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全力打造中部一流的現代版富春山居圖

在“一鄉一園”的基礎上,我市將打造一批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鄉村特色產業園,示範帶動我市現代農業提質增效。

農村環境越來越美、農民收入不斷提升、現代化農業遍地開花……昨日上午,我市召開《南昌市鄉村振興規劃(2018-2022年)》(以下簡稱《規劃》)政策解讀新聞發佈會,《規劃》部署了100項重大工程、計劃和行動。《規劃》提出,圍繞構建大南昌都市圈的使命任務,高質量推進鄉村振興,使美麗鄉村建設在大南昌都市圈建設中率先脫穎而出,將洪城大地的廣袤鄉村打造成為全省標杆、中部一流的現代版富春山居圖。

●規劃:

明年基本形成鄉村振興制度框架和政策體系

記者從會上了解到,我市將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以南昌縣、進賢縣、安義縣、新建區、灣裡區“三縣二區”為主戰場,通過實施現代農業產業升級、農村人居環境提質、民生福祉增進、鄉村治理提升、文明鄉風創建、體制機制創新“六大行動”,深入推進城鄉融合發展和鄉村特質發展,高水平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大力提升鄉村治理能力,讓農業加快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讓農民加快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讓農村加快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推動南昌市鄉村振興走在全省前列。

“《規劃》的總體目標是,圍繞構建大南昌都市圈的使命任務,高質量推進鄉村振興,使美麗鄉村建設在大南昌都市圈建設中率先脫穎而出,將洪城大地的廣袤鄉村打造成為全省標杆、中部一流的現代版富春山居圖。”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賴育雷告訴記者。

一方面,是規劃期內目標:到2020年,鄉村振興制度框架和政策體系基本形成,鄉村振興取得實質性進展,廣大農村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到2022年,鄉村振興取得重大突破,以人為核心的現代化得到高水平推進。另一方面,是遠景展望目標:2035年,鄉村振興取得決定性進展,農民實現共同富裕,農業農村現代化在全省率先實現。到2050年,鄉村全面振興,高標準、高水平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

●任務:

重點實施現代農業產業升級等“六大行動”

鄉村振興規劃的重點任務是什麼?賴育雷表示,我市將圍繞國家鄉村振興戰略“二十字”總要求,貫徹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打造江西新時代“五美”鄉村,落實市委市政府圍繞建設大南昌都市圈提出的建設全省城鄉融合發展示範區的總目標,重點實施“六大行動”任務,以打造“美麗南昌·幸福家園”,實現城鄉均衡融合一體發展。

聚焦都市農業,實施現代農業產業升級行動。著力開展包括生產能力提升計劃、特色農業提檔計劃、新型業態提速計劃、經營體系提質計劃等在內的“五大計劃”。

聚焦美麗南昌,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提質行動。即推進生態宜居美麗鄉村建設、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行動、加強鄉村生態保護與修復。

聚焦農民收入,實施民生福祉增進行動。即打贏脫貧攻堅戰、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完善農村公共服務體系、提升農村勞動力就業質量。

聚焦善治鄉村,實施鄉村治理提升行動。即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促進政治自治法治德治智治有機結合。

聚焦“三風”建設,實施文明鄉風創建行動。即科學文明興家風、傳統文化淳民風、文化惠民正社風。

聚焦制度改革,實施體制機制創新行動。突出做好“3項改革+1個機制”:即深化農村轉移人口市民化機制改革、深化人才發展機制改革、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構建鄉村多元投入機制。

●成效:

一二三產融合度逐步提高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以來,我市農業農村工作取得了怎樣的成效?

“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以來,我市著力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現了農業生產穩定、一二三產融合度逐步提高、農村人居環境明顯改善、農民收入穩步增長。”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張曉方告訴記者。

都市現代農業實現高質量發展。2017年以來我市共推動新建高標準農田71.75萬畝,在確保糧食安全的前提下調整優化農業產業結構,著力建基地、育產業、創品牌、拓市場,優質稻、果蔬、中藥材、花卉苗木、畜禽、特種水產等優勢特色產業實現規模化、集群化發展,推動了農業業態由單一的農業生產向三產融合發展轉變。建立了以省級示範園為龍頭、市級示範園為骨幹、縣級示範園為基礎的梯次推進體系,整體提升農業現代園區競爭力(共創建省級示範園19個、市級園72個)。

