敏出任山西巡抚。

诺敏半年之内就还清了国库欠款,雍正大为高兴,赏赐“天下第一巡抚”牌匾。结果最后发现是假的,犯了欺君之罪。隆科多要保诺敏,结果没有保成。

不但被落了面子,而且还跟着到了霉,在雍正心里埋了根刺。

雍正要办的第二件大事是开恩科,这件事虽然和隆科多没有关系,但是隆科多的儿子和新科举子刘墨林为了青楼女子苏瞬卿发生了冲突。

隆科多的儿子将刘墨林告了,不允许刘墨林参加殿试,即便是在雍正的恩准下参加了殿试,仍然将刘墨林的试卷刷了下去。

但是,雍正不但将刘墨林的试卷从废卷中提出来,还钦点刘墨林为探花。对隆科多来说又是一次打脸,而且十三爷为了将苏瞬卿从隆科多儿子手中救出来,重重的斥责了他儿子。

可以说又一次落了隆科多的面子,得罪了隆科多,和隆科多的矛盾更加深了。

雍正皇帝的头等大事推行新政,要求旗人自食其力,对隆科多来说,影响也非常的大。

所以,当八爷党找到隆科多,商议逼宫的事情,隆科多没有多加考虑就答应了。

因为隆科多和八爷是合作关系,对八爷的势力非常忌惮,所以他要求拥立的是皇子,而符合他的期望的只有三皇子弘时。

最终隆科多表面的条件是拥立三皇子弘时,暗中确实为了巩固甚至是提升自己的地位和维护自己的既得利益。


逝去即历史


向敬之

电视剧《雍正王朝》,安排隆科多与八爷党合演了一出逼宫戏:八爷党为了得到步军统领隆科多的武力支持,答应了隆科多提出的拥立雍正皇三子弘时即位

这是杂糅了雍正四年二月,弘时被赶出宫廷,令为允禩之子;允禩被革爵囚禁,九月死于非命;雍正已对隆科多步步紧逼,第二年将其幽禁于畅春园……三件大事。

所谓逼宫即八王议政之事,纯属对天命朝曾实施的八和硕贝勒共治国政制的搬抄。顺治朝将正白旗纳入上三旗,皇帝则亲率上三旗。至康熙朝,下五旗中既有满洲王公世袭,也有皇子分领旗务,即管满洲、蒙古、汉军三旗事务的都统,也就是说没有名正言顺的旗主王爷。

雍正即位后,虽将允禩加封和硕廉亲王、列名总理事务大臣之首,但很快采取行动离散其主要党羽,如老九允禟远徙西宁军前效力,老十允䄉缘罪被幽禁,老十四允禵也被拘禁在汤泉。

另外,隆科多于雍正三年就被撤除了步军统领职务。

雍正元年八月,雍正帝公开秘密建储之事,随即在十一月康熙忌辰命皇四子弘历至景陵祭陵,传递出弘历即为暗定储君的信息,不免使居长的弘时心有怨言和彷徨。

雍正打击允禩一党,弘时可能表现出对允禩的同情,让雍正心怀芥蒂。于是,“雍正四年二月二十八日奉旨:弘时为人,断不可留于宫庭,是以令为允禩之子。今允禩缘罪撤去黄带,玉牒内已除其名,弘时岂可不撤黄带,著即撤其黄带”。

雍正与弘时父子情绝,弘时因允禩被严惩而连带撤出黄带、削除宗籍。至于隆科多与弘时的交情密切之事,史料并无记载。只是,雍正五年隆科多因私藏玉牒之事而被下狱,是不是藏了一份证明弘时为皇子的证据,不得而知。毕竟玉牒是皇家之物,隆科多纵然位高权重,是皇帝的舅舅,那也只是大臣,私藏皇家物品便是大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