農村電商產業不斷髮展,我市持續唱響了“休閒農業、秀美鄉村”活動月品牌,目前全市已創建全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點及五星級園區11個,省級休閒農業示範點35個,灣裡“遊梅嶺賞山水享太平慢生活”入選全省休閒農業十大精品休閒旅遊線路,一大批精品民宿已落戶灣裡、安義等地,美麗資源正在轉化為“美麗經濟”。

啟動了15條美麗風景線建設試點。我市生態宜居美麗鄉村建設勢頭強勁。大力踐行“精心規劃、精緻建設、精細管理、精美呈現”理念,全面開展了生態宜居美麗鄉村建設。2019年統籌安排了2275個新農村建設點、啟動了15條試點美麗風景線建設、著力打造了25個精品村莊和5000個農戶示範庭院,預計投資總額超5億元。

農村人居環境面貌全面提升。我市重點圍繞農村生活垃圾治理、農村“廁所革命”、農村生活汙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四大任務。目前,全市行政村農村生活垃圾治理率達到100%,5個農村垃圾分類處理試點鄉鎮初見成效,34個鄉鎮建立了集鎮汙水處理廠,建成農村村點汙水治理設施305座。到2018年年底,戶用廁所改廁率達83%,今年2.83萬戶改廁任務正在全面推進中。

●舉措:

推動農業農村高質量跨越式發展

記者瞭解到,我市將強力推動農業農村高質量跨越式發展,努力走出一條具有省會城市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

在“一鄉一園”的基礎上,我市將打造一批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鄉村特色產業園,示範帶動我市現代農業提質增效。

“在原有田園綜合體佈局的基礎上,今年重點聚焦推進5個市級示範田園綜合體建設,著力打造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國出彩的田園綜合體示範窗口。結合南昌實際,突出蔬菜、水果、花卉和中藥材等四大特色產業發展,著力打造一批特色產業集群。”張曉方表示,我市將緊盯都市人群的市場需求,通過“旅遊+”“生態+”等方式,大力發展休閒觀光農業、花展節慶、鄉村民宿、農家樂等農業新業態,延長農業產業鏈,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不僅如此,市自然資源局副局長徐海平告訴記者,目前,我市完成了全市三縣九區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確權登記發證細化到組工作,完成調查總面積7131平方公里,完成所有權調查43678宗,發放證書42724本,發證率92%。完成了所有權數據建庫與管理信息系統建設等工作;加快推進全市房地一體的農村集體建設用地和宅基地使用權確權登記發證工作。截至2019年9月底,全市共完成農房調查97.64萬幢、建築面積測量19934萬平方米,內業整理與數據庫建設已基本完成,力爭2020年全面完成全市農房一體確權登記發證工作。

●脫貧攻堅:

已脫貧13761戶38147人

打贏脫貧攻堅戰是鄉村振興的前提和基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脫貧攻堅的鞏固和提升。記者瞭解到,我市緊盯“兩不愁三保障”和安全飲水底線任務,聚焦“兩業”扶貧和精神扶貧,以“繡花”的功夫、務實的作風,全力打好打贏脫貧攻堅戰。截至2019年7月底,全市建檔立卡貧困人口18092戶48328人,其中已脫貧13761戶38147人,未脫貧4331戶10181人,貧困發生率由2015年的2%下降到目前的0.44%,80個貧困村實現高質量脫貧退出,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下堅實基礎。

我市將持續深化產業、就業扶貧,立足我市都市現代農業發展,充分發揮田園綜合體、龍頭企業、現代農業園區帶貧益貧作用,大力發展民宿、鄉村旅遊、農村電商等新業態發展,不斷拓寬脫貧產業扶貧領域,持續增強產業輸血功能。因地制宜建好管好用好就業扶貧車間,加強就業技能培訓,強化就業幫扶服務,落實公益性崗位政策,促進貧困勞動力穩定就業增收。

同時,我市將堅持扶貧扶志扶智扶德扶勤相結合,大力實施扶貧扶志感恩行動,教育貧困群眾感黨恩、念黨情、聽黨話、跟黨走。在全市全面鋪開“愛心超市”建設,通過積分換物品,進一步激發貧困戶自我脫貧的內生動力。大力開展扶貧政策、成效、典型的宣傳,講好脫貧攻堅的“南昌聲音”。(記者 林瀟)


分享到:


相關文章: